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案例分析
——以怀化学院为例

2022-12-28黄郴丁顺涓曹丽鸿詹烨胡韵罗晓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校园文化中华

黄郴,丁顺涓,曹丽鸿,詹烨,胡韵,罗晓莉

(怀化学院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怀化 4180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连绵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正统血脉,锻造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品格。它在历史长河中历经磨难,有着抵御外来侵略、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终以其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近年来,国家不断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并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各高校也通过多方式、多渠道,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强大的现代科学技术冲击,各种纷繁复杂观念的激荡,极易对高校学生自身价值观念、道德水平产生消极影响。长时间以来,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不强,他们追求新奇,价值观念受外来文化冲击,部分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不强[1]。此外,部分高校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存在认识不清、行动缓慢等不足,导致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存在形式主义、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不够新颖等问题。在此情境下,加强高校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

1 新时代高校传播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

1.1 传统文化认识较表浅,重视程度不够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备受华夏人民重视,一直以来是祥和、团圆、欢乐的代名词。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与假期挂钩成为大多数学生心中根深蒂固的想法,大多数人将春节当作一个小长假,对春节文化知之甚少,春节的传统习俗文化渐渐淡化在他们的视野中。一定程度上来讲,对传统节日的忽视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经访谈得知,大多数学生对于春节的了解仅仅停留在需要贴春联、阖家团圆、吃饺子这类较为浅显的印象,甚至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没有参与这些活动;而同样被高校学生看作“节日”的一些西方节日,如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却倍受推崇,节日氛围甚是浓厚,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庆祝,欢欣鼓舞过洋节,高校管理部门也没有加以正确引导。每当这些西方节日来临时,校园里弥漫着浓重的节日气氛,这些节日背后的故事甚至成为青年学生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2]。这种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淡漠以及对洋节推崇的意识与行为,已然成为在校园内传播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阻力。

1.2 文化建设制度不健全,推进流于形式

建立相关制度是高校保障正常教学活动、规范全体师生行为的重要方式。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高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但文化制度建设仍然不够完善。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规划方面,缺乏系统性、教学内容片面分散、课程比重小、评价体系中缺乏评价指标等。中国大多数高校将校园文化活动归于团委和学生管理部门,由于缺乏合理的制度保障和统筹规划,大学中各教学单位和学校管理部门难以建立上下联动和整体协作机制,教师和学生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3]。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师指导、资金支持、政策协助等,这些活动大多数流于形式,尽管在短期之内带来了一定成效,但活动内容仍然缺乏内涵,导致高校宣传传统文化趋于形式化、应付化,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内的有效传播与传承十分不利。

1.3 民族文化认同不坚定,生活趋于西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计算机科技等各种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高校学生日常学习交流日趋电子化、网络化。新媒体上的各种社交工具不仅可以方便快捷、低成本地帮助他们完成信息交流,最关键的是他们通过这些工具接受了越来越多的西方外来文化。高校学生还可以自由浏览国外网站、访问国外大学官网学习相关课程,在开阔高校学生视野的同时,无形中让他们遭遇了西方外来文化的渗透,许多高校学生熟悉西洋乐曲、爵士乐,热衷于跳街舞、玩涂鸦,甚至一些大学生对Hip-hop 文化的喜爱和追逐程度,胜过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书法、戏剧、丝竹乐、锣鼓乐、民歌民谣、皮影戏、剪纸等,作为扬名中外的民族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一些大学生却对此知之甚少,更别谈喜欢和热爱。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各高校中先后出现学英语热、出国热等潮流,部分高校毕业生以在外国企业工作而自豪,在全球化和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西方外来文化在大学校园不断渗透,导致当代大学生生活日趋西化,小到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穿衣风格,大到沟通方式、娱乐活动、价值观念等,阻碍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的传播与传承[4]。

