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子》政治安全观及其对国家安全教育的启示

2022-12-28云宇龙廖柏林

武陵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政令君主管子

云宇龙,廖柏林

(湘潭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引 言

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政治安全更是这一头等大事的重中之重。政治安全一般意指由政权、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构成的国家政治体系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并且能够有效识别、防范、化解政治风险。这就要求必须“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1],始终把防范政治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此,不仅要加快健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体制机制,也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2],形成有助于防范化解风险的政治安全观。被誉为诸子百家思想之源的《管子》就是一部充满古代治国理政智慧的典籍,对我们今天守好政治安全的生命线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管子》起编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记录了当时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与事迹,既涵盖君主统治、战争军事、政治权谋等治国之事,又涉及经济生产、农田水利、道德教化等民生领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献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从已有研究来看,学者们基于政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管子》蕴含的政治思想及其安全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有学者提出《管子》四篇具有“天下因圣人的无私而归服”的政治权威思想[3],实行“王道”经济观的政治主张[4],构建国家主导、双管齐下的社会救助体系[5],以仁养兵、德法治兵、用兵有道[6]的军事安全思想等。这些研究成果各有侧重、特点鲜明,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启示。

一、《管子》政治安全观的基本内容

政治安全观是政治主体在巩固国家政权、完善政治制度、强化意识形态过程中,所期望达到的现实目的、所秉持的价值理念、所实际运用的具体手段等的总和。《管子》政治安全观与春秋时期齐国统治阶级的统治目的、手段等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政治安全的目的观

君主政权的稳定程度是王朝体制下评价国家是否处于政治安全状态的根本标准。基于这一标准,明确政治安全的基本目标,有助于把握《管子》政治安全观的内在逻辑。

1.维护王权政治。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发动战争,以此扩充国土、增强国力、增加子民,巩固王权至上、家国一体的国家结构体系,实现天下一统的霸业。国家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前提,维护王权政治对扩大君主权势、巩固统治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而达成这一目的的根本措施,在于处理好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即百姓臣服君主与君主保护百姓。

百姓臣服君主首先是形成百姓对君主的心理认同。君主应该借助“四维”的教化作用,将礼、义、廉、耻作为全社会的道德准则,来实现“四维张,君令行”(《牧民》)的目的,明确每个社会成员应该扮演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遵守的社会准则。其次,“无以畜之,则往而不可止也”(《权修》),经济发展和物质基础是百姓追随君主的前提。权力与义务是对等的,君主受到百姓的拥护,同时也承担着保护百姓生命安全的责任。对君主而言,“兴利除害”是保护百姓的首要任务,君主应该合理地调动民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实现有效的国家统治提供有力保障。君主立“四维”来教化人民、修法典来管理人民、消“五害”来保护人民,实现“众之亲上乡意”(《版法解》),培养人民的尊君爱国精神。实际上,百姓臣服君主和君主保护百姓是相辅相成的,君与民之间是互相成就、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

2.强化国家统治。在王权政治中,只有建立良好的政治制度并营造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保证国家政治安全,才能实现国家统治的稳固。《正世》篇提到“夫君人之道,莫贵于胜”。“胜”是指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法律机制有效运行,政令措施贯彻落实。有道是“胜,故君道立;君道立,然后下从;下从,故教可立而化可成也”(《正世》),“胜”的达成有赖于良好的政治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不仅有“赏必足以使,威必足以胜”(同上)的管理机制来行使君主的权力,还需创造“万民和,国家安”(同上)的社会氛围来树立君主的权威。

同时,君主在国家统治过程中要遵循动态发展与缓和适中的原则,反向维护“胜”的国家状态。一方面,政治环境是动态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君主采取的手段措施“皆随时而变,因俗而动”(同上),实现国家统治和政治的完美契合。另一方面,“事莫急于当务,治莫贵于得齐”(同上),国家治理应该以解决百姓最紧急的需求为先,寻求“治民”的适中政策。完善的政治体系是推行统治的前提,安定和谐的君民关系是稳定政权的基础。实现既定的政治目标、确立有序的政治制度、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必须以有效的措施作为权力行使的保证,正确把握政治统治与政治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

