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赣南新媒体营销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举措探究

2022-12-25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20期
关键词:赣南

杨 柳

(江西省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新媒体营销时代。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新媒体是网络技术与新媒传播融合的新兴产物,这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更宽广、便捷的“阳光大道”。

1.新媒体营销的定义

从狭义上说,新媒体营销是指在线上对产品的营销方式,从广义上说是对新媒体的应用范围、应用内涵深层次地挖掘。在乡村振兴中,不仅可以在线上对产业、产品进行宣传销售,同时可对文旅、法律、政策、教育等方面进行宣传,相互交融,从而更好地促进“三农”事业的发展,达到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2.新媒体助力赣南乡村振兴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

赣南,是江西省南部区域的地理简称,主要是指地级赣州市。赣南作为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享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稀土王国”“恐龙之乡”的美誉,拥有着享誉全国的美食名片,如赣南脐橙、黄元米馃、酿豆腐、“七星望月”等。为助力赣南乡村振兴,展现真实、立体、全方位的赣州,新媒体营销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从赣南部分地区了解的情况来看,就在赣南乡村振兴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而言,处处体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但仍然面临诸多困境:

2.1 乡村新媒体运行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据调研,我们发现赣南农村新媒体基础设施落后是个不争的事实。其中在部分山区,网络设施还没有在普及,基础设施建设还未提上议程,农村缺少能满足农民大众所需要的平台,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存在严重滞后性,同时,又不能很好地将内部信息快速地传递出去,导致双向堵塞。

2.2 乡村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普遍不足

村中居民主要为年龄均长、学历较低、知识储备不足、媒介使用不精的人员,导致了新媒体在乡村振兴的应用和使用中,体验感不佳,频率普遍率不高。有些涉农媒体因难以盈利,投资不足,运营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软件使用不便捷,农民很难从新媒体中接收到自己关注的生产生活方面的信息,更无法将其本土特色通过新媒体进行推广,直接导致乡村传播的影响力与居民的体验感不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2.3 乡村新媒体人才相对稀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逐渐加大,大量年轻人选择到城市中进行发展,村中“留守老人”较多,其认知滞后人群较大,进而导致乡村既缺少新媒体应用型人才,“造血”功能缓慢,新媒体知识的缺少,影响着继青年用互联网思维与用户思维传播乡村文化。久而久之,乡村文化在传播语境中逐渐失语,失去创新与活力,陷入两难境地。

2.4 乡村新媒体存在对农民信息泄漏风险

我国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安全问题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人们在日常使用手机时,无法避免的是会将个人的身份、财产等信息留存在手机上。农村居民思想单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信息安全意识不强,加上网络信息诈骗手段日益多样,很多人在使用手机时容易财物被骗。就此情况而言,新媒体不仅无法助力乡村振兴,反倒成为诈骗者犯罪的工具。

2.5 乡村新媒体的品牌凝练不够

赣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环境资源,但绝大地方不能充分利用资源加以创新。在各地的推广上,若全以红色革命老区为品牌则相对单薄。对于乡村来说,盲目跟风只会适得其反,我们要充分地了解到当地文化特色,找准自身定位,凝炼品牌精髓,利用新媒体打造属于自身的文化符号,以创造核心竞争力。

3.加强新媒体在乡村振兴中的路径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新媒体作为政府、企业、行业等诸多资源信息交互的终端,具有一定的社会动员能力。各级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重视新媒体营销的作用发挥。为此,特提出以下四个建议:

