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学生形象塑造的逻辑取向与实现路径*

2022-12-28赵秋影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师生核心素养

赵 敏 赵秋影

(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2.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贵州毕节,551700;3.安徽省濉溪县新城实验学校,安徽濉溪,235100)

核心素养是西方国家以及我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支柱性教育理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要把握具有我国特色核心素养的本质与内涵,注重构建“目标—评价”相一致的质量评价体系,而且还要反映教育教学的规律以及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有学者提出,核心素养反映了社会所需要的未来人才的形象,指明了所培养的人才的方向[1]。基于核心素养培育塑造新时代学生形象是高质量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那么,新时代学生形象的逻辑取向是什么?如何塑造新时代学生应然逻辑形象?本研究试图依据这个逻辑思路阐释新时代学生形象,以此促进新时代教育教学实践变革。

一、新时代学生形象塑造的逻辑取向

学生形象是指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态度、学业质量水平、文明礼仪、言谈举止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体现,是学生特定状态风貌的一种表征。它彰显了一定社会时期对教育价值理念的追求,反映了新时代对人才的期望与要求。学校教育教学必须围绕社会要求的学生形象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学生在其受教育的舞台上展现出一种新的形象。新时代学生形象的逻辑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根植于知识与技能的存在

知识始于人的自由,但是在20世纪以来,在关于人的教育过程中,人的自由在某种程度上一直被知识所压制,尤其是知识压制了学生的个体精神自由。从根本上来说,教育的使命与人的本性又决定了人离不开知识,因为人是具有文化性的高级动物,离开了文化,人就不可能成为人。教育能够引导人“走出自身”,然后又“回到自身”,获得个体的自我生成。文化教育学大师斯普朗格(Spranger,E.)认为,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客观文化材料陶冶人的心灵,同时由于心灵的参与也促进客观文化体系的发展,人的心灵与客观文化材料紧密联系、相互作用[2]。这充分说明了人、教育与文化的内在关系。因此,需要摈弃传统的知识观,转变知识是绝对的真理、获取实利的工具等传统的知识观,让知识与个体进行对话、交流,使知识与人的心灵实现精神默契的和谐关系。那么,知识就会成为滋养人类心灵的营养,引领人走向精神的超越与提升,最终构建知识与人的意义关系。

2.追求合作与探究的精神

课堂场域是师生及生生之间相互学习、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在这个多向性的学习场域中,需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当前践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最常见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为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激情。在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就能够获得、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许多知识可能是教师从未涉及的。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身上拥有许多独特、优秀的品德与气质,诸如青春活力、精力旺盛、好奇敏感、积极主动等,这些品质是作为成年人的教师身上可能逐渐减弱了的。学生所具有的这些品质对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也促进教师塑造自身良好的职业形象。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转变知识绝对权威的身份和思想观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学习,追求合作与探究的精神,这也是新时代对教育的应然要求。

3.拥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与能力

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由来已久,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出应重视学生拥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与能力。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认为,通过思维能力获得比通过无数次的长途跋涉、反复查找资料等方式获得的思想、观点价值远超百倍。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认为,正是由于人类具有思考能力,人类才是万物之独一无二、万物之首[3]。钱学森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提出,学习的根本就是激发学生的思考。以色列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费厄斯坦(Feuerstein)认为,教学的重心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约翰·杜威(John Dewey)提出,智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与能力极为关键,教育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批判精神、质疑能力以及具有独特个性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放在中心位置[4]。推崇具有个性化与人性化的学习方式方法,为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和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供条件与支持[5]。

二、新时代学生形象塑造的实现路径

当今以核心素养的框架符号来评判与表征学生的发展,就要把虚幻的理想影子通过事实的可行性教学转换达成,因此,新时代学生形象塑造应该从课堂教学场域入手进行审视。

1.践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形象的教学理念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形象,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个性化特征与学生共同研究协商制定学习目标与进程,共同组织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方法,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实施教学[6]。有学者提出,变革教学方式,由教师的掌管控制转变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发挥师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7]。由此,为了有助于学生展示主体角色,学生可以与教师共同协商、参与制定教学目标。在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学内容的重要,了解国家、社会、家庭、学校、教师以及同学对自己的厚望与期待等,从这一点来说,也无形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杜威曾经说到,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科目(比如数学)给他(她)所从事的活动带来的价值,以及在他(她)所从事活动中的重要地位,那么他(她)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学习的效率会提高,学习的效果将会更大[8]。

塑造每一位学生的优良形象是每一名教师的责任与义务。美国教师联合会提出,教学要围绕课程标准进行设计与实施,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个性也获得了发展[9]。教师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依据课程标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指导思想,思考如何塑造学生的形象,这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明确的教学方向,是教学的重要追求目标。

2.营造“知识与人相遇”的教学环境

课堂主体间的连接、课堂主体与课堂环境的连接,在各种连接中传递着信息、促动着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共同形成一个生态平衡网络框架图[10]。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课堂环境中的一种维度,也是锻炼学生不断适应课堂环境的过程。教师要将知识的传递、占有转变为学生解决社会问题与生活问题,在知识的探索与创造性运用中,培育、生成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新奇、科学的材料与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成为“知识与人相遇”的知识环境的构建者。

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11]。“灵魂的教育”注定要指向人的智慧。“知识是掌握过来的东西,而智慧是发散出去的东西,二者的区别就是由精神化、内向化决定的。”[12]由知识转化为智慧,重点是促使知识向内化方向发展,促进知识与人的生命意义发生关联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提出解放教育“目的是要使被压迫者对自己所处的状况有清醒的认识,产生觉悟,提出问题,进行反思,采取行动”[13]。营造“知识与人相遇”的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更好地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最终促进学生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世界,塑造自己良好的角色形象。

3.构建学生“虚体设计”与实体存在相融合的教学过程

教材在教学中实际上是扮演了“控制者”与“支配者”的角色,不仅规范了教师教的行为,而且也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一般来说,教材缺乏“亲和力”与“召唤力”。而要想实现基于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形象的目标,就要求学生转变为教材的对话者角色,使学生与教材处于平等的关系中,让学生由可能的学习创造者转变为真实存在的学习创造者。

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告诫教师,在培育学生过程中要重视直接经验的积累,避免空洞说教[14]。要构建身心为一体的共同参与式教学范式,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摒弃“学习绑架”和“单项灌输”式传统教学,倡导由学生的身体行动引发的社会性知识建构和概念生成的教学范式。有学者指出,教学方案在教学情境中不断丰富、发展与实施,教学中的师生、生生以及教师与教学文本、学生与教学材料等不断交流与碰撞,师生学习过程演化成为一个不断建构与生成、改组与改造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15]。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角色。其次,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还可以超越班级屏障,进行跨界学习。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灵活机智地改变教学计划,最终构建学生由“虚体设计”走向实体存在的教学过程。

4.重构学生超越自我形象的教学实现

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16]。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仅是组织者,而且也是管理者。有学者指出,核心素养撬动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17]。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宽松融洽的环境下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认为,人“从他被扔进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18]。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我形象塑造的责任与意识,提高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力与辨别力的认识,避免自我形象产生的消极影响,尽量做出积极的行为。首先,学生要保持自己独特“自我”的存在,因为现代社会的普遍事实是人的自我悄然丧失,在大众传媒、专家权威、就业市场的怀抱里“温柔地”迷失或死亡。其次,学生要有自为的意识与能力,由“自我”转变为“自为的人”,不断地改进与完善自己。

猜你喜欢

师生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