3.提升国家实力。“治者所道富也”(《制分》),有效的治理是国家富裕的前提,国家实力的增强又为政治安全提供了稳定的土壤。《管子》中关于国家实力的描述可以大致归为粮食储备、军事力量、人口数量三个方面。其中《管子》在“治国”篇指出“国富粟多”是历代王朝统一天下的重要原因,着重强调粮食产量及储备对于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价值。一方面,君主通过推行“重农抑商”的政令,大力发展农业,矫正社会尚骄奢的浮躁风气,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治国》)。粮食富足为壮大军事力量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能增强国家作战和防御实力,保证统治的稳固。再者,富庶安稳的生活有助于百姓“安乡重家”(同上),对内留住本国百姓和人才,对外吸引他国百姓与人才,从而“国富兵强,民材而令行,内无烦扰之政,外无强敌之患也”(《禁藏》)。由此可见,以发展农业促进国家实力提升,不仅有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还有利于树立强国形象,减少外部的威胁,为国家政治安全提供坚实基础。

(二)政治安全的价值观

政治安全价值观是政治主体在应对政治安全威胁与挑战时所秉承的理念和主张,它决定了政治主体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管子》政治安全价值观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归纳:一是必须有意识地融入德刑相辅的理念,在维护政治安全上注重遵循德刑相辅的根本原则;二是明确君臣合一的价值追求,体现君主和臣下在维护政治安全中应坚守的本分与信念,形成君臣协调的权责体系。

1.理念:德刑相辅。从德与刑的关系认知来看,儒家讲究德主刑辅,法家主张法刑为主。《管子》则认为“民无礼义,则上下乱而贵贱争”(《版法解》),德是构建社会价值的方法;同时“无法则众不知所为”(同上),法是规范民众行为的途径,故德和刑处于同等重要地位。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但“民情可御也”(《权修》),君主可以通过法律、政令等手段消除对百姓不利的因素,鼓励对社会有好处的行为。因此,德刑相辅是统治者掌控和引导民情、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应该树立的基本理念。

“是以人君严教以示之,明刑罚以敬之”(《版法》),德与法看似对立,但《管子》认为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的关系。实现德刑相辅的主要途径在于:君主应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夯实政令施行的物质基础;同时“乡置师以说道之”(《权修》),在社会上推行礼义伦理,形成正直、友善、孝悌的社会风气。“然后申之以宪令,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同上),将君主的要求与希望转化为明确的法律规定,将其视为“天下之至道”(《任法》),这样才能消除对政权的不利因素,为国家发展创造安稳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和等级名分的约束和控制应处于辅助教化的地位”[7],也就是说,君主既要注重以德治民赢民心,又要以刑立法树权威,以此作为“牧民”的基本原则。这是保证国家政治安全的不二法门。

2.主张:君臣合一。君臣合一是君主和臣属之间的一种理想关系,它要求君主和臣属在国家管理特别是在维护政治安全的过程中,坚守相应的“君道”“臣道”,从而保证政策法令的有效实行,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

“君道不明,则受令者疑”(《君臣上》),这里的“君道”限指“官上之道”(同上),是君主的驭臣之术,也就是君主对待臣属的原则和方法。一是以法治臣。这是因为,一方面法是树立君主威严、约束官员行为的依据,“百官论职,非惠也,刑罚必也”(《明法》);另一方面法是君主论功行赏、赢得官员信任的手段之一,可以避免“邪臣无功而得赏,忠正无罪而有罚”(《明法解》)。二是权责分明。这里的权责分明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是君臣之间应当“臣主之分明,上下之位审”(同上),君主尽量不干预臣属职责范围之内的事务,其二是臣属之间应当“明分任职”(《小问》)。《君臣上》篇指出:应当设立“吏啬夫”和“人啬夫”来分别承担教化和赏罚的职能。三是选贤论材。不仅要“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君臣上》),任命有德行的人,防止奸臣祸乱,还要“用智能聪明者”(同上),讲究任贤用人之道。“一国之存亡在其主”(《七臣七主》),君主只有明道、行道,才能实现“饰官化下”(《君臣上》)的统治目标。

