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

2022-12-27中共本溪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李馨

区域治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公信力政务群众

中共本溪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李馨

所谓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凭借自身行为赢得群众认可,并得到信任的能力。40多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面临“两个大局”,出现了一系列和经济发展相伴的问题,其中焦点问题之一就是政府公信力下降。如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谋求个人政绩最大化,不顾当地民力和财力的实际情况,大搞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这些行为不仅有碍于地方经济发展,也损害了地方政府形象。在关键时期,警惕塔西佗陷阱,提高政府公信力是一个重大课题。

一、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现状

1.重视经济发展,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我国经济发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新常态。当下,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覆盖面越来越广,公共服务水平越来越高,群众的经济收入也随之而增长。同时,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进一步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收入,调节了过高收入,取缔了非法收入。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为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都在从法律、制度、政策的宏观上,以及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公民权利、公正执法的微观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政府的公信力也随之提高。

2.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强化党内队伍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健全党内规章制度,用法律和纪律共同约束广大党员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既能加强纪律建设,又能很好地维护党和人民的团结统一。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克服“四风”现象,“主义”现象、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乱象。遵纪守法看似是对为官从政者的约束,但实则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和爱护,党纪严于国法,如果不触犯党的纪律,就不会走到违反法律的边缘,正如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所讲,党的纪律“既是雷霆手段,又是菩萨心肠”。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打造了为官从政者遵纪守法的新常态,党的纪律更加严明了,党员的思想更加统一了,政府的工作更加成功了。

3.“老虎苍蝇一起打”,打造廉洁型政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高压铁腕反腐。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惩防并举,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深化腐败问题高发部门和环节的改革,去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打掉寻租的任何空间;另一方面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的态度反腐败,坚持对腐败问题无论涉及到谁,无论职位多高都一查到底的决心,震慑也挽救了一批想伸手还未伸手之人,同时极大打压了已伸手不收手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这样的雷霆手段,既是对老百姓的承诺,也是对反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打造廉洁政府的保障。党中央一系列反腐举措赢得了民心,见到了实效,大大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为打造廉洁型政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二)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面临的问题

1.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官僚主义作风严重

目前,我国虽有专门机构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但不可否认地存在着这样一个明显却又难以解决的弊端,即监督机构受到同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例如,纪委要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监察部和预防腐败局又是和纪委联合办公的,自然也要接受同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此外,检察部门设有党组和党委,它的反贪污贿赂局也要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尤其在地方,监督部门机构可以说完全没有独立性,开展工作受到多方掣肘,很难自主、有效地行使对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监督权。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受制于人家的不敢管,我国监督机构就面临着这样尴尬的局面。

2.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相关决策欠缺科学性和民主性

在地方政府转型过程中,决策是否科学、民主是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关键。地方政府出台决策的目的是要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问题导向。如果政府的决策本身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政府行为的脱轨,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南辕北辙。受传统官本位思维的影响,大多数地方政府权利掌握过大、管得太多太细,甚至力不从心、顾此失彼。同时,施政过程中群众的参与度不够,群众就会对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产生质疑,尽管政府出台新政策的目的是惠民,政府工作人员也尽职尽责,但往往政府容易把好事变成坏事,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另外,部分公共政策缺乏整体性、协调性、前瞻性。在解决一些关键性事情时,政府出台的政策具有针对性、时效性,但不具备持续性、可复制性。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又缺乏及时、有效的解释,各种未知情况导致民众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就会出现谣言,导致政府在群众心里留下“言行不一”的印象。凡此种种,都在以各种方式损毁着政府公信力。

3.地方政府行为的缺位导致公信力危机

政府行为缺位主要是政府把为人民服务的职责视为人民求“我”办事的权力,观念上的偏差导致了很多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产生了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于是部分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时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甚至出现权大于法、以权谋私、执法犯法的现象,很多时候政府职责就成为了一种例行公事,更多的是一种应付,折射出在一些干部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治民”理念。这些错误的思维将公权力和公民权益分割开,偏离了法治的轨道,极大地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也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个别地方部门政务公开不规范,随意性较大,信息是否公开取决于部门领导;一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从部门内部利益出发,而流于表面形式,公开内容避实就虚;一些政府的公开信息缺乏时效性,内容过时,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成为“僵尸网站”;而个别地方政府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急于公开信息,信息内容不够准确,导致群众对政府信息权威的长期不信任。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官方网站浏览量低,群众认可度低。

