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五脏脉法浅析
2022-12-27吕俊知肖洪波朱庆军张海燕陈瑞全
孟 超 吕俊知 肖洪波 蔡 润 朱庆军 张海燕 陈瑞全
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8;2.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乐馨中医诊所,山东 烟台 291400
“四时”概念首见于《黄帝内经》,主要指春夏秋冬四季,中医受到古代“天人相应”思想的影响,在中医学理论中,时间、空间对人体脏腑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体的时间应和天地相应的“脏气法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生气通天”是人与自然相沟通的方式[1]。古人云:“医道必合天地人以论医,则医无剩义;脉诀亦必合天地人以示法,则法无遁情”。
中医治病强调四诊合参,《黄帝内经》对四诊之脉诊论述最为详尽,不仅有《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三部九候论》等脉学专篇,更有大量的脉学内容散见于其它诸篇之中,后世学者诊病论脉必宗《内经》,在省疾问病上,脉诊发挥了重要作用[2]。《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四时五脏脉诊法强调脉变,不言脉位。因为人体的时间之序与自然之序相一致,而且有周期节律的震荡性征,在“春夏秋冬”的变化中,医者通过诊脉的方式体会出脉象的细微变化,来判断人身疾病预后吉凶[3]。中医目前的常用脉法主要为寸口脉法,古圣所传四时五脏脉诊法是中医“脏气法时”理念的重要体现,对于脉法的研究能够有助于中医临床实践,吕俊知医师临证三十余年,深感目前中医临床脉法之缺失,遂穷尽经典,溯本追源,深研《内》《难》,得悟四时五脏脉法,活人不计。笔者师从吕俊知医师,略有心得,不吝陋浅,以遗诸君,现述如下。
1 四时五脏相关
中医的五脏是“藏气法时”理念下的五脏,而非实质器官的五脏。人的生命活动,按照春、夏、秋、冬四时有生、长、化、收、藏之分,人的生活作息,在一日里,也犹如一年四季有日、暮、晨、昏之别;脉象,在一年四时则有弦、钩、毛、石之应[4]。《黄帝内经》中的“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是中医学藏象学说的核心内容,指的是人体水液输布代谢过程以五脏功能为基础,并与自然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相适应[5]。将人体五脏功能活动与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运动相结合,探讨自然界的周期节律变化与人体生命活动节律的同步性,从而揭示人体五脏功能活动随着四时、昼夜阴阳消长而同步变化的时间节律性[6]。春夏秋冬四季合人身肝心肺肾四脏,除此之外,别有长夏,以应土脏。“脾不主时”以强调脾的转输功能的重要性,是偏于生理功能。胃乃“水谷之海”,犹兵家之饷道,是水谷精微化生之源泉,然必通过脾的转输才能到达人体各部。因此要使四肢能用、肌肉丰满、筋骨健壮、各脏器组织能发挥正常的功能活动,则全赖于脾胃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7]。故《素问·太阴阳明论》中也强调了“脾为胃行其津液”的功能。可见脾胃两脏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过程中各有所司而互相配合,是机体获得必不可少的营养补给的必备条件。“脾主长夏”居一年之中,属五行之土,有生长转输的生理功能,其突出的意义是长夏暑湿与脾土喜燥恶湿易被湿困相合。结合临床实践,暑湿证见倦怠、肢软、身困、胸闷、头昏、纳呆、懒言之状也每以芳香化湿、清暑利湿而获效。且暑湿之令胃肠疾病较多,虽与当令多食生冷有关,但因湿致脾不健运为主要因素。所以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也强调“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正说明了脾易受湿困的特殊病理变化,湿热易困脾导致脾的升清降浊运化功能减弱,因此“脾主长夏”之说偏于脾的病理为多[8]。”
而土分“体用”不同,脾是季夏之土,胃乃长夏之土,《素问·太阴阳明脉解》对脾胃的体用区别进行了解释,云:“四肢皆秉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四肢为“诸阳之本”,胃为阳,卫气充四支,因此四肢秉胃气,阳气入阳腑,但是胃气也要输至三阴,须借脾而得成。其云:“足太阴者三阴也,故太阴(脾)为之(阳明胃)行气于三阴。”三阴即手足三阴,包括五脏,又曰:“脾含胃土之精而游头足。(五)脏(六)腑各因其经(脾)而受气于阳明。”此乃胃为体而不用,用脾来行胃气于五脏之意。在四时五脏脉法体系中,以胃代脾是有着严密逻辑的,这个逻辑就是“阴阳分论”,严格以阴阳来分别论述其理论的[9]。脏为阴,腑为阳。春夏秋冬四时,配合肝心肺肾四脏,脾无位不配时。胃为阳腑,不属于阴脏,以胃配长夏,与四时分属阴阳不同,并不混淆。