“为人臣者,比官中之事,而不言其外。”(《君臣上》)尽责忠君即为“臣道”,《四称》篇详细地解释了何为“有道之臣”。其一,必以国为先、以君为先,即“若有事,必图国家,遍其发挥”,不以谄媚事君,唯以忠心报国。其二,必进谏不疑,为君分忧。不仅要辅佐君主治理天下,还要提防奸臣,以免“邪枉之臣专国,主明蔽而聪塞”(《明法解》)。其三,必敬君爱国,廉政尽责。“卑贱畏敬,臣之分也”(同上),服从君主的权威、敬畏君主的权势是臣属必须坚守的信念。这样才能做到“不谤其君,不毁其辞”(《四称》),同时不谋私利,严格贯彻执行君主的政令。

《君臣下》曰:“上之人明其道,下之人守其职,上下之分不同任,而复合为一体。”“君道”与“臣道”是互相影响、互为一体的关系。正是由于君主重视以法驭臣,才能培养臣子的敬畏之心;也正是因为臣子敢于谏言,才能提醒君主任用贤才、勿以私心误国。正所谓“主画之,相守之;相画之,官守之;官画之,民役之”(《君臣上》),君主合理调配臣下,臣下有效执行法令,从而建构目标统一、信念一致的权责体系,在德刑相辅理念的指导下,推动政治安全价值观的践行。

(三)政治安全的实践观

政治安全实践观是《管子》中维护政治安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也是实现政治安全目的观、贯彻政治安全价值观的关键内容。政治安全实践观可以总结为德、法、令三方面。德是强化心理认同、形成社会核心价值的教化过程,是法、令得以服众和推广的基础。法是建立社会秩序和国家“礼”性的前提,它不仅是道德规范的另一种实现方式,还为政令的具体执行提供了赏罚依据。令是与法相互配合的治国手段,一方面令是实现君主意志的直接手段,规定了国家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令也是维护政治稳定的基本方法,对塑造政治安全具有积极意义。德、法、令之间相互融合、共同配合,构成了《管子》政治安全的实践观。

1.以德教心。德是约束社会成员的无形规范,也是划分上下尊卑的思想基础。心是个体的价值观和思想,指一个人对待社会中其他人或事的基本看法和态度。观念决定行为,用既定的道德和伦理来教化人们的思想,亦是在无形之中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牧民》)“四维”就是这里所说的德,以“四维”化民是《管子》教化百姓的重要手段。从维护君主政权来看,礼义廉耻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四条纽带[8],对政治安定起着决定性作用;从提升国家整体实力来看,德和道义是成就王业的必备条件,丰富了国家的“软实力”[9]。所以说“守国之度,在饰四维”(《牧民》)。在全社会建立统一的道德准则,对维护国家安定、提升国家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必要途径。

“四维”论从宏观层面来看,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准则;从微观层面来看,则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素养。而要将“四维”深入扎根到每一个国民的道德观念中,离不开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君主以身作则。《管子》指出教育人民的办法在于“明鬼神,祇山川,敬宗庙,恭祖旧”(《牧民》)。其实质就是通过加强天地与君主的联系,彰显君主的庄严和神秘,从而赋予君主更高的可信度。二是转变社会风气。“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七法》),“教化变俗的成功会产生一种极大的精神力量,百姓会自觉地为君主、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10]。以教入俗,可以实现教化的常态化、普遍化,提升国民的整体文明素养。三是加强学校教育。“先生施教,弟子是则”(《弟子职》),通过学校教育重点施教为国家培养贤才,以此辅佐君主管理国家,增强国家改革和发展活力,以保证国家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总的来说,以德教心,就是通过君主推动、风俗转变、学校教育,教化人们的思想、培养人们的品性、塑造人们的伦理观,从而达到“教训习俗者众,则君民化变而不自知也”(《八观》)的效果,以此实现国家统一、政权稳固和实力增强的目的。

2.以法治行。法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和国家意志的表现,也是君主管理国家最有效的手段。“夫法者,所以兴攻惧暴也;律者,所以定纷止争也。”(《七臣七法》)法作为一种具有威慑力的刚性约束,不仅为执法守法提供了依据、准绳,而且还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法的赏罚机制实现的:一是法立令行的引导作用。“法不立,令不行,则民之用者寡矣。”(《法法》)政令推行的前提是建立完善的赏罚制度。以奖赏激励百姓为国家效力,以刑罚惩戒抑制邪恶,达到“赏庆信必,则有功者劝”(《八观》)的目的。二是预先禁止的教育作用。“赏罚信于其所见,虽其所不见,其敢为之乎。”(《权修》)法最直接的作用在于威慑,在无形中给人灌输善恶是非观,起到规范行为的教育作用。

