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目标下的语文美育路径*
2022-12-28肖锦川
肖锦川
(湖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目标任务已经得到社会广泛认同,落实根本目标任务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早在2014 年3 月,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1]目前,虽然评价人才质量的标准更加多元,但全面发展,具有能够适应个人终生发展以及时代变革与时代发展所需的核心价值、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些关键标准仍毋庸置疑。塑造学生的“必备品格”和提升学生的核心价值是谓“立德”,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是谓“树人”。有了“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指引,可以更加明确且充分地发挥各类课程,尤其是包括学科课程在内的各类“显性”课程在“人才的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课程教学内容、运行形式和教学目标都是语言文化,语文课程通过积累语言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通过提高文学鉴赏、写作交际等技能来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和提升文学素养。可以说,语文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和夯实其他学科学习必需的能力基础和综合素养,还能够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还能够开阔视野,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爱生活的热情,增强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情趣。在教学实践中,语文学科教学一旦走上以课程整合的“系统育人”之路,如与美育相结合,探寻立德树人目标下的语文美育建设路径,“立德树人”的途径就会更为多元开放,其目标的达成也会更为高效。
一、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美育功能的必要性
学生人生底色和人格养成并非一蹴而就,是由贯穿其成长所有阶段所有教育要素综合叠加影响和融合完成的。从这一角度出发,“系统育人”必须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2017 年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除了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外,还强调“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德育课程、思政课程”[2],“三全育人”思想为“课程思政”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关键基础。而“课程思政”理念积极倡导和践行课程思政,其鲜明意旨是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高度融合,使得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协同交融,共同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服务。在“系统育人”思想指导下,语文课程如果和其他课程整合,育人成效会极大增强。许多学者在这方面探索出很好的经验。如李晖、潘源祯以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阅读为例,认为中国革命传统精神不仅存在于语文学科,“历史、政治学科也涵盖着丰富的中国革命传统精神,还有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涉及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所以“需要跨文化、跨媒介的跨界阅读,需要课程整合”,关于“课程整合”的形式,他们认为“包含学科内部课程整合、学科之间课程整合、超越学科课程整合三个方面”[3]。
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不仅为培养具有劳动能力的生产者,更为重要的,还为国家、民族和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培养追求个人价值、国家观念、人类进步的优秀人才。何谓“优秀人才”?首先是具有鲜明的人生底色,即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美育所起的就是描画人生底色、促进人格养成的重要作用。它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因此,“语文教师应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美育价值功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为学生涂抹真善美的人生底色,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和创造能力”[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 年10 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继2020 年3 月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后,国家层面对“五育并举”为重心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全方位阐述,可说对美育的重视达到了时代新高度。基础教育未专门开设“美学”课程,美育主要渗透于其他课程。传统课程论认为,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就是美育,上述《意见》对美育的认识和表述体现了时代的先进性,最为重要的是,让我们深刻认识“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必修课和‘营养基’”,深刻认识“美育在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5]。从这点来看,美育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高度一致。该《意见》还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6]这又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高度契合。部编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把“语文核心素养”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评价、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基本理念”中对“审美鉴赏与评价”的表述为:“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7]可见,“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首要目标,当然也是语文学科不可缺失的育人目标。
二、语文学科美育路径的基础:增强语文教师美育意识和提高育德能力
思想是最重要的行动力。美育既是让学生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也是美育的过程,这点在全体语文教师中必须形成共识,并践行于教学全过程。
1.语文教师提高美育渗透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提高美育效能的前提
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学实践的主体,语文教师能否适应“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理解并积极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是能否主动自觉开拓美育路径的关键。事实上,语文教师抓住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特点,敏感挖掘和充分利用课程中传统美德、核心价值、家国情怀、品性修炼等思政要素,能够极为有效地提升语文课程的课堂质量,实现“德育”“智育”同向发展的目标。按照习近平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期望,所有教师的工作都不仅为传授知识和技能,更为传播真理、塑造灵魂、修炼品德。既有培根铸魂的育德意识又有娴熟专业的育德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方向。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多方面着眼于学生道德素养的熏陶濡染,努力把民族性、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美育的渗透性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不断增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亲和力、感染力。
