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防治技术
2022-12-25毕宝森
毕宝森
(陕西省蓝田县辋川镇人民政府,陕西 蓝田 710500)
松材线虫病是我国有史以来森林资源最危险的生物灾害,松树从感染该病到死亡时间仅需60天左右,常常导致松林出现大面积死亡,严重阻碍松林资源的建设和发展,所以该病又被称之为松林“禽流感”、松树“癌症”。倘若松材线虫病得不到科学有效的防治,对松树资源造成的破坏性还会不断加剧,更甚者导致以松树资源为主体的景观将不复存在,引发的生态环境破坏将难以估量。所以应当充分重视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工作,结合松材线虫病造成的危害特征,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防治,才能控制和减少松材线虫病带来的巨大危害。
1.松材线虫病的概述
1.1 什么是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病又名松材线虫萎蔫病,是松科植物感染松材线虫而导致的一种病害,不仅传播率高,而且造成的危害性极大。目前该病在我国很多省、市自治区都有分布,而且已知患病的松树品种为24种,尤其是马尾松、落叶松树种患病率更高。
1.2 松材线虫病的病原
松材线虫是引发松材线虫病的主要病原,松材线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主要通过寄生方式生存,成虫虫体细而长,体长在1mm,雌虫尾部为圆锥形状,末端圆,雄虫尾部类似于鸟爪,弯向腹面。松褐天牛是引发松材线虫病传播的重要媒介,一头成年天牛携带的线虫数量达到上万条以上,感染该病并发生枯死的松树,树体当中依然有很多活体松材线虫大量存在,历经长时间的寒冷条件,部分松材线虫发生自然死亡,也有的形成角质层不断增厚、内含物变多、口针与食道退化耐久性的幼虫。休眠的幼虫,第二年春季松褐天牛羽化过程当中产生很多二氧化碳,而休眠幼虫对二氧化碳趋化性非常强,导致休眠幼虫通过虫蛀道向天牛蛹室大量涌入,并通过天牛羽化器官吸入或者在肢体上附着。每年在5~7月份松褐天牛飞到松树上取食其嫩梢时,线虫通过伤口部位侵入到松树体内,经过4~6d,一代线虫便会在树脂管当中得到快速大量繁殖。同时松材线虫病还会对松树树脂道上皮细胞、薄壁细胞造成危害,引发树体失水,降低蒸腾作用,导致松树分泌的树脂快速减少更甚者停止,并对疏导组织造成堵塞,影响树体正常新陈代谢,导致树体发生死亡。另外,松材线虫病还会随着病树原木的采伐和相关制品向无病区进行传播,进而导致病害危害远距离扩散。松材线虫病不仅是危害森林最严重的一种病害,而且也是最棘手、最顽固的病害。
2.松材线虫病的危害
松材线虫病不但有着很强的致病能力,同时其潜伏期较长,感染该病的松树,会导致树脂分泌明显下降,同时能够发现松树嫩枝树皮上留下松褐天牛啃食的痕迹以及产卵刻槽的痕迹。遭受松材线虫病侵袭的植株,叶片失绿,并不断变黄发生枯死,有的成为红褐色,最终引发病害植株整株死亡。但是植株针叶可以长时间保留在植株上,不发生脱落,有的到第二年夏季之后才出现脱落。枯死的松树树干木质部横截面呈蓝色改变。松材线虫病每年发生一代,适宜的气温条件,平均为14℃左右,倘若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感病,松树的松针由叶片失绿到整株死亡仅需30d左右。病树死亡时间一般在9~10月份,发病时间以及死亡时间也是诊断该病的重要参考。
3.发病原因及发生规律
3.1 病因分析
引发松材线虫病发病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存在容易感病的寄生树种,由于蓝田县大面积地应用马尾松这一树种进行绿化造林,给松材线虫病传播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存在能够引发疾病的活体松材线虫,由于蓝田县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均气温在13℃左右,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松褐天牛以及松材线虫的传播流行提供了良好的繁殖条件,进一步加重了的松材线虫病的流行与传播;三是蓝田县毗邻松材线虫病高危发生地区,同时随着当前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携带有松材线虫病的木材通过人为途径传入林区,极大地增加了该病发生几率;四是近年来蓝田县大力推广封山育林政策,使得林区杂草丛生,给人员进山巡视也带来很大影响,致使发现松材线虫病时已经引发较大面积的损害,不能及时防治,导致损失加大。
3.2 发生特点
松材线虫病潜伏期较长,很多松林感染病之后症状一般较短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再加上监测技术手段较为落后,导致疫情发现较晚,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二是松材线虫病主要通过松褐天牛这一虫媒造成传播,蔓延扩散速度快。三是症状多样,影响准确及时确诊;四是存在很多传播途径,除天牛传播方式之外,也会通过木材交易和运输等人为因素造成传播。
3.3 感染过程
松材线虫主要经松褐天牛咬伤松树枝条的伤口部位造成侵害,由于天牛羽化成虫之后,会携带很多线虫,松条被天牛啃咬过程当中形成很多伤口,这时松材线虫便会通过这些伤口进入寄主造成侵害,并通过30d的大量繁殖与侵害,导致松树发生各种症状。
4.当前防控存在的问题
