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两种筛查方式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2022-12-27刘广英徐霞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7期
关键词:子宫颈癌危型鳞癌

刘广英徐霞英

子宫颈癌是一种发生在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生殖道比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1]。引发子宫颈癌最主要的因素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HPV 属于球形DNA 病毒,可导致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出现生殖器疣等临床症状,引发子宫颈癌和肛门癌。侵犯部位主要为皮肤与黏膜,根据危险程度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抵抗力较强。目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子宫颈癌筛查成为医院的重点项目,早期筛查不仅能够区分癌前病变与癌变,还能够帮助患者尽早进行正确治疗[2-3]。在子宫颈癌筛查中,高危型HPV 检测和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查是常见的两种筛查方式,但是具体筛查效果有待进一步明确[4]。下面观察两种方式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诊断子宫颈癌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子宫颈癌筛查的38 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5 ~41 岁,平均(35.97±0.22)岁,孕产次1 ~4 次,平均(2.07±0.02)次,婚姻状况:未婚4 例,已婚26 例,离异8 例。

纳入标准:(1)均为子宫颈癌筛查患者;(2)同意参与研究并在知情书上签字;(3)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进行,伦理批号为20190768;(4)存在性生活史;(5)短时间内没有进行子宫颈癌筛查;(6)不存在宫颈部位疾病史。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2)存在其他妇科疾病;(3)已经确诊为子宫颈癌;(4)孕妇;(5)存在重大器官功能类疾病。

1.2 方法

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高危型HPV 检测和TCT 检查,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实施子宫颈癌筛查之前,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提醒患者在筛查前2 ~3 d 内避免性生活,并注意阴道的清洁卫生,清理宫颈分泌物等。(1)高危型HPV 检测步骤:首先对患者讲解高危型HPV 检测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然后采集HPV 标本,用专业刷在宫颈口旋转3 周,采集该部位脱落的上皮细胞,采集完成后,将刷头放置在保存液中,送往实验室检测。对应的保存液需做好标记,如写上姓名,方便后期对照。最后提取HPV-DNA,用PCR 技术扩增HPV-DNA的某一片段,微球显示阳性即判定为阳性。(2)TCT 检查步骤:用宫颈细胞学展开检查,检查前7 d 提醒患者不要对阴道进行用药。检查时,先用干棉球轻柔擦拭宫颈和阴道内分泌物,采取专业毛刷对宫颈部位进行顺时针旋转,旋转次数为5 周,目的是获得宫颈脱落细胞,然后放在细胞保存液瓶中,对样品展开漂洗。把沉积细胞均匀涂在载玻片上,制作直径仅为13 mm的超薄细胞,并用乙醇固定,实施巴氏染色处理,观察显色情况。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比较高危型HPV 检测和TCT 检查的诊断结果。其中结果参照《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5]采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分级标准,宫颈部位有炎性病灶,没有细胞异型为炎症;异型细胞对上皮下的浸润面积<1/3,轻度细胞异型,排列仅有轻微紊乱为CIN Ⅰ;异型细胞对上皮下的浸润面积在1/3 ~2/3,细胞异型显著,排列比较紊乱为CIN Ⅱ;异型细胞对上皮下浸润细胞面积>2/3,细胞异型十分明显,排列非常紊乱为CIN Ⅲ;异型细胞完全浸润上皮下,能够看见显著癌变为子宫颈癌。病理活检为“金标准”,病理活检确诊为子宫颈癌即本研究中阳性。病理活检检出非子宫颈癌,即本研究中阴性。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进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表示为(±s),P<0.05 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活检诊断结果分析