2 新时代高校传播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案例分析:怀化学院的经验

2.1 高度重视、制度保障——借力“基地建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怀化学院积极争取项目支持,设立了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是在“五溪流域民间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化研究所”“中华传统文学研究所”“旅游研究所”“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所”“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所” 等6 个研究所的基础上,以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在湖南省民族文化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怀化学院一直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长期使命和重要的里程碑,经过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制度保障,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形成了党政协同推进、各部门各司其职的良好态势。

2.2 以德养心、励志树人——依托“青马工程”,增强政治素质教育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精神,怀化学院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深度融合,已经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十八批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把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放在首位,从政治理论学习、社会实践训练、青年志愿服务等方面着手,通过革命文化体验、民族文化感受、传统文化学习交流,使青年大学生增强政治素质、树立理想信念、提高思想境界,逐步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5]。

2.3 立足地域、打造品牌——借助“校园活动”,凝聚传统文化力量

怀化学院位于“多民族文化之乡” 湖南省怀化市,长期以来,侗、苗、瑶、土家等近48 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浓郁多彩的民族文化,更有不可多得的五溪文化以及精彩纷呈的少数民族艺术。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怀化学院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打造民族文化品牌节目,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狃子花开》是全国第一部以典妻为题材、以当地民居和自然山水为舞台背景的剧目,怀化学院与沅陵县政府展开合作,将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相融合,以湘西典妻文化为背景,以借母溪一带流传的“狃花”故事和人物为原型创作而成。怀化学院大型原创舞蹈史诗《通道转兵》,用不同风格的舞蹈形式形象再现“通道转兵”历史,用舞蹈语言深情述说红军长征故事,深刻诠释了“通道转兵”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怀化学院党委不断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校园文化活动内涵建设的重视程度,同步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倾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如科技读书文化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影像艺术节、体育嘉年华等;组织学生参观向警予故居、粟裕纪念馆,赴通道转兵纪念馆、芷江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坊,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等[6]。

2.4 厚植精髓、创造氛围——利用“校园环境”,引导传统文化入心

怀化学院注重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校园,校园内各式建筑、道路、亭台设计与建设,都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为做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出台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启动了校园美化绿化工程,将“美化、绿化、文化、优化”融入到校园整体建设中,学校办学理念、校训、校歌,以及楼宇、广场、道路均体现了怀化的历史文化和五溪地域人文景观元素,如“从文路”“文峰路”“阳明路”“芙蓉路”“二酉路”“厚德楼”“博学楼”“天健楼”“砚山”“一苇湖”“怀仁园”“立地园”等。

3 新时代高校传播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

3.1 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思想政治课程教学

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是高校的重要教育任务。为了普及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高校应该增加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及课时,有效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通过鼓励学生踊跃诵读经典的中华传统文化作品,形成良好中华传统文化学习风气;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比重,开设传统文化相关选修课和必修课。

3.2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培养优秀教师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是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工作的前提,各高校需组织科学高效的教研活动及培训,使教师具备水平高、专业性强的特点[7]。高校教师承担着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承担者,教师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深度、文化素养和精神品格,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各普通高校要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塑造一批有本领、有担当、高质量的教师,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3.3 提高重视程度,搭建传统文化学习平台

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地方,也是文化发生相互碰撞的地方,高校可以让学生以学校社团为载体,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在进行元旦晚会或迎新晚会时,可以邀请传统文化传承人进行现场表演;学校还可以在传统节日期间进行相关庆祝活动,如元宵节组织猜灯谜、舞龙舞狮,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中秋节做月饼、赏月等,以此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记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塑造当代大学生优良品格,对树立自身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加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有着重要作用。

3.4 利用文化载体,推进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

大学校园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播知识,以促进人类的全面进步,高校校园文化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持续更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高校应积极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文化载体,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校园内各式建筑、路径都应精心设计,力求彰显中华传统文化底蕴。

4 结语

我们应毫不动摇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稳步提升新时代大学校园传统文化底蕴,为有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播与继承、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新辉煌注入新动力。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校园文化中华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邮学保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简介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