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师道的君子人格特质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2022-12-28田晓庆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师道尊师重教教师职业

田晓庆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师道文化始终与儒家思想血脉一体,反映并影响着人民对教育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并积淀成为全社会所共识的独特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的熔铸与塑造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和强大的文化引导力。“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深入剖析传统师道与儒家君子人格的密切关系,对提振师道尊严,加强新时期教师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传统师道的意蕴

“师道”是我国传统教师文化的核心,其意蕴最早见于汉代《汉书·匡衡传》的学有师承之意,经过历史积淀逐步形成“身教”和“行范”二者相统一的当代价值范畴。从教师文化本体论视角看,“师道”的主要内涵是为师之道和尊师之道,其主要特征是知学善教的教学艺术和隆师尊儒的文化特质。

知学与善教既是为师之道、为师之法的具体能力导向,也是教育、教化行动的具体遵循。“知学”的意旨是“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是指了解教育教学的规律,了解学生进学的规律和特点,才能成为人师。知学是为“人师”的职业准备。“善教”则强调“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是指善于教学,使人乐于进学并能够继承“师”的志向,也是“人师”的最高境界。知学善教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论体系在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中最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两个方面[1]。主要包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智仁相辅、教学相长的教育态度,以及循循善诱、举一反三的教育方法。

隆师尊儒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因。《礼记·学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代表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关于尊师重教理念的道德层面表达,也代表了社会对以教师群体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和教育、文化、知识的尊崇[2]。《史记》《庄子》《吕氏春秋》等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可称之为师道风尚的著名典故。但是,在先秦儒家学者中,荀子是最早提倡“尊师”的。荀子将天、地、君、亲、师并列提出,并从礼的本源和具体规范两个维度对尊师、重师提出了明确主张,甚至将教师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这是对教师重要性的至高评价。

2 师儒合一的君子人格

师儒合一的君子人格是教师职业特有的价值属性,也是传统教师形象和行为规范的价值准绳。从传统师道的含义与特征出发,传统师道文化当中师儒合一的君子人格主要体现在儒的形象和君子人格两方面特质在教师角色与行动当中的体现。

2.1 戴仁而行的儒者形象

“师”和“儒”原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周礼·天官》“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这里的“师”和“儒”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师”被称作“师儒”,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教不分和孔子及其弟子集儒家大成又多以“师”为职业密切相关。《礼记·儒行》中鲁哀公问孔子“夫子之服其儒服与?”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正统思想已将孔子视为“儒”这一形象的典型代表。汉武帝元光元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文化思想的政策推行,标志着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教师形象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社会道德体系已经密不可分浑如一体,到唐朝时期,韩愈将“师”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教人以道”和“教之六艺”的“师”与“儒”已合而为一,成为“师”的基本标准[3]。因此,儒家思想中关于“儒”的标准同样也是“师”的主要遵循。

在《儒行》中记载孔子提出了温良、敬慎、宽裕、逊接、礼节、言谈等16 种“儒”的高尚品行,正是儒者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形态。其中,“戴仁而行,抱义而处”的精神境界和“今世行之之,世以为楷”的修身规范等,都是传统师道文化和传统教师形象的价值遵循,究其根本不离孔子“仁”的核心思想,也是儒家道统观念的“道”之所在。同时,孔子将自身的教育观念概括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将“道”作为教化行动的目标和使命及立己立人的准则,通过教育、教化的行动使人志“道”而立,向“道”而行,而“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进一步强调通过教化使人能够明道、弘道的重要性[4]。

2.2 文质一体的君子人格

传统师道观念中,“师”的品格、德性要求始终居于为师之道的重要位置。传统师道观念中,“学者,所以求为君子者。”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者能够通过学习这一途径成为君子。而在教师职业品格的锻造当中则强调“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从而将“君子”作为儒的标准,实际上也是教师职业的最高人格理想。

“君子”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概念,也是传统儒教文化的精华和传统师道文化的主要意涵所在。“君子”一词在西周时期主要用于执政者和贵族阶层,后由孔子拓展赋予了“有德者”的内涵,并逐渐形成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可以说是关于君子人格的根本性代表,也最能代表传统文化中为师之道的基本遵循[5]。《学记》中记载“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说君子打算化育人民,形成美好的风俗,一定要由教学入手。这里的君子化育人民的行动实际上就是指“师”的教化、教育行动。而温良、敬慎、宽裕等16 种“儒”的高尚品行也正是君子人格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形态。

孔子对于君子人格最具代表性的界定是“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他的学生子贡认为这是“夫子自道也”。也就是说,孔子代表的“师”的形象与君子形象是合而为一的。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专注于根本的人才能最终悟道、明道,才能使人“继其志”。而“据于德,依于仁”的“德”和“仁”,正是“君子务本”的“本”,也是君子人格的根本。

与儒行相对更加注重形象、态度、言行等外在价值规约不同,“师”的君子人格更加强调内在德性的锻造成长与外在言行规范的浑然一体,即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文”与“质”的相得益彰。孔子回答子贡关于孔圉的谥号为什么是“文”时,阐述“文”的特征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里的“文”偏重言行、态度上的外在行为规范。荀子认为“至文”是君子的最高境界,主要表现是“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之谓至文”。实际上,君子“至文”的境界,与“儒者”的“坐起恭敬”“博学而不穷”等行为规范是相通的。而与“文”的形象性、外显性价值体系相对,“质”则注重质朴、真诚的本性所在,更加强调内在德性的养成与修养的提升,即“诚心守仁”。与孔子对儒者的言行、态度等外在、具象化的行为规范不同,君子人格的“仁、智、勇”是抽象化的内在道德、精神和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也是孔子所代表的“师”达到君子人格境界的本质所在[6]。

