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文化教育的困境及其突破*

2022-12-28黎琼锋朱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乡土情怀学校

黎琼锋朱 芸

(1.贺州学院,广西贺州,542800;2.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4)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立足乡村文明,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1]。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命脉,是坚持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同时,乡土文化是由乡民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长期生产、生活而积淀下来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宝贵财产。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土’是乡下人的命根。”[2]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乡村正在走向“空心化”,乡土文化的土壤愈发贫瘠,乡土性逐渐淡化,乡土文化教育也逐步陷入一种被遗忘的境地。当前的乡村教育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一种城市取向的文化偏向,实则也是一种“逃离乡土”的教育设计[3]。加之乡村学生在“跳农门”的心态驱动下,逐渐远离乡土,失去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乡村学校里走出去的学生也成了乡土文化的“边缘人”。为此,重新反思乡村学校的乡土文化教育使命,直面其困境,才能为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保障。

一、乡村学校在乡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乡村学校作为乡村教育的关键主体,是乡土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守望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使命。乡土文化教育是一种传承地域文化的教育,是一种通过对生活在乡村地区的年轻一代进行具有乡土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递,以增强其乡土意识和乡土文化认同的教育活动[4]。乡村学校在传承具有乡土特色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融乡土文化于教育教学过程

教育就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在乡村学校里,拥有乡土文化教育的天然优势,能直接有效地传播乡土文化,将乡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乡村社会的地理景观、花草树木等生态环境资源,建筑、工艺品、食品等有形资源以及乡土语言、民歌民谣、神话传说等隐形资源都能构成乡村学校进行乡土文化教育的教学内容。乡村学校以学生的乡土性为出发点,运用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为教材,将这些不带任何符号化、抽象化的乡土知识融入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使乡村学生能够体验乡土环境中的种种事物,获得丰富、具体、生动的课堂体验。以“就地取材”的方式,将乡土知识融入系统化的课程编排中,融入教材讲解和教师的价值传递过程中,让学生亲身感知身边乡土文化的同时,真正地关注、关怀自身所处的文化境地。以这样的方式传承与发展乡土文化,能有效增强乡村少年的乡土文化认同感,增进对民族文化、国家文化的认同,形成文化自信。

2.育乡土情怀于乡村活动体验

乡土情怀是乡村少年对乡村社会中他者生命世界自然而然的关怀,是乡村学生投身乡土文化传承与乡村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重要的精神支柱。乡村学校是乡村学生乡土情怀培育的主要场所,在培育和强化乡村学生乡土情怀方面起着潜移默化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乡村学校立足乡村、紧贴乡土,可适时开展融合当地民族精神、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于一体的乡土人文素质教育,乡村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在熟悉且亲切的乡土文化环境中更容易产生乡土感情;其次,乡村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寻找或收集当地的文化印记,鼓励学生参与家庭的田间农业劳动,向长辈学习农业知识和当地的习俗,让学生通过整理乡村历史、发掘乡土自然资源,在亲身参与和真实体验中感悟和增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自我认同与乡土文化自信,提升对乡村的热爱与自豪感,沉淀乡村特有的乡土文化情怀。不仅如此,通过乡土情怀的培育还能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激发学生为家乡服务、为家乡争光的斗志,使他们在走向城市时仍能与家乡保持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3.养乡土文化个性于乡村学生

乡土文化是乡村学生与众不同的特质,乡村学校是乡土文化个性得以蕴育的最佳场所。乡土文化是在特定地域内和空间中由乡民们创造并长期积淀下来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独特性。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生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性的大众文化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据文化的主要潮流。大众文化以市场需求为价值取向,仅注重经济效益和娱乐效果,能够使人暂时忘掉烦恼与忧愁,暂时克服现实中的迷茫、孤独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也可能使人们降低文化的标准,甚至会加深人们的异化。当乡村学生置身其中时,将会被这单调、平淡、庸俗的文化所侵蚀,进而迷失自己的主体性地位、文化信念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乡村学生由于生存空间和文化身份的差异,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要想获得个性发展还需要本土文化的悉心呵护,全面滋养其精神生命。乡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形成了文化的精华,涵盖了地方人民“天人合一”的处世态度和生存理念,也涵盖了当地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以及一系列爱国爱家、仁爱互助、勤俭节约的优秀品德。乡土文化个性应该成为乡村学生的独特标志,能为其生存与发展提供价值根基与精神支持。

