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2-12-27杨丽贞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5期
关键词:手术室满意度指标

杨丽贞

(漳浦县中医院手术室,福建 漳州 363200)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很多疾病在发作早期即可通过影像学设备、内镜进行诊断,进而通过手术进行治疗[1]。目前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各类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但是手术患者预后效果参差不齐。相关研究表明,手术室护理对手术患者预后效果影响较为明显,手术室护理质量越高则患者预后效果越好[2-3]。手术室护理常见心理干预、体位干预、隐私护理、环境护理,其目的是减少患者心理情绪对手术的影响,提高患者手术护理依从性,体位干预则可以有效避免压疮情况出现,隐私护理能够平复患者心情,更容易得到患者认可,环境护理可以确保患者舒适,避免寒战等情况出现[4-5]。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样本,观察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22年1~10月收治的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本试验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年龄40~73岁,平均(58.60±5.72)岁。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2~75岁,平均(58.31±5.8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相关手术指征的患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精神疾病者;血液系统疾病者;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者;护理依从性过低者。

1.2 方法 对照组手术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即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查看患者呼吸、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是否存在异常[6-8]。观察组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手术室护理。在手术麻醉前解答患者疑问,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打消患者手术恐惧心理,并且让患者保持合适体位,防止手术时间过长出现压疮[9-10]。术前调整手术室温度和湿度至合适范围,并且在术中采用毯子对患者进行保暖,防止患者出现术中低体温情况[11-12]。同时,遮挡患者隐私部位,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细节的满意度。术后采用音乐对营造患者舒适病房环境,也可以采用芳香疗法抑制患者手术疼痛,以缩短患者入睡时间、延长患者睡眠总时长[13-15]。

1.3 观察指标 ①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各项指标。②根据医院手术患者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对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90~100分、75~89分、60~74分分别表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若医院手术患者满意度问卷评分不足60分则视为无效问卷不进行统计,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5-16]。③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两组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睡眠质量进行评价,满分分别为60分、60分、21分[17-18]。④统计两组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分别为(1.71±0.33)h、(132.20± 9.46)mL、(30.20±3.89)h、(52.75±6.38)h、(7.29±1.76)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分别为(2.08±0.45)h、(157.43±7.60)mL、(38.61±4.25)h、(64.31±7.60)h、(8.81± 2.23)d。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各项围手术期指标短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70.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3 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及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分别为(45.47±1.83)分、(18.90±1.22)分,SDS评分分别为(43.24± 1.96)分、(16.19±0.84)分,PSQI评分分别为(14.20±1.39)分、(6.42±0.36)分,观察组手术患者护理后SAS、SDS、PSQI评分低于护理前,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72、15.133、7.857,P<0.05);对照组手术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分别为(46.23±1.75)分、(25.41±1.53)分,SDS评分分别为(44.10±2.04)分、(24.71±1.35)分,PSQI评分分别为(14.15±1.47)分、(9.37± 0.68)分,对照组手术患者护理后SAS、SDS、PSQI评分低于护理前,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45、11.568、6.304,P<0.05);观察组手术患者护理后SAS、SDS、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6、8.120、5.068,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患者心理情绪及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手术患者心理情绪及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分,)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n(%)]

3 讨论

本文以手术患者为例,分别采用优质手术室护理和常规手术室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法下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和预后恢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优质手术室护理下患者的各项指标表现更好。本文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一定指引和参考[19-21]。但是本文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将护理工作延续至手术前后各阶段,未能证明术前、术后阶段护理工作对手术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若能够在保持术前、术后护理工作不变的情况下对手术室护理细节进行优化,则可以进一步提高本研究的合理性。本试验结果表明:两组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护理满意度、应激反应指标、心理情绪及睡眠质量评分、并发症情况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优质手术室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患者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减少各项应激反应指标波动,改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少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各类并发症,因此患者对优质护理方法更加满意[22-23]。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手术患者在优质手术室护理方法下围手术期指标显著好转、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应激反应指标显著下降、心理情绪显著好转、睡眠质量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猜你喜欢

手术室满意度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最新引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