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助推滨州文化发展
——探究红色文化老渤海精神的当代价值
2022-12-28张艳玲张志霞盖芳
张艳玲,张志霞,盖芳
(博兴县图书馆,山东滨州 256500)
1 渤海革命老区历史沿革
革命战争年代,以今滨州市为中心的渤海区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为山东乃至全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与特殊贡献。渤海区的革命精神,贯穿于滨州市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是滨州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传家宝。全面抗战爆发后,以滨州为中心的渤海革命老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渤海根据地(渤海革命老区)于1944年1月11日由原冀鲁边区和清河区合并而成,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山东省唯一未被国民党占领的地区,这里成为华东战场重要的物资供应基地。渤海区版图面积约54 000 平方公里,所辖区域涉及今天津市、河北省沧州市及现在山东省的滨州、济南、淄博、潍坊、东营、德州等市,人口1 114 万。在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渤海区党政军领导机构一直活动于今滨州辖境之内,并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固定驻扎于今滨州所辖的惠民县城及附近地区,直到1950年5月因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渤海区撤销,今滨州市的前身惠民专区成立[1]。
2 渤海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老渤海精神”的内涵
革命战争时期,渤海区范围内成为了革命的沃土,爆发了博兴“八四”暴动、黑铁山起义、流坡坞阻击战等,涌现出了“一马三司令”、“舍身炸敌堡”侯登山、刘胡兰式女英雄吴洪英等一批革命英烈人物。解放战争期间,渤海区先后有82 万民工车轮滚滚大支前,出动大小车13 万辆次,向前线运送军粮两亿七千万斤,占山东全部支前用粮的三分之一;近20 万优秀子弟参军入伍,走出了四十三军、二十八军、三十三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等英雄部队;6 000名干部随军南下,建立巩固新政权;作为华东战场的战略后方基地还供养了中共华东局转移来的40 余万人达一年之久。55 308 名渤海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陈毅、粟裕、许世友、肖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都曾在渤海区工作和战斗过。
相比沂蒙老区、井冈山、延安等地,渤海革命老区时间跨度更大,可塑造、可挖掘的历史人物、革命故事从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绵延至新中国成立后,渤海老区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历史。
2.1 渤海老区革命史是一部不屈不挠的历史
面对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和日本侵略者野蛮侵略,渤海儿女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经历一次次失败而士气更勇,遭受一次次屠杀而意志更坚。土地革命时期,该地区博兴、益都、庆云等地先后发生暴动,播下了革命火种,产生了重大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渤海区前身——冀鲁边区、清河区先后发动盐山起义、黑铁山起义、牛头镇起义、蔡家篮子起义等,抗日武装迅猛发展,敌后斗争烽火燎原。1941年,冀鲁边区在前三次南下受挫后,汲取教训,不懈斗争,终于打通了与清河区的联系,为建立渤海区创造条件。这些事件仅是渤海军民矢志革命的缩影,充分体现了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精神,渤海军民敢于战胜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战斗姿态,孕育产生了伟大的精神力量。
2.2 渤海老区革命史是一部艰苦奋斗史
面对物资极其匮乏、生活极其艰苦、环境极其恶劣、斗争极其残酷的情况,渤海军民没有被吓到,而是从不低头,从不动摇,从不退缩。面对日伪军疯狂“扫荡”“蚕食”“清剿”以及残暴推行“囚笼政策”“三光政策”“总力战”,渤海军民坚定信心,不怕牺牲,采取“翻边战术”、锄奸反特、精兵简政等措施,到1943年底,渡过最困难时期,斗争形势明显好转。面对严重的涝、雹、风、蝗等连年灾荒导致群众背井离乡的现实情况,渤海军民大力开荒生产,兴建水利,灭蝗治蝗,极大改善农民生活,使渤海区逐渐成为解放战争物资供应大后方[2]。渤海军民坚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藐视困难,无惧挑战,跨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用行动诠释了伟大的革命精神。
2.3 渤海老区革命史是一部顾全大局的历史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渤海军民坚决听党指挥,对党绝对忠诚,自觉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一是群众踊跃参军。渤海人民积极响应区党委参军运动,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感人场景处处可见,解放战争期间渤海区近18 万人参军,解放军四个野战军都有渤海子弟兵部队。二是部队南征北战。渤海区先后走出了四支成建制部队,赢得了“攻坚老虎”“排炮不动、必是十纵”“南京路上的好八连”等美誉,为全国解放贡献了渤海力量。1949年初,渤海区5 000 余名干部奉命南下浙江、上海、四川等地,他们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巩固了新生政权。总之,渤海军民舍小家为大家,服务大局,维护大局,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极大地推进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2.4 渤海老区革命史是一部无私奉献的历史
渤海军民不计私利,无怨无悔,倾尽所有心血,付出全部真情,唱响了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解放战争时期,渤海人民“倾家荡产支援前线”“砸锅卖铁支援前线”“要粮有粮、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真实地演绎了“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据统计,解放战争期间,渤海根据地支前民工达81.9 万人次,共出担架25 679 余副、大车652 352 辆、小推车630 340 辆、牲口97.8 万头,共筹集运送渤海根据地以外战场粮食15 000 万公斤。此外,还运送煤800 万斤。1947年3月,国民党开始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华东局40 万人转移到渤海区黄河以北地区,渤海人民宁愿自己吃糠咽菜,挨饿受冻,也要支援战争,彰显了渤海人民舍生忘死、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正是这一舍生忘死、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保障[3]。
实践催生精神,渤海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生动实践催生了”老渤海精神”,渤海老区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历史。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在渤海居民长期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逐渐孕育形成,并深深烙刻在中国革命史册之上。
3 传承红色文化“老渤海精神”的时代意义
在今年的滨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上,中共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指出,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重点要在“八个品质”提升上下功夫。其中关于文化的奋斗目标是文化品质更好。要传承文化自信,孙子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创新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融合发展取得突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因此,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滨州文化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文明城市的创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入研究“老渤海精神”的当代价值和实践价值,努力做到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唱响时代文化价值,更能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多理论支撑。同时,也能为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新局面注入强劲精神力量,凝聚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的强大动力、活力。