同时,语文教师也需立足教材创新教学方式。在“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更要立足教材,联系生活,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基于信息时代的优势,以全新的教学手段,打破教材的时空障碍,深入学生内心,触动学生灵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语文教材的德育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的过程中创生具有民族特色的知识体系,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认同和制度认同,为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道德基础。
2.教育行政组织多方发力多措并举是提高语文教师育德能力的保障
(1)学校需要设计全盘轮动的保障制度。为更新语文教师观念,学校应设计制度,通过语文教研组、备课组,或语文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在全体语文教师中进行素质教育理论和美育理论的学习,把具备一定的艺术特长作为语文教师必须研修的基本功,把美育理论研究和渗透实例作为个人专攻、集体备课、课题实验、培训培养等重点内容,并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常态教学中自觉自愿渗透美育的语文教师,尤其大力鼓励宣扬美育特色鲜明的教师,加强榜样示范和辐射作用,逐渐建立学科融合素质较强的“领头雁”队伍。
(2)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将美育课程化。教育管理部门可定期开展类似“有效渗透美育的语文教学”公开课竞赛、研讨活动,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引导所有语文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充分利用的美育因素,探索美育渗透的方式方法,在知识传授、人文教育时,注重教材中人物形象美、自然风光美和环境场景美,及文本意蕴美和哲思理趣,还有文学语言美、艺术技法美、风格流派美等“美点”的鉴赏评析。在语文学科建设上促进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力求他们产生持久内生力,成为既具有较强教育教学能力,还具有较高艺术指导水平的专家型教师。
(3)学科社团需在语文教师指导下把美育融入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是学生个性发展、激发潜能和展示自我的广阔空间,主要形式有学科社团或兴趣小组。指导教师不应限制学科,作为“杂家”的语文教师完全可参与几乎所有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的指导。如音乐小组的合唱赛、音乐会、歌舞表演,美术小组的书法绘画训练营,历史小组的历史典故讲读赛、历史事件评析会、历史人物画展,生物小组的生物标本采集与制作等,语文教师都可从人文、历史、哲学、教育学等角度点拨指导,从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激发他们创新创造活力。
三、语文美育渗透的实施路径
1.在教学语言方面注重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
艺术思维训练是提高审美能力有效方法。实际上,作为侧重形象思维的语文教学,常常借助情感、表象、想象和联想来完成对艺术形象、情景意境、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塑造,但在应试教育的浸染下,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容易淡化这一点。而艺术思维则是指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活动中,充分调动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等,经过复杂的思辨、分析、提炼等构成的一种思维方式。艺术思维对学生提高审美素质至关重要,它不但可完善学生人格,而且也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语文教学有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再者,“课程思政”从根本上讲是做人的工作,对人的影响贵在依托教学语言载体“润物无声”。教师把握学生中心,遵循目标原则和动机原则,“从趣味性着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8],包括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热点话题讨论、建立奖励机制、组织和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等灵活新颖的形式,在师生间、生本间、生生间,对话、碰撞、提炼认知,既需教师成熟的教学思想和高明的教学语言,更需学生类比、联想、加工、创造等艺术思维。某种程度上说,艺术思维是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发挥语文德育功能的最佳契机;艺术思维的培养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提升的不可或缺途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言行力导,教学设计基于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授课语言追求形象生动,含蓄隽永,必要时给学生充分“留白”,激励学生用充足时间训练和提升艺术思维。如从彰显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教学内容中建立文化自信,从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和生活现实中挖掘哲思理趣,从党和国家伟大奋斗史中增强民族责任感等。艺术思维的培养必须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用个性方式大胆表达,引导学生通过师生辩论、生生互评保持思维碰撞,形成积极的情感认知,教师只纠正那些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性错误,提高学生内省自悟的能力。
2.在文本解读方面注重审美情感和审美价值的挖掘
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存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懒惰依赖思想,且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容易凭直觉,不善于理性分析或缺乏审美思维。对此,语文教师的确需把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语文课堂成为各种思想交汇融合的磁力场;而更重要的是,教师从专业的角度挖掘出文本中或显或隐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价值。
语文教材中,文本内容的思政元素非常丰富,立足教材文本,注重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挖掘其审美情感和审美价值,应成为语文教师重要的专业素养。教师有意识地用课程思政理念来解读和审视文本,不仅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更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人格情操。如《纪念刘和珍君》解读,教师需“通过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全面反思,不仅要学习爱国勇士的勇敢、团结、友爱,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9]。再如多年前有媒体披露朱自清《背影》在中学生民测中得分较低,理由是“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实际上,这暴露出一个不能回避的审美问题:学生审美能力极度欠缺。“违反交通规则”属于实用价值判断,遵守是善,不遵守是恶。道德的善恶是一种理性,而审美价值以情感为核心,情感丰富独特称之为美,情感贫瘠单一不能称之为美。正如孙绍振说:“情感往往超越实用理性,从实用价值来说,是不善的,但是从审美情感来说,可能是很美的。”[10]《背影》中父亲执意去买橘子,越是不守交规,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就越能显示出父子深情。对“不够潇洒”认知也一样:父亲越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肥胖和攀爬月台的笨拙,就越是流露出自己心里只有儿子,没有自己。这就是诗意,就是美。本文的审美价值就在于:有时候,越是没有实用价值,只有情感和诗意的人和事,越是美的。
