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爸爸”参与下的幼儿园运动课程,促进家园和谐共长

2022-12-27李筠景江苏省太仓市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

幼儿100 2022年36期
关键词:爸爸运动幼儿园

文/李筠景 江苏省太仓市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

我园省级课题《“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建构的研究》,是邀请“爸爸”参与到幼儿园运动课程中开展的一项活动研究。幼儿运动指的是小、中、大班的幼儿按照其年龄段目标在掌握、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攀登等基本活动技能的过程中,尝试运用不同的体育器械及辅助材料,在不同的气候条件及场地条件或空间里进行身体基本活动练习,从而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

本课题里的“爸爸”,并非唯一指向亲缘关系中父亲的角色,而是指本幼儿园所能运用到的广泛男性人力资源,除了爸爸,也包括和幼儿有亲缘关系的爷爷、外公等,也包括幼儿园周边社区里的其他男性,如部队军人、体育教练、单位男员工等。因此,这里的“爸爸式”,指的是幼儿园人力课程资源中男性这一特殊群体的集合。

一、“爸爸”参与幼儿园运动课程的形式

因幼儿园男性教师的缺乏,我们充分发挥“爸爸”的教育价值,鼓励“爸爸”走进幼儿园、走进班级,参与到幼儿园的运动课程中。在这个过程中,“爸爸”担任着运动课程的组织者、协同者、支持者、评价者和教育者等多重角色。

(一)“爸爸”直接指导

1.“爸爸”亲身组织运动课程。

教师直接邀请具有某种运动专业特长的“爸爸”参与体育运动课程的开展,即请“爸爸”临时担任幼儿的教师,来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多位“爸爸”共同组织运动课程。

独立组织幼儿开展一个运动活动,对有的“爸爸”来说可能有些难度。面对这种情况,可尝试让多位“爸爸”同时给幼儿分组上课。这样小班化的“爸爸”助教,一次可以邀请五六位“爸爸”,每组一位“爸爸”,一对一地指导,这样更利于幼儿掌握运动中的动作要领。

(二)“爸爸”间接指导

1.教师组织,“爸爸”观摩评价。

顾名思义,教师组织活动,“爸爸”全程观看活动。活动结束后“爸爸”和教师针对活动中幼儿的运动情况逐一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策略,以便在下次活动中改进。

2.教师与“爸爸”共同组织运动课程。

该活动形式一般运用于“爸爸”刚开始参与到运动课程中,即教师和“爸爸”共同组织一个运动课程。比如教师组织运动课程的前后部分,中间部分由“爸爸”组织,或者反之。

3.教师为主,“爸爸”为辅参与课程。

教师担任活动的组织者,“爸爸”不需要参与到活动中,但是“爸爸”可以担任活动的辅助者,比如当幼儿在活动中秩序比较混乱时,“爸爸”从旁协助维持秩序;帮助指导幼儿摆放活动中需要的器械;某位幼儿动作不正确时,“爸爸”从旁纠正等。

4.“爸爸”采用录像的形式组织运动课程。

有的“爸爸”因为平时工作较忙,不能亲身到幼儿园带领幼儿开展相关的运动课程,就可以请“爸爸”录一段运动的课程或者某个动作的要领视频,在幼儿园播放给幼儿观看,以开展教学活动。

二、“爸爸”参与幼儿园运动课程存在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爸爸”在家园共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大填补了我园男性教师“零”的空缺。男性的独立、坚强、勇敢、冒险、有主见等品质,正在慢慢地影响着幼儿;“爸爸”专业的运动理论知识也弥补了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与“爸爸”的近距离接触也大大地拉近了家园之间的距离。不过,在收获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爸爸”参与的运动课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爸爸”缺少幼儿专业经验,无从着手。

很多“爸爸”因为没有接触过幼儿专业理论知识,所以在开展运动的过程中都是以成人的视角看幼儿的,对于活动的目的、过程、课前准备、课后的反思并不明确,常常出现活动前信誓旦旦,活动中乱作一团,活动后灰心丧气的现象,大大打击了“爸爸”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教师缺位专业指导,效果不佳。

“爸爸”组织运动课程以后,有部分教师完全将自己退居在了幕后,任由“爸爸”组织活动,出现了运动目标不明确、活动秩序混乱等问题,甚至出现了根本无法正常开展活动的现象。

3.“爸爸”缺乏运动知识,未达预期。

有很多的“爸爸”非常热衷参与到幼儿园的运动课程中,但是由于课前缺乏运动知识的准备,往往会带给幼儿错误的示范和认知,反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活动目的。