3.1 以红色基因基础凝聚新时代滨州发展共识
在当前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滨州要全面实现“文化品质更好”,更应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的精神引擎作用,持续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更好”意味着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深挖掘文化内涵,更广宣传文化韵味,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更进一步。
要让红色文化融入到滨州发展的方方面面,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的红色旧迹遗址的充分保护,加大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对红色文化开发保护利用形成整体优势和特色优势。让红色资源成为滨州人民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4]。另一方面,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一批新兴的文化产业,推动红色文化横向发展,使红色印记渗透到生产生活的细枝末节,开展全面细致入微的社会化宣传,充分展示滨州厚重的文化积淀,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等方面的鲜明导向作用。
3.2 以红色基因为底色坚定新时期滨州文化自信
在滨州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到一代又一代的滨州人敢于斗争,乐于奉献,不怕牺牲。渤海区在册烈士5.5 万余人,占山东近1/3,占全国3%,县团级以上干部就牺牲100 多人,涌现出了“菩萨司令”廖容标、“舍身炸敌堡”的侯登山、“刘胡兰式的烈士”吴洪英等一大批英雄人物。他们都是不屈不挠的斗争者,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斗争的践行者。这些鲜明的红色基因更为滨州的文化增添新的内涵。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要有新作为。现阶段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通过依托“老渤海精神”,给新时代滨州文化赋予新的意义。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平台的同时,加大新媒体手段的利用。推动红色文化发展与时俱进,让红色基因结合新时代内容。其次要着力提高红色文化的覆盖面和精准度,运用传统媒体和各种新传播手段,充分展现红色文化魅力,积极推行红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使红色文化大众化、形象化。同时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传播,力求把红色文化讲精彩,讲响亮,让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的“红色地带”越来越宽,越来越广,让红色文化、红色基因深入人心。
3.3 以红色基因为魂打造新时代滨州精神
文化立市、文化强市,就是要铸就滨州自信,凝聚智慧力量,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持久推动滨州发展的不竭动力。“老渤海精神”是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长时段形成的系列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精神支撑,对推动和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5]。
塑造新时期滨州精神,就要弘扬渤海红色基因中的使命担当品质。渤海革命老区的千百万人民在革命年代敢于牺牲,今天的滨州人民同样有敢为人先的勇气,我们建设“富强滨州”,更需要担当品质,做到胸有全局,心有人民。塑造新时期滨州精神,要弘扬渤海红色基因中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当年渤海区之所以能够在艰苦岁月中取得胜利,就是缘于来自人民的支持;今天我们建设更高水平的“富强滨州”,实施“83”工程,就是要以服务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各项改革措施时都要体现以民为先。塑造新时期滨州精神,要弘扬渤海红色基因中的大胆探索创新品质。战争时期党和军队结合渤海区实际,创造性开展了群众运动、游击战等,解放战争的支前运动中我们渤海区也涌现出了许多经验做法,这些宝贵财富是斗争实践中勇于探索创造出来的。今天我们同样要像当年那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勇于创造。
4 新时代传承红色文化“老渤海精神”的路径
4.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渤海军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管何种情况,都不折不扣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无论是30 余名干部北上组建城市隐蔽战线、5 000 余名干部南下接管新政权,还是近18 万子弟兵南征北战,困难再多,危险再大,渤海干部都闻令而动,令出行随,充分展现了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最根本保障,也是渤海老区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同样,现代化富强滨州的文化建设最根本的核心问题也是坚持党的领导。全市上下必须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认真践行“两个维护”,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必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勠力同心,风雨同舟,共襄盛事,全力奋进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新征程[6]。
4.2 坚持敢为人先,激活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落实新旧动能转换,创新经济发展,是滨州市主动做出的选择;产业升级协同发展,是区域建设中的重点。“产教融合实业创新”城市战略,为滨州发展注入了活力,让企业发展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用人才带动高质量发展,为了留住人才,发掘人才,滨州的人才储备和人才资助政策非常优厚,重视企业家,激发人才思想的创新,将人生价值的实现和服务奉献结合。产教融合走向实践,为人才资源配置提供了支撑,打通了人才、技术、产业的关键链接。这个过程中必然要面对各自的文化异质带来的影响,找准校企合作文化融合的发展路径,才能更好服务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为“富强滨州”储能量推人才,为山东“三个走在前”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支持,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持。
4.3 坚持顾全大局,把握文化发展的核心支撑
以产业发展带动经济提升。当前,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大力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用相关产业带动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大数据,建设大数据库,为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大力探索文旅融合、文教融合,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实现文化的现实影响,促进红色基因真正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文化与经济发展高效融合。创新形式,把党组织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发展优势,增强发展的动力。创新形式,让传统文化开枝散叶,助推滨州建设。形成品牌效应,做好品牌建设。进一步把原有的红色文化弘扬好,提升区域影响力,鼓励讲好品牌故事,记录发展的历史,挖掘更深的文化影响力。开拓新路径,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特色,充分发挥文化因素的影响力。把红色文化融入到教育事业中去,把红色文化镶嵌到产业链中去,提升文化内涵与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