3.1 开创党建引领新格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媒体的出现,传统的党建工作方法已有些陈旧,借助新媒体的发展开创“党建+新媒体”,引领新格局,能够更好地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3.1.1 利用新媒体牢牢把控舆论阵地,讲好乡村振兴故事。控制好舆论阵地,宣传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讲好乡村振兴故事是关键。在2020年底,全国基本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全国全覆盖,说明了党建引领主流舆论的决心。在乡村振兴中,我们要善于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成果、农村经济的发展,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可由各级宣传部门牵头,明确主要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名义调查,广泛采集摄取,严格把关审查,精心制作。借助微博、抖音、短视频的形式把相关的信息快速推动,同时开设评论区、留言区等功能,让我们及时了解百姓需求,再通过报道获取农民对官方议题的信任与支持,从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1.2 利用新媒体打造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由各级组织部门牵头,制定党员培训方案,创新党建工作。其一,在线上,通过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政治理论知识,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开展线上民主活动,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其二,邀请专家、学者在线上开展脱贫攻坚政策业务培训会、养殖技术培训会等业务技能培训,打造一批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党员技能人才队伍;其三,在公众号中添加“三农”领域,让新媒体发挥知识科普的推广作用。由党员技能人才队伍成员对村民进行培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切实通过党员干部的能力提升带动群众综合素质提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大动力。

3.2 构建媒体新矩阵

3.2.1 加大新媒体基础建设力度。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目标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新媒体的出现有效地给乡村振兴按下了加速键。各地政府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行业优势,将乡村信息化基础建设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都知道,新媒体对网络的依赖性较强。从走访赣南3个县8个村中,我们了解到赣南部分山区网络设施还未普及,绝大部分村庄5G还未覆盖。要想发挥新媒体营销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首要解决乡村网络全覆盖,5G网络的建设也需提上议程。与此同时,各通信运营商应以乡村地区的消费能力为参考标准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适时推出“扶贫专享套餐”,以保证乡村网络的覆盖率与使用率。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快乡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基础建设,推动乡村公路、乡村物流、农业生产加工、产业技术管理等农村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

3.2.2 推进乡村新媒体平台建设。科技时代的今天,意味着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人们不仅仅通过一张纸去了解世界,更多的是通过抖音、视频、公众号去获取信息。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现在的新媒体,我们都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融入新思想,引入新平台,使用新手段,共同打造全新的媒体营销平台。

一是开拓新媒体平台,进行加法宣传。近些年,我们老百姓的消息来源已从电视向手机转移。要想满足受众者对新媒体平台的需求,必须开拓符合大众习惯的媒体平台,需做到:一、随时随地可进行观看;二、观看便捷,操作简单,安全性强,有公信力。目前,我国各地新媒体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这两个条件。我们还须鼓励开发适应“三农”特点、满足大众需求的信息终端及技术产品,优化现有的涉农网站,构建综合性服务平台。以《赣南日报》社为例,在原本以报纸推广宣传的基础上,已经开拓了客家新闻网官网、“学习强国”赣州学习平台、“客家新闻网”学习强国号、官方微信视频号、官方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管理和运营。可根据不同平台的优势和特色,制作精良的乡村振兴栏目进行推送,形成宣传矩阵,扩大宣传覆盖面与影响力。同时,还需要大力发展乡镇层次的自媒体,通过开通广播、官方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结合本地文化、旅游、产业、产品的特色及乡村典型进行推广宣传,打造立体环绕式的传播模式,让赣南美丽乡村通过新媒体平台成为当前“网红”。

二是打造涉农平台,建立理念阶梯。宣传乡村振兴,初了要有覆盖面,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农民作为乡村振兴中的主要服务对象,反映农业信息方面的报道很多,但平台很少。所以我们要加强涉农平台的建设,为农民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同时,媒体在注重新闻发布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绝大部分农民学历较低,甚至部分不会讲普通话的现状,兼顾好更适合老百姓喜欢的表达方式与传播方式,有针对性地向农民传达我国农业最新政策,普及专业技能,引导农民形成现代理念。

