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源与内生双重视阈下艺术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探索

2022-12-27季鲁玉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视阈外源双重

□ 文/季鲁玉

引言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指高校内部为实施连续有效的质量控制和不断提高质量所建立的管理体系,如高校制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加强组织、制度与管理队伍建设等;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是指学校外部为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实施连续有效的质量审计与评估等监控活动所建立的监控系统,如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三次评估。基于上述内外差异和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笔者把如何契合政府、社会机构的评估要求以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称为外源视阈;把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体现高校自身特点和需求的角度,称为内生视阈。

目前,从外源视阈探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或从内生视阈探讨高校自身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均有公开研究和实践,但如何将二者结合尚不多见。笔者基于艺术教育方面的管理经验以及参与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工作中的实践情况,提出从外源和内生双重视阈出发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此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杨焓、曾武华(2021年)认为现阶段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之处集中在内涵认识、质量监控组织、反馈信息利用和持续改进四个方面[1]。田昕(2020 年)总结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强调对学生发展情况与学习效果的评价[2]。吕帅(2016 年)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从目标、资源、过程和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3]。结合现有资料看,我国高校配合教育部审核评估要求,针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组成要素、效果以及具体落实方法,做了大量工作,教学质量得到了普遍提升。

高效运转的体系必然与其主体利益高度一致,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了高校利益主体,其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学习的主体,唯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最大程度体现高校的主体利益。但是,仅考虑以上主体会割裂其与外部系统的有机联系,无法解答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从外源与内生双重视阈出发,方能构建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双重视阈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将高校、教师和学生三个主体作为高校利益相关方,均囿于学校本身的相关参与者,都可以看作是从高校内部出发来审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实际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仅需要高校内部的自我努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还应从政府、社会等外部角度进行思考,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不能割裂学校与整个社会的紧密联系,即需要从双重视阈出发审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1.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相一致

培养目标是教学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它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终点[4]。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学校定位与培养目标应由相关利益者综合确定。从高校内部来看,与之相关的利益者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在法律上负有主体责任的高校本身;另一方面,是教师与学生。从外源视阈来看,相关利益者还包括国家与用人单位。

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如果仅从学校自身出发,往往会基于自身优势与传统的惯性考量,导致保守有余,开创不足。而对于师生个体,无论是早期的“以教师为中心”、后来的“课堂、教师、教材”三中心、还是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5],均是强调了某一利益相关方。高校在确定自身的定位与目标时,应从双重视阈出发,主动打破内部的束缚,强化外部视阈的考量,确保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相一致,切实服务于国家建设。只有基于该理念明确受教育者的预期社会角色,方能合理规划学生应具体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形成人才培养质量与规格要求,进而落实具体的质量保障工作细节。

2.组织架构——积极引进高校之外的利益相关方

合理高效的组织架构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效运作的关键环节。因此,高校多采用全过程管理和全员参与的模式,通过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质量职责,对人才培养的过程节点和关键因素进行监督和控制,实现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达到“循环闭合”与“持续改进”的状态。

在具体架构方面,学校院系两级或者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组织方式应用最为普遍,这种层次式的两级或三级组织方式对于保障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基于双重视阈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架构还需要积极引进高校自身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方,来提高专业的社会契合度和知名度。

3.运行机制——以双重视阈贯穿四大环节的建设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涉及内容众多,其运行机制可归纳为四个环节构成的有机整体,即教学规划、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和评价反馈。

第一,教学规划。作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涉及专业设置、培养目标、配套标准和监督机制等问题。基于双重视阈,高校不仅需要从自身出发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而且还需要主动从外源视阈出发对教学规划进行全面思考。专业设置应突出社会需求方面的调研分析、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专业技能应满足用人单位的预期要求,并以此来确定质量培养目标和标准规范。同时,相关监督机构应通过座谈、调研、会议、展览、创新实践等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获取外部监督信息,将对内监督工作转为对内、对外的双向服务工作。

第二,教学资源。高校为保障人才培养的顺利开展而提供的人、财、物等各类教学软硬件配套设施,如师资队伍、教学经费、教学设施以及由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三部分构成的教学基本建设。高校需要积极考虑将外部资源与自有资源进行整合充实,如通过校友和社会捐赠充盈办学经费,推进企业导师制度和社会实践宣讲制度,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教学案例库,从而丰富教学资源并保持其新颖、前沿和实用性。

第三,培养过程。利用教育资源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涉及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教学改革、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从外源视阈来看,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可以邀请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代表参与,广泛听取校内外意见,确保培养方案的科学合理。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通过开放课堂主动向外展示教学效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内外交流作用。在第二课堂方面,多途径联合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举办和参与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和艺术展演,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在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方面,做到“走出去、引进来”,将外部交流作为工作重点之一,通过校内校外的信息流通,增强学生的接轨意识,提高高校社会影响力。

第四,评价反馈。需要将外部因素纳入到工作范围之中,督导人员可以吸纳离退休老教师、领域专家、校友等;满意度调查应涵盖在校生、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质量结果可以邀请兄弟院校进行座谈分析。总之,高校应将自身置于内外多主体互联网络中,对教学活动进行充分审视,以此构建更为完整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双重视阈下艺术类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目前,已有部分艺术院校将外源视阈作为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角度,以双重视阈明确学校定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所在的北京舞蹈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坚持以双重视阈审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在目标定位方面,契合国家教育和文化战略以及北京“四个中心”的定位,积极争取社会与行业的广泛认可,明确将学校定位于高水平特色型舞蹈艺术大学。学校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北京市各项重大活动,与国家战略时刻保持一致。同时,通过开展考级培训和继续教育、承担国家艺术培训任务、举办舞蹈精品展演,推动舞蹈艺术的普及,体现出学校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感。在专业规划方面,学校强调本科教学要适应社会需求与学校内在发展,不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在教学资源方面,形成了内外合作交流的育人机制和国内外跨院校的广泛合作。在培养过程方面,积极引入外部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评价反馈方面,通过对用人单位回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获得反馈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形成了“反馈——整改——验收”的闭环质量保障体系。

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视阈看,同为艺术院校的中国音乐学院,通过全球音乐教育联盟及国际人才联合培养等特色项目,促进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传递中国声音,与国家文化战略相一致。在培养过程中,积极融合外部有利因素,提升培养质量,如搭建国际化学习交流平台;将家长意见纳入课程试点的反馈因素中;通过网络与外聘教师授课,丰富课程内容;以竞技、艺术、志愿公益实践活动等为载体,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在评价反馈方面,形成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如外请指挥乐团首席评分,实现考教分离;开展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并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发现培养方案和过程的不足,形成反馈改进的闭环流程。以上两所艺术院校在保持传统的教学质量保障手段基础上,主动从外部视阈分析问题,调动各类资源,完善规章制度,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仅与高校、教师以及学生利益直接相关,而且也与国家、社会团体和用人单位紧密相联。因此,高校在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时,应从外源内生双重视阈出发,内外审视,将外部可利用资源与内部资源整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本文系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一般项目“外源与内生双重视阈下艺术类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9-208)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视阈外源双重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具有外源输入的船舶横摇运动NARX神经网络预测
外源添加物对自制生物有机肥保存期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外源污染过程与控制研究室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外源乙烯对植物中糖代谢路径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漂泊叙事视阈下评述《花样年华》的艺术特色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