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控制”到“自主”的课堂管理思路转化
2022-12-28杨新燕
杨新燕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9)
课堂管理问题是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关键。一般而言,课堂教学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常规事务的安排、课堂教学环境的建设、课堂教学秩序的维持和课堂教学活动的推进等[1]。课堂管理的方式主要有“控制”和“自主”两种类型。
在自主型课堂,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协商安排教学常规事务、建设课堂教学环境、维持课堂教学秩序,从而推进课堂教学活动。在控制型课堂,教师强制地安排课堂教学常规事务、按照教师意愿建设课堂教学环境、专断地维持课堂教学秩序,根据教学计划推进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育者应厘清“自主管理”与“控制”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自主”与“控制”的对立与统一
1.自主与控制的对立
(1)理念对立
自主性是指:“能够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2]而控制具有支配、调节、约束、管理和制约等含义。“作为名词,指的是一方施加给另一方的有目的的特殊影响力;作为动词,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调节、规范、引导和管理的行为过程。”[3]
自主型课堂管理中,课堂管理事务的安排是学习者自主计划、调节、控制、反馈、评价的过程。实施者主要是学生,教师只是课程管理的合作者、研究者。当课堂管理过程中出现矛盾时,应把学生放在首位,旨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此外,自主型课堂管理方式更注重课堂管理过程,淡化课堂管理结果,有与之相匹配的多元化评价标准。
控制型课堂管理方式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教师主要通过控制言语、控制行为、制定规则方式传播知识,改变学生的观念,最终建设和谐的班级环境。课堂管理的重心是控制课堂,一切班级活动旨在建设良好的课堂,当课堂管理出现矛盾时,班级管理放在首位。此外,控制型课堂管理的实施,更加注重课堂结果,轻视课堂过程,使用单一的评价方式。
(2)管理思路对立
课堂管理最理想的方式究竟是通过外部控制管理课堂,还是通过引发学生内在的主动性来管理课堂,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导致形成两种不同的教育思路,即教师本位论和学生本位论。
教师本位论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注重使用控制型的课堂管理思路,多采用五段教育教学法,将制定“奖励”“惩罚”的规则来作为管理课堂的重要方式,教师教学依据的标准是社会对于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的要求,认为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顺利毕业及未来顺利进入社会生活。
学生本位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提倡使用自主型的课堂管理思路,强调“个性化教学”“人文关怀教育”“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真实性评价”,主张尊重儿童天性,激发儿童兴趣,引领儿童,教学依据的标准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3)理论基础对立
与课堂管理方式的选择紧密相关的是对学生天性的理解,对学生天性的不同认识是影响教师选择管理方式的内在原因,对儿童天性的不同理解主要分为内发论与外铄论,教师如果认为学生天性就有学习管理课堂的趋势,能自发的学习新事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外部施加影响反而会抑制儿童自身的发展,那么应采取自治型的管理方法。如果认为学习是对儿童的重新塑造,学生没有内在的管理动机,学生良好行为的发展依赖于外在环境的约束与规范,那么就应采取控制型的课堂管理方式。
2.自主与控制的统一
(1)管理方式上的统一
由于控制型与自主型的课堂管理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二者可以互补合作,协同育人。控制型的课堂管理方式更多地是对学生行为和语言的显性控制,维护课堂秩序成为基本任务,有利于提前预防问题的发生,在教育实践中往往起到一定的约束、调节、规范、引导的作用。但是,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对于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要求很高。自主型的课堂管理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心理控制,属于隐性控制,自主型课堂管理促使学生自主安排教学常规事务、推进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基本任务,有利于建设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在教育实践中往往起到诱导、激励作用。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对于学生的态度、行为、能力等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将两种管理方式融合,使管理任务、管理者、管理作用互为补充,就更有利于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
(2)课堂管理上的统一
课堂管理是学生发展自我、教师展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因此课堂管理过程具有特殊性、复杂性、随机性等特点,教师很难仅采用一种管理方式解决课堂问题。为了应对课堂情况的复杂多样,避免课堂管理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教师应根据课堂现状采取灵活的课堂管理方式,适度使用控制型课堂管理方式的同时,激励学生自主管理课堂。
显然学生的发展是自我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既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受到自身自主性的影响。自主的行为也并非都是好的,班级环境是一个有意识制造的特殊环境,符合班级要求的自主行为才是学生应该坚持的,不好的自主行为应该受到班级管理的约束,只要大多数学生认同,这种行为也会转化为自主行为,甚至班级规定还会受到学生自主行为的影响。
二、“控制”向“自主”转化的需求
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教育者要注重二者的相互转化和融合。
1.发展教育价值的需求
