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实挑战与实施路径

2022-12-25池雪丰

台州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数字人才建设

池雪丰

(台州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进步的速度不断加快,新概念与先进理念层出不穷,尤其是随着5G通信、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迭代,数字化对各行业、各领域、各场景的赋能已是大势所趋。在乡村振兴中,数字赋能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战略于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继而于2018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里明确提出数字乡村振兴战略,同年又指出“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1],将乡村振兴与国家发展紧紧绑定在一起。此后,国家多次发布文件,加速推进数字乡村的建设。2019年5月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9年12月,《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发布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年1月,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同年7月,发布《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系统搭建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总体参考框架。2022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以数字技术赋能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提升乡村公共服务。同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同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这一系列文件的发布,在为数字乡村建设指明方向、提出要求的同时,也表明数字赋能在作为国家重点工作的乡村振兴中具有紧迫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乡村振兴工作中极其关键的一环。

一、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开宗明义,指出数字乡村的内涵:“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2]同时,一些学者对数字乡村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有益探索,其中涉及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乡村经济、乡村振兴等要素,给我们诸多启示。本文认为,探究数字乡村的内涵,仍应沿波讨源,紧扣“数字”和“乡村”二词,分析其蕴藏的复杂内容,发掘其深刻内涵。

数字乡村之“数字”,涵盖数字容器和数据本体。数字容器包括实体设施和虚拟平台:前者如基站、管线、传感器、计算机、机房、卫星等,发挥数据采集和传输的作用;后者如云计算平台、大数据系统、互联网等,发挥数据整合与分析的作用。数据本体是数字容器所采集、承载的数据以及数据所反映的信息,为数字乡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数字乡村之“乡村”,则涵盖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乡村不再以农业作为唯一经济来源,不妨用意义更宽泛的“产业”来替代“农业”的说法。“数字”和“乡村”是建设工程的着力点与核心元素,乡村振兴则是数字乡村的落脚点与长期目标。鉴于此,数字乡村应至少包括三方面内涵:以数字化为手段、以乡村为作用对象、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简言之,数字乡村就是通过数字容器的建设改造和乡村数据的采集、传输、整合、分析、利用,助推乡村在经济产业、服务治理、生态环境等维度实现全面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

得益于国家的重视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对当地数字乡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和落实程度也不尽相同。同时由于我国各地乡村的自然禀赋差异较大、发展特点各不相同等因素,数字乡村建设仍面临现实挑战。

(一)乡村现状带来的问题。乡村现状基本面带来的问题,主要有经济、治理、生态三方面。乡村经济方面:产业中的生产、销售方式较为传统和单一,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渠道等资源都比较匮乏,竞争力不强。同时,由于没有打通产业链以及缺乏足够力度的政策支持,规模效应不明显。乡村治理方面:农村人口中以老年和幼年人口为主,青壮年数量不足,人口断层严重,治理负担较大,治理手段有限,整体水平相对落后。乡村生态方面:存在原生态保护不够,改造不能因地制宜,环保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

(二)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挑战。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物质、人员、政策三方面。

1.物质基础有待加强。一是城乡间互联网普及率有明显差距。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尚不及2020年12月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的79.8%;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农村网民规模为2.84亿,农村网民占整体网民的27.5%。而我国农村常住人口近6亿。根据以上数据推算,目前农村还有近50%的地区尚未普及互联网,接入互联网的农村网民只有农村常住人口的大约一半,可见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城乡网民规模差距都较大①完整报告参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s://www.cnnic.cn/n4/2022/0401/c88-1131.html。。二是城乡间数字化应用普及率有明显差距。农业、农村信息的大数据库建设虽方兴未艾,但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数据的开发、整合还是共享利用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三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目前数字乡村建设的资金来源以政府为主,其他资本的参与热情明显不高。就民间资本或其他资本而言,尽管数字乡村建设未来可期,但投资周期相对较长,短时间内难见成效,成本回收速度慢,营利效率不高,各方资本“虽想进场但也需要契机,因此大多呈现观望状态”[3]。如何适时适度地引导市场进入数字乡村的赛道,发挥其杠杆作用,同时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二者职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人员支撑亟须补足。一是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强。农村居民是数字乡村的主要受益者,同时也应该是重要参与者。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全国和省级主要指标汇总数据》,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年龄在55岁以上的比例为20.7%,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比例为1.5%,高中或中专比例为8.9%②完整报告参看:国家统计局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全国和省级主要指标汇总数据》,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7/t20180717_1610260.html。。可见年龄相对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等限制了农民对于数字化设备和手段的使用,更直接导致了农民参与热情的消减。二是人才的引进培育不够。数字乡村的建设发展,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即具有农业农村的知识背景和具有数字技术的知识背景,二者不可偏废。相对而言,乡村基层人才本身已然不足,有相关技术背景的更少。按此标准来看,人才的紧缺程度可想而知。人才的缺失,给乡村的有序管理和设备维护调试带来很大困难。

