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词中隐逸文化的探讨与思考
2022-12-28刘婷婷
刘婷婷
(陇西县雪山小学,甘肃定西 748106)
近年来,加强中华文化影响,提高文化自信,成为各行各业的自觉。经典诵读活动在大中小学以及社会各个阶层都受到了重视并举办了众多的活动,这些活动显示着诗词在当前社会中的活力。这些诵读活动影响着每一个参与人的文化认识和文化感悟,经过媒体报道及在互联网上的讨论,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经典诵读热潮和对中华文化的新思考和深挖掘。在中华经典诗词中,田园诗词独具特色,读来心神恬静,平和自由,描绘出一种恬静平和、满足安然的生活场景。这些诗词除了描述古人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给人带来的心神体验之外,更重要的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本来就是中华文化中“隐逸文化”的具体体现,如陶渊明因为其田园隐逸诗词被人称为“千古隐逸诗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的隐逸诗让人看到了超然的境界。当然在中国文化中有一种专门表达隐逸文化的诗词,被人们称为隐逸诗,田园诗词并不都是隐逸诗,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山水诗和“隐逸诗”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因为“隐于市、隐于朝”并不是每一个人能够体验的境界,但是山川林泉等自然风光的意境描述能够给每一个人带来怡然自得的心情体验,因此,田园诗词中隐逸文化体现得最为明显。笔者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来探讨田园诗词中的隐逸文化,同时思考隐逸文化在当前的意义。并将这些认识通过教育活动传递给下一代,以提高他们的认识,引导他们在世俗的物质与名利追求中保持一种恬然自得、积极向上并自由调适的健康心态。
1 隐逸文化及其特点
隐逸文化古已有之,它具有隐以求逸的期待,追求心灵的自由的目标,也有以退为进或者看淡得失的策略,它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人生智慧。隐,从字面理解是“隐”藏于“乡野,远离世俗,远离纷争”的意思,但是隐逸文化中的“隐”远非此意,真正隐匿山林并不是隐逸文化所提倡的,于是就有了“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说法。因此,中华文化中的隐逸文化最重要的是“心隐”,正所谓“心远地自偏”。
中国文化中隐逸文化最初便具有了“心隐”的基本意涵。孔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说的就是根据邦国是否合道来做出进退抉择的认识;庄子则直接提出了让人们追求自在精神的“心隐”;到了汉代,东方朔提出“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这一说法在当时并不被人认可,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逐渐接受并认可了“朝隐”。从这时起,隐匿文化,或叫作隐士文化便成为人在世俗追求中保持清明心性、坚持良好道德追求并调适积极心态的重要思想认识,成为人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重要文化内容,这种文化和思想认识不断纠正和完善着身处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所以说,隐匿文化和世俗文化一起,造就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个人发展和人生追求中难免出现各种不如意的地方,或判断失误,或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所超越,导致心理失衡,甚至在校园里茁壮成长的孩子们也会因为各种比赛、竞争和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比较与对照产生心理压力[1]。在这些状况下,我们就需要借助中华文化中的隐匿文化,让人们学会退而求次,达到尽力而静心的状态。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田园诗词,给人一种直接而清晰的暗示和引导,让人们可以在繁忙的世俗追求中滋养心灵,追求恬静自由的内心。
2 山水田园诗词的特点
山水田园诗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独具特色,别具一格。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比较著名的田园诗人代表有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人,山水田园诗词主要描述了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和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2]。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到处是田园的社会环境下,田园诗歌的产生其实并不像今天人们为了追求自然风光和田园美景,今天在城市里奔波的人们需要的是身体和心灵的修养,而当初的田园诗人其实并不是劳动阶级的代表。他们的闲情逸致其实是在充满矛盾的社会环境中,因为不能在统治者那里找到应有的寄托,而选择逃避观望,在闲情逸致中带着些许对统治阶级的失望[3]。但无论怎样,用这种简单闲适的田园生活来消解和淡化痛苦的避世思想却是所有时代缓释身心的绝佳措施。所以田园诗词从产生到流传后世始终被人们喜爱,有其必然性。
3 山水田园诗中的隐逸文化
山水田园诗词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不容忽视,这与田园诗人的思想境界和他们的诗作的凝练表达在读者心中产生的强烈共鸣是分不开的,他们的诗作给人们心灵带来的精神营养是无可替代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首诗所表达出来的独特与傲骨,是每一个人内心的追求,也是让人们在喧嚣的人群中保持心性的强烈暗示,“心远地自偏”已成为人们调适心态,适应环境的最佳引导语。总之,陶渊明《饮酒》这首诗毫无疑问是田园诗词及隐逸文化集中展示的上乘之作,整首诗使用独特的视角描述了自然风光中的人与事,描述出了美好自由的画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全诗也反映了作者的处世态度,他的隐逸情怀在诗中有着清晰的表达。陶渊明的隐逸情怀还可以从他的名作《桃花源记》中窥视一二[4]。
