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阻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的Meta分析
2022-12-27李月李团刘艳字文丽杨琴邹永梅李仲妍蒋艳李潇
李月 李团 刘艳 字文丽 杨琴 邹永梅 李仲妍 蒋艳 李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不完全可逆的、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特点,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为主[1]。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但是疾病的发展是渐进性的、不可逆的。临床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症状,但病情进展过程中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了生存质量,损害了心理健康,使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照顾压力增大[2]。研究[3]表明,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吹气球法等肺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肺功能和运动耐力,从而减少COPD急性发作次数和住院率、病死率,但上述方法步骤较多,且训练过程难以量化,患者较难掌握,或在急性期出现呼吸困难时不能实施。抗阻呼吸训练(RT)针对不同患者的抗负荷能力,根据患者的承受负荷调整沙袋的重量,从而更好地适应个体运动需求,被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利用循证医学,探讨RT对COPD患者的康复作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循证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主题词与自由词检索结合,检索文献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1月20日,系统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及维普数据库(VIP);外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Embase、PubMed。 收 集RT应用于COPD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外文数据库以“Lung Disease, Obstructive OR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OR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OR Pulmonary Disease, Obstructive OR Pulmonary Diseases,Obstructive”AND“resistance breathing training” 为检索词。中文数据库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肺疾病、慢阻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和“RT”为检索词。
1.2 文献筛选标准
1.2.1 纳入条件 ①研究类型为关于“RT应用于COPD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②研究对象符合临床诊断并被确诊为COPD的患者,年龄>18岁,性别不限;③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T;④结局指标,肺 功 能 指 标(FEV1/FVC、FVC、FEV1、PaO2)、6MW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等。
1.2.2 排除条件 ①资料不全、无法获取原始资料的文献;②重复发表的文献;③联合其他干预措施的研究;④缺乏结局指标;⑤非中、英文的文献。
1.3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把初筛检索文献的题目导入Note Express,查重后剔除重复的文献。阅读文题和摘要,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滚雪球”法手工检索最终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防止遗漏。由2名研究者参考Cochrane文献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双方交叉比对,意见不一致由第3人判断,并最终确定纳入文献。文献筛选严格按照收录和排除标准进行,阅读全文后提取资料,内容主要包括第一作者姓名、文献发表时间、研究类型、样本量、介入措施、介入时间、结局指标和研究对象等。
1.4 质量评价
2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 5.1.0系统评价手册[4]的RCT研究文献质量评价标准,独立评价最终纳入文献的质量,内容包括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研究对象和干预者、盲结局评价者、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结局报告及其他偏倚,意见不一致时引入第3位科研人员讨论。每个项目分为3项评估内容:低风险、高风险和不清楚。如果纳入的文献条目都满足低风险为A级,有的条目满足低风险为B级,每个条目都不满足低风险为C级,并予以排除。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最终纳入的研究数据进行荟萃分析。先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如P>0.05,I2<50%表示异质性可接受,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反之,P≤0.05,I2≥50%表示异质性较大,需进一步查找其异质性的来源,若各研究结果间无临床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若存在临床异质性,如干预时间长短、样本量多少等出入过大,研究者应对数据重新分组后再进行亚组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通过数据库初检获得文献99篇,依据筛选方法、排除与纳入标准,然后经过“滚雪球”法,手工检索参考文献,按照图1流程进行筛选,最终纳入5篇文献。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表1)
表1 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信息
2.3 纳入文献的研究方法质量评价
纳入文献质量等级评价的结果表明,本研究纳入的5篇文献均为中等质量,纳入文献的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见表2。研究中有3篇[5-7]使用随机数字法,1篇[8]为随机分配法,但分配方法不清楚。1篇[9]为随机电脑法。被收录的5篇文献研究没有报告所使用的分组隐蔽方案和盲结局评价者,可能会导致选择偏差和测量偏差的存在。5篇[5-9]研究结果数据完整性报告不清楚,可能会存在缺失数据,导致失访偏倚。本研究中,虽然文献质量等级为B级,但各研究结果均表明RT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