《黄帝内经》借助五行生克理论解释五脏疾病轻重转愈规律。《素问·藏气法时论》云:“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以肝为例,“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与时辰的关系,“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并进一步解释其机理“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根据《黄帝内经》这一理论,不仅说明五脏病情与五时的转愈、加重的关系,还可用以说明五脏疾病轻重与月、日、时辰之间的关系[10]。
2 四时五脏脉法诊断思维模式
天人相应和藏象理论是《黄帝内经》诊断学的理论基石。气运动不居,各种疾病也是动态变化的。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诊断也是如此。《素问·五脏生成》记载:“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疾病有其时序性,疾病和四季“时有定数,气无必至”,因而其脉诊法则也会有时间性的更替[11]。《素问·六节藏象理论》说:“气合而有形,因病以正名。”临床上应根据变化的病形,来不断改变之前的认识。
四时五脏脉法的运用是要在寸口分配五脏的基础上的,是在寸口脉的五脏中挨排四时,如《素问·病能论》记载:“帝曰:‘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不然病主安在?’岐伯曰:‘冬诊之,右脉固为沉紧,此应四时,左脉浮而迟,此逆四时,在左当主病在肾,颇关在肺,当腰痛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此为四时五脏脉法的运用记载,以寸关尺三部分配五脏,根据左肾右命门的观点,得出“在左当主病在肾”结论。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明确指出一日之内亦有四时。“肝为牡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为牡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脾为牝脏,其色黄,其时长夏,其日戊己,其音宫,其味甘;肺为牝脏,其色白,其音商,其时秋,其日庚辛,其味辛;肾为牝脏,其色黑,其时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是为五变。”十二时辰即一周天,即一岁,分为四时:甲乙时为肝春时,丙丁时为心夏时,庚辛时为肺秋时,壬癸时为肾冬时。剩下戊己时为胃长夏时,合长夏即是五行。因此四时五脏脉法不再是传统误以为的“每季时令为一脉象”,而是可以根据一天当中病人的就诊时辰来确定的四时脉象。
经云:“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通过明晰岁时即经纪天度和气数的规律来判断五脏之气的盛衰。四时脉论的原则为:①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四时之胜,各以其气命其脏。“春夏秋冬”四时在此可为五行,亦可为十天干,或是五甲子时。天气始于甲(己),地气始于子,甲己得甲子。依次各得五甲子五行。天气始于春,东方木,以甲木胜甲己土,春胜,子甲相合名曰岁立,故而得甲子为春时,青木气行,此为四时之胜之春胜;②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此指五鼠遁时法则,所谓“时立气布”也,所谓四时者此也。《内经》中四时真意是指五个甲子“起”时,明了五甲子时才能知道“五气”运行。知道五子遁时才能知道五行“所胜”,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③求其至也,皆归始春。即春是甲木,又可指春为寸口。《难经》所谓一脉分四时的具体候法是依照五鼠遁时,取太阴气口,以候五脏之气盛衰。
寸口脉不只能分配五脏,还能分配四时,五脏通于四时,五脏在寸口三部属固定位置,但四时分配是变化之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说明挨排法以四时顺行之序挨排四脏,即:春应肝,夏应心,秋应肺,冬应肾。中规,中矩,中衡,中权及中五,合称“五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因为“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就是说四时是会流转变动的,肝可以有四时之弦钩毛石变动,心可以有四时变动,肺可以有四时变动,肾也可以如此。凡是合春时脉的脏,其脉象都是“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如果脉当合四时而不见时脉,则为病,即所谓“当至而不至,不当至而至”,例如肝脉春时,当弦不弦为病,若非春时,不当弦而弦则亦为病出于肝。
时上有气,气上有时。有春时即有肝气,有肝气即应春时。如果气与时不相应,即不顺四时为病,此为基于一日四时的四时五脏脉法模型基础,故《素问·六节藏象论》云:“所谓求其至也,气至之时也,皆归始春,(气)未至而(时)至,此谓太过,则薄(或搏)所不胜(克我),而乘所胜也(我克),命曰气淫。(气)至而(时)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我克)妄行,而所生(我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
