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设问角度与解答策略
2022-12-27浙江林桂平
浙江 林桂平
(作者单位: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
近年来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设问角度分为文字概括类、理解分析类和综合评价类三类。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解答策略分为“审”“读”“联”“答”四个步骤。本文以2021 年全国乙卷非选择题中的设问为例进行探讨。
材料分析题(又称“材料解析题”)自从在高考历史卷中亮相以来,便以知识考查面广、文字信息阅读量和有效信息蕴含量大、能力和素养的考核区分度较大、赋分比值高、设问角度灵活多变等特征,备受广大师生重视。此类题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从题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并进行文字概括,或者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辨别比较、分析问题,或者提炼观点并进行综合评价,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分析、比较、评价等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
笔者在指导高三学生历史学科复习备考时,发现许多学生解答材料分析题的过程疏漏较多,失分情况比较严重。笔者以2021 全国乙卷非选择题的设问为例,就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设问角度分类及解答策略问题谈一些个人思考,希望对广大高三教师在二轮后期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设问角度
从2021 全国乙卷非选择题的设问来看,大体分为三种设问类型:
(一)文字概括类设问
此类设问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题干材料作答,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解读信息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这一解题过程其实是对指定材料内容的内涵进行提炼和浓缩。这类设问主要考查了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如第47 题第一问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后“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冯道的评价”。有的题目还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辨别比较,寻找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的异同点。例如第41 题第一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第45 题第一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此类设问的解答难度相对较大。还有的试题要求学生在材料的基础上,对影响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进行概括,例如第41 题第三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要素”,第47 题第二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解答难度相对更大。
(二)理解分析类设问
此类设问要求学生依据指定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判断其因果逻辑关系,最终总结出带有结论性的理性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素养。如第41 题第二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历史》与《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第46 题第一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最终放弃在越南使用化学剂的原因”。面对此类设问,学生作答时普遍存在分析问题不全面和看不到问题本质的情况。究其根源,主要是没有充分解读材料、没有深入剖析材料信息与历史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综合评价类设问
此类设问往往带有“评价”“如何认识”“谈谈认识”等字眼,要求学生通过题干材料的阅读,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对材料中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或者历史事件进行鉴别性评价,从而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全面性认识。此类问题考查学生历史学科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全覆盖”和综合运用。如第42 题要求从题干所给的图片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第45 题第二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江楚会奏’变法方案”,这些都属于综合评价类设问。解答此类设问的前提在于坚持唯物史观,关键在于坚持一分为二、“两点论”,必须在公正合理地“评”上下功夫。
二、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解答策略
鉴于文字概括类、理解分析类和综合评价类三类设问的特征和解答要求存在差异,因而其解答方法既有联系也有差异。一般而言,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解答分为“审”“读”“联”和“答”四个步骤。
(一)审
即经过仔细审读试题设问,让学生明确需要回答“什么”。
很多教师指导学生解答历史材料分析题时,第一步要求学生直接阅读材料,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欠妥。因为学生一旦出现读不懂材料的情况,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试题中存在文言文和从文献资料中翻译过来的外文长句,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答题。因此,解析材料题的第一步必须是先仔细审读试题设问,获取“问题信息”,掌握设问的具体要求,学生在解题时就可以带着“问题信息”有选择性地阅读材料。这也是命题人与学生之间“无声地对话”以及学生揣摩命题人命题意图的过程。
如第41题第一问,通过阅读题干,可以发现需要寻找的“问题信息”是“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这一问的解答难度比较大,学生首先要阅读两段材料,找到两位史学家史学成就的表现及史学研究的各自特色,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
(二)读
即带着“问题信息”阅读题干材料,让学生明确材料中有“什么”。教师需告诉学生务必认真阅读材料,获取“材料信息”,切忌直接凭感觉答题。不管是文字材料还是图片材料,在阅读时都必须要注意看“首尾”。材料的“首尾”一般包含材料的出处和内容简介,这些内容中往往隐含着解题所需要的信息。如第46 题第一问提供的材料取自于吕桂霞的《牧场工行动:美国在越战中的落叶剂使用研究(1961—1971)》一书,探究的主题是美国政府在越南战争中使用化学剂的问题。了解以上信息对解题有所帮助。
(三)联
即纵横联系教材知识,进行“知识迁移”。2021 年全国乙卷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设问中,除了第47 题第一问可以省略此步骤以外,其余设问都有“结合所学知识”的要求。
教师在复习中,应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对材料与教材中相关章节内容进行衔接、对照,即进行“知识迁移”。“知识迁移”必须要对所结合的教材内容进行辨别、取舍,如第42 题要求从题干提供的“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部分重要会议示意图”中任选两次会议,设计的问题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学生需要联系中共一大、二大等十次会议及会议期间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史实,判断两次会议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状况。作答时任选两次会议,都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可用论据包括上述重要会议的内容和意义、会议期间中国革命的重要事件和影响等,要选择能够佐证自己观点的历史事实。学生只有提炼了论点,罗列了论据,方能安排论证结构,进行史论结合式的论证,这样才能在最后总结答案时做到严谨。
(四)答
即解答材料分析题时,在总结答案的环节中要注意文字表达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切忌答非所问,杂乱无章,词不达意。
学生解答材料分析题时除了要做到史论结合,还必须在文字表达上下工夫。如第45 题第一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解答本题要了解题干中提供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的主要内容,仅仅依托题干提供的材料不能得出完整的结论,同时还需要联系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主要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办海军等)、主要目的(富国强兵)、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推动力量(中央与地方势力的推动)等。在最后进行文字表达时,还需要注意逐条列出,做到段落化、条理化、整洁化。
1.段落化
在书面表达时要使一个问题自成一个段落,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楚。回答各个方面的并列要点时,要用序号分隔,使答案要点突出,一目了然。
2.条理化
即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通过对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和综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概括归纳,把基础知识化成技能、技巧,提高学科思想认识。
3.整洁化
指学生要做到卷面整洁、美观。书写字体应大小适中,字迹应清晰,文字书写应工整,注意标点符号齐全,不要随便涂抹或在试卷上画箭头,也不能随意添加小注。还需要特别注意不要将答案内容写入规定的方框之外。
此外,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在掌握扎实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能力,循序渐进地升华学科素养。如果学生学科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历史学科基本史实、基本线索和基本原理等缺乏正确的理解,能力培养和素养升华也不可能到位,材料分析题自然很难驾驭。教师还必须要指导学生掌握上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是分析历史问题的理论前提;建议二轮复习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文献资料,现行高中历史教材许多章节的习题中设置了“学思之窗”“问题探究”“史料阅读”等辅助栏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上述步骤去阅读与解答,并适当给予指导及点评,这样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学生只有通过一定时期、一定量的有序训练,解答材料分析题时才能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