当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以学生为本,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探讨的重要议题。在课堂管理上,课堂控制仍是教师管理课堂的主要方式,课堂自主管理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自主管理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课堂管理方式由控制向自主的转变充分发挥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使教学活动在保证教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彰显了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2.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
课堂管理方式关乎着学生个体能动性与受动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就控制型的课堂管理方式而言,属于社会控制的结果。教师成为社会的代言人,通过这种管理方式使学生的社会性不断发展,不断内化社会要求,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公民;但学生的个性发展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防止学生个性发展受到限制,教师应适当使用自主型管理方式。此外,控制型课堂,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学生迫于教师权威,为避免惩罚,或者为了获得老师的赞扬,而不得不服从。这种管理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能动性。为防止和避免消极的课堂管理,教师应正确地使用两种管理方式,最终实现个体能动性与受动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发展。
3.优化教育实践的需求
传统意义上,一些教师仍片面地将“自主”管理与“控制”管理对立起来,一些教师仍停留在追求课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上,认为实施自主型管理不利于对课堂的控制,忽视了班级管理的人文关怀,使教师与学生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另外,还有一些教师仅仅追求课堂管理的人文关怀,认为对课堂控制型管理必然会损害课堂管理的自主性,最终却发现班级秩序混乱,严重的甚至导致教学活动无法顺利进行。因此,片面机械地理解“自主”与“控制”,将自主与控制型两种课堂管理方式对立起来,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有效进行。良好的教育教学实践需要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形成合力,好的课堂管理更离不开自主与控制的通力合作。
4.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自从人力资本理论提出后,人们开始认识到教育在促进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促进教育持续、稳定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课堂控制有利于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提高课堂注意力、留有充足的课堂思考时间、调节课堂气氛、调整教学进度、改正课堂的问题行为。而课堂自主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更致力于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习动机水平、增强学习兴趣。因此,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课堂控制提供外部保障,也需要课堂自主满足教育的内在需要。
三、“控制”向“自主”转变的思路
1.树立现代教育观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践行者,教师的教育观对于班级管理能否实现由“控制管理”向“自主管理”的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观更加民主化、制度化、终身化,所谓现代化是由一系列涉及教育不同层面、不同方面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有机构成的复杂系统[4]。具体来说教育观包括教师的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等。良好的教育观对课堂管理起着引领的作用,影响着教师对课堂的态度和行为,体现在教师对待课堂有意识无意识的行为中。
2.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两大主体,师生关系也成为班级管理中的重要资源,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师生、生生的语言、行动、思想方面。既可以促进自主型班级管理的形成,也可以损伤班级管理的自主性。师生冲突是由于班级内有限的资源、地位、权利等不平等分配引发的,是普遍发生的,正如绝对平等很难实现一般,师生冲突也很难消除。值得注意的是,冲突也分为正向冲突与负向冲突。正向的冲突有利于缓解师生矛盾,平衡师生、生生关系,减少班级内的对立,增强学生、教师的适应性,促进班级的整合性,提高师生、生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更加有利于学生自觉接受、内化教师或社会的意愿转变为自觉行为。负向的冲突会加剧师生矛盾、压抑师生、生生关系,导致班级动荡,使班级面临秩序危机,影响交流程度、合作程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影响学生对社会和教师意愿的接受度,等等。
3.合理安排班级任务
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班级管理的目标、班级管理任务的难度、班级管理量的多少、多大程度上根据学生自身发展水平设置,关系到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个性特点的发挥。要提高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就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规律,使学生既能自主完成,又能调动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班级管理任务,使管理任务水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实现学生内部的自主管理,当管理任务水平超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支架教学帮助学生完成无法独自完成的任务,使学生产生较高的自我实现感。
4.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班级氛围的创设对于班级管理方式由控制向自主转变起到促进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一直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理想氛围。而课堂氛围是由个体心态、个体心理、个体情绪等通过个体间的语言、行为等相互影响的。不良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产生沮丧、挫败的情感,导致学生游离在课堂管理之外;而良好的课堂氛围能起到监督约束、完善课堂秩序的作用,使学生产生集体归属感与荣誉感,使班级正气不断上升,从而达到学生由班级管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实施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