3 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师道当中的君子人格既是中国几千年来儒家思想核心伦理价值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师道内容的核心要素,对当代师道和当代教师文化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1 营造尊师重教环境

传承传统师道文化,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环境是当代师道文化构建的重要保障。中国传统师道文化的“尊师重道”和“隆师尊儒”,是对传统教师形象和儒家君子人格的高度统一。相对而言,其关照视角是在儒家伦理价值体系下对教师与社会政治密不可分关系的强调,是对“经世致用”之师的地位的强调。随着儒家思想和时代的发展演进,中国传统师道的意蕴及其君子人格特质有了新的内涵,有了内涵意蕴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其在当代教师文化中的体现也由“尊师重道”转变为“尊师重教”。因此,尊师重教是当代师道文化建构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遵循。

教育发展具有典型的传承性和时代性。当代师道的尊师重教价值取向,决定了传统意义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向新形势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转变。在突出教师在当代核心价值体系下崇高社会地位的同时,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当代教师文化建构更注重教育事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地位,以及注重学生这个受教育者在教育当中的主体性地位,并强调师生互动和以学生知识习得为基本目标的教学关系[7]。而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实际仍与传统师道文化中的为师之道一脉相承,无论是当代师道建构中对师道尊严的提振,还是在新形势下师生关系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其基本内涵的理论逻辑都源于传统师道文化中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智仁相辅、教学相长的教育态度,以及循循善诱、举一反三的教育方法等基本内涵。因此,尊师重教的当代师道文化环境建设,其内在核心也源自传统师道文化内涵的启发。

尊师重教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既需要学校在教育环境、文化氛围建设过程中的积极努力,也需要国家、社会和政府对教育更为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教育、尊重教师的社会文化氛围,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保障体系与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给予教师充分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空间,实现职业发展与专业发展的高度统一,是当代教师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

3.2 建立师道赓续自觉机制

中国传统师道既是传统教师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知学善教的教学艺术和隆师尊儒的文化特质,也是当代教师文化的重要遵循。传承发扬传统师道,引导和调动广大教师形成师道传承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是当代师道文化重构与教师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将传统师道文化融入师德师风建设,是促进教师主体自觉性的重要路径。

一是在学校层面提出教师文化建设的理论设计和制度体系,从学校发展顶层设计视角融入传统师道观念与师道精神,在更深层次推进传统师道与当代教师文化建设的融合与互动。二是将传统师道文化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通过教师培训、座谈研讨、学术研究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关注传统师道文化的意蕴与内涵,启发教师将师道理念融入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三是以课堂教学为媒介,促进教师立足课堂践行并感知传统师道教书育人的本质内核,同时加强教学反思,推动教师将传统师道精神与当代教师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统一,推动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思考当代教师使命与师生关系的深层融合[8]。

除了上述学校与教师层面对传统师道传承与当代师道重构的融合路径外,当代教师师道自觉机制建设还与教师职业属性和专业规范的专业化密切相关。着眼当下教育发展形势,研判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对当代教师职业品格与职业素养提出的要求,将传统师道的理论内涵融入教师职业标准、职业规范和专业标准建设当中,形成可量化的教师职业评估标准,推进师道精神与师德素养建设的可持续机制建设[9]。

3.3 强化教师品格的德性维度

德性要求是由教师这一职业内在的本质决定的。教师工作的本质特性就是运用各种教育媒介对学生的身心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其获得全面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师德性对学生人格特质与精神品质的的影响。因些,任何一个教师都必须从影响学生精神成长、人格发展的高度去反省自身的德性,去冶炼和锻造自身的德性,努力用高尚的道德和人格去影响学生,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

传统师道的君子人格特质带给当代师道建设最直接的养料,是教师品格和德行塑造上“据于德、依于仁”的道德标准和“诚心守仁”的君子人格境界,对当代教师主体以“立德树人”这一职业使命实现高度统一具有重要的导向性。教师品格是当代教师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立德树人使命践行也是当代师道重构和当代教师文化建设中教师品格最重要的德性维度。

与传统文化中教师职业在经世致用上的聚焦不同,当代教师职业属性和职业规范决定了其在“传道授业解惑”内涵上的持续深入。回归教育行动本身,回归到教学行动本身,回归到师生关系本身,由“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地对教师主体的伦理道德要求,回归到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于受教育者这一教育另一重要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当中[10]。因此,在当代师道文化构建中,由传统文化视野教师“诚心守仁”的君子人格,必定延伸到教师君子人格的塑造以及教师对学生君子人格的塑造两个范畴,这也就使得立德树人使命担当成为当代教师职业的根本使命和教师职业规范的根本准绳,使得“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标准在教师教育教学行动中扎实落地。

4 结语

传统师道的君子人格特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对当代师道重构和当代教师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持续挖掘传统师道精神养料,立足时代发展新形势和教育发展新任务、新要求,丰富发展其理论内涵,是当代师道文化重构和教师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对建设“四有”好教师,提振当代教师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师道尊师重教教师职业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尊师重教永远在路上
尊师重教,每天都是教师节
尊重学生维护师道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以“师道”重塑社会风尚
浅议“师道”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从《师说》看唐代“师道不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