表2 纳入研究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图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比例图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RT对COPD患者肺功能评价指标FVC的效果 FVC正常值为4.13 L。4项研究[6-9]评价了RT对COPD患者FVC的影响,各研究之间异质性可接受(I2=0%,P=0.63),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FVC高于对照组(MD=0.86,95%CI:0.75,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图3。
2.4.2 RT对COPD患者肺功能评价指标FEV1的效果 FEV1正常值为3.65 L。4项研究[6-9]评价了RT对COPD患者FEV1的影响,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各研究之间有异质性(I2=83%,P=0.0004),见图4,可能与李朝英[8]研究样本量少有一定关系。按照样本量是否>60进行亚组分析,见图5。
图4 RT对COPD患者FEV1的影响森林图
图5 RT对COPD患者FEV1的亚组分析
李朝英[8]的研究报道了FEV1的情况,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FEV1明显优于对照组[MD=0.44,95%CI(0.17,0.71),P=0.001]。其他3个研究[6-7,9]报告了FEV1情况,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FEV1明显优于对照组[MD=1.03,95%CI(0.94,1.12),P<0.00001]。
2.4.3 RT对COPD患者肺功能评价指标1秒率的效果 1秒率(FEV1/FVC)正常值为大于70%。共2篇[5,8]文献评价了RT对COPD患者1秒率的影响,各研究之间有一定的异质性(I2=60%,P=0.12),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FEV1/FVC大于对照组(MD=4.28, 95%CI:1.14~7.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6。
图6 RT对COPD患者1秒率的影响森林图
2.4.4 RT对COPD患者6MWT的影响 3项研究[5-7]对RT可提高COPD患者6MWT的影响进行了评价,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3项研究之间有一定的异质性(I2=87%,P=0.0006),见图7,可能与刘国英实施干预的时间比其他研究时间更长有关。根据≥6个月干预时间和<6个月干预时间进行亚组分析,见图8。
图7 RT对COPD患者6MWT的影响森林图
图8 RT对COPD患者6MWT的亚组分析
刘国英[5]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6MWT明显优于对照组[MD=33.77, 95%CI(14.94,52.60),P=0.0004]。其他2个研究[6-7]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6MWT明显优于对照组[MD=76.19, 95%CI(65.20,87.18),P<0.00001]。
3 讨论
3.1 RT改善了COPD患者FVC
FVC为用力肺活量,即深吸气至肺总量(TLC)后,以最大力量、最快速率呼出的全部气体量,包括肺活量(VC)和残气量(RV)[10]。FVC是评价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对呼吸道是否有阻力进行测定的重要项目。COPD患者早期FVC一般不降低,随着气道阻塞程度的加剧,气道严重变窄,FVC也会随之降低。若COPD患者病情逐渐加重,气道受损,肺开始过度充气,膈肌等呼吸肌的负荷增加,膈肌纤维的收缩力下降,致使膈肌的位置和功能出现障碍[11-12]。长期进行一定负荷的RT,可以增加气道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道塌陷,延缓小气道闭合时间。同时,经过呼吸锻炼,能扩大患者横膈活动距离[13],从而扩展狭窄气道,降低呼吸阻力,使FVC得以提高。4项研究[6-9]结果显示:抗阻训练干预后两组FVC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本文研究结果证明RT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FVC。
3.2 RT改善了COPD患者FEV1
正常人3 s内基本可将FVC全部呼出,按时间节点对第1秒的呼气量进行分析,即FEV1,是指深吸气至TLC后,开始呼气,第1秒内的呼出气量[14]。FEV1是临床常见的判断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之一。在COPD早期,气道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呼气受阻,气流速度降低,FEV1作为第1秒内的呼出气量相比于FVC首先出现降低。进行RT,可有效扩展气道,改善受限的呼气功能,增加RV的呼出,改善肺内充气过多的情况[15]。加上呼吸肌的增强,肺及胸廓伸缩性的增加[16],FEV1得以提高。4项研究[6-9]结果显示:抗阻训练干预后两组FEV1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RT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FEV1。但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可能与某些研究的样本数量不大有关。
3.3 RT改善了COPD患者肺功能评价指标FEV1/FVC
FEV1/FVC(1秒率)是用力呼气1秒量与1秒用力呼气容积的比值,是反映早期气流受限的敏感指标[17]。因COPD早期FVC一般不会出现明显变化,而FEV1作为判断气流受限的指标,即可出现下降,所以1秒率的比值就会随之下降。对COPD患者进行渐进性的RT,可以延长呼吸长度,降低呼吸频率,不仅提高了患者吸氧量,还增加了RV的排出,减轻了呼吸肌的负担,有效改善了呼吸功能[18]。同时,RT可以更好地避免外周小气道过早闭合,改善呼吸肌的顺应性[19],提高身体呼气时的流速,提高患者的1秒率。2篇[5,8]研究文献结果显示:抗阻训练干预后,两组1秒率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RT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1秒率。
3.4 RT提升了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
6MWT能很好地反映出COPD患者运动耐力[20]。一方面是因为RT可以提高肺泡与微血管的气体交换能力,促使患者加强呼吸运动,增加耗氧量。患者呼吸运动增强的同时,心脏的射血量也会随之增加,运氧能力增强,最大耗氧量增加,从而使运动耐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RT可以提高参与锻炼的周围肌肉力量,从而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3项研究[5-7],研究结果显示:抗阻训练干预后两组6MWT均长于干预前,且试验组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表明R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COPD患者6MWT,但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可能与患者康复训练时肌肉力量不足、训练时间不够、害怕过度活动导致呼吸困难等心理因素有关。
4 结论
RT可有效地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三大指标(FVC、FEV1、1秒率),同时提高6MWT,提升整体生活质量。本研究纳入的5篇RCT均为B级文献,缺少更高质量的证据支持,且纳入的研究数量较少,期待后期能涉及多个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报告,提高RT的广泛适应性,为规范科学探究COPD患者RT模式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