二、乡土文化教育的困境

乡村学校是乡土文化教育的“守望者”。在乡村学校中进行乡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延续本民族、地域古老的生命记忆,而且还能促进乡村少年对乡土活态文化、乡土生存智慧与乡土生存精神产生独特的教育记忆。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冲击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乡村学校的乡土文化教育面临着传承功能减弱、乡土知识薄弱、教育情怀淡化等困境。

1.乡土文化传承难以为继

乡村学校是实现乡土文化传承最重要的途径。乡村学校通过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实现其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此同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蕴育乡土情怀。随着城镇化发展,教育的格局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前些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出台,直接导致“教育上移”问题凸现,乡村学校数量骤减,很大程度上隔断了乡土文化的传承。随着乡村学校从乡土社会的土壤中抽离,乡村教师与学生也纷纷离开了乡村,向教育资源集中的中心校、完小、城镇转移,导致乡土文化传承主体骤减。笔者通过查阅近几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发现从2016年到2017年,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数量从328 188所减少到321 901所,平均每天减少17.22所,减幅达1.92%,其中乡村学校从209 374所减少到201 633所,减幅达3.70%,而城区学校与镇区学校分别增加了1 092所、362所,增幅达2.72%、0.46%;从2011年到2018年,乡村小学生数量就减少了13 987 846人,减幅达到34.41%,而城区的小学生数量则从2011年的26 069 589人上升到2018年的37 221 569人,增幅达到42.78%,镇区的小学生数量则从2011年的32 542 101人上升到2018年的38 560 500人,增幅达18.49%。“教育上移”迫使乡村学校迅速从乡土社会抽离,乡村学校中的乡土文化教育因为撤点并校、乡村教师与学生的整体离乡而割裂,乡土文化传承逐渐呈现出后继无人的困境。随之而来,乡村学校也逐渐忽视乡土文化教育,乡村中的传统习俗、手工艺、民间艺术、特色文物等也逐渐被乡村学校忽略与淡忘。

以往的乡村学校是当地文化活动的中心,是举办群体议事、典礼、传统体育赛事等活动的公共场所。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取向”的价值预设逐渐渗透到乡村学校的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之中,淡化了乡村社会淳朴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当前乡村学校传授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知识,这种知识是自上而下统一要求的,无法体现乡土文化特色,满足地方需求[5]。部分乡村学校在课程的设计、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忽视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城市化的知识与信息,缺少了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所有文章中,基本反映乡土文化的只有7篇,仅占全篇的4.1%[6]。在高中语文教材的67篇文章中,略微涉及乡土文化的课文只有5篇,仅占全篇的7.4%[7]。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反映的大都是一种城市取向,教育内容的去乡土化疏离了真实的乡村生活经验。

2.乡土知识教育无暇顾及

乡土知识是基于乡村某一特定社会或文化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知识,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乡土知识教育不仅能够促进乡村教师的知识资本积累,增强他们对乡村社会的认同,还能促进乡村少年觅得乡土精神的寄托,构筑个体的精神家园。但长期以来,我国考试制度基本是按照城乡统一的标准衡量。城市文化成为主流形态,考试内容明显偏向城市,忽视了地方知识和乡土知识[8]。各级各类学校更注重以城市知识为主要知识的教育,特别是在以升学为导向的考试背景下,乡村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极为重视“智”的锻炼和发展,无暇顾及乡土知识教育与乡土文化传承。许多家长寄希望于子女能够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通过走向城市而改变农民身份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期许,因而仅注重孩子分数与排名,却从未关心孩子是否传承和习得乡土知识、构建乡土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学校则以升学率、学生的分数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特别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很多教师默认甚至支持这样的评价制度。有学者做过相关调查:75%的乡村教师赞同“学校教育应主要为升学服务”,72%的乡村教师对“学生升学后能够离开农村获得更好的发展”持支持态度[9]。

乡村学校在以升学为主导的教育环境下,自然也会选择采取标准化的教学评价制度。标准化的教学评价是实现升学以及知识控制的重要途径,契合人们普遍认为的分数越高知识越多的心理预期。但这一评价形式并不适合于乡村学校,而且会直接导致乡村学校忽视对乡土知识的教育以及乡土文化的传承。长期以来,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对学生、教师乃至整个学校教育进行价值评判和优劣评定,使得学生将全部注意力与精力全然放在对知识的掌握和分数的追逐上,教师的教学重心也放在知识的传授和成绩的排名之上[10]。乡村学校(特别是初中)把升学作为目标追求,对于乡村教师、家长和学生而言,考试和分数才是最重要的。在升学导向下,与考试、考分关系不大的乡土文化知识及其所富含的课程资源,几乎被视而不见,根本无暇顾及。

