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审辩式思维提升城市化问题复习效率

2022-12-27北京李春忠殷鹏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2年2期
关键词:城市化情境发展

北京 李春忠 殷鹏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明确指出“高考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包括同一层面、横向的交互融合,也包括不同层面之间、纵向的融会贯通。”因此,在二轮备考时不能把各个知识点割裂复习,而要把必备知识放到整体知识网络中,把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之间紧密相连,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网络。在复习时,可以充分利用归类、分析、解释等审辩式思维将必备知识与学科素养紧密联系起来,把《中外历史纲要》的相关知识与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城市化问题融合,提升复习的效率。

一、厘清概念,提高思辨力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真题,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将考查内容凝练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突破了知识和能力立意,突出素养立意与育人功能。因此,在复习备考中应提升历史思辨意识与思辨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厘清历史概念,概念是能力的基础。在复习城市化这一专题时,首先要弄清何为城市?何为城市化?

1.城市

何为城市?据历史文献记载,我们已知最初的“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指四面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御作用的军事据点;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故《说文》和《礼江·礼运》中记载:“城,所以盛民也”“城郭沟池以为固”。市,指的是交易市场。《易·系辞》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说文解字》也认为:“市,买、卖所之也”“贸、贾,市也”。可见,凡进行买卖的交易场所即为市。

从古代文献记载城与市的基本特征看,城与市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有城不一定有市;相反,市场也不一定围筑墙垣。“城”是适应统治集团的需要,统治者利用它行使国家职能,由于政治力量的作用自上而下形成的;而“市”则是由于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商品交换以及伴随出现的手工业的逐渐发展,剩余产品的不断增多,由“下”而“上”形成的。生产力的发展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便于手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的农村聚落逐步发展成为了集市……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商业成为与手工业和农业并列的独立经济部门,适应手工业生产相对集中的需要和商人务商的便利,集市就演化成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共同定居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集镇。

随着城或市的发展与变化,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它们才逐渐含有“城市”的意义。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2.城市化

城市化也被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其表现有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取代农村生活方式等。

二、时空定位,提升历史思维

历史的基本特点是具有时序性,可以说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历史史实是与特定的时间、空间相联系的。通过时空定位,有助于学生依据史料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历史思维。因此在复习“城市化”专题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表或画时间轴等,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准确把握具体生动的历史史实,厘清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线索。

在时空定位的基础上,适当引入相关情境,或者以“线”性时间轴作为问题情境进行纵向比较城市发展变化表现等。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可以引入“唐长安城”“北宋汴京(开封)”平面图,通过观察唐朝与宋朝都城示意图,分析北宋时期城市商业行为发生的重大变化,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变化的表现。

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联系所学进一步思考长安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大都会,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转变,长安的衰落原因是什么,长安的衰落对中国古代城市格局有什么影响。教师也可以适时地引入如下情境:

材料一据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一书论述:经济重心的东移、南移,关中相对落后日益明显。大运河通到洛阳,贡赋便于长安。皇帝常率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就食”洛阳。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较多,在其后的政治动乱中,长安城又屡遭破坏,公元901 年,朱温劫唐帝,毁长安宫室民舍,“长安自是遂丘墟矣。”这一次长安的毁灭,是中国城市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五代至北宋,开封成为政治中心。自此,长达千年的以关中地区渭河流域为全国城市重心的格局彻底解体,而东方则成为大城市发展的主要地区。

联系《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相关知识或者根据上述情境,都很容易得出衰落的原因有经济重心向东、南转移,中地区日益衰落,唐末以后战乱的破坏。长安城的衰落对中国古代城市格局的影响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开始由关中地区向东转移。

三、中外比较,开拓思维视野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新高考关注与创新密切相关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等能力与素养,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教师应合理整合教材内容,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

在复习城市化专题时,可以通过创设合理情境或设计新颖的问题等方式,摆脱单一的知识复习的思路和思维定势的束缚。例如,引入中外城市对比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中外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异同及其根源,提升国际视野。

材料二春秋战国以来的早期中国城市,或是国家行政中心、军事中心,或是地方的行政中心。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多是官府衙门、宗庙祠堂。凡城内居民,都被按社会身份严格统制官府划定的里坊内,分别士庶,不令杂居。城市有特定的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居住区、商业区等。

公元前5 世纪的雅典已有各种类型的建筑,有元老院、议事厅、剧场、俱乐部、画廊、旅店、商场、作坊、体育场等。贫富居民混居在同一街区,即使是很有钱的富户,其住宅外观与贫者住屋也无大异。雅典最出色的建筑群是卫城,是当时的宗教圣地和公共活动的场所……雅典的外城比雷艾夫斯港商贾云集,是当时地中海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

——摘编自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外城市发展的异同点,并指出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通过上述材料的阅读提炼,很容易得出中外城市发展的相同点为都有城墙,都有军事防御功能,都是政治中心,都有经济功能。从布局来看不同点是古代中国城市整齐对称,古希腊布局比较随意;从功能来看不同点是古代中国城市政治功能更突出,古希腊工商业和生活、娱乐功能更突出。联系《中外历史纲要》相关知识,很容易得出古代中外城市发展不同原因主要是古代中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古代希腊是民主政治、工商业发达。

关于近代以来的城市化问题,在厘清中国与世界各自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同时,必须要准确理解近代中外走向城市化的背景原因是什么。在复习这一段历史知识时,可以从“世界历史上的城市化”和“中国近代城市的兴起”两个角度创设情境。

