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化视角下河北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探究
2022-12-26刘梦月张馨月付红旭
刘梦月 张馨月 付红旭
(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根据1956年联合国对人口老龄化的界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达到了严重的程度,按照我国通用标准计算,河北省已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伴随河北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重,我省在养老以及医疗方面的需求也愈发明显。2020年10月23日上午,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编写的《河北省养老服务发展报告》中指出:河北省将2022-2032年迎来老年人口快速增长高峰期,预计2025年河北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占比将超过24%,即人数达到约1893万人;2035年河北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占比将超过30%,即人数达到约2281万人。以此趋势,河北省未来将步入重度老龄化社会,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老人以及汹涌袭来的“银发浪潮”,河北省养老医疗问题又该何去何从?
积极老龄化,指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健康、参与、保障”水平,确保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促使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体力、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潜能,保证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权利、需求、爱好、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并得到充分的保护、照料和保障。我们认为积极老龄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去探究河北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应该怎么样进行发展。长期形成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新兴的养老模式造成一定的冲击,新兴养老模式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始了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新局面。
一、河北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现状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指的是医疗行业和养老行业的双向结合,对双方的资源进行合理化结合,既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又能在养老的同时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供整体性、科学性的医疗服务。2015年国家发布了一篇《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但是河北省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对医养结合这一新模式的探索以及工作部署,在部分地区还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
2012年,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中医院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医院里建立起一座五层的“托老大楼”,开始尝试建立医养结合新模式。邯郸市曲周县中医院具有相对优质的资源,可以为老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在医院各方的努力下,新模式下建立的更专业的医疗设施以及更全面的医疗服务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如此优秀的成效还引起了领导的关注,对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中医院给予了赞赏和鼓励。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后,曲周县中医院更加注重实力提升,紧跟时代发展,借鉴以往优秀经验不断优化改良医养结合新模式,也更加注重加强内部的管理,逐步实现了老年人看病、养老一体化服务,因此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
河北省首个养老院医养结合试点地是坐落于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南阳堡镇的刘贵芳医养结合爱心敬老院,这里的刘贵芳医生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和“全国最美乡村医生”,自身就是邯郸市广平县后南堡村的乡村医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以及较高的医治方法,从医30多年来穿梭在全村72名患慢性病的留守老人之间,用精湛的医术赢得了社会极高的赞誉,刘贵芳在积累了一些经验后开始积极谋划建设一所村里的敬老所,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路上的时间,还能更加系统地掌握病人的情况,更有利于老年人情感上的沟通,可谓一举两得,爱心敬老院逐步创办起来。随后,在邯郸市、广平县卫生及民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刘贵芳创办的爱心敬老院逐渐扩大,成了一所具备150张床位、总建筑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新型医养结合养老院,并于2014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
近年来,该养老院始终坚持以公益性著称,不断推动医疗服务和养老行业的双向结合,给老年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完善和优质的服务。刘贵芳医养结合爱心敬老院在还没有接到政府指示的时候就先一步、主动探索,最终取得优良效果,成为我省医养结合新模式发展的优良经验。
2016年河北省发布政策文件中将石家庄、邯郸作为首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试点城市,明确指出要规划建设一批符合当地特色的医养结合试点项目,同时其他各市也要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方法,促进全省医养结合新模式的发展规划。河北省现有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和社区型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第一种类型——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此类机构大多以福利院为主体,与例如养老院等其他专业养老机构和其他的医疗机构进行合作,由此可以做到在养老机构内部开设医疗机构,实现养老医疗的结合。这样一来,不仅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可以享受成体系的养老服务,还能在养老机构更加便捷地享受医疗服务,直接在养老机构内接受检查和治疗,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下,养老机构可以根据医保报销及其他政策推出一些优惠政策或者套餐。
第二种类型——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该种医养结合以本地区一些大型医疗机构为主体,在此类机构周围修建护理院、养老院等,并和医疗机构进行沟通协商,最终实现服务共享。由此一来,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宜的养老院养老,当身体出现不适或者疾病时可以及时地到合作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当病情进入恢复期之后,老人就可以回到之前的养老院恢复静养,这种方式既可以有效缓解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机构床位紧张的问题。例如,我们之前提到的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中医院内开设的“托老大楼”,如果已经是入住托老院的老人,则该老人看病、取药等均无须住院,如果是突发急症,可以直接走绿色通道直接住院,待病情稳定或好转后,则由“治病”转“修养”,享受医保等优惠政策的同时实现了养老医疗层面的双向便捷。因此这种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的养老模式,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看病难”的问题,还能促进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双方的资源合理共享、合理利用。