3.政策保障尚待完善。一是顶层设计有待完善。目前的数字乡村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开展中还会出现诸多问题。从实践方面来说,数字乡村建设仍需加强统筹,尤其是市级以下更加细化的配套政策较为缺乏,不足以应对各地乡村的不同问题,难以达到因地制宜的效果。各村的数字化建设往往自给自足、各行其是,从而导致数据标准不一致、数据规模不可观、数据资源不互通,产生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根据学者调研,在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较高的浙江省,超过20%的村民表示村里没有数字乡村的建设规划,超过半数的村民对当地政府是否有总体规划并不了解[4]。二是监管机制尚未建立。在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下,个人的隐私数据无所遁形,需要相关政策出台,弥补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隐患。数字乡村建设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然而既有的互联网相关法规与数字乡村建设内容、具体治理措施都并非完全处于同一维度,解决的方法和思路不能直接套用于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因此,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和规范,切实保护乡村产业现代化进程中买卖双方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信息安全,同时保障乡村地理、农业、政务等方面数据的安全。

三、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路径

数字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统筹协作进行,其方法、手段也是多元化的。我们从数字乡村的内涵出发,结合建设过程的种种问题,聚焦于信息化设施、大数据资源与复合型人才三方面的实现路径。

(一)以信息化设施为基本前提。信息化设施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本单元,是一手数据采集的必备条件和多种数据联通的重要平台。通过设施铺建,乡村大数据得以建立,从而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的进程。

1.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必须硬件先行。按照相关要求,以高标准、超前性统筹规划城乡网络建设,推动城乡之间、乡村之间的数据互通。在扩大4G网络覆盖,推广百兆网络入户,普及IPv4互联网协议应用的同时,加快5G布局和建设,推动光纤和IPv6互联网协议的普及和应用。

2.加强遥感卫星设施建设。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多元,各地的自然禀赋如气候、耕地、水资源等各不相同。通过遥感、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建立乡村耕地、林地、气候、水资源等资源数据监测体系,完善农村、农业信息大数据库的建设,为数字乡村发展制定科学规划提供真实信息依据。

3.加强“雪亮工程”设施建设。“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数字乡村建设中,要进一步升级“雪亮工程”设施,同时优化如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图像容量压缩技术等软件算法;增加设施的应用场景,实现所有道路、主要出入口、公共场地等区域的监控全覆盖,并与同级和上级数据中心形成联动,打造平安乡村。

(二)以大数据资源为关键元素。数字乡村是一个长期、动态、创新的过程[5]。数据的挖掘、整合也并非立竿见影、一蹴而就。通过长期的数据挖掘、整合,可以有效拓展乡村数字产业链。

1.构建数字乡村农业经济体系。智慧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打造经营决策、生产管理、流通销售的数字农业产业闭环,对于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生产决策方面。及时全面地了解线上交易信息,同时结合交通条件、人员年龄构成、自然禀赋等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人工筛选决策,制定出生产全周期的解决方案[6]。二是生产管理方面。建立“耕、种、管、收”全程的智慧农业生产应用场景[7],实现生产全过程的可监控、可跟踪、可预警,做到饲料肥料的精准投放和农机作业的精准调度。三是流通销售方面。加强智慧物流体系建设,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充分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拓展客户群体;注重打造产品品牌,建设体验式产业基地,丰富产品宣传的销售形态。

