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放牧牛羊寄生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2-28赵海明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寄生虫病虫卵草场

赵海明

(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畜牧兽医站,格尔木 816000)

养殖业是乌图美仁乡牧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自2003年起国家实施基本的草地保护制度,可利用的草场面积不断缩小,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益差等弊端更趋明显。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不断地提升生产效率而不是一味地靠扩大规模和无限制地投入生产要素显得尤为重要。在影响生产力的众多因素中,疾病控制是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寄生虫病的控制。本文就近年该地区寄生虫防治的现状进行梳理,找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改善本地区畜牧业生产中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1 地区概况

乌图美仁乡,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下辖乡,地处柴达木盆地西部腹地,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辖区内有多条内陆河穿境而过,草场资源十分可观,全乡可利用草场面积达59万余亩。

全乡下辖9个牧业社4个农业社。2021年年初全乡存栏牛羊共计11.64万头(只),其中牛0.69万头、羊10.94万只。养殖业是乌图美仁地区赖以发展的主要产业,是当地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2 制约乌图美仁乡牛羊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1生态压力大,饲草料缺乏

近几年在国内居民肉类消费旺盛的大背景下,羊价居高不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断地扩大养殖规模,草场得不到轮休,长期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草场退化导致生产效率的进一步降低[1]。尤其是自2011年新的草场政策实施以来,不断缩小的草场和不断扩大的养殖规模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乌图美仁乡虽然地域广阔,但是多为盐碱地,无法种植饲草,草场植被单一,多为卢苇草,营养价值不高。

2.2饲养方式落后,管理粗放

乌图美仁乡虽然牛羊存栏数量不小,但依然是一家一户的散养模式,以自然放牧为主,管理较粗放,没有合理的引种计划,繁殖率低,生长速度慢,生产效率十分低下[2]。经济效益完全取决于不断地扩大养殖规模和投入生产要素。

2.3疫病困扰

放牧家畜主要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控。整个地区已经连续多年不间断地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补免工作,再配合检疫、消毒灭源等工作,传染病已得到很好的控制,辖区内多年未发生过重大动物疫情。然而,作为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尤其是当宿主体内寄生的虫体较少时,寄生虫病在患病动物身上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因此,在动物防疫工作中,我们往往更加重视传染病的防治,而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其给畜牧业带来的巨大损失通常被忽视不见。即便是宿主没有表现出症状,寄生虫也会跟宿主争夺营养、释放毒素、移行造成机械损害。

3 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

2018年,陈辅云对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地区牦牛吸虫卵、球虫卵以及线虫卵的检测发现,阳性率分别是4.88%、17.07%和48.8%。从本次调查数据中发现线虫卵是最高的[3]。2017年,贺海萍对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绵羊进行胃肠道线虫感染性幼虫和虫卵的检查,发现优势虫种为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毛尾线虫和奥斯特线虫[4]。2017年,马豆豆等对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天峻县牦牛住肉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天峻县和乌兰县感染率分别为:33.3%和26.7%[5]。2008年,李东曲、吴作良等人对该格尔木市辖区四乡镇开展寄生虫区系调查,调查中采用全剖检法检查四乡镇不同日龄、不同性别的绵羊、山羊共计76只,然后对收集到的虫体进行了分门别类并且分别统计了各个种类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调查结果显示,全市绵羊、山羊感染包括吸虫,绦虫,线虫等内寄生虫共计18属30种,其中优势虫种是寄生在真胃的奥斯特线虫和马歇尔线虫,感染强度最高达到1251条[6]。蔡进忠等[7]2008—2014年,在青海省牦牛主要养殖区,选择8个月未使用任何抗寄生虫药物的牦牛196头,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背部皮肤触摸法、间接血凝法(MA)、粪便虫卵漂浮法和肌肉压片法等多种方法,采集与分离线虫、吸虫、绦虫及绦虫蚴、蜘蛛昆虫、原虫等寄生虫,进行鉴定分类与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达日县、治多县、称多县、河南县、兴海县、祁连县、刚察县、海晏县、乌兰县、大通种牛场等地区,从牦牛检出寄生虫106种(其中5未定种),分隶于6门、8纲、17目、31科、47属。其中原虫27种,蠕虫61种,节肢动物17种。混合感染较为普遍。依据感染情况和危害,优势虫种有19~27种[7]。以上调查表明,青海省这些地区家畜寄生虫病呈混合感染,包括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而且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驱虫时机的选择不佳。实际操作中普遍按照旧习惯执行春、秋两季驱虫以及发病时进行紧急治疗驱虫,没有按照当地寄生虫病流行特征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性驱虫。

4.2缺乏快速有效的诊断手段,都是进行习惯性的盲目操作,驱虫前对是否感染、感染了哪些种类的寄生虫都没有基本的调查,因此很难掌握驱虫效果。

4.3防控模式单一、防治成效差。只是一味地盲目驱虫,从未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保护易感动物等环节上下功夫。

4.4药物使用不科学,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硝氯酚、二嗪农溶液等驱虫药都在本地应用了将近二十年有余,长期使用单一的驱虫药,再加上使用过程中往往是大剂量甚至超剂量的使用,这样的驱虫难免导致虫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还有随之而来的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5 防控对策及建议

5.1加强宣传

要借助各种媒体,尤其是电视、网络等手段加强宣传教育,大力科普当地高感染、高危害寄生虫病的危害、发生原因、防治办法等相关知识,尤其是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不仅要提高养殖主体对寄生虫病的认识,而且要从最大程度上鼓励全民参与到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中来,开展群防群治寄生虫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让养殖者主体以及全民关注、重视寄生虫病的防治,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才会更好。

