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奇动物在哪里》字幕翻译的互文性解读

2022-12-28陈思维徐雅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互文互文性字幕

陈思维,徐雅静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神奇动物在哪里》作为流行电影《哈利·波特》系列的前传,其一经上映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在《神奇动物在哪里》电影的字幕翻译中出现了众多互文现象。“互文性”指作者对前文本的借用和转换,或者在阅读时指涉其他文本。英国话语分析家费尔克劳将互文性分为两类,即显著互文性和构成互文性,后来用篇际互文性取代了构成互文性[1]。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感应、接触、渗透和转移,它关注文本的非确定性和非中心性。下文拟从显著互文性、篇际互文性和多模态互文性这三个角度对《神奇动物在哪里》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

1 《神奇动物在哪里》字幕翻译中的显著互文性

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受索绪尔结构主义影响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文学概念,“互文性”的初始目的是为了取代索绪尔所指代的语言符号学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或“众声喧哗”[2]。罗兰·巴特曾经系统地表达过互文性概念,他认为一个文本是声音、对白、言语以及其他文本的复现[3]。互文性描述了两个文本或者多个文本之间相互交织渗透的语言现象,是文学和语言学研究的热点。在《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电影上映之前,早在2001年就有了同名小说,且影片中对神奇动物的描写与刻画在各国神话、传说、小说中都有迹可循。显著互文性旨在描述一个语篇中标明的与其他语篇的互文关系,在该电影字幕翻译中主要表现为用典、音韵互文等方面。

1.1 用典

用典是一种典型的显著互文性,它表现为在某个文本中明确或者隐含地引用其他文本[4]。用典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翻译中引用众所周知的典故来含蓄地表达相关内容和思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往往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不断被提及,典故固而有了丰富的内涵。

原文:Well,that’ll be the Zouwu.

译文:那肯定是驺吾。

字幕翻译直接把音译的“Zouwu”准确译成了“驺吾”。驺吾的原型出自于《山海经·海内北经》。中说:“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作者把中国神兽融入电影中,采用了用典的互文策略,这一翻译虽然没有体现出驺吾的形象,但是电影中出现的驺吾体型硕大,拖着一条红布长尾巴,外形似猫,异常凶猛。因此驺吾的形象以显著互文性的形式呈现给了海外观众。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一书中出现了众多东方动物。在西方人眼中,东方动物是可怕、不祥的象征,所以电影对这些动物进行描绘时用了典故中熟悉的形象外加上作者个人的认知。在中国观众看来,这种熟悉和陌生的认知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认知效果,“驺吾”也是中国元素的陌生化体现,此处的用典起到了幽默诙谐、富有异国情调的互文效果。

1.2 音韵的互文

音韵的互文主要指在诗歌翻译中用同样能唤起联想的语音特征来达到声音的等值,也可以指在修辞上用类似的翻译手段再现原文的音韵之美。如电影中有一段J.K.罗琳写的女巫童谣,这段童谣由一个四行诗节构成。

原文:My momma,your momma,gonna catch a witch.My momma,your momma,flying on a switch.My momma,your momma,witches never cry.My momma,your momma,witches gonna die!

译文:我妈妈,你妈妈,去抓巫师啦。我妈妈,你妈妈,骑着扫帚飞。我妈妈,你妈妈,女巫不哭呀。我妈妈,你妈妈,女巫死光啦。

从音韵上看,原诗四句话都是十一个音节,音韵基本一致。前两句诗的句末“witch”和“switch”压相同的尾韵。后两句诗的句末“cry”和“die”也是相同的尾韵。在翻译中,每句诗的末尾以语气词结尾,每句诗的字数一致。原文和译文基本实现了音韵的互文。不仅音韵上读起来朗朗上口,且译文诗歌风格与原文风格也基本一致,以非正式的歌谣形式出现,让观众相信诗歌出于一个小女孩之口。

