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背景下高校创新教育路径选择
2022-12-28邱跃华
邱跃华 ,郭 丹
(1.怀化学院 商学院,湖南 怀化 418100;2.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湖南 怀化 418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1]在创新驱动发展新背景下,作为担负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重任的高等院校,主动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充分激发自身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走创新教育之路,为国家提供创新型人才和智力支撑,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一、内涵解析:何为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2],是与以接受知识为显著特点的守成教育、传承教育相对的一种以培养人的创新性为特点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的真正教育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认知,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我展示、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的不断生成。
创新教育是创新精神在教育发展上的具体体现,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导向的一种教育模式,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是一种强调开拓、崇尚创新的观念和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二是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是一种注重探索新关系、新方法、新思路的开放性思维,其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从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思考。三是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指获得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进行新发明创造的能力,它是创新型人才的具体表现。四是独立人格培养。独立人格是指人不囿于成见,不因袭传统的独立自主性和求新求异,永不满足现状的创新创造品质,其外在表现为独立思考、独立操守、追求创新。这四大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支撑,一起构成了一个整体的创新教育目标系统。大学创新教育的一切制度安排和策略选择都应该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创新教育目标的系统性决定了其特征的多元性,具体而言,创新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系统性。实施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全方位推进。要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政策,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到每个教育教学环节。二是开放性。开放式的思维和品质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建立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包括开放的办学模式、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实践活动和开放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等。三是个体性。开展创新教育必须以开展个性教育为依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创造自觉、宽松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四是实践性。创新既引领实践,又始于实践、基于实践。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育,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有机结合性。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创新教育的战略发展要求,科学与人文二者不可分割,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形成等方面有着深层的奠基性作用[3],在日常教育中强调人文引导创新。
二、现实诉求: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结合点,承担着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责任,实施创新教育既是大学始终秉承的历史使命,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实施创新教育是高等院校发展演进的历史使命
纵观高等院校发展历程,大学在人类历次重大变革之际,都能抓住有利时机,适应社会需求,以新理念、新技术、新逻辑参与历史,推动社会发展。据统计,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成果中70%以上都诞生于高等院校[4]。当前,人类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加速演进,以新医药、新能源、新智能、新材料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将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换代,重塑世界经济竞争格局,创新驱动已成为许多国家核心战略,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核心战略中的关键所在。大学作为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的集聚地,承担着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历史使命,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着我国经济转型成功与否,决定着我国产业体系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高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入决定性阶段,切实转变办学理念,实施创新教育,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优秀人才,释放更大、更新的创造潜力,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提高我国产业体系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能力,是高等院校责无旁贷的崇高历史使命。
(二)实施创新教育是高等院校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攻坚阶段,必须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开辟发展新空间。而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支撑,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要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1]。“在现代社会里,大学被看作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构性因素,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5]作为担负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重任的高等院校,是实现发展动力和方式转换的重要支撑,是形成未来新供给新动力的主要引擎,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新路径,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三)实施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个体发展意义体现为对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促进作用。个体的社会化,鲜明地表现为人通过高等教育的影响,不断建构新的社会关系。与此同时,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又进行着生动的人的个性化,形成了人的个体独特性或差异性。可以说,高等教育过程就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同构过程,实现了人的生产与社会生产的统一。而人的生产与社会的生产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高等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不断通过高等教育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实现对人的创造性培养,进而不断创造社会价值和推动社会发展。显而易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不断推动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在对待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忽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过分强调学生的整齐划一,忽视个体的差异性发展,教师关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好坏,这种重记忆、重考试而轻创新、轻探究的教育模式已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个性和创新潜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丧失了高等教育的本质意义,无法满足知识经济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三、路径探析:创新教育如何实现
全面实施创新教育是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高等院校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高质量推进高等院校创新教育发展需从多方面做出努力。