4.1 治理难度大
对松材线虫病治理难度大主要体现在:首先,植物检疫是防治植物疫病最重要的措施,松材线虫作为当前林业发展过程当中一种严重的外来有害生物,本身就反映出植物检疫面临较大的工作难度,一是我国检疫工作开展时间相对较晚,在此方面又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应用的检疫技术方法较为落后,进而加重了植物疫病传播几率。二是苗木、木材及相关制品省际间的调运检疫不够严密与规范,也增加了植物疫病的传播。其次,松材线虫病自身存在的流行特点防治难度:一是病害发生的早期阶段症状都不明显,病害引发明显的症状时才引起注意,此时疫病已经大面积发生,防治难度不断加大。二是松材线虫病有着较快的传播速度,这与松材线虫自身繁殖速度快,无法有效控制传播媒介密不可分,所以一旦有病害出现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三是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涉及很多环节,只有联合各种有效措施才能获得理想防治效果,倘若其中某一环节存在问题,就很难保证整体防治成效。
4.2 防治技术落后
自从我国在1982年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我国对于该病防治工作的研究一直都在继续,并在防治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尽管如此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防治松材线虫病方面应用的技术措施仍然处在较为低级的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基层林业工作人员不重视先进技术方法的应用,积极性不高。同时,学习能力受限,对新技术的掌握与应用都造成较大影响。
4.3 资金缺乏
防治松材线虫病无论是有关科研单位进行新技术的研究、新方法的试验以及基层林业工作者直接进行防治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资金支持。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导致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面临很多困难,如资金投入不足影响松材线虫病防控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导致研究进展缓慢,先进的防控技术得不到推广和应用。而且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无论是砍伐、清理遭受病害侵袭的树木,还是喷洒药剂,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非常巨大,如若资金短缺,就会影响这些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导致病害反复出现。
5.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技术
5.1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
及时掌握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是提升防治成效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所以蓝田县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构建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水平,以便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具体可在辖区出入境公路设置检查站,加强木材与相关制品的检查,每月调查了解区内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情况,有问题发现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治。并且加强木材市场检疫执法,发现问题木材应全面销毁。最后还应当构建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有关部门职责,保证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的充分落地,提升防治成效。
5.2 增强防治意识
一是森林保护有关专家与学者应当利用学术会议文件等方式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汇报,提高政府和全社会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重视程度,同时扩大防控方面的投入。二是强化林业工作人员技术培训,增强其思想素质与业务能力。三是运用广播、电视、报刊以及宣传材料等各种方式,强化公众预防防治松材线虫病方面的知识科普,增强全民防范意识,并与有关部门充分配合,保证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高效开展。
5.3 实施科学防治
5.3.1 消灭传染源