2 《神奇动物在哪里》字幕翻译中的篇际互文性

费尔克劳认为文本与文本之间都存在内在互文的关系,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成分组合而成,也就是说每个文本都有其他文本的影子和声音,这类文本与文本之间具有篇际互文性的特征[5]。

2.1 融合型篇际互文性

融合型篇际互文性融合了各种不同的体裁以及交际目的[6]。影片中有大量情节融合了对话体裁和解说体裁,如下内容是影片中三人的对话,主要在于给观众介绍什么是“默默然”,又间接介绍了“Muggle”和“No-Majs”的区别。这两种交际目的较为复杂,观众难以辨别哪种交际目的是主要的,所以这个案例是典型的融合型篇际互文性的体现。

原文:

Jacob:Can someone please tell me what this Obscurial or Obscurus thing is? Please?

Tina:There hasn’t been one for centuries.

Newt:Before wizards went underground,when we were still being hunted by Muggles...

译文:

雅各布:谁能告诉我,这个默然者还是默默然到底是什么?

蒂娜:几百年都没有出现过了。

纽特:那时巫师们还未隐遁,我们还在被麻瓜们追杀,有时为了逃脱厄运……

这一段融合了对话体裁和解说体裁,翻译中两种及以上体裁的混合称为融合型篇际互文性。像雅各布这类没有魔法的人在美国被称作“麻鸡”,由“No-Majs”翻译而来,而在《哈利·波特》中用“Muggle”来形容没有魔法的人,翻译把“No-Majs”和“Muggle”的翻译区别来,既令读者熟悉此类术语,又区分了两种系列电影中对非魔法人员称谓的区别。对“默默然”的翻译和解说交代了电影的主线,为电影情节的发展起到铺垫作用。

2.2 镶嵌型篇际互文性

镶嵌型篇际互文性是一种文本结构,包含了不同的题材风格或者话语风格,明显地嵌入其他文本结构中。在这类篇际互文语篇中常常可以发现诗歌、书信、故事、评论、对话等成分往往会嵌入另一成分形成的模板中。对话体和演说体的融合是该电影中镶嵌型篇际互文性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两种体裁风格的融合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强原文的对话目的和效果。

原文:Henry Shaw:And it’s true we have made some progress,but there is no reward for idleness.

So just as the odious saloons have been banished...

译文:亨利·肖:某些方面我们的确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游手好闲是不可能有回报的,当那些乌烟瘴气的酒吧被取缔之后……

亨利·肖作为参议员在侮辱过默默然携带者克雷登斯之后公开发表演说,但是克雷登斯不能控制自己的力量且怀着对亨利·肖的仇恨在公开演讲时对其进行报复。这一段也是融合了对话体和演说体两种体裁,在翻译时加强了原文的语气,原文中提到了“odious saloons”,电影发生背景设定在1926年的美国纽约,当年美国正处于禁酒令时期,译为“乌烟瘴气的酒吧”展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现状,这些因素都使得镶嵌型篇际互文关系更为明显。

3 《神奇动物在哪里》字幕翻译中的多模态互文性

罗伊斯在2013年提出了多模态互文性,它也属于一种篇际互文性。罗伊斯认为语言并不是唯一的意义生成系统,绘画、音乐、雕塑在内的各种艺术形式均是某种文化中意义的载体[7]。电影中多模态因素融合了电影音乐、画面、文字等,这种模态因素的融合实际上是为了服务于电影的表达。当一种模态本身的解构理论不能完全表达电影中的意义的时候,就会与其他的模态相结合。当前大部分对电影字幕的研究仅停留在文字模态的互文性,即便多模态互文性突破了文字模态的局限,但对它的研究也大都局限在语言学层面。为了进一步拓展互文理论的应用范围,该文将多模态互文性和字幕翻译相结合,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释字幕翻译中的多模态互文性。

3.1 多种符号模态向书面语模态的转换

有时画面上的情节太过繁琐,观众抓不到重点的时候,文字可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这时候声音、画面模态一律向文字模态转移,有利于引导观众聚焦屏幕文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侧重这样的处理,尤其是这类“魔法作品”,译文不仅能传达意思,还能对原文加以解释,方便读者理解。

原文:When the dragon snapped up his best girl,and the Billywig forgot to twirl.When his sweetheart left him cold,and the unicorn done lost his horn.

