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β-胡萝卜素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2022-12-26卢金河赵晓静沈宜钊王美美李建国高艳霞

中国饲料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产奶量胡萝卜素奶牛

袁 博, 卢金河, 赵晓静, 马 宁, 沈宜钊,李 妍, 王美美, 李建国,5,6, 高艳霞,5,6*

(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2.石家庄水务投资集团,河北石家庄 050000;3.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4.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5.河北省牛羊胚胎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保定 071001;6.河北省乳制品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β-胡萝卜素作为一种天然性、健康且安全的饲料添加剂,通过波动扩散的方式进行吸收(Bie,2016),沉积于血液、脂肪和肝脏中。β-胡萝卜素-15,15’双氧酶存在小肠黏膜里,把β-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VA)(林仕梅,1998)。研究表明,补充β-胡萝卜素能够对奶牛产生积极影响,但其具体发挥作用的机制并不十分清楚。

有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加入到产后奶牛的日粮当中,能够刺激乳腺细胞的增长,提升乳腺细胞的泌乳能力,能在保证产奶量的基础上,提高乳质量(马吉锋等,2015)。乳品质相应提高,对乳蛋白、乳糖、乳中干物质含量有一定积极影响(朱芬花等,2017)。研究发现,β-胡萝卜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淬灭单线态氧,强化细胞之间的交流(Krinsky,1991),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脂质受到过氧化作用,会产生分解产物,即丙二醛(MDA)。它能与生物膜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作用,从而引起细胞损伤(刘汝祥等,2008)。因此,血清中MDA的含量水平能够直观地反映机体脂质过氧化的程度。血清葡萄糖(GLU)、尿素氮(BUN)、甘油三脂(TG)与总胆固醇(T-CHO)水平可直接反映机体糖、蛋白与脂肪的代谢状况(Leroy,2011)。BUN值大小代表着血液当中氨基酸合成蛋白质能力的高低,可以将其作为机体蛋白质沉积的关键判定指标(Park,2004)。

目前关于在奶牛生产中β-胡萝卜素或是VA的研究发现,胡萝卜素添加量受到VA影响,只有在保证VA充足的前提下,添加的β-胡萝卜素才能起到其本身作用,在奶牛的实际生产中没有确切的β-胡萝卜素适宜添加量。因此,本试验通过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VA和β-胡萝卜素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高产奶牛β-胡萝卜素的最适添加量,为奶牛日粮中β-胡萝卜素的添加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饲料用β-胡萝卜素(有效物质含量1%)、VA(50万IU/g),储存在避光、干燥的条件中待用。

1.2 试验设计及日粮组成 选取日平均产奶量(42.4±3.22)kg(P>0.05)、平均胎次(2.7±0.41)胎(P>0.05)、平均泌乳天数 (41.3±7.93)d(P>0.05)荷斯坦奶牛6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于晨饲时将称取的添加剂与200 g TMR混合,通过赶牛上枷单独饲喂的方式进行饲喂。其中对照组(CON)奶牛仅饲喂基础日粮,Ⅰ、Ⅱ和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0 mg/(d·头)β-胡萝卜素、75000 IU/(d·头)VA+200 mg/(d·头)β-胡萝卜素 和75000 IU/(d·头)VA+400 mg/(d·头)β-胡萝卜素,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其中VA添加剂量通过《NRC 2001》计算得出。4组均饲养于同一大圈舍内,每头牛单独饲喂添加剂,自由饮水,定期清理水槽。预饲期7 d,试验期90 d。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1.3 试验样品采集与处理1.3.1 乳样的采集与处理 每天记录产奶量,试验第30、60、90天,早、中、晚采集乳样,按照4:3:3的比例混合,冷藏保存,次日送检测定乳成分。

1.3.2 血液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在试验期第90天,每组随机挑选6头,晨饲后尾根采血30 mL,37℃水浴15 min,3500 r/min离心15 min。制备的血清分装于1.5 mL离心管中,-20℃保存待测。