3.2.3 推动乡村新媒体政策倾斜。在调研期间,我们发现很多村民有利用新媒体进行乡村产业宣传的想法,但不懂技术,没有启动资金。政府应针对这些现状进行资金、技术以及政策的扶持。其一,利用政策吸引在外打拼的新媒体人才返乡创业,组建属于自己的新媒体人才队伍;其二,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农业技术、新媒体营销技术等技能培训,打造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其三,利用政策给予创业资金扶持,给创业者综合保障。其四,增加教育资源供给,通过多种渠道对乡村负责宣传工作的人员进行新媒体培训,使乡风文明在新媒体的宣传下深入人心。

3.2.4 促进整合乡村各方资源。乡村振兴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需要动员社会的各个资源,如农业、林业、医疗、文化、旅游、教育、公益、金融等等。新媒体作为“交通枢纽”,需助力推动这些力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各级政务中心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开设资讯分享专栏,提供“全链式”一条龙服务,注入政策文件、房屋租售、商务合作、饮食娱乐、招聘求职等业务,及时更新。

3.3 加大新媒体人才培养支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我们需要的是组织人才、管理人才和致富人才,同时也需要熟悉新媒体的专业技术人才。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我们应加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备,实现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实现人才培养新目标。第一,应由教育部门牵头,在农村向全体学生开设多媒体信息技术基础的课程,让农村学子也能开拓视野,了解新媒体技术。第二,新媒体技术应与课堂教学整合,让学生在完成课外作业的时候能及时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第三,加强“云端课堂”平台的建立,在线上开设更多的名师优质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渠道。第四,开设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课程和劳动课程,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农村寻找素材,挖掘素材,让人才向农村聚集。第五,结合学校创新创业,开设直播大赛,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等,让学生了解家乡、切实投入乡村振兴。同时,新媒体的运用需要大量文案策划、短视频制作、公众号运营、摄影等各类人才。据统计,全国有不少大学开设了新媒体相关专业,但人才仍存在巨大缺口。各有新媒体相关专业的高校可尝试整合政府、企业等各方资源,组建“校企合作”制的“导师团”,结合乡村人才需求,共同培养符合现代乡村振兴的新型媒体人。没有相关专业的高校可开设新媒体所需要的各类选修课,邀请新媒体人给学生普及新媒体相关知识,提高同学们的接受度与应用能力,达到人才强村的目的。同时,由各级组织部门牵头,加强“三支队伍”人才建设,定期对村“两委”、致富带头人、知识青年进行党建业务学习、农业技能学习及新媒体营销的学习,优化人才知识机构,做好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

3.4 精准定位“农文旅”一体发展

通过政府牵头,各部门合作,大力挖掘本土特色文化、民俗、节庆、旅游、美食等潜力,凝炼本地品牌,运用新媒体技术,精准宣传“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创建乡村旅游新业态,在旅游中增强文化沉浸式体验感,拓宽农副产品销路,吸引买家旅游购物或网络购物,从而共同创收。目前,农文旅相融合、一体化发展模式已经在赣南地区遍地开花。其中大于县利用新媒体进行休闲农业营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大于其从2015年着手“自我革命”,开始以丫山景区为中心,打造乡村休闲旅游推介活动,联合众多景点推出年票制,吸引游客消费。同时集聚休闲农庄、民宿客栈、采摘垂钓、亲子乐园、创意农园等乡村资源投放宣传。大余县副县长携带丫山门票和本地特产直播带货,助力农民创收。鼓励村民开设网上直播,介绍客家文化、客家美食,用自己的“金嗓子”唱响家乡,开辟乡村振兴快车道。

4.结语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新媒体营销作为主力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发展开创“党建+新媒体”,引领新格局。充分利用新媒体,展示乡村发展新成就。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宣传乡村新“网红”。培养人才综合素质,建设乡村人才新队伍。精准定位“农文旅”一体发展,开辟乡村振兴新道路。扩大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切实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赣南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赣南客家传统日用器具造物生态观探析
‘赣南早’脐橙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及转录组研究
赣南老区展新貌剪影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赣南采茶舞蹈数字化传播展示研究
文化变迁视角下赣南传统村落色彩研究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国画作品《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