2.构建数字乡村文旅产业体系。数字化应用不仅体现在农业上,乡村还要积极拓展其他产业的发展,文旅是当前消费需求的热点所在,更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将数字和文旅结合,能形成“1+1>2”的效果。一是实现乡村文化的数字化。通过数字化手段记录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价值突出的文化资源和非遗项目,共享数据资源,使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和传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兴起的数字孪生技术,已经成为解决文化实体保存困难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古村落文化源远流长发展的有力手段[8]。二是实现乡村文旅的多样化。通过数字技术,加大对乡村原有旅游产品的改造升级力度,实现以休闲度假、体验养生为主的多元休闲旅游产品升级。数字文旅的推进,不仅提升了外来游客的旅行体验,也丰富了本地村民的精神生活,不仅为乡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也助力乡村口碑的建立和文化的传播,从而带来间接、动态、长期的其他收益。

3.构建数字乡村服务治理体系。一是乡村服务的数字化。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便民服务、公益服务、咨询服务、电商服务等多种服务,提高服务的及时性、精准性和便捷性[9]。同时,通过乡村数据平台,对接更多外部资源,为医疗救援、线上教育等网络服务提供保障。二是乡村治理的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的关键在于通过数字化技术完善村务公开机制,增加信息公开的频率和数量。政府通过监测前端的数据收集,能够精准把握当前的治理需求,对村民的诉求也能做到及时响应,提高治理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匹配度。同时,数据的共享与信息的互通,拆除了信息壁垒,既加强了部门间的业务协同,也减少了政府和群众间的信息不对称,有效拓宽自治渠道。

(三)以复合型人才为重要保障。复合型人才是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我国乡村人才水平不高、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的现实条件下,坚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等多措并举,才能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的步伐。

1.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一是借助委培、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方式,吸引年轻人扎根乡村。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节节攀升,但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政策优惠等措施,吸引该群体中部分符合条件的人员投身数字乡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新鲜血液和生力军,实现乡村和毕业生的双赢。二是就近利用高校资源,借助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科研优势,通过驻村指导或横向项目,积极开展校地合作。高校具有学科丰富、专业性强、人才充足的特点,在数字乡村建设方面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前,许多高校都在广泛开展地方服务,乡村可以通过相关部门主动对接,实现高校和地方的双赢。三是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号召乡贤通过投资、办学、捐赠等方式反哺家乡发展,鼓励乡贤回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在浙江上虞,通过搭建新老乡贤互动交流平台,畅通反哺家乡的渠道路径,打造乡贤品牌等方式,已经在乡贤文化和乡村社会治理方面取得丰硕成果[10]。数字乡村建设,可以以此为样板,强化人才的支撑作用,实现乡村和乡贤的共赢。

2.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内生型人才的培养。内生型人才培养即本土村民的培养。村民是数字乡村的主要受益者和主体参与者,但相较于专业人才而言,其文化水平偏低,因此提高村民的数字化素养,强化其主人翁意识是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完善乡村教育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根据当地情况,针对性地吸引教师、企业家、研究人员等群体,形成人才培养基地,保障村民阶梯式、全方位的学习提升。同时,乡村可以利用网络工作室、网络互动课堂等在线资源,满足村民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二是外生型人才的培养。外生型人才的培养即引进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乡村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人才城乡的流动,鼓励人才前往高校、研究院、企事业单位进行交流培训,将理论和实践互相碰撞,进一步提高对于数字乡村的认识。另一方面,乡村要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提升计划,打造人才培训基地,构建人才交流平台,创造人才发展机会,全方位助推人才引进的增量提质。

3.出台人才激励政策。数字乡村建设,既要筑巢引凤吸引人才,更要“引凤筑巢”留住人才。一是出台人才待遇保障政策。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人才待遇,给予相关补贴,及时解决其生活困难,确保人才在引进来的同时更能留下来。二是出台人才评价考核政策。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在一些方面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从而心无旁骛地投入数字乡村建设,发挥出更大价值[11]。一方面,要视乡村情况,创新人才评价考核机制,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要制定量化细则,确保人才对每条标准的理解和认同,充分体现公正性。

除此之外,还需要利用数字化方式,建立专门人才信息电子资源库,实现人才的精细化管理,使数字乡村建设问题得到高效的解决,真正实现人合其事、人尽其才。

猜你喜欢

数字人才建设
人才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答数字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