在病理活检诊断中,阴性为12 例,阳性为26 例。

2.2 高危型HPV 检测和TCT 检查的诊断结果比较

高危型HPV 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77%、58.33%,TCT 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2%、6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随着宫颈细胞学筛查的广泛应用,尽管子宫颈癌与癌前病变与之前相比可较早发现,使得患病率与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在病毒感染以及其他生物学因素影响下,子宫颈癌对女性生命健康依然有严重威胁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子宫颈癌患者年龄逐渐降低,具有年轻化趋势,我国子宫颈癌患者年龄多为40 ~50 岁,20 岁以下较少[6]。根据病理类型,子宫颈癌大多分为鳞癌、腺鳞癌以及腺癌,只有极少数为小细胞癌和透明细胞癌等。鳞癌按照组织学分化为Ⅲ级,在子宫颈癌中较常见,其中Ⅰ级属于高分化鳞癌,Ⅱ级属于中分化鳞癌,Ⅲ级属于低分化鳞癌[7-9]。腺癌在所有子宫颈癌中占15%~20%,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2 种,一种是黏液腺癌,来自宫颈管柱状黏液细胞,腺上皮细胞增生呈现出多层,异型性增生比较明显,可看见核分裂象,通常分为高、中、低3 种类型的分化腺癌[10-11]。另一种是恶性腺瘤,临床上称为微偏腺癌,是一种高分化宫颈管黏膜腺癌,癌性腺体较多,一般大小不一,形态呈多样化,腺上皮细胞没有异型性,但有淋巴结转移。腺鳞癌在子宫颈癌中较少见,主要通过储备细胞同时向腺细胞与鳞状细胞分化发展形成,所以癌细胞中有腺癌与鳞癌两种成分[12]。早期子宫颈癌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甚至部分患者的宫颈十分光滑,导致很难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区分,极易出现漏诊和误诊情况,在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下,可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尿急和下肢肿痛等症状。当癌肿压迫或者是累及输尿管时,还会引发肾盂积水、尿毒症等疾病[13]。因此,为保障女性健康,定期实施子宫颈癌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子宫颈癌筛查是女性预防子宫颈癌的重要手段,可以及时发现癌变症状,提高诊断准确率,帮助确诊。在具体诊断过程中,因为宫颈良性病变从外观上与早期子宫颈癌没有明显区别,导致难以区分,需要接受宫颈细胞学或者是宫颈组织活检明确。常见的宫颈良性病变有宫颈结核以及宫颈息肉等,另外,宫颈良性肿瘤同样会给诊断带来一定难度,如子宫颈乳头瘤、宫颈黏膜下肌瘤等。通常宫颈良性肿瘤表面比较光滑,与周围组织边界较为清晰,生长缓慢,诊断时应该用宫颈组织病理或者是影像检查加以鉴别区分。对于存在其他器官的原位癌转移至宫颈患者,由于临床表现与宫颈原发癌非常相似,可能被怀疑为转移癌,如子宫内膜癌和阴道癌等,应该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避免发生误诊,进而制定错误的治疗方案。TCT 作为一种使用最广泛的宫颈病变筛查技术,不但能够发现子宫颈癌,而且可以有效检出癌前病变,与传统巴氏涂片比较,检出率较高,受到许多临床医师的欢迎[14]。在具体检查过程中,借助液基薄层细胞试剂盒,采集患者宫颈口的脱落细胞,再用全自动薄层细胞制片机进行制片,按照细胞核形态实施细胞学分类诊断,判断有无癌变症状。TCT 检查在子宫颈癌筛查中与一般细胞涂片有所不同,可以将采集器放在装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展开漂洗,更加方便,几乎可获得所有的细胞样本[15]。全自动的细胞检测仪可以把样本分散和过滤,以此减轻血液、黏液和炎症组织的痕迹,有效提高检测准确率,减少不合格样本数量。TCT 宫颈防癌细胞学检查对子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高达100%,并且能够及时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和微生物感染情况,比如霉菌、衣原体等,现今已被证明是用于妇女子宫颈癌筛查比较先进的技术,标志着医学的进步,有利于保障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在实际应用中,尽管病理学诊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但若TCT 检查表现出明显问题,患者同样应该接受阴道镜或者是病理诊断,不能忽略跳过,否则难以准确判断病情。若TCT 检查结果良好,患者则可以不用再进行阴道镜检查,节省一大笔费用,减轻痛苦,足以看出TCT 检查在子宫颈癌诊断中的优势。本次研究中,高危型HPV 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低于TCT 检查。临床上根据HPV 致癌危险性的不同,将其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种类型,高危型HPV 不止能够导致生殖器疣病,还可引发生殖器癌、子宫颈癌以及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危险性远高于低危型HPV。由于HPV 能够通过性接触传播,因此,性生活过早开始、多个性伴侣等都是导致子宫颈癌的危险因素[16]。一般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可清除HPV 感染,只有少部分女性可能发生持续性高危型HPV 感染,引起子宫颈癌前病变,并逐渐发展成子宫颈癌[17]。所以,免疫功能低下同样会引起子宫颈癌。通常HPV 感染没有显著症状,因此,对HPV 病毒感染进行检测能够提高子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性,从而降低死亡率。高危型HPV 检测对诊断子宫颈癌有较高的灵敏性,可以有效防止误诊或漏诊子宫颈癌高危人群。有研究[18]表示,子宫颈癌和HPV 感染存在密切联系,HPV 已经被证明是人类肿瘤发病中唯一能够确认的致癌病毒。HPV 经过在宫颈上皮细胞内整合、复制并增生,可先造成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再发展为宫颈浸润癌,由HPV 感染到子宫颈癌,至少需要8 ~10 年时间。如果能够在这段时间内早期发现HPV 感染,则可以有效控制病变,使病情良好发展。所以,高危型HPV 检测对诊治子宫颈癌存在一定临床价值。一般情况下,HPV 感染者很难及时发现自身被感染,必须进行相关检查,而大多数HPV 感染者可发展为轻度宫颈损伤,并不是所有感染者都会发展为子宫颈癌,只有少数感染者可在一定时间内发展为重度宫颈损伤。轻度宫颈损伤能够自动恢复,只有重度宫颈损伤有可能发展为子宫颈癌,对生命造成威胁,需要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因此,高危型HPV 检测对象实际为具有子宫颈癌高风险的HPV 感染者,大大缩小检测范围,针对性更高,是诊断与防治子宫颈癌的重要措施[19-21]。但本次研究依然存在不足,如样本数量过小、调查设计不具有前瞻性等,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高危型HPV 检测及TCT 检查在子宫颈癌筛查中都具有一定应用效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将两者结合,便于获取更准确的诊断数据,减少误诊和漏诊率,通过明确高危型HPV 检测和TCT 检查在筛查子宫颈癌中的效果,帮助在实际筛查时将两者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临床价值,为后期《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尽量避免使用一种方法筛查。

猜你喜欢

子宫颈癌危型鳞癌
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如何早期发现子宫颈癌
对子宫颈癌的15个常见误区
如何预防子宫颈癌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Aurora-A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和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