3 四时五脏脉法常变
四时脉动依靠胃气的参与,才能正常运行。有胃气存在,肝才能弦,心才能钩,肺才能毛,肾才能石。否则就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所云:“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致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胃而致于手太阴。”胃气本身的脉象是“微缓弱”,胃为土之体,是四时之本。土之用乃脾,其行胃气于四脏,则胃气得以旺于四季之末,故而四季各有胃脉。即有春胃,夏胃,秋胃,冬胃,另外还有本身的长夏之胃。对于胃气的旺衰变化,亦符合四时变动[12]。
《黄帝内经》中四时五脏脉法大都只是描述脉的变化,不谈脉的位置,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以脉象的表述为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将脉的变化与疾病症状相联系,对心肝脾肺肾五脏脉象的变化特点及临床主病进行分析,如“心痹”,也将脉象与病机联系起来,如“血涩”[13]。
脉当合四时而不见时脉,则为病,即所谓“当至而不至,不当至而至”,例如肝脉春时,当弦不弦为病,若非春时,不当弦而弦则亦为病出于肝。《脉经·迟疾短长杂脉法第十三》云:“脉数则在腑,迟则在脏。脉长而弦病在肝,脉小血少病在心,脉下坚上虚病在脾胃,脉滑而微浮病在肺,脉大而坚病在肾。”
遵时守位,知常达变。四时五脏脉法的核心即此,不知常脉,则不知病脉,不知病脉则难以分辨五脏六腑之虚实盛衰。
4 四时五脏脉法应用
4.1 先定脉时 依据五鼠遁时法,也就是一天内十二时辰所纳的天干来定时,以求气至之时也。如甲乙为春时,肝主春,左关候肝气,弦脉为常。在甲乙时,亦可候脉诊其余四脏气之盛衰。《素问·六节藏象论》云:“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4.2 继分菽位 《难经·五难》曰:“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根据菽位来定脉的浮中沉。三部九候脉法是定寸关尺三部,察浮中沉九候,忽视了脏位、脉时的作用。根据《难经》所云,浮中沉是根据菽位来定的。在脏气法时理念的指导下,脏气的运行是以四时为法则的,五气来去亦要守位。即《难经·五难》经文:“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肺气来),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心气来),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胃气来),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肝气来),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肾气来)。”时上有气,气上有时,气要守位。脉不只是分浮中沉三层,而是分为肺心脾肝肾五层,菽位是看五五二十五脏气的来去是否合脉时。
4.3 辨四时脉形 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人们认识到五脏与四时之间存在着“同气相应”的规律。五脏的功能就与四时气候的作用类似,这就是“脏气法时”,春夏秋冬长夏均以胃气为本,四时脉形即“春弦,夏洪,长夏缓,秋浮,冬沉”,也就是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春胃微弦曰平……夏胃微钩曰平……长夏胃微软弱曰平……秋胃微毛曰平……冬胃微石曰平。”《素问·宣明五气论》云:“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藏之脉。”故后世将四时脉分为弦、钩、代(缓)、毛(浮)、石(营)5种。但“钩脉”之名称已少用,代之以洪脉。
5 小结
四时五脏脉法最终的得到的脉诊信息包括:脉时、脉气(五脏气)、脉形(脉象)。如《素问·病能论》中云:“冬诊之,右脉固为沉紧。”可以完整地反应人身的气血变化,明晰转归预后。
源自《黄帝内经》的四时五脏脉法被后世医家不断继承与发展,如《伤寒论》的“因时辨脉”法,后世之“异时脉法”,或“脉分四时六气”论,但现代中医临床脉诊不精,善寸口脉法鲜矣,何如四时五脏脉法。目前社会发展趋势之下,出现了许多既往没有的疑难杂症,如肿瘤、艾滋病等。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吾辈中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吾师吕俊知医师所悟四时五脏脉法,析四时五脏之疑惑,明脏气法时之内涵。四时五脏脉法关键在于遵时守位,知常达变。先定脉时,继分菽位,辨四时脉形,可以明疾病转归预后,从而指导中医的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