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八大特质解读
2022-12-26粟向军
粟向军
(遵义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贵州遵义 563006)
1 中华文明略述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出形态各异、绚烂多彩的人类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玛雅文明、希腊文明等。在群芳争艳的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唯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流淌千年,从未中断,始终为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提供着丰厚滋养,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在5 00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生命力旺盛的中华文明不断充实演进,为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特别对今日中国之崛起而言,中华文明作为中华民族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之基和力量之源,在推动中国人民阔步走向世界舞台、踏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中华文明的八大特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特点鲜明、独具魅力,主要表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统一使用历史悠久的汉字”“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以和为贵”“ 求同存异”“ 以德为先”“ 善良仁爱”“家国同构”八大特质。
2.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共同体,其中汉族占中国14 亿人口的92%,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8%。经过历史融合与发展,56 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团结格局。事实上,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当时生活在中原的华夏族(汉族前身)和中原周边的四夷(少数民族的通称),即东夷、西戎、南蛮和北狄,相互交往融合构成了早期中华民族的雏形,史称“华夏”[1]。历经数千年的民族融合与历史演变,各民族在历史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最终铸就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
2.2 统一使用历史悠久的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 000多年的历史,也是唯一从古至今仍在沿用的文字[2]。汉字是中国人用来记录和传播信息的媒介,起源于象形文字,反映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从上古时期仓颉观物取象创造汉字起,汉字就成为传承中华文脉的精神纽带,尤其是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文字之后,汉字的文化凝聚力不断加强。尽管中国疆域辽阔、方言众多,口语差异导致人们交流困难,但汉字的统一使用和传承在促进民心相通和凝聚文化共识上始终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汉字及其承载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现如今,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汉字和中国文化。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20年,全球共有180 多个国家或地区开展中文教育课程,其中70 多个国家已将中文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外约有2 亿人在学习中文[3]。
2.3 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是中华文明最根本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在对待自身、世界万物和神灵三者相互关系上,不受神灵的主宰,也不被外物所奴役,而是依靠人类道德上的自觉自律协调人、神、物三者的关系,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以史为鉴的深刻感悟,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经验证明,“以人为本”是决定国家兴亡的根本原因。例如,商朝(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纣王残暴不仁,相信天命,实行“人牲”与“活殉”,不把人当人,激起众怒,结果商朝被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取而代之。另一个典型的历史案例是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因实行苛政,历二世而亡。秦朝统一中国后,统治者对人民横征暴敛,并奴役人民大兴土木,如长城、秦皇陵和阿房宫等,只图自身安逸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甚至还实行“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相反,历史上凡是以人为本、实行仁政的朝代或政权常常能延续较长时间,如强大的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和繁荣的唐朝(618年—907年)。因此,国运兴衰存亡最终取决于执政者是否能以人为本、以德治国。
中华文明“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并行不悖。虽然中华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主体性,但并不割裂“人”与“天”的关系。以天为则,天人合二为一,是中华文明的又一突出特点。人与天,即人与世界万物,是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彼此独立但又互相依存。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实际上是中国古人道法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一种人生经验智慧。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主要依靠农业生产,所以自然环境和天气条件是影响农业产出的决定因素。为此,人们只有学习和把握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顺应天时,适应环境,因势利导,选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而不是力图去征服改造自然环境或违背自然规律。西方文明主张天人分离,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坚信人定胜天,遵循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4]。东西方文明不同的思想认识分别渗透在各自的文化中代代相传。
2.4 以和为贵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几千年来“以和为贵”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中国人在为人处世时追求一种和谐友好的关系,即内心平和,人际和顺,家庭和美,社会和谐,国家和睦。在千百年的文明演进中,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形成了尚和求同、以和为贵的文化价值观。尽管历史上中国社会发展变迁,朝代和政权更迭,但自秦朝实现国家统一以来,国家和平与统一始终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主流。
