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做好语文阅读分析题的策略
2017-12-26刘红莲
刘红莲
【摘 要】课外阅读分析题是中考语文试卷的必考题目之一,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方法,来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本文从快速通读全文、审清题目要求、学会积累知识、总结答题技能等方面,探究做好语文课外阅读分析题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分析题
课文阅读分析题是中考的重点,所占分值较高,也是中考试题中的难点,失分率同样较高。如何化解中考课外阅读分析题这一难点,找到做好此类题目的办法,是广大语文老师经常探讨和深思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改变学生这一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找到课外阅读分析题的解题技巧,在提高他们语文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索语文、学习语文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做好课外阅读分析题呢?
一、要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往往指导学生拿到一篇文章要泛读、速读、略读,但是在考试过程中,面对极为有限的时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通读,以最短的时间,了解文章整体大意。例如:徐州市中考题有一道散文阅读,其中有一题是“请把第二段中太阳升起后霜花颜色的变化写下来。”就是要求学生在整体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到描写“霜花”的段落,用简单的词语概括霜花的变化过程,由于这篇文章的字数比较多,学生可以利用通读的方法,以最短时间找到答题内容,并把握全文进行概括、解答。又如淮安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的阅读理解《笨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对笨槐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就要求学生在初读此文基础上,把握文章层次及大意,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最准确的答案。
二、要审清题目要求,抓住关键字眼
審题作为解答阅读分析题的前提条件,也是解题的关键。但在实际答题过程中,学生大多是看一眼问题,就开始在文中找答案,也不仔细审题,导致片面解答,混淆题目类型,背离题目要求,失去了本该得到的分数。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拿到一篇阅读分析题,第一步就是审题,第二步才是解答,确保在正确、全面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问题作答。例如:淮安市中考题中的一道阅读分析题“对作者这种安慰母亲的‘把戏,你是否赞同?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第一步应先回答“赞同与否”,第二步再回答自己看法,粗心的考生没有回答第一问,就直接回答了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典型的审题不仔细,马虎作答。题目是答题过程中的路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要求,进而达到提高答题准确性与正确率的目的。
三、要注重知识积累、灵活应用答题
中考试卷中客观题往往占有极小的比率,多数题目以主观题的形式来考察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实况。如果没有扎实和全面的知识积累,学生很难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因此,学生只有系统式的积累语文知识,面对中考语文试题时才可以如鱼得水。如扬州市中考题里的阅读理解《扬州漆器》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扬州漆器厂接待来自海外的客户,外宾想了解漆器制作的工艺流程并订购一座以《水浒传》为题材的漆器屏风。请你参加接待,并完成用‘先……再……然后……的形式说一组句子,向外宾简要介绍‘雕漆嵌玉或‘点螺漆器制作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此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外知识的积累进行作答。
四、要善于体会总结、掌握答题技巧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引导学生要学会总结答题技巧,避免盲目作答。例如:南京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中有一题“第四段画线句中的‘最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解答这类问题时,要分三步回答:第一步“能不能删去”,第二步“删去的原因”,第三步“这个词在句中的意义或特点”。又如:2010年南京市中考题第19题:“解释这句‘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话的含义,以及蕴含了什么道理?”回答这种题目时,不仅要求学生通篇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还需要学生平时的阅读与积累,运用一些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准确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总结答题技巧,培养语文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课文阅读的方法,避免学生盲目作答,让学生学会做题的思路、找到做题的技巧。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通读全文,引导他们以最短时间找到答题段落,把握全文进行概括、解答;要求学生审清题目要求,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性与正确率;学会积累课外知识,运用一些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准确表达出来;总结答题技能,培养语文思维能力,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星:“悟读”教学的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05.04.
[2]黄余金:《初中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徐林祥、张悦群主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