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治法”初探
2022-12-25谢炯东雷根平王婷董盛何旭恺
谢炯东 雷根平 王婷 董盛 何旭恺
1.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意治法记载于古籍医案中,多用以治疗奇疾,至清代陈士铎[1]217于《石室秘录》中立论详述,曰:“医者意也,因病人之意而用之一法也,因病症之意而用之又一法也,因药味之意而用之又一法也。”这是严谨而缜密的中医临证思维,其中包含了病患、病症、药物之意,从认识疾病到治疗疾病,“意”字贯穿其中,医家不可不察。意治法临床应用广泛,许多医家都有意或无意对此有部分认识和经验,但容易忽视而未形成系统,不利于临床辨治与教学。笔者通过查阅古今相关文献,对意治法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能为临床辨治与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示。
1 “医者意也”是意治法的核心
正如刘渡舟先生所言,古人“医者意也”,这个“意”字跳出了教条的条条框框,赋予了医者的独立思考,运用思维、理论、经验以及调查研究获得资料,建立自己的“辨证观”[2]。意治法以“医者意也”为前提,离开这点意治法无从谈起,前人对此已著述良多。“医者意也”蕴含着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正如清代医家喻昌[3]所说:“闻之医者意也,一病当前,先以意为运量,后乃经之以法,纬之以方,内经所谓微妙在意是也。”干祖望[4]认为,“医者意也”的含义应当是当你要替人治病,第一步把你过去读过的包括经典著作在内的医药文献,好好地回忆一遍;第二步把眼前的病和固有的技术综合起来思考斟酌;第三步才作出决策,从攻从补,取温取凉来制订治疗方案。可见,一古一今,医家对“医者意也”的理解存在共通之处。
临证时面对具体问题,采用相应的具体手段就是方法,选择方法的基本原理则为方法论。“医者意也”正是中医极具特色的方法论,在病患、病症、药物之意中都有体现。每当遇到疑难诊断的问题时,医家都会自然地回归到患、症、药当中,常常从逻辑思维逐渐移向了以“医者意也”为代表的形象思维[5]。清代许宣治《怡堂散记·又病制方》曰:“医者意也。临证要会意,制方要有法,法从理生,意随时变,用古而不为古泥,是真能用古者。”[6]说明其中亦包含着理、法、方、药。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资料,形成了对疾病与人体健康的规律性认识,并逐渐将之趋于完善,“医者意也”在中医临床思维形成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7]。用心思虑、深刻体会疾病,知常达变,辨证用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固守成方等,均体现了“医者意也”对临床思维形成的影响[8]。中医讲究方法论,得其门而入,方能事倍功半,窥其奥妙,意治法以“医者意也”为核心,对临床辨治与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2 意治法探析
2.1 病患之意 因病患之意而用,即临床上根据患者喜温热、喜寒凉、喜实按等所喜不同,分别投以顺应其性的药物,如喜温热者,投以温热药;喜寒凉者,投以寒凉药。顺病患之意,多为逆治,是为逆其病,不违其意而获效。观病患所喜恶之表象,而察其疾病之内在,此必源自其身体所需,所以顺从病者之意,补其不足,泻其有余。
张介宾[9]曰“宜寒宜热,宜温宜凉,当名求其属以衰去之”,表示了病患之意多以寒热温凉为主要感受。病患之意究其源,施治乃为正治,亦称为逆治。方老认为,所谓“正治法”,即疾病的治疗方法与其临床表现相反相逆,因此又称“逆治”,如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等[10]。《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微者逆之,甚者从之”,“正治”可解释为逆其证候性质的治法,指使用与其疾病本质相反的药物而纠其偏。“病患之意”多用于性质较单一,病情较轻浅的病证,如热者寒之,即用寒性药物来治疗热性病证。
《名医类案》载隋炀帝晚年,沉迷酒色,方士进大丹,帝服之,荡思不可制,入夏帝烦躁,数百杯而渴不止,太医承莫君锡诊后奏曰“心脉烦盛,真元大虚,多饮则大疾生焉,因进剂治之,仍乞进冰盘于前,稗日夕朝望之”[11],此望冰解烦之术,自然是病患之意的巧妙运用。苏美玲等[12]治疗一慢性荨麻疹,患者自觉时感后背冷风吹过,恶寒恶风,寒多热少,辨为风寒客表之症,故治以辛温散寒为法,以桂枝汤合玉屏风散为主方加减,经治疗后周身疹退未再犯。《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与“病患之意”高度契合,其中还概括了寒热病证及其治法。后世医家以仲景为首,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创新,发展出了寒热真假、寒热位置、寒热先后、寒热转化、寒热多少等证,完善和拓展了中医基础理论。
2.2 病症之意 因病症之意而用,陈士铎喻为杯弓蛇影,其本质是详细了解患者症状,明了病机,从病机出发而给予治疗;或以言语开导劝解,舒缓情绪以解心结;或以药石口服入体,扶正祛邪以愈疾病。此由病症之意,体会病机,给予相应的治疗,自可收功,预后昭然。从病症之意而用,即是整体联系,审证明因,乃治本之法也。“证”,乃是人体疾病的一个客观反映,既有客观的规律性,也存在本身的特殊性,临床医家对其分析研究、综合归纳,得出治疗方案。疾病的证绝不是可以捏造出来的,它是生理病理的客观产物,证之于病如如影随形,应详细了解患者症状,明了病机,从病机出发而给予治疗。
朱丹溪治痰正体现了病症之意,依据临床症状表现辨别痰邪性质,如热痰,可见于喉痛;寒痰,可见于关节疼痛;惊痰,可见于癫痫抽搐;暑痰,可见于呃逆、眩晕等病;食痰,可见于疟疾等病;湿痰,可见于腹痛、泄泻;风痰,可见于眩晕;气痰,可见于胁痛[13]。凡事物显露都会有其征象,正如古书记载扁鹊见蔡桓公,扁鹊何以预知桓侯的疾病变化?唯外候诊治之而知其必然也。医家见微知著的本领,重在发于先机,察病情而知生死,皆因识证知机,侧面反映了病因病机的重要性,所以与其相关知识都应该重视,不可轻视。