三、优化“爸爸”参与下的幼儿园课程

1.充分摸排,建立“爸爸档案库”。

教师要时时做个有心人,留意观察、了解班中的家长,挖掘有运动特长的“爸爸”投入到活动中。主要利用开学报名时与家长交谈、家长填写的幼儿花名册的方式,仔细了解班中每位“爸爸”的工作情况,并在日常放学后、QQ群的交谈中了解家长具体的工种以及爱好、特长等,接着利用班级网站、家长会、校外橱窗、滚动显示屏等方式进行我园“爸爸”参与运动课程的宣传,鼓励“爸爸”们自愿报名参与幼儿园的运动课程。征得“爸爸”同意后,储备“爸爸”的具体信息,并将其加入“阳光爸爸俱乐部”,建立“爸爸档案库”。

2.充分交流,加强教师的规范指导。

“爸爸”参与到运动课程中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发展,而很多“爸爸”并没有专业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是很难组织好幼儿园的运动课程活动的,这其中教师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为“爸爸”参与运动课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虽然说来园开展运动课程的“爸爸”是有些运动方面的特长,但是他们却不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很多“爸爸”不知道运用哪些恰当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和“爸爸”商量选定适合该年龄段开展的内容、制订活动的目标、商定活动的流程、帮助“爸爸”制作适宜的教玩具等。

其次,在活动进行的时候要以不变应万变。既要根据预设好的活动开展相应的运动课程,又要根据“爸爸”在活动中的情况随时改变活动内容、目标、过程,即如果发现预设的活动脱离幼儿的活动经验,教师要马上介入课程,组织活动;在“爸爸”组织运动课程的时候,教师一方面作为辅助角色,帮助“爸爸”维持班级常规、摆放体育器械等,另一方面,教师要观察“爸爸”在组织活动时幼儿的活动情况、情绪体验等等。只有这样顺利开展了活动,才能使幼儿、“爸爸”、教师三方获益。

再次,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和反馈信息。经“爸爸”的同意,将“爸爸”来园参与运动课程的活动内容拍成视频或者照片发布在班级的网站上。这样一方面鼓励更多的“爸爸”投入到这项活动中,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其他家长对该活动的想法。教师要及时地收集其他家长和自身的感受,汇总以后,与“爸爸”进行深切的交谈。可以说说成功之处,也可以聊聊缺失的地方,当然教师与其交谈的时候要口吻亲和、委婉,提的建议要从“爸爸”角度出发,利于“爸爸”接受和改进。因为这样的反馈可以增加“爸爸”以后进行该方面活动的经验。

3.充分规划,完善“爸爸”的运营机制。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爸爸”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将“爸爸”参与到运动课程中这一模式顺利地进行下去,就必须充分规划,制订一套完整的“爸爸课程运营机制”。我园在前期摸排,建立“爸爸档案库”的时候,就成立了“阳光爸爸俱乐部”,即将一些有运动专业特长或者没有运动特长但乐于参与到幼儿园运动课程中的“爸爸”们聚集起来。“阳光爸爸俱乐部”每月定期开展一次例会,并根据活动开展情况不定期地开展活动。活动内容有运动课程、幼儿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有请运动专业化较强的“爸爸”示范指导运动技能,有幼儿教育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讲解幼儿教育知识,有观看幼儿教育专家开展的运动课程教学等。园部“阳光爸爸俱乐部”由园长直接负责,人数控制在每班1~2名。年级组内由年级组长牵头再成立二级“阳光爸爸俱乐部”,会议根据“爸爸”的需求不定期开展活动,内容也是根据自身需求和年级组长商定。班级内由班主任负责成立三级“阳光爸爸俱乐部”,由参加园部的“阳光爸爸俱乐部”成员作为组长,招募班级内有志愿参与运动课程的“爸爸”。由班主任和俱乐部组长不定期开展活动,商定内容。同时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根据年级组、“爸爸”们的表现情况,评定优秀年级组、优秀“爸爸”,并给予表彰和奖励。这样的三级模式,以点带面,充分提高了全体“爸爸”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爸爸”参与运动课程的有效开展。

正是由于每位“爸爸”的积极参与,使得“爸爸”参与的幼儿园活动成了让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受益的平台。幼儿的活动内容更为丰富了,幼儿的兴趣更加高涨了,幼儿的经验积累更加厚实了;家长了解到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多样,了解了幼儿的成长规律,积累了一些好的教育方法,体会到了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艰辛;教师更能做好家长工作了,也缓解了因只有女教师而带来的一些缺失,教师向“爸爸”们学习了专业以外的知识,也提高了自身的认知水平。可以说,“爸爸”参与到幼儿园运动课程中来,不但促进了家园的和谐,更促进了幼儿、家长、教师三者的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爸爸运动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不正经运动范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