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

2022-12-27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汪红梅

区域治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政治内容思想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 汪红梅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信、微博、网站、客户端、短视频等新媒体广泛应用于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和日常工作中。新媒体以开放的环境、丰富的内容、多手段的教学、灵活的互动等特点,全面改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如何理解媒体带来的机遇,如何解决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如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把握教书育人规律,“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新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开放,内容更加丰富,手段更加多样,交互性更加凸显。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开放

新媒体是依托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新兴技术而形成的庞大网络体系,具有环境无限开放、海量数据库、全方位覆盖等特点,与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方式和交流平台相比,都具有根本性飞跃。在信息传播速率层面,新媒体超越了传统媒体在速度、时间上的局限,可以做到即时传播、实时更新,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流动性和获取速度,实现了“时间无屏障”。在信息传播渠道层面,新媒体颠覆了传统媒体在地域、空间上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使信息源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为用户提供了自由、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实现了“空间无屏障”。在这种开放的信息传播格局下,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不再受时空和场景限制,因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开放。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新媒体不仅是一种传播工具,也是一种生产工具。高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专业网站、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传达中央重大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我国所处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际环境,丰富的内容有效拓展了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容生产方面,新媒体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平台优势,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生产及传播渠道的垄断,使媒介内容制作从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转换为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 再转换为PGC+UGC,形成了大众创造内容的众创时代,社会热点、采访纪实、影视分享、日常穿搭等内容层出不穷,为大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更加多样

新媒体不仅是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于一体的“多媒体”,而且是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功能于一身的“全媒体”,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以文字、图片为主的静态信息传播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学术公开课、在线讨论、网上作业等活动,是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情操的新载体、新渠道。同时,多媒体融合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如线上VR展厅、数字沙盘系列、模拟仿真体验,基本实现了音视频与文字信息的融合,并以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等复合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加立体化、直观、生动,可以带给受众多方位的沉浸式体验,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枯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性更加凸显

交互性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最突出的特征,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双向的。第二,参与双方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都有话语权和控制权。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等信息传播速度慢,信息反馈周期长,受众之间互动性不足。数字化技术简化了信息采集和生产程序,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以数字化为重要特征的新媒体,使高校师生不仅成为信息的接收者,而且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和参与者,信息传播是双向或多向的,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实时互动,为高校师生创造了平等对话的机会,因而互动性更强。新媒体还为受众提供了更具个性化表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分享看法、表达情感、传递思想,让高校校园媒体焕发出新生机。

二、新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犹如一把“双刃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淡化话语主体权威、弱化正确价值认同、缺乏相关媒介素养、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力等问题,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一)环境开放:淡化话语主体权威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信息的主要来源,是“讲授者”,具有话语权威,而受教育者是信息接收对象,是“听从者”,不具有话语权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共享性消解了教育主客体边界,基于互动式关系的异质空间的建立实现了主客体的融合及新媒介时代的个人赋权,并展现出“自我主动赋权的能动性力量”。新媒体用户既可以是影响他人的主体,也可以是受影响的对象,教育者不再是话语内容与方式的主导者,代之而起的是平等、自由的交往。另一方面,微信、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已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大学生群体可以全范围地接触政治、经济、文化等资讯,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受限于时间与空间,教育者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唯一来源,传统教育的信息级差优势已逐渐被消解,其话语主体的权威地位随之被削弱。

(二)不良内容:弱化正确价值认同

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在“流量经济”及消费文化盛行的当下,负、虚、假内容倾向强力渗透至新媒体行业,引发媒介功能失衡和文化价值走低。《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新媒体行业法律法规》等管理文件相继出台,为新媒体行业戴上了监管的“紧箍咒”,但鉴于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及匿名性,实现内容的全面审查仍任重道远。一些“创作者”在“流量变现”的利益驱动下,故意以戏谑、恶搞的手段,甚至以挑战主流权威、传播错误价值、突破道德底线的方式“博出位”“秀下限”,这给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造成了不良影响。一些别有用心的账号经过精心包装和巧妙设计,让极端民族主义等社会思潮披着靓丽的外衣借由新媒体平台传播、扩散,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及价值植入,弱化了大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同和判断。

(三)手段单一:缺乏相关媒介素养

作为“数字化生存”最先体验者,大学生是新媒体平台最活跃的用户。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悄然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行为习惯和交流方式,这不仅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的教育模式,同时也对思政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高校在意识、技术和行动上的应对准备还相对滞后,存在媒介创新意识淡薄、新媒体应用知识欠缺、网络技能较差等不足之处。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方面受到较大制约,极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应了解新媒体传播规律,主动学习新媒体应用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网站、直播、短视频、公众号、在线会议等方式开展教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四)虚拟互动:弱化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力