译文:当巨龙掳走他心爱的女孩,比利威格虫也忘记回旋。爱人离开,留他独自寒心彻骨,独角兽也断了长角。

原文是歌曲Blind Pig的歌词,也是《神奇动物在哪里》原著作者J.K.Rowling 所编写的,“Blind Pig”是电影中男主角纽特·斯卡曼德和同伴光顾的一家酒吧的名字。这首歌融入了爵士元素,通过描述神奇动物们的异常举动来表达破碎的爱情。歌曲在电影中的作用是为了突出电影的主题,“Dragon”“Billywig”和“unicorn”都是神奇动物的名字。歌曲的演唱者“house-elves”被译为“家养小精灵”,是巫师家庭中地位最卑贱的物种。精灵通过唱动物的奇怪举动来表达自己作为精灵身份的低下。另外,“Blind Pig”在俚语字典里的意思为“非法买酒的商店”,和电影情节相呼应,此外还有“背地里密切配合”的含义,纽特来这里的意义就是向精灵问询丢失的“Demiguise(隐形兽)”和“Graves(格雷夫斯)”的下落。

3.2 口语模态向多种符号模态的转换

在电影中同步出现的画面、音乐、声音等语外信息有利于克服不同国家间文化知识背景的差异,而字幕翻译为缩小这类差异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8]。特拉弗斯来到霍格沃茨让邓布利多对抗格林德沃,这时画面中出现了能看到人们内心最迫切渴望的厄里斯魔镜,邓布利多在魔镜中看到的就是格林德沃。电影里邓布利多沉默许久,之后驳回了特拉弗斯的要求。观众因此可以看出邓布利多对格林德沃并非深恶痛绝,J.K.Rowling 在《哈利·波特》小说中就曾铺垫过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的关系,并在电影上映之际,她公开声明邓布利多的同性恋身份。电影中出现的种种语外场景只用了两句话“We were closer than brothers(比兄弟更亲).”和“I can’t fight him(我不能对抗他).”来表达这一背景信息。这两句话将口语模态转化成了声音模态、动作模态、图像模态。译者的翻译使观众在了解字幕等文字背景的前提以及画面的帮助之下,真正的看懂了剧情的发展。互文性现今常常应用于电影字幕译本等多模态文本中,字幕翻译因此与互文性和多模态密切相关。该研究以多模态文本的互文性为研究对象,提出多模态互文在字幕翻译中的两种转换,旨在说明多模态互文性在字幕翻译中的表现形式。

4 结语

电影字幕本身作为一种特殊文本,互文性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也必然具有特殊性,其最大的限制则是字幕出现的时间短和空间小,所以翻译必须以信息递进的形式出现,保证信息的连接。在《神奇动物在哪里》字幕翻译中,多模态互文性在翻译中的体现更加明显,字幕翻译中互文性的使用以篇际互文性居多,且多与相关电影包括系列丛书有着紧密的内容关联[9]。而在篇际互文性中,字幕翻译最重要的作用是研究字幕与其他模态比如图像、动作、声音模态的关系,通过对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多模态互文性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中未被提及的细节、故事发展的线索,甚至字幕中暗含的文化差异。因此,电影字幕翻译的互文性使用,能够使观众对电影字幕的翻译包括译制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猜你喜欢

互文互文性字幕
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互文性与身份建构研究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康儒博英译道教典籍《神仙传》的互文解读模式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简单快捷提取视频文件中的字幕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与杰克·伦敦的《海狼》的互文性
“征圣”、“宗经”和传统艺文互文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