3.乡土教育情怀日趋淡化

乡土性是乡村教师队伍的底色,乡土教育情怀是乡村教师坚守乡村、参与乡土文化教育的根本动力。教师具有乡土教育情怀,才能持有对乡村教育及乡村社会的认同感,具备开展“文化适切的教学”的能力,并生成乡土文化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1]。由于城市特有的优越性越发凸显,城乡之间的经济、文化形成差异化发展,乡村生活条件相对落后,乡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设备也相对不足,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降低,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倾向于流动到城市,其中乡村青年教师的流动意愿极为明显。有学者就全国18省35县的义务教育教师开展调查,获取的数据显示:有81.17%的乡村小学青年教师有流动意愿,其中,有54.28%的教师想要转到县级(县级市)学校,有14.92%的教师想要转到地级城市的学校,有11.97%的教师表示“如果有机会,想要转到省会城市的学校”[12]。新一代的乡村教师,由于他们在城市中接受了高等教育,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城市文化的洗礼,使得他们有了一定的城市文化情结,他们虽身处乡村,但却更向往城市。他们难以真正融入乡村之中,无法在乡村安心从教。随着远离乡土这一心理倾向产生,他们逐渐对乡村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工资待遇等产生排斥,导致其职业认同感降低,乡土教育情怀和乡土文化自信也逐渐淡化。作为乡村教师,如果无法深入了解乡土文化和理解乡村学生,就难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乡村教育的效果自然达不到理想的状态。

三、新时代乡村学校的重要使命

乡村学校作为实施乡土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其直接影响的作用远胜于其他任何方式。要突破乡村学校在乡土文化教育过程中面临的课程、评价、教师等多方面的困境,必须重构乡村学校的乡土文化教育体系,而唤起乡土文化自觉是新时代乡村学校的重要使命。只有唤起乡土文化自觉,才能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重拾日渐褪色的乡土文化课程,主动保护逐渐丢失的乡土文化符号(语言),自愿亲近乡村、体验乡情,从而坚定乡土文化自信。

1.开发具有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

乡村社会发展需要文化支撑,乡村教育更加如此。乡村学校是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阵地,但由于受“教育上移”的影响,乡村学校传承乡土文化功能日益减弱,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渐行渐远,逐渐演变成一座座文化孤岛。乡村学校应主动融入乡土,开发具有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承担传播乡土文化的重任,弥补现有乡村教育的不足。

课程的产生基于文化传承的需要,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充斥着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却忽视了乡土文化之根。乡村学校是乡土文化得以传承的最重要的“宝地”,开发具有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是防止乡土文化消亡、防止中华文化生态破坏和弥补当前乡村教育乡土性缺失的重大举措。乡村社会中传统习俗的延续,传统技艺的传承,乡土情感的传递,长幼秩序、兄友弟恭、邻里和睦等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和弘扬仅仅靠乡村老人口耳相传很难维持且效果不佳,通过具有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对乡村学生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培养应为首选。只有把乡村的优秀乡土文化纳入校本课程中,才能使其得到继承和发展。通过开发和实施乡土课程,让乡村学生认识家乡的自然景观,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熟悉家乡的物产资源,产生爱乡、荣乡的自豪之情。特别是在当代信息化社会瞬息万变的快节奏生活中,乡土文化教育必须依托具有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进行,培养乡村学生健全的人格,以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如何才能在变革发展的时代里,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中华现代文明之新,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13]。首先,在城市取向的乡村教育背景下,设计和开发具有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需要处理好城乡文化所带来的各种冲突问题,需融合乡土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立足于乡村学校和当地实际,在展现乡村独特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的同时不宜过度美化本土的文化,而是尽量拓宽乡村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乡土意识,激发他们原发性的生命力量;其次,在实施乡土文化教育时需要将乡土课程纳入到乡村学校课程体系之中,促进城乡文化的调和,以实现多元文化融合于乡村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同时,可以让乡民参与乡土课程的实施过程,加深乡民的乡土文化自豪感,打破学校与乡村社会的隔膜,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只有当教育过程充盈着乡土文化气息,才能彰显乡村学校特有的韵味,并有效避免乡土文化教育在“教育上移”过程中被湮没,形成守护乡土文化的自觉和增强乡土文化自信。