第三种类型——社区型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该种类型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一般位于社区,符合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倾向,满足老年人渴望家人陪伴的需求,因此催生了此类服务模式。这种类型与第二种类型不同,各个社区通常情况下会选择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合作,组织医疗机构的医疗人员定期对社区内的老人进行检查,并定期寻找一些有能力的养老企业对社区内的老人进行相应的帮扶,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河北省保定市于2016年10月9日开业的社区医养结合综合服务中心,在保定市民政局、莲池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使用“和社区”云平台技术,并与河北大学护理学院进行合作,成功为老年人提供了信息化、便捷化、合理化、人性化的服务。
二、河北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河北省有关医养结合相关机制不完善
对于养老与医疗服务的开展与监管,河北省主要以部门的规章、政策文件为主。所以在现有政策规定下,医院没有资格自行设立养老床位。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如果想自行为老人设立养老床位既不符合政策要求,也不符合法律规定。同时,不仅仅是医院,其他各部门想做一些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行为,都没有相关的机制来保障其自身,从而减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
(二)河北省医养结合模式资金少
传统养老模式筹资模式比较固定,但是由于医养结合模式是时代新生,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筹资机制来保障医养结合模式的顺利运行。同时由于医养结合模式资金短缺,导致机构内部基础设施不完善,医疗器械更新不及时,部分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医疗机构已经岌岌可危。
(三)相关医养结合专业人员基础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性人员
首先,我国专业性护理人员缺失,部分护理人员专业性较弱,是行业内护理人员的主要问题。其次,护理部门建设充斥着许多乱象,如无证上岗,岗位流动性强,素质较低。专业护理人员短缺已经成为限制医养结合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促进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专业性,高素质性已经无法拖延。
(四)河北省社会力量参与过少
社会力量,指能够参与、作用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包括自然人、法人(社会组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党群社团、非营利机构、企业等)。我们社会上存在广泛的社会力量,如果可以在政府的发动下,或者是人们的自发下让他们参与到我们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工作中来,这将是庞大的一股力量,但是现阶段河北省内的社会力量还未出现大规模参与。
(五)多头负责的行政体制使得政策落实不到位
我国医养结合制度的推行由多个部门协作配合,如果多个部门协作配合得当还好,但是如果有一些部门不作为,就会出现管理不当,职责交叉,任务分割,搁置不管的现象。就会使得整体出现碎片化漏洞,各个部门无法各司其职,物尽其用。
三、河北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建议
(一)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制度规范和保障
发达国家在老年长护机制下都具有完整的立法机制来保障其顺利运行。反观我们国家,应该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社会环境,制定符合我们国家情况的相关法律,从而可以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明确医养结合的基本范畴,为其制定行为规范和标准,合理保障双方的权益,以保障医养结合模式的顺利推进。
(二)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结合国外发展案例以及我国发展国情,新模式下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需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来为其保驾护航。首先,中央应对长期护理保险机制的各个方面进行界定,从而尽可能地减轻地区差异和资源分配不均。其次,各地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不同,进行前期试点工作,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医养结合是医疗和养老的深度结合,从长期来看,长期护理保险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医疗和养老进行更好地结合提供合理的保障,因为长期护理保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老年人养老金不够的问题,并且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做一个正确的引导。并且,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进行一些资金上的帮助。
(三)健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人才培养体系
政府以及企业方面确立了发展任务、社会明确了我国需要的养老模式、国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但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我国目前在养老行业以及医疗行业,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专业的人才团队。无论是医疗领域还是养老领域,没有专业的人才就没有长远的发展,因此缺乏合适的人才已经是一项重要的难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道路。
第一,加大资金投入以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学习国外先进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打造新一代的人才团队;第二,充分利用高职高专、中专等职业教育体系,让原本局限于传统高校中设立的老年护理专业实现最大化扩张,以此发现更多的人才;第三,要对现有医护人员、养老服务人员加增老年护理知识培训和专业训练,以此来增强重视程度,同时拓宽老年护理人才的来源;第四,注重培养人才的同时要加强高素质照护人员的选拔和培训,根本上提升服务水平,还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将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第五,加强在职人员岗位培训,定期进行技能考核,建立合适的监管制度,健全薪资机制,对相关看护人员及时更新换代。我们要在现阶段帮着他们牢固医养结合大利于民的观念,使之更好地发展。
(四)发动社会力量促进医养结合发展
政府最重要的作用是正确的领导和政策方面的实施,可是在医养结合的发展进程里,我们必须知道,真正想要促进医养结合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的作用。新生模式下的医养结合,要求各部门以参与者的身份投入到发展的道路当中,最首要的就是实现政府政策的上传下达,认真落实政府的各项政策。其次,要配合政府的同时发动社会上广泛的社会力量例如义工、志愿者、非营利组织、社会上的一些社团等,将模式改革深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我们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由此即可加快我们接受并适应新模式的脚步,鼓励社会上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事业中,进一步壮大我们的力量。
(五)政府协同各部门建立合理机制共同推进医养结合进程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是我国社会发展道路上的一项创新的举措,但是在面对长期形成的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下,民众不免会固化思想,再加上传统思维的影响,发展道路上面临的困难不言而喻,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的协调调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政府要先发布相关政策,建立合法机制;第二,政府想要带动各部门协同发展,首先就是要打破各部门之间的沉默,建立相互沟通的信息桥梁;其次要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严格落实并积极鼓励各部门共克时难、携手并进;再次,政府应当时刻发挥主导作用,合法、合理、正确地运用自身权利的同时做好规划,防止铺张浪费;最后,政府在此方面应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注重养老队伍的人员建设,选拔和培养相关人才,建设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综上四条,政府便能在合法、合理、正确的范围内团结各部门,为医养结合最大程度的“开绿灯”,发动社会力量促进医养结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