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肉牛饲养存在的问题及饲养管理
2022-12-26刘翠国
刘翠国
(广西桂林灵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41299)
在农村地区肉牛养殖中,因养殖户观念落后,养殖技术水平较低,养殖环境差,肉牛生长发育受到了较大影响。为切实改变这一现状,需不断提升肉牛饲养水平,促进肉牛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农村肉牛养殖业实现持续发展。
1 农村肉牛饲养存在的问题
1.1 个体小,生产力低
虽然现阶段动物养殖开始朝着规模化以及集约化方向发展,但是在我国肉牛养殖体系中,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养殖人员以及小型养殖场仍然占据着绝对比重,受到生产水平的制约,在肉牛养殖过程中就会诱发以下问题:首先,缺乏改良技术的支持,农村地区所饲养肉牛多为本地黄牛,其体型较小,产量不高,母牛怀孕周期较长,生产能力相对较低,导致肉牛养殖产能很难得到有效提升,影响着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发挥。其次,肉牛养殖是高投入与高回报并存的产业,虽然目前很多地区的农业部门针对辖区内的肉牛展开了一系列的品种改良工作,但是受到基层养殖人员资金问题的影响,优良肉牛品种的普及效果并不理想,且某些新型肉牛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特定的养殖技术支持,基层养殖人员普遍不愿意转变现有的养殖方式,因此肉牛的饲养效率极低。最后,某些养殖人员存在盲目扩大养殖规模的现象,养殖规模的扩大应当建立在相应的养殖设施基础之上,而养殖人员仅仅扩大养殖数量,养殖场所以及养殖设备并未扩大和创新,这主要表现在盲目提升养殖密度现象当中,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往往会由于不科学的养殖方式而产生疫病等。
1.2 缺乏优质饲料
在多数农村地区,肉牛饲养过程中均存在着明显缺乏优质饲料的问题。一方面,养殖户普遍不具备饲料贮存意识,任由优质野生牧草自生自灭,导致缺乏草料的春季以及冬季肉牛常面临吃不饱的问题。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养殖户直接采用秸秆作为肉牛饲料,并未将其加工为发酵饲料或者青贮饲料,肉牛粗饲料品相较差[1]。因优质饲料的缺乏,导致当前农村地区所饲养肉牛品质不稳定,肉牛养殖经济效益不佳。此外,受到养殖成本影响,基层养殖人员不会购买营养结构丰富的全价饲料进行喂养,肉牛生长过程中只能够依靠薯块、秸秆以及青草等等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这不仅会严重影响肉牛的生长速率,而且还会降低肉牛的自身免疫能力并诱发多种疾病。
1.3 疫病防疫体系不完善
在肉牛饲养中,多数农村地区养殖户对肉牛疫病防疫工作有所忽视,并不具备专业的疫病防疫知识,导致肉牛健康状况缺乏保障,肉牛产量提升受到了较大限制。当前,农村地区在肉牛疫病防疫方面存在着较多缺陷,具体表现为:第一,养殖户消毒意识不足,对牛舍卫生管理有所忽视,导致肉牛养殖环境卫生状况不佳,存在着较大的健康隐患,养殖人员缺乏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在养殖过程中肉牛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排泄物,而这些排泄物就是病原体生存和繁衍的理想场所,且某些病原体能够借助排泄物进行传播,养殖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将粪便堆积在肉牛生长周边,并使得养殖区域内滋生大量的蚊虫,这更加剧了疫病的传播速度。其次,在养殖过程中不重视消毒工作,通过科学的消毒能够有效地杀死各类病原体,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消毒机制,如使用消毒剂种类单一、消毒时间不合理以及消毒液浓度达不到需求等,均会对消毒效果造成影响,此外,养殖人员应当尽量确保消毒的全面性,但是在实际消毒过程中仅仅注重对于养殖区域的消毒,而忽视了食槽、水槽等养殖器具的消毒。
第二,养殖人员应当充分掌握各类肉牛养殖中的疫病发生特征,如临床表现、防控方式以及患病原因等,但是从目前养殖现状来看,当前绝大多数肉牛养殖户未充分了解口蹄疫、结核病等相关疫病的危害性,未针对上述疫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某些疾病在发病初期与普通感冒极其相似,养殖人员缺乏对于这些疾病的鉴别能力,在患病后存在不科学用药的行为,当出现病例后没有分析其是否具有传染性,同时也并未掌握发病机体,而是盲目地使用抗生素类等药物进行治疗,肉牛健康面临着极大风险。
