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基于安徽企业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2022-12-24王珊珊吴一鸣

对外经贸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东道国双向安徽

王珊珊 吴一鸣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近年来,安徽上市公司创新效率虽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如何有效提高上市公司创新效率是安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双向FDI 是企业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参与内外知识互动整合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同时也是企业提升创新内源动力的重要手段(宋晓玲,2021)。因此,厘清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对安徽制定合理国际经济合作政策、促进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有关双向FDI 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投资发展周期理论,Dunning(1977)提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一国从吸引外资大于对外投直接资到对外直接投资逐渐增多,直到二者趋于平衡。二战后发达国家间的双向直接投资逐渐兴起,学者主要从需求偏好相似、产品生命周期、竞争优势等视角对该现象进行解释。如Poter(1990)提出一国处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阶段,将会在技术密集产业吸引国外直接投资,同时在中间品产业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国内提出自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后,双向FDI 协调发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两类:一是双向FDI 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以及测算与分析(许静,2021;邹志明,2021;黄凌云,2018[1]);二是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碳排放、绿色经济效率、创新驱动、环境污染等的影响(王亚飞,2021;宋晓玲,2021;龚梦琪,2020[2])。

关于FDI 与东道国企业创新效率的研究存在不同观点:一是认为FDI 对东道国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溢出效应。FDI 从缓解研发资金压力、促进人才技能提升、获得技术与知识溢出三方面促进东道国企业创新效率提升(Thompson E.R.,2002;Harrison,2003;林进 智 等,2013;叶阿忠等,2017)。二是认为FDI 对东道国企业创新效率产生挤出效应。学者认为FDI 短期可以促进企业创新效率[3],但是长期来看,企业过分依赖跨国公司技术,丧失自主研发动力(Lu et al,2017)。

有关OFDI 与企业创新效率的研究也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OFDI 促进企业创新效率。毛其淋等(2014)提出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利于促使其提高创新能力[4]。谷克鉴(2020)认为对外直接投资速度维持在合理区间、较早开展OFDI 与对外直接投资经验积累都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效率[5]。第二种观点认为OFDI 对企业创新效率未产生影响或产生负向影响。李思慧(2016)分析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会改变自主创新支出和模仿创新支出的配置比率,对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6]。

总的来看,学者关于双向FDI、企业创新效率已展开大量研究,然而现有文献偏向于分别探讨FDI、OFDI与企业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双向FDI 协调发展与企业创新效率的关系文献相对较少。鉴于此,在运用DEA模型对2013—2019 年安徽上市公司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探讨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

一、理论机制分析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将双向FDI 协调发展影响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渠道归纳为人力资本提升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两方面。

(一)人力资本提升效应

人力资本的提高能够拓展信息渠道、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和提升信息处理效率,从而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创新效率。FDI 主要通过两个路径促进东道国人力资本提升:一是相对工资水平变化。FDI 通过技术关联溢出促进当地技术进步,企业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高技能劳动者与低技能劳动者的相对需求发生改变,但短期内劳动力供给刚性,供不应求状态下高技能劳动者工资水平上升,这一价格信号影响劳动者教育决策,促进劳动者提高教育和再教育概率,从而有利于提升东道国人力资本水平(Wu,2001)。二是知识溢出效应。FDI 进入通过员工教育培训、员工在子公司与当地关联企业的流动等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提升东道国人力资本水平。与此同时,OFDI 意味着企业面临全球市场竞争,而竞争加剧引致企业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增加,推动高技能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上升,由此,教育回报提升激励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促进母国人力资本水平提升。OFDI 促进母国人力资本提升的另一个渠道在于人员流动效应。投资者在海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将会派出一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外派人员在国外学习并积累与派驻国相关的技术、管理与市场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填补和更新母公司现有知识库,而且通过企业间前后向联系进一步实现知识的转移和应用,提高本地人力资本水平(Lazarova,2005;Oddou,2009)。

(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改善要素投入组合使得生产要素配置更趋于合理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为企业创新效率提高提供支持。双向FDI 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体现在:一是FDI 通过示范效应、前后产业关联效应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新增长理论,FDI 向东道国同行企业示范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同行业的产品质量提升和技术升级,不仅如此,FDI 还可以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垂直技术溢出提升相关行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由低技术水平向高技术水平演进,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二是OFDI 通过贸易、要素供给、逆向技术溢出等促进母国产业结构升级。杨连星(2016)研究提出技术寻求型OFDI 通过跨国并购和联合研发的“学习效应”将海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战略资源运用国内生产,引发技术进步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上,FDI 技术溢出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推动要素成本上升,由于只有边际产出较高的FDI 才能承担国内上涨的要素成本,生产要素与高质量FDI 在更高层次进行匹配,推动中高端产业加速发展。同时,边际产业通过OFDI 向国外转移,国内释放更多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进一步吸引高质量FDI 流入中高端产业,双向FDI 在循环互动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为实证研究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计量经济模型设定如下:

