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2022-12-26清风慕竹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苏洵夫人读书

○清风慕竹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提示我们,人生的学习一定要趁早,一旦错过最佳时光,可能将一事无成。这让一些正值青春的人受到鼓舞,也让一些曾虚掷时光的人感到沮丧。然而,事情不是绝对的,历史上后发制人者也并不少见。

魏舒:后知后觉成领袖

西晋人魏舒从小就很普通,虽精通骑马射箭、打猎捕虾,却不善读书。他的叔父很希望家族的孩子能够光耀门楣,看到这个经常是一身泥巴的侄儿,常常叹气说:“这孩子要能当个百户长,我就心满意足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魏舒40 多岁时,一个机会像天上掉下的馅饼砸到了他的头上。当时正是魏末晋初,国家急需人才,魏舒幸运地以孝廉的名义入选,获得了竞争郡里一个秘书性质工作岗位的名额。知道他几斤几两的人劝他说:“你还是量力而行比较好,你不去的话还会得个拒绝功名的名声,何乐而不为?”魏舒断然回绝说:“如果考试不中,是我本事不够,我认,怎么能窃取清高的名声作为自己的荣耀呢?”

魏舒的志气让所有轻看他的人瞠目结舌,此后他突破年龄大、记忆力差的局限,以百日攻读一部经书的速度刻苦自学。他进步神速,学问大增,毫无争议地得到了那个职位。

是金子总会发光,魏舒在后将军钟毓的举荐下入朝担任了相国参军之职,负责处理官府里琐碎复杂的事情。无论大事小事,众人不能决断的,他都能从容应对,展示了非凡的才能。魏舒最终官至司徒,成为“三公”之一,他因为工作兢兢业业,为国鞠躬尽瘁,深受晋文帝器重,为晋文帝称赞:“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

在古代,一领二袖都是衣服上极为重要的部分,古人为了使衣服不至于过早起毛破损,便喜欢于此单独用料并镶以金边,衣服上身后便给人一种堂堂正正的印象。晋文帝以此称赞魏舒庄重严谨,具有为百官表率的风范。

不少同学心理上有一定程度的时间焦虑,为自己资质平平、起跑落后而烦恼,他们担心即使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也无济于事。平凡的魏舒直到40 多岁才踩上油门,演绎出精彩人生。他让我们知道不必为失去时间而焦虑,只要珍惜时间,倍加努力,改变自己,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我们上演成功大戏。

苏洵:一朝醒悟成大家

《三字经》里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苏老泉指的是苏洵,他在年少时不爱学习,而喜欢游山玩水,四处游历。18岁时,他也参加过科举考试,可惜没有考中。失望之余,苏洵干脆放弃了学习,终日嬉游。

27 岁那年,苏洵的二哥让他编写家谱,他看到先辈的努力而十分羞愧。有一天,他突然对妻子程氏说:“我感觉现在开始重新学还来得及,但是如果一心向学,就没有时间再料理家务了,怎么办?”程氏回答说:“我早就想劝你发奋读书,但是我觉得,如果你是因为我的要求而读书,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读书毕竟是你个人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有这个志向,那么家里的事情交给我好了,你不用管了。”

从此,苏洵闭门谢客,专心读书。苏洵读书专心到什么程度呢?相传有一年端午节,程氏看他一直看书,连早餐也忘了吃,于是她特地把几只剥好的粽子和一碟白糖放到他的书桌上。午时,程氏到书房收拾盘碟,发现粽子已经吃完,糖碟却原封不动,她抬头一看苏洵,不禁笑出了声,只见他嘴边满是墨迹。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把砚台当成了糖碟。

之后,苏洵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结果铩羽而归。回到家,他感叹道:“此不足为吾学也。”于是把之前所写的数百篇文章都找了出来,一把火全部烧掉了。自此,他“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他认真研读四书五经等经典,在长达五六年的时间里,只读不写,只进不出,直到“得其粹精,涵畜充溢”,这才说:“可矣。”从此下笔,顷刻数千言。

嘉祐二年(1057 年),苏洵带着儿子苏轼和苏辙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结果两个儿子一举高中,而他继续落榜,但这已经不重要。文坛领袖欧阳修在读到他的《衡论》《权书》《几策》等作品时,直呼精彩,认为可与刘向、贾谊之文相媲美,当即上疏推荐。一时间,苏洵文名大盛,公卿争相传诵其文。在后世,他也因精妙的文章而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奋起读书的苏洵虽然最终也没能通过科考实现人生的逆袭,但书读到通达的地步,让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同学们今天读书,也都在争相通过高考的独木桥,这使一些人面临选择焦虑。考不上大学,会不会让努力白费?考上了大学,又会不会因为选错道路而前功尽弃?其实人世间从没有一种努力会被辜负,即使生活在此处为你关上一扇门,也必在别处为你打开一扇窗。

张曜:知耻后勇成典范

清人张曜幼年失学,不过他身材高大、膂力过人,天生是当兵的好料。后来他正是依靠军功,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擢升为河南布政使。

由武官变成文官,这种破格提拔让张曜很兴奋,可还没等他把布政使的椅子坐热,一道弹劾奏章就打碎了他的升官梦。御史刘毓楠说他目不识丁,没文化,难理一省民政财务,故不宜大用,当个武官还可以,担任布政使恐怕不合适。皇帝于是下诏免去了他的布政使职位,改授总兵。职级虽然一样,但又从文官被赶回了武官的行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遭此羞辱的张曜起初愤愤不平,可冷静下来一想,刘毓楠说的也是实情,张曜很后悔年少时没好好学习。痛定思痛,张曜决心补上这块短板,并且请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夫人当自己的老师。夫人一听他的请求,正色回答道:“要教是可以的,不过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一听,二话不说,马上穿起朝服,对夫人行礼,正式入门成了夫人的弟子。从此,凡公余都由夫人教他读经史。每当他脑筋不转弯,或学习有些厌倦、懒惰时,夫人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吓得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

在夫人的教导下,张曜手不释卷,文化修养大大提高。几年后,他不仅能自己草拟奏疏,而且文笔雅驯,颇有才气。后来,他升任山东巡抚,又有人想起他的历史,再写奏章批他目不识丁。这次,他不再选择沉默,上疏请皇上面试,结果从大臣到皇上都被他的学问所折服,无不暗暗称奇。

现实中,有些同学总是觉得之前没能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从而充满焦虑。从目不识丁的一介武夫,到一个能文能武的封疆大吏,用羞辱为人生加油的张曜给我们做了精彩的展示。成功之花之所以还未绽放,只是因为你付出的汗水还不足罢了。

是的,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太晚”这件事。在人生的时光里,我们可能因为懒惰、放纵或看错方向而浪费大把宝贵的光阴,但只要你准备起航,所有的坎坷都无法阻止你扬起风帆。就像76岁才开始学画、100岁名满世界的美国画家摩西奶奶所说,只要开始,永远不晚,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猜你喜欢

苏洵夫人读书
夫人与婆子
苏洵发愤读书
苏洵焚稿
苏洵,中年开始乘风破浪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我们一起读书吧
苏老泉大器晚成
潇水夫人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