唐朝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也是隐逸文化的代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读之,让人似乎正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到汩汩流动的清泉,看到勤轻靓丽的浣女,还有皎洁的月光,描绘出一幅美妙难离的画面。此诗带给人的美妙体验,让人沉浸其中难以逃脱。作者寄情山水,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真诚实挚的热爱。
从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一诗中,读者一眼就能看出诗人的隐者情怀。“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直接点明隐逸者对田园生活的追求,也描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环境的追求与肯定、“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反映了作者心灵与思想的自由,写出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思想认识、“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则描述了作者将自己的生活与情感深深融入到自然环境与田园时令之中;“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描述了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和谐的生活方式。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述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从自然景观的角度描述了美好的人居环境、“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描述了作者及朋友享受美好田园诗意生活的美好心情和生活态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进一步描述了作者热爱生活,享受田园,绵绵不穷的生活情趣。
唐代诗人将诗歌韵律和美好的田园生活融为一体,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美好诗句,让我们可以一览当时人们的美好生活,理解他们的诗意人生和生活态度,了解我国隐逸文化的发展脉络[5]。
到了宋明清时代,在山水田园诗歌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诗人有陆游、王安石、苏轼等,而杨万里和范成大则在山水田园诗词的反面开拓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杨万里在诗词创作中从“师法古人”逐渐发展到了“师法自然”,后人评论杨万里在诗词创作中采用了“生擒活捉”法,将自己亲眼观察和用心感受的自然万象,用鲜活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身临其境并深受作者心境的影响[6],比如《小池》描述的场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读来生动鲜活,让人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整个画面充满动感,让人身临其境,充满了对山水田园的向往。无论是唐代诗歌还是宋明诗歌,虽然具有不同风格,写作特点各有特色,但对于中华文化中的隐逸文化和隐逸思想的反映是一致的,都反映出对生活方式和生活哲理的追求[7]。
4 中国隐逸文化的思想渊源
以老庄为核心的道家思想是中国隐逸文化的思想根基,具备深厚的哲学内涵,中国诗歌史上众多田园山水诗歌,就是这种隐逸文化的文学反映,与隐逸文化及中国古代哲学相辅相承。道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就是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整体,顺其自然,自然成了一切规范之宗,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佛家、儒家思想中,这种隐逸思想和隐逸文化也有着深刻印记,“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就是佛家思想对隐逸思想的反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则是儒家思想的表达方式[8]。中国的隐逸文化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人们生活方式紧密结合,在文学领域,特别是诗歌领域就有这种清晰的思想印记,中国诗歌史上这些众多的田园诗歌就是这一现象的基本体现,它们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山水田园的美好向往,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9]。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1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将诗歌与美好的田园美景和作者的内心崇尚自然,热爱山水的美好心情巧妙结合,读来让人对淳朴宁静、舒适安逸的田园生活充满了向往,也不自觉生出作者类似的高雅情致,使读者受到思想熏陶[11]。以道家思想为渊源的隐逸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众多思想内容和生活哲理之一,这一思想也受到了佛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色,对中国人的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共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隐逸思想,成为隐逸文化的思想认识之源。
5 结语
现在,由于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们很难放下一切去追求这种隐士生活了。然而,这种反映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隐逸文化,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部分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今天对自然风光进行旅游开发,满足了人们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中国人对隐逸文化和山水田园生活的追求,也应该成为当前乡村振兴和农村发展的积极因素。无论未来经济社会如何发展,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和隐逸文化必将继续影响中国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