赏罚机制也是一种外在强制力的约束,通过赏罚可以使法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形成“有刑到无刑”的风气转变,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重视法礼融合。《任法》篇曰:“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法就是天下的礼,国家应该将法度和礼制结合起来进行治理,使赏罚合乎常规,“万物百事非在法之中者不能动也”(《任法》)。另一方面,坚持民本思想。“夫赏功诛罪,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明法解》)制定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赏之于其所善,罚之于其所恶”(《禁藏》),只有正确把握赏罚与民欲的关系,才能实现百姓从服从到顺从的转变,也即“以法治行”。外在强制与内在约束共同增进百姓对君主意志的认同,从而有助于保持国家政治的稳定。

3.以令指向。好的政令是维护政治安全的基本条件,也是指导社会生产、调整社会结构、教化社会公众的关键举措。《管子》中多次提到了令的作用,如“制法仪、出号令”(《幼官》),令是君主意志的表达;又如“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七臣七主》),令是规范行为的手段;再如“凡将举事,令必先出”(《立政》),令是处理政事的依据。故令既具有强制约束力,又发挥着指导教化作用,它是君主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

“爱之利之,益之安之。”(《枢言》)这是君主的治国之道,也是君主推行政令的四项原则。首先,爱民是拉近君民关系的前提。“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小问》)君主应当深入考察、体谅百姓的疾苦,以令施德,而非以令施压,这样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其次,利民、益民是政令得以有效推行的关键。“圉之以害,牵之以利。”(《禁藏》)君主必须正确认识利益对人民的价值,并以此作为贯彻政令的驱动力,凝聚民众力量,促进国家发展。最后,安民是政权稳定的根本。“治邪乱”“除五害”“禁文巧”“戒骄奢”,这些都是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利的政令,它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因此,要通过好的政令实现君主意志。

此外,还要把握好颁布政令的最佳时机,“彼时有春秋,岁有败凶,政有急缓”(《七臣七主》)。学会“审时以举事”(《五辅》),是政令得以畅通的前提。《禁藏》篇指出君主在一年四季应该采取不同的政策发展农业,“春仁、夏忠、秋急、冬闭”;《度地》篇论述了五害的治理方法,对修建堤坝水库等的时间、任务安排及其后续加固等都有详细的政令要求。可见,君主想要保证政令的指导性和有效性,不仅应遵循“易政利民”(《宙合》)的四项原则,还应“审察事理,慎观终始”(《版法解》)。从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根据环境变化、时势发展调整政令,这样政令才能对社会生产、国家安全起到指引推动作用。

二、《管子》政治安全观的国家安全教育启示

寓教于民是《管子》政治安全观最鲜明的特征,将教化与品德培养、法制建设、政令施行相结合,从多个角度提高民众思想的一致性、规范民众行为的有序性、指导民众生产的有效性,从而维护君主权力、促进国家发展。教育也是目前维护国家安全的常用方式,《管子》政治安全的目的观、价值观、实践观为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安全教育、构筑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提供了如下借鉴和启示。

(一)占领意识形态高地,凸显政治安全教育的根本地位

凸显政治安全教育的根本地位,就是通过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体现政治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基础性地位。《管子》认为“顺教”才能形成“万民乡风”,立“四维”才能实现“君令行”。政治认同是政治体系顺利运行、国家战略有效贯彻的基础,广泛的政治认同需要通过全民性的政治安全教育来形成和巩固。政治安全教育实质上是加强意识形态统一的过程。“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意识形态之所以要相对统一、稳定,根本在于只有这样其核心理念和统治思想才会在相当长的时期保持不变。”[11]形成统一的主流意识形态,加强政治安全教育,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心,在面对国内外多样化社会思潮冲击时保持定力、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因此,占领意识形态高地,凸显政治安全教育的根本性地位,需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在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首先要实现思想认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自发到理论自觉最终达到理论自信”[12],宣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和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最大限度地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和支持。其次要深化制度认同,不断学习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注重把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另一方面,注重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的系统创新。《管子》专门设置了承担道德教化职责的“人啬夫”,将国家管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提升了教育内容的正确性和公信力,使君主的教化更容易、更有效地被百姓接受。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可以采用国家社会共同发力、“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增进教育的广度和效度。例如,在大中小学开办相关的政治安全课程,在国家安全教育日积极开展相关普法、宣讲活动,实现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治安全教育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等。可以运用线上教育方式,建立国家安全教育专题网站,拍摄教育纪录片,举办线上讲座,加强对捍卫国家安全的英雄人物及其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等。总的来说,政治安全教育应当以全民化、终身化为导向,强化政治安全教育在国家安全教育体系中的根本地位,增强政治认同,形成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人民力量。