二、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方面原因

第一、政府工作人员失职。在地方政府中,只有个别行政人员存在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的问题,对待工作存在思想懈怠、相互推诿等行为。但对于群众来讲,政府是一个抽象的整体,政府内部的工作人员却是具体的。大多数时候群众直接接触的并非是抽象的政府,而是实际的工作人员,也就是说在群众的眼里工作人员或行政官员代表着政府。如果群众遇到讲诚信、奉廉洁的官员,诚信、服务型政府也就名符其实了;如果群众遇到不讲诚信、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工作人员或官员,群众不会认为是单独一个工作人员的问题,而会认为政府是不讲诚信的。大量事实表明,在政府公务人员失信的各种行为中,个别人员的腐败行为是弱化政府公信力的最直接因素,由于晕轮效应,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第二、政府行为失信。一直以来,我国对公务员的考核主要是从德、能、勤、绩、廉方面,重点考核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这使得很多地方政府官员产生了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上重经济指标轻社会指标、重速度轻质量、重眼前利益轻长远规划等不良倾向,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为了政绩忽略生态建设。由于个别地方“新官不理旧账”,导致政府行为失信,公信力下降。又由于政府公信力下降,即便新出台了利民惠民的政策,也难以实施。使得地方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纽带”断裂,陷入不良循环。

第三、政府信息失效。政府与群众之间存在着一个“拧劲儿”的逻辑,即政府认为多做少说,甚至是只做不说。群众则认为不说等于没做,沉默等于默认。很多地方政府领导认为从政为官要谨言慎行,言多必失。只有踏实做事,做出政绩,才会得到领导和群众的认可。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面对媒体和信息公开平台,缺少了主动的话语权,甚至拒绝与媒体打交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封闭时期”的政府,“只做不说”无可厚非,但是经济高度转型的今天,在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只做不说”难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不利于人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宁,这种对群众不信任的做法导致群众获得政务信息的渠道不畅,最终导致政府公信力丧失。

(二)群众方面原因

第一、群众认识存在误区。很多群众受“君为臣纲”传统思维的影响,难以走出思想误区,导致部分群众在自身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定位上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一部分群众在内心深处坚定地认为地方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社会的管理者,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掌握的权利是绝对的。因此,对于地方政府的失职行为甚至是践越法律的行为敢怒不敢言,对政府失信行为一忍再忍,而忽略了自身的主体地位,更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久而久之,群众会萌发“惹不起、躲得起”的思想观念,这又从侧面助长了个别地方政府的失信行为,成为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群众对地方政府期望过高。部分群众简单地认为政府是“万能的”。人民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部分群众对“万能政府”的要求越来越广、越来越高。尽管我国GDP持续高速度增长,但我国的人均收入还比较低,加之各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得不均衡,地方政府主观上愿意或乐意为群众作出贡献,但客观上各级地方政府为群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很难保证各地群众对当地政府的满意度是一样的。对地方政府行为认识不准确,有时出现偏差,这也降低了地方政府公信力。

第三、群众认识的局限性和个人利益的制约性。受种种因素影响,虽然政府可能取得了不错的政绩,但群众却会受到个人主观认识的左右,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政府的全部行为,也就是说群众在认识上存在局限性,甚至不同的阶层和个人会有不同的认识态度;另外,受到个人利益的影响,一些与政府决策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个体更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认识评价政府活动。因此,群众在评价政府时往往更倾向于将焦点放在政府的负面新闻上,更倾向于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前。

三、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途径和措施

(一)政务公开,增强政府信息透明度

政务公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着各级地方政府在信息时代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2003年的非典事件催生了新闻发布制度,疫情的蔓延加快了政务公开的速度,如今,信息全球化的浪潮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已到来,高度透明的执政环境的趋势不可逆转。

一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政务公开考核评价体系。将政务公开的考核评价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相结合,一并纳入社会评议政风、行风的范畴,列入干部考核体系中。政务公开的考核评价体系应包含三方面:第一,基本准则。应在多个方面详细科学的规定政务公开的范畴、基本内容、形式、时间、流程和责任等,让每个公职人员都能做到办事有准则。第二,评价方法。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考核,把组织考核和群众评议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有侧重地将部门的特质和行业特点结合起来。第三,结果运用。政务公开考核评价体系不是摆设,对评价结果中较差和不合格的部门应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整治措施,使各部门把外在动力转变为内在动力。