材料三英国的曼彻斯特从一个瘟疫肆虐的乡下小镇演变成工业重地,得益于运河和蒸汽机驱动的棉纺厂。18 世纪60 年代,第一家棉纺厂创立,1802 年发展到52 家,到1830年达到99家。1776 年,曾将18 世纪60 年代开工兴建的第一条运河延至利物浦海港,开通远海。1830 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当时的棉都曼彻斯特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此曼彻斯特及整个世界的面貌得到改变。

——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书》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工业城市的原因。

通过对情境的分析,学生很容易得出原因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科学技术的发明;蒸汽机广泛应用;棉纺织业的发展;铁路、远洋交通运输的发展;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大批工厂的兴建;世界市场的扩大。这也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世界历史上的城市化问题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的,工业革命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人口增长大大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材料四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 世纪40 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摘编自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材料五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 年的2 072 万人,增至1894 年的2 351 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6%。至1949 年增至5 766 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数量达34 个。这些口岸一直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商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城市。

——摘编自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请根据材料,概述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

根据材料中“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商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农村破产……徙居城市”等信息可以得出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有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根据材料中“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等信息可以得出分布不均衡;起步晚、发展慢;具有半殖民地特征;传播西方思想、价值观念等信息。

四、立足地域,升华家国情怀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命题基本由学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自主命题。因此,在高考复习备考时,适当关注地方史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北京地区的学生在复习城市化专题时,可以结合北京城市发展与胡同特色创设情境。例如:

材料六随着人类社会两次大分工,村庄与集市应运而生,最终形成了早期的城市。当代城市学家将这种过程归纳为:住房──聚居──区域(城市)的演进体系。

明清时期北京城市以宫城作为核心,外套皇城、内城,并与外城邻接;南北近八公里的中轴线贯穿全城,祖社、里坊、郊坛等基本上沿轴对称排列;“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街道系统呈棋盘状,大小、主次格外分明;城市用城墙围合,并依靠城门、牌楼等划分空间;挖池筑丘,解决了漕运及城市的主体自然景观。

典型的明清北京四合院采用正房为核心,外套院落的组合方式;以倒座、垂花门、正房、后罩房所组成的南北主轴是宅院的中轴线,厢房、耳房等 沿轴对称排列;内院、外院分区明确,并强调引入自然的空间;住宅平面有内在的网络关系,并用院门、围墙等限定空间。

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住宅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材料情境分析很容易得出北京城市与四合院存在着许多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说,北京是四合院化的城市,四合院是城市化的住宅。如方整的院落;轴线对称,内外有别;自然空间的引入;门墙现象等。北京城市与四合院不仅在形态上酷似,而且在文化内涵上也深刻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除此之外,在二轮复习时,也可以以一个城市为纽带将古今历史进行串联,强化知识体系的建构,发展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北京地区的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可以梳理古代北京见证的重要历史概念、事件或现象等,如西周分封时期的蓟城、秦朝时期的广阳郡、隋唐时期的涿郡(大运河的北端点)、金中都(第一次作为国家的都城)、元大都、明北京(永乐元年1403 年以后)、清朝时期的北京;以及近代北京见证的屈辱、抗争、探索与新生,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维新变法在北京、义和团运动在北京、新文化运动在北京大学、五四运动爆发的中心、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新政协的召开等。

五、回归教材,充分利用学习聚焦与思考点

教材是学生复习备考的最重要载体,二轮复习不能完全抛开教材,必须时时回应教材,温故而知新。同时二轮复习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学生不可能再把教材从头到尾的阅读一遍,那么此时在使用教材时,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习聚焦”与“思考点”。

“学习聚焦”可以说是对教材子目内容的高度凝练,课内各学习聚焦又彼此贯通,从而构成本课学习内容主旨,可以说是每课学习的重点和主题。在复习备考中需要高度重视,积极去理解、挖掘和运用。“思考点”紧紧围绕教材核心内容,是为了强化学生对正文涉及内容的思考。在复习备考阶段充分利用思考点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把握,而且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城市化”专题复习时可以充分利用选择性必修2 第56 页的思考点“城市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第63 页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第64 页的“你怎样看待城市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从整体上理解城市化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看待城市化问题。通过第56页、63 页的思考点,学生可以清楚的把握城市的影响,即城市的产生,促进了人口的集中和多种职业的产生;人口、手工业生产、商品交换以及财富的集中,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古代城市一般有城墙,增强了安全防御;城市庇护了非农业人士,促进了技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人们参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体育和艺术等方面的群体生活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城市管网建设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照明设备的改善创造了新的城市生活方式,电报电话等通信设备的普及促进了信息交流,地铁电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通过第64 页的思考点,学生可以从宏观上认识城市与城市化问题,明晰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近代以来的城市化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近代的城市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产物;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从乡村大量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设施不断完备,城市化得到不断地发展。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口结构、社会结构和人类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等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通过“学习聚焦”与“思考点”基本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迅速回顾和把握每课的重点与主题,在二轮复习时需要对此充分利用。

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问题情境”式考试评价模式,需要教师在复习备考中引导学生充分把握核心知识,使学生善于分析解读情境,从中获取和提炼信息,进而得出结论。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备考时不仅要适当引入新情境,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教材知识与内容转为情境加以理解应用,提高复习的效率。

猜你喜欢

城市化情境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