5.2积极开展流行病学相关调查研究

现在距2008年李东曲、2009年蔡金山等开展的调查已经过去十余年,之前的调查研究所获得的关于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或许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制定适应现状、且有效合理的防控模式需求。当地政府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起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相关人才并且保证相关的物资需求,着手开展关于本地区牛、羊寄生虫区系、流行病学、感染季节动态的调查研究,而这些调查研究结果就是我们确定驱虫时机、驱虫对象、选择驱虫药物的的依据,是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改进寄生虫病防控工作的前提。

5.3变被动为主动,无病预防

在过去农牧民习惯于在畜群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出现死亡的时候才着手进行治疗性驱虫,那么在有了上一步的调查研究后,需要制定相应的驱虫计划,进行积极的预防性驱虫。牛、羊寄生虫病的发生,常常从低感染率向高感染率发展,从小面积发生到大面积发生发展。如果在某种牛、羊寄生虫感染初期或感染率较低的时候采取有效措施,就可有效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如果寄生虫病已大面积发生,要消灭和控制寄生虫病就比较困难了。因此,积极主动地防治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5.4选择正确的驱虫药物

根据寄生虫流行病学、区系调查所得的驱虫谱选择合适的驱虫药,根据药物的局限性与互补性进行联合用药,同时还要注意药物剂量,从而保证安全性、有效性。在肝片吸虫的防治方面,王鸿忠等[8]试验证明三氯苯咪唑片剂5~10mg /kg 剂量驱除牦牛肝片吸虫高效安全,适宜推广应用。肠道线虫方面,韩天龙等[9]研究发现,除用化学药品定期驱虫外,捕食线虫真菌对绵羊消化道线虫也有较好的驱虫效果。蔡进忠等[10]采用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对绵羊消化道线虫开展驱虫试验,给药后7、14d检查,0.5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0.0%、95.0%,减少率分别为97.0%和99.3%;0.6mg/kg剂量给药后7、14d检查,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均达100.0%,试验证明埃谱利诺菌浇泼剂0.4、0.5、0.6mg/kg体重剂量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安全有效,其中0.5、0.6mg/kg剂量高效安全低残留,推荐剂量以0.5mg/kg为宜。李春花等[11]采用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对牦牛开展驱虫试验,结果:技术示范群牦牛防治后7、14、21、28、35d对牦牛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均达100.0%,近中期防治效果佳;对牦牛原圆科线虫幼虫的转阴率分别为61.5%、92.3%、100.0%、100.0%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67.2%、96.2%、100.0%、100.0%和100.0%,近期防治效果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步提高,在21d后均达100.0%。防治后146d对牦牛消化道线虫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达75.0%和88.7%;对牦牛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减少率分别达90.0%和87.4%,远期防治效果显著。防治后第7d牛颚虱全部死亡干瘪,转阴率达100%,结果表明该防治技术对放牧绵羊主要寄生虫病高效安全,效益显著。王光雷等[12]研究发现,驱虫时间的选择对于牛、羊吸虫、线虫和绦虫的防治起到关键作用,如在冬季进行驱虫,此时外界环境中的感染性寄生虫很少,驱虫后牛、羊不易再感染寄生虫;如在初冬对牛、羊进行驱虫,驱虫后的保护期就较长。如在转场前对牛、羊进行驱虫,牛、羊进入新草场放牧,感染寄生虫的机会就少一些。如舍饲前进行驱虫,牛、羊感染寄生虫的机会少,驱虫效果就好。

5.5加强饲养管理,消灭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

5.5.1饲养管理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可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持与草场面积相适应的合理的家畜数量,并根据季节等进行合理地轮牧,让草场得到适当的休养生息。保持圈舍干净、卫生、通风、干燥。产圈在母畜产前和产后进行严格的消毒。切勿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或者草料。

5.5.2定期清除圈舍内的粪便,可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尤其是驱虫后5天内群体排出的粪污要进行集中管理,及时进行清理并进行发酵处理,以便杀死从体内排出的虫卵等,这些工作都将有助于减少寄生虫的传播和驱虫后的二次感染。

5.5.3入的羊要隔离饲养20天以上,对出现病症的牛羊要及时诊断、治疗、免疫、处理,这些措施可减少外来寄生虫病传入的机会。

5.6技术的引进应用

探索引进新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罗晓平等[13]报道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一种特殊真菌,叫做捕食线虫性真菌,其对自然环境中寄生虫的感染性幼虫有杀灭作用,这样间接的起到了降低寄生虫感染几率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试用国内外类似的高新技术,服务于我们的生产实践。

6 结束语

寄生虫病的防治,目前大多都是以治疗为主,没有在预防上下功夫。发病时即使对羊进行了治疗,治疗效果往往也不理想,如脑包虫病、肝包虫病等。只进行治疗,不能真正起到减少寄生虫病对牛、羊的危害作用,也不能减少寄生虫病给养殖者带来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要采取无病预防的原则。无病预防原则是指:在牛、羊感染初期或动物有可能感染疫病时所采取的治疗或预防措施。无病预防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早期治疗效果好;二是能尽早减少疫病对动物造成的危害;三是能尽早减少疫病对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寄生虫病虫卵草场
不同垫料对黑水虻虫卵孵化的影响
和它一起笑
万亩草场
草场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啄木鸟大迷宫
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探析
青青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