二是建立健全完善政务公开的监管体系。为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应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把有效的监管体系作为重要条件。首先,建立健全法律监管体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因故意违法犯罪的行政主体进行严肃查处。通过法律法规监管渠道及时查摆问题,纠正错误。其次,拓展监管途径。积极开展社会监管和群众监管,广泛引导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建立健全群众投诉举报中心,直接受理和解决群众的投诉和举报,并设立监督网站、公开专线电话。再次,规范舆情处置制度。为不断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应认真接受群众和各类新闻媒体的监管,广泛听取群众团体和个人对政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快速反馈处理情况。最后,强化内部监管体系。要对政务公开进行专门监管,其主管部门及监察、审计等单位要各负其责,使各单位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公开”为“我要公开”。

三是建立健全完善责任追查体系。首先,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责任制度体系。应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制、部门主要领导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公务人员行政处分及行政赔偿制度,并建立向全社会通报本部门、本行业政务公开责任通报制度。其次,加快完善责任追查体系。进一步明确各相关内容,包括责任追查的总体情况、过程以及主体等内容,建立切实可行的责任查究体系。对于不能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制度或者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单位领导和责任人,视情节严重给予诫勉谈话、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要严肃批评,限期整改那些因工作不力、搞形式主义的单位领导和责任人,要严肃查处因弄虚作假、损害公民合法利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领导和责任人。

(二)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正常的舆论监督报道无可厚非,也理所应当,理应得到尊重和支持,但也“过犹不及”,凡事都得有度、有底线,舆论监督同样要有度和底线,这个度和底线就是导向符合党性和人民性的要求。时代在进步,当今群众的主体不再是没有文化底蕴的农民,而是有文化、有智慧、有能力、能辨是非的人,这就意味着当今舆论的主流会越来越科学化、理性化。因此,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推进社会民主法制,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作用显而易见。

一是将舆论引导变为引导舆论。针对不同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理念信仰,包括持不同态度的人使用不同的话语体系,唯有摒弃刻板僵化的表述,避免华丽溢美的自吹自擂,善于用群众乐于倾听和接受的方式引导晕轮,才能塑造地方政府的良好形象。尤其在突发事件出现或进行反面报道时,一定要把握住“稳定大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现问题时,不能一味地追求信息公开的速度,凭主观意志推测事情发生的始末,而是要全面准确地了解情况,深挖细节,信息公开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后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这样就能体现出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又能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近路;既能解决问题,又可以改进地方政府的工作作风。因此在引导舆论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我们党的廉政建设,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要打破传统思维,以求实的精神开展舆论监督。无论是网络问政还是舆论监督,新闻媒体都是重要参与者。各级地方政府不应怀着提防的态度,刻意与媒体划清界限,而是要将媒体关注和聚焦的新闻当做政府工作的方向,以透明度增强公信度。对于很多不在党政机关工作的群众来说,他们内心认为政府是神秘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们通过非官方渠道获得一些关于政府的碎片化信息,并通过个人的经验拼凑信息,这样拼凑的信息往往是错误的、不符合实际的,甚至是负面的。因此,面对大势所趋,地方政府更应该顺势而为。在坚持维护地方政府形象的原则下,将政府形象拟人化,善于将政府的声音变为群众喜欢的故事,将政治价值融入到新闻之中,将发布信息转变为提供信息,将政府的声音群众化,逐步掌握群众信得过的话语权。

三是掌握舆论监督的技巧,规避负面新闻的不良影响。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事件时,做到了消息发布及时、准确、透明,避免了舆情次生造成群众莫名恐慌引起社会动荡。这为我们规避负面新闻的不良影响提供了参考价值。虽然科技高速发展,但是人们对信息的掌握依旧是不对称的,而且信息不对称也是未来难以改变的事实。因此,各级政府在进行所谓的“危机公关”处理时,一定要掌握引导舆论的主动权。将舆论引导贯穿于突发事件处置的全过程,通过权威媒体快速发布已知的、确定的信息,引导舆论的走向,在最短时间掌握话语权,避免不实、不法信息泛滥,最终酿成举国关注的突发性舆论公共危害事件。此后还要不间断地公布真相、进程、措施和已取得的成效,让群众了解真相。这样才会化疑问为信任,化恐慌为理性,变混乱为有序。

四、结论

新时期地方政府作为党和群众之间的纽带,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各级地方政府不能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应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第一时间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才能提高基层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度以及对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建设的关注度。提升我国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是一门常学常新的课题,打造公信力高的服务型政府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公信力政务群众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多让群众咧嘴笑
完善仲裁制度 彰显仲裁公信力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政务微信,你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