APP下载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相关问题探究

2022-12-28徐瑞鸿王秉宇

文教资料 2022年17期
关键词:党史思政历史

徐瑞鸿 王秉宇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基地,湖南 长沙 41008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高校思政课作为开展思想引领的主渠道、主阵地,应当抓好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在精准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探索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一、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2]因此,我们更加强调将百年党史作为生动鲜活的教学素材融入高校思政课,使青年学生感受历史的深沉厚重、感悟党的信仰信念,从而自觉肩负责任使命,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

(一)是讲好中国故事,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

从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维度出发,新时期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要更强调创造性地开展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强调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更多地融入党史要素,做好传播党的科学理论、传递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工作。一方面,新时代社会思潮多元化,意识形态与文明间的冲突加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新媒体技术等手段,透过网络空间进行思想攻击和文化霸权,大肆宣扬不实言论,恶意中伤、丑化中国共产党,企图削弱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青年学生正处在观念架构期,极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潮和消极价值观念的影响,产生价值取向偏颇的问题。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大多成长于和平年代,对于战争时期的颠沛流离、革命时期的艰苦斗争、建设时期的曲折前进缺少切身感受和深刻体会。党史中不仅有历史,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思政课为载体讲好党的百年奋斗史,与高校思政课进行思想引领的育人逻辑一脉相承,能够使青年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轨迹,认清历史性转换的政党和制度动因,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指引青年学生从无数革命先辈的前仆后继中、从民族繁荣富强的历史性跨越中、从人民精神面貌的历史性变迁中,深刻懂得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方向的必要性和不可改变性,从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明辨是非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二)是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战略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3]青年是红色基因的传续者,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争当“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一方面,要从政治高度打造红色精神谱系,打磨好红色文化,用鲜亮的“中国红”贯穿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提炼红色精神图谱,深入挖掘红色“富矿”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从历史维度讲好建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讲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筚路蓝缕的奋斗故事,激励青年一代接过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大任,让流淌在血液中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另一方面,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共产党始终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担当时代开拓者和奉献者。思政课是关键时期的关键课程,必须强化课程中的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让大学生学好党的理论智慧,悟透党史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以及历史规律,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从而实现党史育人的教学目的,使青年学生从当前的时代背景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从担当使命中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成为加速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生蓬勃力量。

(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守正创新的现实举措

进行党史学习教育要梳理历史但不能只停留在历史表面,必须更多地挖掘党史的当代价值,做好守正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朝高水平、深层次发展。一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党史学习,有助于高校思政课实现改革创新,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在丰富教学内容方面,通过搜集生动的史实、挖掘鲜活的英雄人物,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更详细的史料收集、更体系化的史实整理,从中发掘百年党史丰厚的思想底蕴,从而丰富学科教学的基础理论,拓展其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改进评价的方式方法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价应当关注到其包含的历史属性,注重历史性与发展性、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在以往评测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学科发展实际、学生的发展情况和需求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在多重因素的考量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进行研判,使评价结果更具准确性和实效性。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价要结合新时期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在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任务的前提下,准确呈现出真实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处理好高校思政课中的历史因素,把握好历史发展契机,将“三全育人”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扎实巩固学科思维,强调从深邃的历史视角出发,总结共产党百年来的发展方向和规律,推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强调运用系统的辩证思维,在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的同时,用全面、发展、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有效助力教育成果的转化应用和人才培养优势;强调开阔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转换视角看问题、找方案,防止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创新是发展的工作起点和逻辑基点,是实现从无到有、从旧到新、从单一到系统的思路方法和工作举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还要往前走,把跨学科的问题结合起来,做好交叉学科研究,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积极因素,办好“大思政课”,以历史经验回应现实关切,不断增强学科的活力、生命力。同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密切关注人的培育,做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

总的来说,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满足高校思政课寻求创造性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当下对于深层次开发党史资源的要求。高校思政课为传播党的理论思想、叙述党的发展故事提供了重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高校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致力于把丰富鲜活的党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以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以党的辉煌成就鼓舞人,在努力做好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感召力和实效性。

二、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目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印发的《通知》,对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4]这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指明了目标要求和前进方向。