2 农村肉牛饲养管理措施
2.1 丰富肉牛品种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遗传因素、饲料及营养、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环境条件等个因素的贡献率分别为:40%、20%、20%、15%、5%,由此可见,要想提高肉牛生产水平,选择适宜的品种是一项基础条件。在购买肉牛品种时,养殖户需对养殖条件充分考虑,科学选择肉牛品种,可优先选择杂交品种,积极引入外地肉牛品种。同时,需仔细观察肉牛外貌特征,选择体型高大、毛发松软、皮肤弹性良好的架子牛,为肉牛后期生长以及育肥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2]。
2.2 场地选择
应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排水便利的区域建设肉牛养殖场,以保障牛场具备一个良好的卫生条件,同时在养殖场内设置运动场,尤其需强化妊娠母牛运动,确保其每日运动1~2h,在运动场周边设置围栏,以防运动过程中肉牛发生损伤。
2.3 强化肉牛疫病防疫
在肉牛养殖中,需建立一个完善的疫病防疫体系并严格落实。需对栏舍加强消毒,在肉牛进入栏舍前,需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消毒,对肉牛的生存环境及时改善;定期对牛舍以及相关饲喂用具全面消毒,每日刷拭2次牛体,以促进肉牛血液循环,帮助其健康生长;在引进肉牛前,需对其开展严格的检疫监管,深入调查相关疫病,以防因引入病牛而导致牛群出现疫病隐患;需对肉牛生长发育状况高度关注,定期落实各项疫病预防措施,始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一基本的防疫原则[3]。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需要完整的消毒机制支撑,首先,养殖人员要科学选择消毒剂,尤其是在疫病频发时期,应当依据病原体针对性地选择消毒剂,且在消毒过程中注重浓度配比以及消毒时间等,在消毒过程中要确保全面性,对于进出养殖场的养殖人员、饲养器具以及运输车辆等均要进行彻底消毒,养殖区域每周至少消毒一次,传染性疫病频发时期应当每天消毒一次,且在引种后、动物隔离后均要对相关场所和设施进行全面消毒,此外,确保消毒剂的多元性,长时间使用一种消毒剂会使得病原体产生抗药性,所以养殖人员要定期更换消毒剂种类,并合理控制消毒剂浓度,确保消毒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2.4 科学饲养管理
2.4.1 犊牛
待犊牛出生后,需及时为其补充初乳,以提高牛只机体抵抗力。待犊牛出生7日后,及时为其补充水分,通常选择清洁的凉白开,犊牛每日饮水次数需达到3次,同时需适量投喂青干草以及精料,以提升犊牛消化功能,帮助其早日断奶。需对犊牛强化管理,及时擦拭其机体表面牛乳,对其脐带消毒。
2.4.2 妊娠母牛
在母牛妊娠阶段,每日需保持1~2h运动,需擦拭一次身体;需为母牛科学喂养精料,在其妊娠前3个月需保证高质量精饲料,每日补充量约1kg。在妊娠中期,胎儿体格逐渐增大,此时需适量增加蛋白质,主要喂食精饲料。待母牛生产前3个月,需保障其储备体质,以保证其生产后具备充足的奶水,同时需按摩其乳房,保证生产后母牛及时产奶,此外,在冬季还要做好相关保暖措施,方式冷空气刺激,可以通过铺设稻草或者安装保温灯的方式保证室内温度,且在保温的同时还要做好通风工作,确保能够为妊娠母牛提供足量的新鲜空气[4]。
2.4.3 育肥牛
育肥牛包括持续性育肥以及架子牛育肥,持续性育肥所需投入成本较多,一般选择12~14月龄牛只持续育肥以获取良好经济效益。选择1.5~2.5岁龄牛只进行架子牛育肥,育肥3~6个月即可出栏。在育肥前,需做好健胃及驱虫工作。
2.5 加强饲料开发
要想解决农村地区肉牛饲料结构存在的缺陷,需对肉牛加强饲料开发,以保障不同季节均可平衡供应牧草。具体而言,需落实以下三方面工作:
应用秸秆青贮饲料处理技术以满足肉牛需求;第二,应用发酵技术,以提升糟渣类饲料以及饼粕类饲料的饲用品质;第三,在不同季节交替种植不同牧草,在牧草丰盛的春季以及夏季,将多余牧草青贮或晒制干草,以确保肉牛牧草四季均衡供应[5]。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肉牛饲养存在着较多问题,为切实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丰富肉牛品种、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强化肉牛疫病防疫、科学饲养管理、加强饲料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农村肉牛饲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