(二)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文设计安徽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选择2013—2019 年A 股上市的安徽企业数据,经过筛选后包括104 家企业。鉴于数据包络分析(DEA)适用于评价多投入多产出情况下各个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目标是对每个样本企业的创新生产进行有效性评价,因此选择DEA 方法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进行测算。

表1 投入产出指标说明

2.解释变量。双向FDI 协调水平的测算借鉴龚梦琪(2020)的方法,利用物理学耦合系统模型测度,公式如下:

3.控制变量。控制了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其他因素,具体包括:(1)企业规模(Sc),采用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2)企业资产负债率(Rd),采用企业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衡量;(3)企业利润率(Rp),采用总利润除以营业收入衡量。数据来源于WIND 数据库。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基准回归

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考察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采用未加入固定效应的最小二乘法(OLS)回归法方法,表2 第(1)列显示双向FDI协调发展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创新效率。其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如表2 第(2)列所示,双向FDI 协调度每提升1%,企业创新效率提高11.9%,影响显著为正。

注:***、**、*分别表示参数的估计值在1%、5%和10%的统计水平,括号内的值为系数的t 值或Z 值。

(二)稳健性检验

1.双向FDI 协调发展指标替换。双向FDI 协调发展的测算方法有两种,这里采用张林(2016)的方法,利用FDI 与OFDI 的交叉项测量双向FDI 协调发展,具体结果见表3 第(1)列,系数依然显著为正,说明回归结果是稳健的,在更换解释变量计算方法以后,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2.工具变量法。为保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使用双向FDI 协调发展的滞后一期、滞后二期作为解释变量的工具变量,检验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表3 第(2)、(3)列的结果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依然显著为正。

表3 稳健性检验

(三)异质性检验

1.行业异质性。为区分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不同行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将样本分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两部分,具体结果见表4 第(1)、(2)列,相对非制造业上市公司,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安徽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原因在于制造业是安徽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频产业,例如2020 年制造业利用外资总额占安徽利用外资总额的42.8%,此外,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安徽制造业对外开放创造机遇,双向FDI 通过链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效率提升。

2.所有制异质性。按照所有制将上市企业进行分类,进一步研究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具体结果见表4 第(3)、(4)列,双向FDI对国营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都显著为正,但是对比来看,当双向FDI 协调程度每提高1%时,国营上市公司创新效率提升13.8%,民营上市公司创新效率提升7.7%,表明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国营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更强。

3.地区异质性。考虑到皖南、皖中、皖北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等存在较大差异,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安徽不同区域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分区域检验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回归结果见表4 第(5)、(6)、(7)列。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安徽各区域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都显著为正,但是促进效应从北向南逐渐递减,这表明皖北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低,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边际促进作用更高。

表4 异质性检验

四、结论与启示

基于2013—2019 年安徽上市公司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探讨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双向FDI 协调发展可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上市公司创新效率提升。第三,双向FDI 协调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在行业类型、所有制性质、地域分布上存在异质性。

研究结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安徽应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目标,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引进外资,推动制造业上市公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增强国际竞争新优势。加大农业、服务业等非制造业上市公司利用外资水平,培育利用外资新增长点。此外,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与RCEP 重要机遇,充分发挥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优势,鼓励上市公司通过绿地投资、跨国并购等方式获取境外优质资源与要素,在动态循环中推动安徽上市公司创新效率提升。其次,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投资政策支持,尝试成立境外经贸合作区,支持为国际经济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发展,合理引导民营上市公司“走出去”,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提升上市公司创新效率。最后,皖北地区要抓住中部崛起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机遇,创新产业承接模式,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注:根据《安徽上市公司蓝皮书》(2021)对上市公司行业分类,将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统计为制造业行业,其余行业归入非制造业行业。以淮河、长江为界将安徽划分三个区域,皖南包括黄山、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池州;皖中包括合肥、六安、滁州、安庆;皖北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阳、淮南、亳州。

猜你喜欢

东道国双向安徽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论投资者——东道国仲裁中法庭之友陈述的采纳
国际投资仲裁庭对东道国反请求的管辖权探析
晚近国际投资协定中东道国规制权的新发展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