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在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12-26李璐琪严浩刘扬张进军

关键词:多发性残疾预警

李璐琪, 严浩, 刘扬, 张进军

(北京急救中心 西城急救中心站,北京,100031)

多发性创伤多由外力单一因素致伤,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多部位、多脏器的严重损伤,患者病情紧急、伤势重,常由坠落、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和锐器刺伤造成[1]。该疾病的伤害性极大,多发于中青年人群,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2]。目前,全球多发性创伤患者中有20%以上因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而死亡,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早期预警评分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用于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病情评估,能够简单快速地评估和辨别症状,初步判断伤情,有利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在急诊科应用广泛[3]。基于此,本研究选用早期预警评分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联合指导院前急救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北京急救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北京急救中心联合各医院急诊共同救治的84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 合并2种或2种以上创伤;② 年龄≥18岁;③ 多发性创伤后就诊时间<24 h。排除标准:① 合并凝血功能异常;② 资料不全;③ 存在手术禁忌证;④ 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以2020年 1月至2021年2月行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的 42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行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指导的院前急救护理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2.67±4.34)岁;致伤原因为车祸17例、坠落18例、挤压7例;合并多发性创伤部位为胸部15例、颅脑15例、腹部6例、泌尿系统6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42.58±4.36)岁;致伤原因为车祸16例、坠落16例、挤压10例;合并多发性创伤部位为胸部14例、颅脑14例、腹部7例、泌尿系统7例。比较2组的上述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院前急救护理。① 接诊:接到急救电话后,快速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记录其地址和联系电话,随即准备好急救设施和药品等。若患者病情危重,则可电话指导现场人员进行急救处理,保证患者正常呼吸、尽量减少出血量,为抢救争取时间。② 病情评估: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及时全面检查患者的四肢、心脏、脊柱、颅脑、胸部、呼吸等状况,初步查看受伤部位、损伤程度、出血量和出血范围,观察其面色、瞳孔、表情和意识,进行病情评估。③ 急救处理:帮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头向一侧偏移,避免窒息;同时给予其清除呼吸道异物、吸氧、辅助通气和止血等干预。对出血严重的患者进行加压包扎,并加强血压监测,防止发生失血性休克。于伤口近端部位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输液管路通畅。转运患者过程中,密切监测其血压和心率等,并加强心电监护;采取约束带固定等方式防止患者因坠床而造成二次伤害,并注意保暖。④ 开启绿色通道:及时向医院反馈患者情况,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待患者转运到医院后,相关科室立即开展抢救,通过绿色通道获取相关检测报告,以便对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与治疗。对照组患者随访至出院时或死亡时。

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指导的院前急救护理,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采用矫正过的早期预警评分[3]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进行评分,以及时、全面地评估患者病情,及早发现预警信号,制定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案。评分内容包括患者的收缩压、心率、持续4 h尿量、动脉血血氧饱和度、意识、循环系统、呼吸频率、语言表达和肢体运动等方面。满分33分,0~10分为轻度、11~21分为重度、22~33分为危重。根据患者评分制定针对性的急救方案,并实施相应的急救措施。① 轻度患者:观察30~60 min,待其病情稳定后即可出院。② 重度患者:对不同类型的伤口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如开放性伤口应加压包扎;闭合性伤口需动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防止病情恶化,警惕转为危重级别。及时与医院联系,开放转诊绿色通道,对于病情符合转运标准的患者通知相应科室接诊,并每隔30 min对患者病情进行1次动态评估。③ 危重患者:做好补血和补液等相关工作,保持患者内环境稳定平衡,防止引发多发伤“三联征”;为患者开放气道,协助医师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准备非同步电除颤仪,对患者加强心电监护。每隔10 min对患者病情进行1次动态评估。观察组患者随访至出院时或死亡时。

1.3 观察指标

① 救治时间和抢救成功率:收集2组患者的伤情评估时间、院前急救实施时间、院内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率的评价标准为,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创伤症状消除即显效;各项生命体征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各种创伤症状有明显改善即有效;各种创伤症状没有好转甚至死亡即无效[4]。将显效和有效计入抢救成功率。② 并发症情况及病死率:记录2组患者出院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③ 残疾程度:采用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5]对2组患者急救后的残疾程度进行评价。WHODAS 2.0包括生活活动、自我照料、与他人相处、社会参与、理解与交流和身体移动6个维度,共36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总分=各维度评分(各维度条目评分之和/条目数)之和/6。评分<2分、2~3分和>3分分别为轻度残疾、中重度残疾和植物生存。④ 病情程度:采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6]评估2组患者急救前后的病情程度。APACHE Ⅱ评分分为年龄、慢性健康和急性生理评分,总分0~71分,分值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救治时间和抢救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24);观察组的伤情评估时间、院前急救实施时间、院内抢救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救治时间比较

2.2 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病死率均比对照组低(P均<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 [例(%)]

2.3 2组残疾程度比较

观察组的轻度残疾率、中重度残疾率和植物生存率均比对照组低(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残疾程度比较 [例(%)]

2.4 2组病情程度比较

急救前,2组的APACHE 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2组的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急救前(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APACHE Ⅱ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近年来,多发性创伤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多发性创伤具有突发性、病情复杂和进展迅速等特点,患者常因多器官功能障碍、多器官衰竭等并发症死亡[7]。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尚无固定、统一且成熟的急救护理模式,但把握抢救的黄金时机和提高急救过程中的院前急救护理水平是提高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是在解剖学基础上对患者的创伤程度及病情进行评估,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分类,具有操作简单、迅速的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8]。早期预警评分能够快速评价危重患者的病情,且运行成本较低,医护人员经过早期预警评分记录可识别出存在潜在危险的患者,并在其病情恶化前进行有效干预,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9]。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的伤情评估、院前急救实施及院内抢救时间相比,观察组的上述用时均较短,且抢救成功率也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表明院前急救护理中使用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创伤严重程度评分能够有效缩短伤情评估时间,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病情评估,有助于入院时的急诊分诊,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此外,观察组的并发症(如急性肾损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轻度残疾率、中重度残疾率和植物生存率均比对照组低(P均<0.05),提示早期预警评分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联合指导院前急救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且有助于减轻残疾程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这是因为,创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及早期预警评分量表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较高,可全面评估患者的生理指标、损伤部位、受伤严重程度和院前转运风险等,联合使用能更加客观、全面且动态地评估患者病情,发现早期“预警信号”,能帮助医护人员在急救过程中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制定相适应的急救方案提供客观标准,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10]。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急救后的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早期预警评分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联合指导院前急救护理,患者的恢复较好,疾病严重程度低。这可能是因为,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初次动态评估,可在早期识别多发伤的风险,使医护人员在转运途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持续观察患者病情,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把握抢救的黄金时间,应对突发状况,并为院内抢救做好准备,使患者救治后的恢复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早期预警评分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联合指导院前急救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减轻残疾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多发性残疾预警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预警个啥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