回顾历史,中国始终是一个谐和万邦、爱好和平的文明国家。例如,明朝1405—1433年间,当时中国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明朝廷派遣大臣郑和率领船队7 次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到访了30 多个亚非国家和地区,除促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外,没有动用一兵一卒侵占过任何国家的一寸土地[5]。可见,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将以和为贵视为自带准则。
2.5 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是中华文明儒学思想最鲜明的文化主张。儒家学派认为,求同存异的主张是指在思想和文化交流上既要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也要保留彼此的不同意见。简而言之,既要寻求事物双方的共性,实现和谐统一,也要维护各自的个性,展现多样性,唯其如此,才能促进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世界上有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 多个民族及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6]。中华文明在与世界上其他文明交往中遵循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原则,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与气度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断自我丰富与发展,成就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无论是东汉时期从印度传入的佛教,还是近代从欧洲引入的马克思主义,都被吸纳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如今,求同存异的思想智慧发展演变成中国同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友好交往的基本外交原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一,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2.6 以德为先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治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点。从以德润身到以德治国都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实行德治一直是中国治理国家的优良传统,中国社会历来提倡国家由贤能之人统治,而这些治国理政的社会精英常常都是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及深受国民信赖的民众代言人。选拔人才“德才兼备并以德为先” 是中国社会从古至今选贤任能的根本标准。中国人相信,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会赢得众人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厚德载物才能成其久远,而德不配位必遭灾殃。以德为先的传统始于西周,西周政治家周公制礼作乐开创了以德治国的先河,此后德治与各种宗教在中国社会并存,但宗教从未占据社会主导,成为治国之道,中国长期是一个世俗社会[7]。在修身治国上,中国人信奉美德的力量,更重视以德修身、克己复礼,而不是依赖于祈求神灵的庇佑。今天,在国家治理上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仍然采取的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2.7 善良仁爱
推己及人、慈善仁爱是中华文明赋予中华民族的宝贵品质。中华文化大花园百花齐放,孕育出的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灿若星河,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国社会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纳,并成为中国社会维持人际关系的主导规范。儒家思想主张“仁、义、礼、智、信”,尤以仁爱为首[8]。其观点表示,“仁者爱人”,即一个仁慈善良的人常常会将别人的感受和利益放在心上而处处替人着想;同样,若是自己不想要的绝不强加于人。这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爱人之心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利他主义,也是最具善意的爱。西方文明也有仁爱之说,圣经中亦有云言“己所欲,施于人”,体现了基督教爱人如己的思想。然而,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华文明的仁爱注重利他,而西方文明的仁爱则强调利己。
2.8 家国同构
对中国人来说,家和国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这个概念在中国不仅代表一个政治单位的特定区域,也是指国与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家国命运共同体。这种对“国家”概念的独特解读反映了中国人对“国”与“家”相关性的独特心理感知[9]。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家是以家庭或宗族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即突出表现为血亲—宗法关系。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宗法制是与社会生产力较低下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的一种社会制度。家族宗法制进一步扩大到国家层面就实现了家国同构,因此家国关系在中国文化里一脉相承。中国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中华民族遭受太多的历史苦难有关,特别是近代中国人民对外强欺凌及国破家亡的集体记忆,使他们更加深刻意识到家国关系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有国才有家的根本道理[10]。
中华文明“家国一体”的思想理念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表现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导致数万人家破人亡,损失极其惨重。然而,在全国人民的大力帮助下,灾区仅用3年时间就迅速恢复重建;2020年初,湖北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广大干部群众迅速响应国家号召,团结协作,携手抗疫,在短短几个月内将疫情控制住,举全国之力守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3 结语
中华文明的八大特质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深深渗透在中国现代社会生活及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例如“人民至上”的治国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共商、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等。所有这一系列新概念、新思想、新表述无不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智慧与经验,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更可贵的是,中华文明在继承中不忘发展,守正兼顾创新,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不仅永葆生机活力,还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不同文明是不同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基因,也注定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华文明的内在特质决定了中国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必然走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国道路。
总之,古时中国就已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以及中国的天文知识、历法、哲学等。未来,文明复兴的中国必将继续为人类社会治理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