因病症之意,详细了解病症,重在取证,如知晓杯弓蛇影之故而解其疑,病自能痊愈。《石室秘录》就强调人的不同,治法应当区别,是“病症之意”的重要体现,如“人久坐,则血凝筋疏,久卧则肉痪而骨缩,必使之行走于途中,攀援于岭上,使身劳而后以药治之,是为‘劳治法’”[1]135。在疑难杂症中,“意治法”常见其功。《奇症汇》中记载,石藏用在诊治一怪症曰:“……方书无此(治则),以意求之耳”[14],在浩如烟海的医书中,记载着不少疑难杂症,医家首诊常深思无果而难以着手,但“以意求之”往往能取得成效。古籍记载,沈鲁珍治某人,中年时忽屡梦白人持刀自割其头,至流血即惊醒,自后闭目亦然,沈曰“寐而见白人者,肺虚也。古人多用独参汤,每服人参一两,一剂而愈”,服之果验[15]。古人常在实践中转换辨治思路,来解决某些个体化治疗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中医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笔者认为凡是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的临床理论和方法,都应探究其“意”,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并加以总结。
2.3 药味之意 《黄帝内经》中阐述气味配伍理论,“四气”即寒、热、温、凉,其中寒热属性不偏颇者又被称为平;“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后世又将“淡”归入甘味,“涩”归入酸味,合称“四气五味”,简称“气味”,也称“性味”[16]。
明清时期张景岳[17]谓:“用药之道无他也,惟在精其气味,识其阴阳。”气味间的配伍实质上是药物阴阳偏性的配伍,治病恰是运用药物阴阳气味纠偏调平的过程,气味配伍是方剂发挥疗效的基础[18]。因药味之意而用之,乃是药物配伍之法,组方遣药之妙,然药物除气味之外,其生物属性有其特有的指向性功用,是比类取象的重要体现。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与反复验证,后世医家在古人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和发挥,使“药味之意”的临床使用日臻完善。
张锡纯[18]《医学衷中参西录》载蜈蚣“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并且记载医案一则,“奉天那姓幼子,生月余,周身壮热抽掣,两日之间不食乳、不啼哭,奄奄一息,待时而已,拟用前方将白虎汤减半,为其抽掣甚剧,薄荷叶、钩藤钩、蜈蚣,又加全蝎三个,煎药一盅,不分次数徐徐温灌之,历十二小时,药灌已而抽掣愈,食乳知啼哭矣;翌日,又为疏散风清热镇肝之药,一剂全愈。”尽显蜈蚣性善走窜,内开脏腑,外通经络之意[19]。现代医家吴献红等[20]治疗习惯性流产,寓“假物寄生”之意,遂加用大剂量桑寄生、菟丝子两味寄生植物,求同气相求之理,获得奇效。孙永法等[21]治疗一阳强不倒而下腹掣痛者,思地龙一物,体柔软,喜潮湿土壤,性属阴,用此象形软其阴茎,与陈氏“因药味之意而用之”暗合,配芍药甘草汤以缓其下腹掣痛,疗效极佳。崔云认为,风药不可囿于治疗内风、外风及风湿类疾病,亦体现了药味之意,正是风药“春气之生发,风性之轻扬”的特点,其能升、能行、能散,人体全身无处不至,遂能“风药疗百疾”[22]。医家借“药味之意”灵活变通应用药物方剂,为治疗今病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故中医辨证论治的学习和运用,应重视灵活运用药味,而不能死守一方二药。
综上所述,意治三法各具有其特点,或从病患之意究其源,或从病症之意审证明因,或从药味之意组方遣药,但整个思维过程中始终不能脱离“医者意也”这个前提。一方面是医者充分掌握四诊资料,深究得病之因,发病之机,通过精思熟虑,进行分析综合,最后得出治疗法则的一种思维过程[5];另一方面通过转换辨治思路,来解决某些个体化治疗的难题[23]。得益于以上两点,意治法可以抽象而又具体地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现实中部分医家借意治之名夸大疗效,未经实践,不循医理,只凭主观臆测而随心施治或故弄玄虚,实属荒诞。意治法应立足于博学之上,正如《素问·示从容论篇》所言“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可以十全”,凭借记忆、经验、观察、判断、类推等能力诊断疾病,再借以砭石汤药纠人体之偏,治病方能获“十全”之效。临证时应知常达变,辨证用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妄自揣测,以主观臆测治之。
3 结语
意治法的核心是“医者意也”,“医者意也”正蕴含着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意治法通过病患之意、病症之意、药味之意来察体之所需,审证求因,组方遣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医者通过经年的积累和实践,形成自身的临证经验,深刻体会疾病,制方有法,法从理生,用心思虑而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遇到临床难题常从逻辑思维逐渐移向了以“医者意也”为代表的形象思维,此乃临证会意,正是意治法的独特之处。意治法立足于博学之上,或从病患之意究其源,或从病症之意审证明因,或从药味之意组方遣药,医家应于生活中勤加学习,临证中细细体会,切忌随心施治或故弄玄虚,以主观臆测治之。意治法是中医治疗疑难杂症之圭臬,万万不可随意摒弃,切忌以“玄幻”“空谈”议之,将之束之高阁而不用。通过深入了解意治法,把握其应用指征,与其他治法优势互补,将能更好着眼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