结合监测情况,构建完善的防治方案,并上报主管部门同意之后,于松褐天牛羽化前全面砍伐清除各种病木,来控制和减少传染源。具体措施如下:首先,落实责任制,明确个人职责。二是砍伐工作实施过程当中,必须要先封锁后除治,同时从疫点边缘向中心进行除治;三是严格按照砍伐标准进行砍伐,伐桩必须要控制在5cm高度以下,保证锯口平整,并用刀砍成1cm深的十字形刀口,伐桩运用药物喷洒处理,之后剥去树皮,运用塑料套将伐桩套牢,覆盖土;四是全面销毁砍伐的疫木。
5.3.2 切断传播途径
松褐天牛是引发松材线虫病传播的重要媒介,所以有效防治松褐天牛,就能控制和减少我县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和流行。4~10月份是防治松褐天牛的最佳时间,可以通过林区设置诱捕器和饵木诱集松褐天牛,从而控制与减少林中松褐天牛的密度,进而切断传播途径,减少松材线虫病发病几率。
5.3.3 改造林分,提高抵抗力
首先,结合林区实际调整林种结构,运用造林、补植改造、抚育改造、封山育林改造等各种方式方法,营建阔叶林以及针阔混交林。其次,在交通便利、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选择朴树、榉树等树种营建林苗两用林,有效改造林分结构,增强林区松树自身抗病能力。
5.3.4 实施化学防治
松墨天牛由于本身耐药性较强,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然而近年来伴随化学防治技术的不断提升,应用噻虫啉和杀螟松依然可以将天牛有效杀死,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目前主要运用背负式机动喷粉机或者飞机方式喷洒噻虫啉等药剂进行防治,前者操作过程当中对于工作人员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务必要保证能够均匀细致地喷洒药剂,这种方式适合面积较小的松林,成本投入也相对较低。而后者能够大面积地喷湿,药剂喷洒均匀,防治成效明显,但是投入的成本却很高。另外,在运用化学手段对松材线虫病进行防治过程中,还必须要对噻虫啉药剂配比浓度和喷洒时间对防治效果造成的影响给予充分考虑,目前喷洒噻虫啉主要应用的浓度分别为1%和2%,浓度较高会使成本投入大幅增加,也会对松树林造成不良影响,得不偿失。通过研究发现,噻虫啉微胶囊颗粒剂2%的浓度,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还兼顾经济性,是当前防治松材线虫病最理想的防治浓度。但是对于浓度为1%的噻虫啉,相较于2%浓度防治效果相对较差,但成本投入低,如果松材线虫病发生较弱,同时又受限于成本投入,1%浓度的噻虫啉也有一定应用价值。
5.3.5 实施物理方法防治
天牛耐药性较强,增加了化学防治的难度,所以可通过物理方式来诱杀天牛,防治作用也比较明显。因此,可结合林区情况,合理设置诱捕器,通过引诱剂将松墨天牛吸引过来集中诱杀,控制天牛数量,对于减少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和扩散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现在市面上的一些天牛引诱剂效果存在很大不同,同时有着不同的适用条件,具体应用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林区实际、地理位置、气候因素等合理选择,并调整好放置诱补器的时间与位置,通常天牛在5~7月份是其活动高峰期,这时合理设置诱捕器,就能将大量天牛给杀死,发挥较好的防治作用。但应当注意的是,松墨天牛在此期间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羽化,所以需结合具体实际提前综合防治时期,最佳的防治时间应为5月上中旬。而对于放置诱补器位置的不同,产生的差异性诱捕效果,最重要的是松林当中设置的引诱剂信息化合物是通过湍流方式扩散而完成,由于林区情况、空气流通情况等因素,坡位会对诱捕器的应用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这是因为坡位的不同会导致林分条件以及空气流通情况出现改变,所以通常在中坡地带放置诱捕器效果更好,下坡地带相对次之,而上坡最差。
5.3.6 实施生物防治
除了化学、物理防治方式之外,在防治松褐天牛过程当中还可通过生物防治措施的应用进行处理,进而有效提高松材线虫病防治成效,目前应用绿僵菌防治松褐天牛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绿僵菌是一种应用普遍的生物防治寄生菌,也常被当做生物农药进行应用,不会像化学药剂那样产生农药副作用,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而且绿僵菌对目标害虫作用单一,不会对其他害虫天敌造成损伤,也不会造成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应用价值较高。
6.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松林发生松材虫病之后,对其造成的危害性是相当巨大的,所以必须要采取综合性的技术措施加强防治,控制和减少疫情扩散。为了保障综合防治效果,应当以检疫为基础,同时综合、灵活应用营林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进行松材线虫病防治,最大程度地保障松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