除了单篇教材文本,主题阅读、单元教学、学习任务群等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变革,要求教师全面打通单元、教材、学段等,创造性挖掘多篇文本中具有的相关、相同的审美价值,这样对于充分挖掘各类文本的思政教育功能,调动学生审美情感,强化文本育人功能,回归教材育人本原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爱国情怀的熏陶,可组建学习任务群:以含蓄手法写梅花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表达爱国情感含蓄动人的“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陈慧瑛《梅花魂》,与借景抒情表达战争可怖可恨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杜甫的《春望》对比,审美价值很容易体验,即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紧密相连。如果与高中的《离骚》《烛之武退秦师》《沁园春·长沙》《与妻书》等,建立有机联系,就成为很有意义的学习任务群,让学生螺旋上升完成群中任务,更容易从对比反思中认识到博大胸怀、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国家强盛的重要性,真正理解只有少年为国为家立志,并为实现目标去拼搏才能一生有为的道理。
此外,还可充分发挥新课程“学习任务群”师生共建优势,设计实践性强、生活情境真的系列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创造性解读文本,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如开展毛泽东革命诗词群文阅读,设计学习任务群:指导学生互助利用更多文献资料、网络资源,以时间为序(或以历史事件为序)搜集革命诗词,根据不同的题材、体裁给其诗词分类,选取一类或一个鉴赏点写评论,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模拟创作等。这样循序渐进完成体验式学习任务,既整合了语文学科自身课程资源,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革命家伟大精神及革命作品的时代内涵,还能整合历史、政治、美学等学科蕴涵的丰富的道德意蕴,如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的文化传统等,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进入灵魂激荡和思想洗礼境地,从而增强文化自信,牢记民族复兴梦,树立爱国爱家,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之心。这样不仅实现了跨学科课程整合,还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3.在作业设计方面注重审美体验加深
基础教育阶段,尤其到了初中高年级,一些师生认为语文学科作业无章可循、无道可依,有之如鸡肋,缺之未尝不可。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关注教育的共同价值,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但又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即集中在应用、审美和探究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此,语文作业设计必须摒弃等量机械、量多低效、评价单一等弊病,应更多元多层、更有情境性和开放性,通过任务驱动型的作业来促使学生乐于动手,注重审美体验,善于探究,勇于反思和总结。
语文作业设计是极为重要的美育资源,可利用起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2002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琵琶行》课后练习第三题:“试用《李凭箜篌引》跟这首诗作比较,说说两首诗在音乐描写上有什么不同。”教师不仅让学生比较二者的创作方法及运用艺术手法的差别,还可拓展介绍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让学生理解内容,欣赏曲子,比较异同,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鉴赏能力和学习的兴趣都会大增。
2019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把课后练习变成“学习提示”,只在每一单元后总设“单元学习任务”。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是古诗词鉴赏,其中也收录了《琵琶行》,“单元学习任务”第二题建议组织一次班级诗歌朗诵会,体会古诗词的音韵美,分任务一和二分别有“也可以从网络上搜集相关音频、视频资料,学习借鉴”“可以为诗词配上合适的乐曲和图片,增强朗诵效果”[11]。如果语文教师口头上布置这一作业,或许有一部分学生会完成,但是错过提升学生整体学科素养的机缘。语文教师需要创造性用好这一作业要求:指导学生自行结成5-8 人构成的任务小组,包括文体改编组、课本剧表演组、清声朗诵组、配乐配画朗诵组、剧务组、PPT 制作组、智库组等等,组内分好角色,组间配合协调,构成一个既能发挥“自主”智慧,又能“合作”共享,还能围绕“智库组”逐渐完成策划,面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不断“探究”等实践任务。最后的班级朗诵会或成果汇报会,学生全方位的素养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作业批改方式和评价方式也可渗透美育。作业不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而是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教师用富有人情化、情感化的表达方式,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让作业充分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不断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索热情,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对问题进行探究、开掘,他们创新精神的培养就落到了实处。
4.在实践活动方面注重艺术教育
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是以文学、音乐、美术等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教育活动。艺术教育的实施与审美素质的养成处于和谐共进的关系中:艺术教育是养成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审美素质也会扩大艺术教育影响力。简单而言,艺术教育的本质也是审美教育。语文实践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师组织的学生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同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果注重艺术教育,审美思维的培养更能提质增效。
教师教学实践除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外,更需较高的艺术素养,能将艺术教育渗透教学始终,着重挖掘教材中艺术教育因素,通过教学组织来引导学生对优秀艺术作品欣赏和评价,提高其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其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学生实践活动则需教师秉承开放的教育思想,乐于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对美的认识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化的实践活动注重艺术教育的渗透,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提出“美育就是日常生活”的感想,他认为:“这个日常生活体现了每一位受教育者能够通过美育教育的熏陶,在生活中不仅是去创造,更重要的是去发现美和欣赏美,让自己的日常生活得到美化”[12]。
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主要指语文实践活动,却不限于语文学科,要让学生参与几乎所有实践活动中,包括环境建设、德育活动、第二课堂、研学旅行等。如每年一度的大型校园文化艺术节,不仅丰富校园文化艺术生活,还能给学生提供深受欢迎的艺术展示平台,让他们在展示前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竞争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高尚的审美情趣,全面发展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如果语文教师参与其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激励学生展示个性特长,对形成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实现艺术教育渗透融合功能意义也不小。如果局限于学校,就会失去美育的社会价值资源,可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
教育的意义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合格的劳动者、创造者。语文教学中坚持美育渗透,引导学生更快走向真善美的境地,会奠基学生的人生底色,激发他们的人生热情和无穷无尽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