新媒体时代,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虚拟社交逐渐演变为常态化的互动方式,这不仅使大学生群体更大程度地脱离了现实生活空间,逐渐从现实社会中形成自我抽离,呈现出个体化生存状态,同时也建构着区别于以往的网络集体生活,即以某种特定原因而组合成一个网络聚集空间,使个体社会生活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新媒体实现了大学生群体的“趣缘”聚合,大学生以相同的兴趣爱好、文化认同、社交需求等进行自我匹配,在趋同中寻求身份认同和组织归属。形成的“网络群体”具有强烈的封闭性和排他性,群体内部以独特的“暗语文化”互动交流,不断强化群体特征,实现同伴聚集。这种“趣缘”聚合的交往方式虽然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交需求,但也容易因过度追求“同类效应”被桎梏于圈群化的“茧房”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若没有强大的说服力和传播力便很难渗透到圈层之中。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对策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诸多机遇与挑战,高校要主动出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通过坚持思想引领、提升媒介素养、健全保障机制、开辟校园文化新阵地等方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一)坚持思想引领,营造主流价值“舆论场”

依托新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思想引领,把准大学生群体的“需求侧”,优化内容生产的“供给侧”,在提升内涵和弘扬主流思想意识上下功夫,以健康向上的网络宣传教育筑牢大学生成长的思想根基。第一,坚持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技术优势相互融合,积极传播正能量。第二,构建传播矩阵。成立校级融媒体中心,整合微信、微博、短视频、专业网站等新媒体平台,构建“学校主平台+二级机构分平台+学生个人辅平台”的网络传播格局,以全方位、多层级、立体化的网络传播矩阵推动各舆论场的同频共振,不断增强主流思想意识的渗透力,扩大覆盖面。第三,发挥模范作用。让知名教师、优秀学生成为新媒体平台的“意见领袖”,以他们的励志故事、青年担当、先进事迹、师生风采为素材,制作以励志、勤学、崇德、向善为主题的宣传报道。让鲜活的正能量故事在师生中广为传颂,用榜样的力量凝聚共识、强化认同,奏响新时代的主旋律。

(二)联合多方力量,健全网络监督保障机制

随着新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认知图式及行为模式影响的不断加深,联合多方力量参与,健全新媒体网络监督保障机制,是推动校园新媒体与时俱进、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第一,完善新媒体监管体系。针对新媒体平台存在的负、虚、假等不良内容,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新媒体行业监管细则,明确相关责任机制,积极落实制作、发布及传播低俗、虚假及违法内容的法律责任及惩罚机制。同时,要在重点热点话题上及时跟进,科学把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对于发表极端言论和敏感言论的学生进行密切关注和正确引导。第二,开发新媒体监督技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开发网络智能识别及网络监测系统,将机器识别和人工审核结合起来,构建完善的新媒体信息防控体系,提高监管效率,自动阻拦、过滤不良内容的传播。第三,联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呼吁广大社会公众一起参与新媒体的内容监管,对于违规账号及负面内容,及时反馈给相关网络平台或网警部门。如此多管齐下、多方发力,从而为大学生群体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三)提升媒介素养,开创新媒体育人“新高地”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致力于从“意识强化-知识学习-实践运用”三个层面不断提升思政教师的媒介素养。第一,强化新媒体工作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以及与学生互动的意识,要以敏锐的视角、开拓的思路主动进新媒体场域,把准大学生的思想脉搏,用正确的打开方式去开启与学生的沟通语境,真正走进大学生的“朋友圈”,做大学生前进路上的“陪伴者”和“引路人”。第二,重视新媒体知识学习。通过课程培训、实操演练、课题研究等形式提升思政队伍的理论功底、媒介素养及应变能力,培育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传播主流价值的专家及运用大智慧高水平化解舆情危机的“评论专家”。第三,推动新媒体实践运用。立足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成长规律及心理需求,利用多种形式的新媒体创新思政理论的叙事方式和表达逻辑,在主题设置、素材编排、内容设计上努力打动学生,用大学生熟悉的话语模式及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创作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品,运用多样化的新媒体传播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

(四)优化资源整合,开辟校园文化新阵地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青年群体是新媒体平台上自觉能动的主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开辟校园文化建设和宣传的网络阵地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打造校园文化栏目。坚持“内容为王”,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的内容体系,依托新媒体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党建、校史校风的专栏,致力于推动以主流价值为底色的内容走进青年学生视野,让其在理性共识和情感共鸣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增强“四个自信”。第二,推动校园文化互动。促进传统课堂内容优势与新媒体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打造传播知识、表达观点、汇聚思想的微场域,制作集知识性、思想性及趣味性于一体的“微课堂”“微讨论”“微访谈”,加强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愈加全面、深刻、便捷。第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从大学生视角出发,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符合青年学生特点、贴近青年学生生活的校园活动,如举办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举办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校园短视频创作大赛,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等,形成“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日常生活”相互联动的校园文化。

猜你喜欢

政治内容思想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