1.4 样品测定指标及方法

1.4.1 乳样测定指标及方法 取50 mL奶样送到河北省DHI检测中心进行乳成分测定,计算整个试验期的平均乳成分指标。

1.4.2 血液样品测定指标及方法 血液指标碱性磷酸酶(AKP)、血清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糖(GLU)、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均使用南京建成试剂盒测定。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β-胡萝卜素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的研究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美国SPSS公司)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差异显著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计量数据用平均值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β-胡萝卜素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组的全期干物质采食量(DMI)无显著差异。Ⅱ组产奶量,在试验60 d阶段分别较CON、Ⅰ组、Ⅲ组提升6.54%、4.51%、3.53%(P<0.05);全期产奶量分别较CON、Ⅰ组、Ⅲ组提升2.9%、2.4%、2.2%(P<0.05);Ⅱ组脂肪校正乳产量(FCM),在试验60 d阶段分别较CON、Ⅰ组、Ⅲ组提升8.1%、5.8%、4.4%(P<0.05);全期FCM分别较CON、Ⅰ组、Ⅲ组提升4.6%、2.7%、2.7%(P<0.05)。

表2 β-胡萝卜素对DMI及产奶量的影响

2.2 β-胡萝卜素对乳成分的影响

2.2.1 β-胡萝卜素对乳蛋白的影响 由表3可知,Ⅱ组乳蛋白产量(MP)在试验60 d阶段较CON提高10.9%(P=0.05),全期提高7.7%(P<0.05)。Ⅱ组和Ⅲ组乳蛋白率(MPP)在全期阶段分别较CON提高4.6%、5.3%(P<0.05)。

表3 β-胡萝卜素对乳蛋白的影响

2.2.2 β-胡萝卜素对乳脂的影响 由表4可知,Ⅱ组乳脂产量(MF)在试验60 d阶段,分别较CON和Ⅰ组提高8.8%、7.2%(P<0.05);全期阶段,Ⅱ组的MF较CON提高5.1%(P<0.05)。各组乳脂率(MFP)无显著差异。

表4 β-胡萝卜素对乳脂的影响

2.2.3 β-胡萝卜素对脂蛋比及MUN的影响 由表5可知,各试验组脂蛋比(MF/MP)均无显著差异。在试验90 d阶段,Ⅱ组乳中尿素氮(MUN)分别较CON、Ⅰ组、Ⅲ组降低16.3%、21.2%及24.5%(P<0.05)。

表5 β-胡萝卜素对脂蛋比及MUN的影响

2.3 β-胡萝卜素对血液指标的影响 由表6可知,各组添加不同量的β-胡萝卜素对奶牛的TG、TP、ALB、GLU、T-CHO、GOT及GPT无 显 著 影响。Ⅱ组和Ⅲ组的BUN较CON分别降低20.9%、20.9%(P<0.05);Ⅰ组、Ⅱ组、Ⅲ组的AKP较CON分别提高6.2%、8.1%、10.4%(P<0.05),TAOC较CON分别提高7.5%、8.4%、8.4%(P<0.05),MDA较CON分别降低21.2%、21.2%、24.2%(P<0.05),且在Ⅰ组处理量开始趋于平缓,接近饱和状态。

表6 β-胡萝卜素对血液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β-胡萝卜素对DMI及产奶量的影响 影响奶牛DMI的因素有饲粮组成、适口性和环境应激等。毕宇霖等(2014)、姚元林等(1997)、贾福昌等(2003)的试验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对牛、鸡和兔的采食量无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奶牛的DMI无显著影响,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试验中,试验60 d阶段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呈现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试验60 d阶段时达到峰值。与夏耘等(2007)和Aréchiga等(199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从全期产奶量来看,Ⅱ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有研究表明,在奶牛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β-胡萝卜素后,其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马吉锋等,2015)。关于中国荷斯坦奶牛饲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的效果研究表明,在保证VA摄入充足的情况下添加β-胡萝卜素对牛群产奶量提高有显著影响(何文娟等,2006)。由此推断,β-胡萝卜素的生物学功能与VA并不完全相同,VA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而提高产奶量,且达到奶牛所需的VA摄入量并不会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而β-胡萝卜素能够对乳腺细胞产生作用,刺激乳腺细胞的生长与更新(彭光华等,2003),使乳腺细胞的泌乳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产奶量。