(一)学史明理:感悟思想伟力,以思想理论武装政治头脑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5]明理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开展党史学习首先要聚焦百年党史中蕴含的科学理论,拎起党史学习的“纲”和“魂”。一要明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繁盛的事实道理,明了党历经百年仍然风华正茂的经验智慧,明了党经历风雨曲折仍然走向胜利的教训反思。用历史事实阐明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发展道路,是历史规律和人民意志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要明白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的深层道理,明白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明白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是我们党的事业发展最坚实的力量。用奋斗历程说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坚守的责任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三要明晓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的科学道理,明晓党的理论是经过无数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明晓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改造。用社会主义进程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指导我国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纲领,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把党史学习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自觉主动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发展和运动的观点看待党的历史,提升政治定力;总结历史规律,吸取经验教训,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二)学史增信:坚定理想信念,以信仰风帆追求复兴梦想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6]学史增信,就是从党的奋斗历程中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于中国在不同阶段实现新发展新飞跃的重要助力作用,从而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品质的认同感。一要学党敢担当、能作为的历史,从建党建国、强国富民的伟大实践中提振对于中国共产党“能”的信心。二要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从党吸收马克思主义思想,带领人民实现民族解放、社会进步的现实图景中坚定对于马克思主义“行”的信仰。三要学党为人民谋幸福、求发展的历史,从党披荆斩棘、奠基立业的征程中增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信念。把党史学习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带领学生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天辟地、建功立业的百年奋斗路,指引学生遥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然把人民的希冀作为奋斗目标,把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作为首要工作。启迪当代大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前进动力,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政治方向的认同、价值观念的认同、情感道德的认同,让学生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拥护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忠诚实践者而不懈奋斗,高扬信仰风帆,高举理想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 加瓦。

(三)学史崇德:锤炼良好品德,以崇高德行引领时代发展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锤炼政治道德、彰显光辉品格的历史。学史崇德,就是要崇尚道德风范,明辨大是大非,继承红色精神财富,提升道德品格和思想境界。一要崇尚坚不可摧石的革命理想,学习战争年代为民献身的共产党人,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比忠诚的信仰,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革命品质。二要崇尚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学习新中国建设时期各行各业的先锋楷模,秉持为党为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立下的不朽功劳。三要崇尚薪火相传的红色精神,学习新时代在实现伟大复兴道路上涌现的道德模范,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和向上向善的文明风尚。把党史学习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视域,引导学生从光辉历史中、从红色精神谱系中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长征精神、航天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等精神财富的时代内涵。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悟一代代优秀的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崇高品德。激励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风范,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爱党爱国爱民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将个人小我放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大我中去,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奋勇争先。

(四)学史力行:牢记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把握历史主动

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学党史的最终目的必须落在办实事、开新局上。一是学以正观,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解决“怎么学”的党史学习教育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待问题,用历史客观规律分析问题,用党的科学真理解决问题。在把握历史发展主线的基础上,注重对历史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准确解读,加强对个人的思想引领和理论辨析。二是学以致用,把党史学习成果落实到手头的工作实效中去,解决“怎么用”的党史转化问题。从共产党百年不屈不挠的斗争中、从无数革命先辈持之以恒的奋斗中,砥砺政治品格,锻造过硬本领,着力把党史理论学习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智慧成果,转化为实现“以知促行,以行践知”的强劲动力。三是学以创新,辩证看待历史发展机遇期,解决“怎么用好”的党史应用问题。认准当前所处的历史时期,顺应历史规律和时代大势,清醒把握新时代的发展任务,在实践中提高积极应对风险挑战、领航新征程的能力。把党史学习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引导大学生用实际行动检验党史学习成效、巩固党史学习成果,让强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提高本领、锐意进取的内生动力,既要认真学习党史,又要提高实践本领,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争做爱国爱党、求实求真的新时代青年。

三、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7]百年党史内容丰富、领域广阔、场景宏大、分量厚重,是新时代青年的智慧活水和力量源泉。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上,通过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将党史学习放在突出位置,使学生加深对党的理论理解、实现以史育人尤为重要。