(一)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转换观念”,深刻认识创新教育是引领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用创新教育理念解决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问题,摒弃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创新教育的传统高等教育惯性思维,把培育学生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和培养能力有机统一起来,从而营造创新教育新环境,建构创新教育新模式,开拓素质教育新空间。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必须做好五个转变:转变继承导向教育观,正确理解传承与创新关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创造潜能;转变专业素养导向教育观,强化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协同,增强社会需求适应性;转变教师中心导向教育观,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研究性学习”和“参与性学习”,让教育过程成为学生自觉的知识建构与自我建构过程;转变统一标准导向教育观念,正确对待个性发展与统一要求的关系,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转变在校学习导向教育观念,积极为学生搭建“政产学研用”创新平台,通过与企业共建研究基地、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共建孵化基地、共建实训基地等形式来建立“专业对接产业、研究对接应用、课程对接岗位、实习对接生产”的多方协同育人机制。
(二)着力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创新教育开展的基础,没有创新型教师就没有创新教育。当前,创新意识薄弱、创新精神不足、基础知识不够宽厚是我国高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创新教育的真正落实,需要一支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善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教师的创造力是厚积薄发的知识积淀,作为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的高校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内存”和教学能力,才能自我超越、守正出奇,形成独特的创新风格和创造特色。为此,高校应该在鼓励现有教师终身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对他们进行继续教育的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在高校内对现有教师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通过集中培训、社会实践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提升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行为进行创新性转化的能力。另外,要帮助教师掌握创新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学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实践式的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我超越的意识,培育他们发散求异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强化校企合作,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跟岗、科研等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以满足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育的需求。
(三)不断优化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养成与个人完整的知识体系及扎实的专业基础息息相关。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结构较为简单,“专创融合”课程还比较少,学生难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因此,必须加快改进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一是优化课程组合,提高综合学科的比重,开设多样性的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促进学生学科专业交叉,培养学生重新组合知识的创新能力。二是健全相关激励制度,将各专业教师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情况与业绩考核、课题设置、职称晋升等影响教师个人发展的因素挂钩,驱动各专业教师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6]。三是加大创新性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通过对实验室、实训室、产教融合基地等创新性平台的有效应用,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创新教育应把教学看成是一个不断创新、生成的过程。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优化和创新,注重创新教育内容的安排。一方面,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每个教师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师生双向互动和自由思考。同时注重创新教育教学过程的“启发性”,通过教师的不断启发和引导,使学生不仅“理解已知”而且“提出未知”,不仅“解答试题”而且“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新视角,产生新认识,开拓新领域,探索新方法,甚至创造新知识,发明新技术。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通过采取案例教学、创意设计、企业创建模拟训练等形式,以创新项目为依托,将创新理论贯穿于创新实践之中,从而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思维品质、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敢于拼搏、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意志。
(四)积极建构创新型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当前,不少高校还没有真正把创新融入到整个办学过程中,仅仅把“创新教育”当作一种口号,创新教育的泛化和碎片化现象较为常见。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摆脱对传统评价的路径依赖,没有真正把创新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之中。创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必须推动创新教育激励机制建设,将“创新”这一核心命题贯彻于整个教育教学环节和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中,进而构建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首先,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建构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框架。一方面,要在教学体系中增加批判性思维、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等评价指标;另一方面,要强化资源整合,突出协同育人,增加合作性教学、探讨式学习及创新性学习的评价指标内容。其次,要改变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体的评价方法,注重和加强对培养过程的考察,不仅要强调“教”的创新,更要凸显“学”的创新;不仅需要从评价陈述性知识与基本技能逐步拓展到评价情感、价值观等不同层面,而且要更多地关注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自我管理等高阶能力的评价[7],让创新性评价引导学生形成自我认知的能力和可持续性创造能力。最后,要不断增加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用人单位的考核比重,通过创新成果、调研报告、实践报告以及用人单位评价等方面的考核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
(五)注重营造校园创新文化环境
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环境的影响。高校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除了要进行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创新教育制度外,还应建设创新文化,营造一种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用创新文化影响教师,影响学生,实现所谓的“泡菜效应”。首先,大力弘扬创新教育理念,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信仰进行正确引导和情境改造。一方面给学生以多侧面、多角度的创新思想文化陶冶,另一方面,给学生多层次、多体系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育。其次,大力支持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通过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讲座、高质量的科技与创业大赛、精彩的演讲与辩论赛以及创新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营造积极健康的创新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强化开放、质疑、合作、探究等创新人格特质。再次,通过全方位的创新教育政策安排和激励机制建设,把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调动起来,使创新成为学校的一种价值导向、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让创新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让创新在整个校园蔚然成风。
创新教育的兴起,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模式。它是在国家创新战略背景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需求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它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践国家创新战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