3.2 β-胡萝卜素对乳成分的影响 由于β-胡萝卜素能够直接对乳腺细胞产生影响,所以奶牛的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可能会对乳成分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对泌乳200 d荷斯坦奶牛补充300、600 mg/d及900 mg/d的β-胡萝卜素能够显著提高MF(夏耘等,2007)。本试验发现MF在试验60 d阶段,Ⅱ组显著高于CON和Ⅰ组;全期阶段,Ⅱ组MF显著高于CON。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试验60 d阶段,试验牛正处于热应激阶段,通过添加VA和β-胡萝卜素,一方面能够提高奶牛的抗氧化能力,清除机体内的自由基,降低脂质的过氧化作用;另一方面可能是能够稳定瘤胃中纤维分解菌群结构,从而提高纤维利用率,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进而提高MF。在试验60 d阶段和全期阶段,Ⅱ组的MP显著高于CON,Ⅱ组和Ⅲ组的MPP显著高于CON。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何文娟等,2007;夏耘等,2007)。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对瘤胃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提高MCP的产量,这样动物机体对于摄入日粮中的CP会有更高的利用率,随之影响到乳中的MP含量;另一方面,一般认为,饲养水平相同的奶牛MUN正常范围应介于10~16 mg/dL。MUN含量低于这一范围则表示蛋白质缺乏,会影响到瘤胃降解蛋白含量,导致奶牛消化率下降,严重影响到产奶量。本试验结果发现,在试验90 d阶段,Ⅱ组的MU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三组,但均处于正常值范围,且符合MUN与MPP存在负相关(李大刚等,2005),与MFP存在正相关(Godden,2001),说明添加β-胡萝卜素能够对氮的利用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表明,蛋白质的摄入量是影响MUN的主要营养因素(Broderick等,2004)。非降解蛋白氨基酸与MCP氨基酸进行互补,可以满足奶牛对赖氨酸和蛋氨酸两种限制性氨基酸的需要,这两种氨基酸对提高产奶量和MP至关重要(Schwab等,1992)。由此总结,β-胡萝卜素可能通过改善瘤胃微生物的菌群结构,获得更多MCP与非降解蛋白互补,提高氮的利用,从而对乳成分起到积极作用。

3.3 β-胡萝卜素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GLU、BUN、TG与T-CHO水平可直接反映出机体糖、蛋白与脂肪的代谢状况(Hansson,1990)。本试验中,各组TG、TP、ALB及GLU无显著差异。但是,Ⅱ组和Ⅲ组的BUN均显著低于CON。BUN能够反映出血液当中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且直接影响MUN。因此,可以将其作为机体蛋白质沉积的关键判定指标(Park,2004)。Ⅰ组的BUN与CON差异不显著,一方面说明VA和β-胡萝卜素的添加增强了奶牛机体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所以对氮的吸收代谢性也更佳,提高了氮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说明奶牛补充基础所需量的VA,能够使β-胡萝卜素更好地发挥其生物活性。研究发现,β-胡萝卜素会显著影响AKP在奶牛机体中的代谢(王九峰等,1999),本试验结果与其一致。血清AKP活性也已经被普遍作为奶牛锌营养状况的判断参考(Kume,2016),通过去磷酸化过程推断,β-胡萝卜素可能会提高镁的吸收及利用,此推断有待进一步验证。

本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处理组T-AOC含量显著高于CON,MDA显著低于CON。有研究表明,添加不同剂量的β-胡萝卜素能够显著提高T-AOC及显著降低MDA(毕宇霖等,2014)。张相伦等(2017)认为,日粮当中添加β-胡萝卜素之后,肉牛血清中T-AOC显著提升,同时MDA含量明显降低,当停止添加后,上述抗氧化指标水平便会慢慢恢复至添加前。因此,在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能显著影响肉牛的抗氧化功能。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β-胡萝卜素能够有效清除机体内的-OH、-O2等自由基相关抗氧化活动(周丹蓉等,2013),从而提高奶牛机体内的抗氧化能力。通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三个处理组的T-AOC及MDA无显著差异,T-AOC仍然处于上升态,MDA处于降低态;Ⅱ组和Ⅲ组开始趋于平缓,接近饱和状态。由此推断,当VA摄入量不足时,β-胡萝卜素会转化为VA,进行抗氧化活动且通过《NRC 2001》的当量换算推断可知,同等当量β-胡萝卜素对奶牛的抗氧化作用优于VA;当VA摄入量充足时,200 mg/(d·头)β-胡萝卜素的添加量为抗氧化效果最佳添加计量。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VA充足的条件下(75000 IU/d),补充β-胡萝卜素(200 mg/d)能够提高产奶量和乳品质,降低尿素氮水平,有效提升抗氧化能力。

猜你喜欢

产奶量胡萝卜素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好食脉孢霉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鉴定、抗氧化性及稳定性研究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揭示类胡萝卜素和ABA对果实发育与成熟的影响(2020.3.17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冬季奶牛多产奶有啥法儿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奶牛吃草
胡萝卜一定要用很多油来炒吗?
天天吃南瓜粥的宝宝变“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