(一)方法高效,以党史属性创新思政课堂

“百年党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富矿’,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巨大成就、重大事件、重大会议、重要人物的红色故事汇”[8],因此根据党史的历史属性,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注意将理论讲解与史实讲述相结合。教师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从不同视角进行学习,实现“读、写、看、听”的全感官学习体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知识理解力。所谓“读”,就是让学生阅读党史经典名篇和相关著作,阅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党史学习的重要讲话。从党史相关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人物故事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间的思想伟力,体会学习运用党史的必要性和逻辑重要性。所谓“写”,就是让学生誊抄革命党人的经典语录,撰写课堂党史学习感悟,用纸笔记录下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从心出发审视历史、审视自我。所谓“看”,就是组织共同观看相关电影、历史纪录片以及英雄党员、杰出人物的采访录等,从革命先辈的话语和行动中感悟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信仰追求。所谓“听”,就是播放革命歌曲,听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巩固时期的歌曲,从旋律和歌词中回顾过去苦难辉煌的岁月,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热血与拼搏。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因地制宜拓展红色资源教学,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方隅,走进当地的烈士陵园、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在现实场景中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置身于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真实场景中,近距离触摸历史的痕迹,感受历史的原貌,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加深党史学习的渗透力和感召力。

(二)技术创新,以网络阵地构建教学平台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便携移动终端实现广泛应用的当下,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继引发了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当前思政课要着重加强与新媒体技术的联结,基于互联网打造承载党史学习教育教学任务的“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阵地之外的延伸和补充,与“主阵地”互联互通,共同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首先要深化“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积极推动思政课实现技术创新。除了充分利用传统的教材资料,还可以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深挖历史的画面感,用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生动鲜活的历史人物讲述党谋求发展的光辉史诗,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其次,通过搭建党史学习平台、打造校园专题网站等途径开辟党史学习教育特色栏目,定期发布英雄人物、历史故事、党史研究成果等相关内容,打造线上学习途径,增加党史知识传播的深度。同时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信息传播渠道,用短视频、微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知识灌输和价值引导,无形中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党史学习中来,扩展党史知识传播的广度。除此之外,“线上博物馆”“3D博物馆”等网络教育资源的推广,将坐地日行八万里变成现实。“云看展”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段,将重要的历史场景重现于思政课堂,让学生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感受党带领人民披荆斩棘的艰难险阻,在情景交融中感悟、体验党的奋斗征程,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三)行动落实,以实践活动提升教学实效

党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抗争史,更是中华儿女的百年建设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党治国的智慧经验,为我们应对新时期的各种变化和风险挑战提供了重要参考。在讲党史、学党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目的地把讲解党史理论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把饱含过去艰苦奋斗的历史小课堂与践行未来复兴使命的时代大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中国共产党无数失败与成功的经历中不断总结反思,把握时代发展规律,结合党的理论和经验教训,思考当下问题的解决方案,检验自身的理论掌握水平和实际应用技能,增进对所学知识的领会和感悟,鼓励其在实践中增进学识、增长才干。与此同时,按照教学目标和课程安排设置党史学习实践教学专题,开展专题研学、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于深化党史学习成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如“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重走长征路”“走访英雄党员”“传承红色家风”等主题活动,使党史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化、具象化。同时让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感悟红色信仰的力量,鼓励其作为党史学习主体自发、自觉地了解党的故事、学习党的精神、感悟党的思想,从而达到提高党史学习实效性的最终 目的。

(四)教师主导,以提高素养增进教学水平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9],教师在思政课中发挥着铸魂育人的主导作用,是判断党史学习教育能否高质量融入思政课的关键因素。深入推进党史学习融入思政课的当下,亟待打造一支政治立场鲜明、理想信念坚定、学识理论渊博、教学功底深厚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使其能够扎实理论功底、提高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富有创造性地把党史的内容及其蕴含的精神经验融入思政课堂。[10]其中不仅要把党的伟大历史功绩讲深讲透,也要实事求是地把党在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和存在的问题讲清楚,更要讲清共产党人在革命、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渗透的经验智慧,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当今社会现象的能力,让学生既做到真学、真懂,将党的思想、理论入脑入心,又实现真信、真用,主动运用课堂所学理论思考社会现实问题,达到“力行”的最终要求。思政课教师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标准,严于律己,恪守“在马言马、在马信马”的职责和本分,自觉做好先学、先知、先行的工作,加强自身对于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和领会,不断丰富自身党史知识,充分挖掘党史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备课环节,将当地的红色资源和同学们熟悉的人物事例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党史学习的生动性和参与性。做好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让党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教科书和营养剂,鞭策其以百年党史立鸿鹄之志、以实际行动谱写奋进之歌。

猜你喜欢

党史思政历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