2.构建适合乡村学校的评价体系

众所周知,以升学为导向的评价模式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模式,乡村学校教育概莫能外,分数、排名、升学率等评价指标作为教学评价体系中的主要内容,深受学校、家长、教师以及学生的追随及推崇,乡土文化教育相关内容或指标未受关注。受限于当下的教学评价体系,乡村学校的价值无法体现,乡土文化教育的意义未能彰显。构建具有乡土文化内涵且适合乡村学校的评价体系,是极为必要的。只有在相应的评价体系引导下,才能更有效地唤起乡村学校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自觉,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维护乡土文化的发展;在学校评价指标的推动下,才能更有利于促进乡村学生关心乡土文化,维系乡土情感,使他们在走向城市后仍能与家乡建立紧密的关联,并能自觉投身于乡土文化再生产的实践中。

构建适合乡村学校的评价体系,首先要打破把升学率作为评价乡村学校“硬指标”的藩篱,提升评价的客观性、适切性以及独特性,而最关键的莫过于建立起与乡土文化教育相适应的乡村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对乡村教师的教学评价,要适当增加教师自觉参与乡土文化教育的比重,如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或在课堂中能融入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技艺、民风民俗及历史变迁等内容,以及开展相关的乡情教育活动。乡村学校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考查乡村教师对于乡土文化知识的理解与认同,以及能否让学生在教师的乡土文化教育中获得发展。此外,还要改进对乡村学生的评价机制。乡村学校应结合当地的文化语境,在教育过程中考查学生对于乡土文化知识的积累与掌握,对本土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减少学生及家长对分数的过度追求,逐步降低成绩、升学率和优秀率等指标的占比,让学生从分数中获得的自信转化为习得本土文化知识而获得的自信,实现从培养考生到培育人的转变,这才是维系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3.培育具有乡村教育情怀的教师队伍

乡村教师是实施乡土文化教育的主体,在开展乡土文化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由内而外传递的文化价值观以及乡村教育情怀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学生。乡土文化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培育一支熟悉本乡土、具有乡村教育情怀的教师队伍,其主要目的在于“培育乡村教师基本的乡村情感,重塑乡村教师基本的乡村生活文化自信”[14]。通过让乡村教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乡土”,引导学生在乡村文化生活中寻找到更多的真实与自信,才能守住乡土文化教育的初心。

“回归乡土”的教师应当对乡村教师职业拥有充分的认识和较强的职业认同感。乡村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在乡村教师培养的问题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师范生等政策层出不穷,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公费师范生在教师职业的价值、工作模式、工作过程以及职业效能方面的态度较为积极,但是在教师职业的工作环境、条件、社会地位以及职业发展方面的态度不够积极,尤其对于乡村教师的外部条件认同度较低。在教师职业的关注、职前准备以及从教意志方面的态度较为消极,从事乡村教师岗位的意志水平非常低。”[15]为此,对于职前培养乡村教师的师范教育而言,以乡土教育情怀为核心、乡土取向的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至关重要。

乡土取向的教师教育模式首先要构建具有乡土文化特征的师范生课程体系。师范生需要对乡村教育有前期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在遵循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同时突出乡土性,可以利用选修模块设置有关乡土文化、乡村教育的课程。其次,要突出立足基层、服务地方的实践教学体系。定向师范生的培养大都由地方高校承担,师范生的实习要更多地贴近地方需求,引导师范生回归乡村、服务乡村学校,在实践中真切感受乡村学校、乡村学生与乡村教育,在理解和体验中增进乡土情怀和教育情怀。再次,完善乡村教师的岗前培训,提升职业认同感。在改善乡村教师生活环境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对乡村教师的教育价值引导,增强他们对自身的认可和肯定,从而加深对乡村教育的情感。

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回归,最重要的是为乡村教师创造美好的、共同的精神家园。陶行知先生有过非常现实的描述:“只因从事乡村教育的人,没有好的伴侣。没有好的伴侣,就不能生发力量去干!”[16]所谓“伴侣”,是乡村教师在教育过程志同道合的同伴、同行者。近几年,乡村教师的待遇和环境已经在慢慢得到改善,接下来,婚恋、住房、职称评定、子女就学、家庭等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要想真正提升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留住具有乡村教育情怀的优秀教师,就要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到乡从教,因而必须构建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构建城乡教师发展共同体。只有当教师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当乡村教师能感受到乡土情怀带来的独特幸福,乡村学校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乡土情怀学校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乡土中国
学校推介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五老”情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