(二)提升法礼融合效果,探寻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关“法盲”“暴力执法”“知法犯法”等新闻报道,这些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法律“底线”被逾越、道德“高线”被拉低造成的,即法和礼的作用不充分、难以融合。在《管子》看来,法的功能不能仅仅局限于“禁淫止暴”,还应发挥其“为天下致利除害”的作用。“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明法解》)法是一种注入了绝对理性的礼。因此,法不仅是一种强制力量,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另一方面,国家安全教育本质上是通过说服教导的方式来促进人们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引导人们认识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因此,在国家安全教育过程中,应当推动法礼融合并提升其效果。在宪法、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上,应考虑国家安全因素;在与国家安全相关的专门性法律法规中,必须全面融入国家安全目标、要求与战略等。

那么如何通过法礼融合,探寻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呢?首先,将法内化于心,把法律转变为社会公认的基本准则,以此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认同。可以通过开设宣传栏、知识讲座、法规纳入村规等方式,促进法律条文融入乡规民约中,发挥法的外在规范作用。其次,在学法、普法、执法中守礼,培养高素质、良好觉悟的法律人才,积极宣传正能量。对于道德高尚的行为予以立法保护和褒奖,对于不合法的行为要进行道德批判。在国家安全教育中,致力于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结合,法治建设和思想教育两手抓,构建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培养爱国守法的好公民。

(三)规范政策实施,塑造国家安全教育的良好环境

一方面,“万物待治礼而后定”(《枢言》)。《管子》指出礼义的教化、法律的约束都必须以有效的管理为前提;君主将政令作为治国理政的工具,政令的推行效果影响着一个国家德治、法治的实施。另一方面,政令又是塑造国家安全教育环境的手段之一。《版法解》指出:“覆载万民而兼有之,烛临万族而事使之。”政令是君主掌控民心、引导民欲的重要手段。当国家各项政策都能得到人民支持时,君主的管理与统治就达成了“胜”。合理运用政策手段,可以增强民众对政府的认同和支持,为国家安全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使群众更愿意也更乐于接受国家安全教育。

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教育,必须重视政令在塑造良好社会氛围中的作用,以此凝聚民心、聚合民力。一方面,健全政府与公众信息互通的渠道,以解决人民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政府既要及时公布民众关心的、与民生大事有关的政策信息,增强民众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和认同;又要主动收集和了解民众对相关政策法令的态度和意见,动态调整政策规定,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另一方面,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以此凝聚群众力量、增强国家实力,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按照《管子》政教思想“和合一体”的价值指归,使举国上下形成精神层面的价值认同和行为举止的协调有序[13],减少与杜绝政策制定、传达和执行过程中的失准失真现象,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支持国家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构建维护和塑造总体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

结 语

《管子》蕴含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从政治安全的角度来看,巩固王权、强化统治、增强国力是《管子》政治安全的目的观;德刑相辅、君臣相助是《管子》维护政治安全的行为逻辑和方法指导,是其政治安全的价值观;德、法、政是《管子》为实现政治安全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是其政治安全的实践观。总的来看,《管子》虽论述的是君王之道,但其中的四维顺教、德刑相辅、礼法并重、荣辱观等思想,对我们今天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教人,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维护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治安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政令君主管子
巧取乒乓球
巧取乒乓球
五张羊皮
当代皇室
和谐君主帝喾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政令错位:不接地气接官气
唐律“化外人”区分标准浅析
滚球游戏
搞不定的水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