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干预联合肠内营养在胆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2-24岳咏梅范静雯李宁宁崔胤左素霞曲小娟

癌症进展 2022年21期
关键词:胆管癌预见性胃肠功能

岳咏梅,范静雯,李宁宁,崔胤,左素霞,曲小娟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郑州 450000

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郑州 450000

胆管癌是临床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及黄疸,手术为胆管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多数患者由于出现了反复发作的胆管炎,治疗过程较为复杂,不利于患者预后[1-2]。部分胆管癌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通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再加上手术本身为创伤性操作,易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造成各种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对胆管癌手术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是相当重要的[3-4]。本研究探讨预见性干预联合肠内营养在胆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管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符合《胆管癌诊断与治疗——外科专家共识》[5]中胆管癌的诊断标准;经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胆管癌;接受手术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70例患者。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联合肠内营养,观察组患者采取预见性干预联合肠内营养。对照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41~72岁,平均(56.73±4.45)岁;病程1~24个月,平均(6.43±1.42)个月。观察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3~73岁,平均(54.43±4.51)岁;病程 1~23个月,平均(6.46±1.39)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联合肠内营养。常规干预包括用药指导、健康宣教以及心理干预等。术后放置肠内营养管,根据患者每日需要摄入的能量配置营养液,保持温度40℃左右,缓慢滴入。术后1天,向营养管内滴入100 ml 6%大黄水剂和5%肠内营养粉剂溶液,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设定滴速;术后2天,向营养管内滴入100 ml 15%大黄水剂和1000 ml 5%安素溶液,之后结合患者情况逐渐加量直至过渡到正常饮食。

观察组患者采取预见性干预联合肠内营养。预见性干预的具体方法如下:①建立干预小组,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针对性干预计划。②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保证引流通畅,对于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的患者,需要注意判断是否发生了肠梗阻,及时联系医师进行处理。③提前做好并发症预防措施,若患者痰液黏稠,帮助患者进行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定时更换切口敷料,并进行消毒处理等。④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解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调节,鼓励患者大胆表述自己内心的想法,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⑤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指导其帮助患者完成翻身等动作,鼓励患者尽早下床进行康复训练,加快恢复进程。肠内营养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胃肠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②营养状态:术前及术后7天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清蛋白(albumin,ALB)、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水平。③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6]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这两个量表均包括20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总分80分,评分越高表明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④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re-core 30,EORTC QLQ-C30)[8]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症状量表和功能量表两个子量表,其中功能量表包括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本研究分析的是功能量表中的这5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⑤满意度:采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评分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信效度检测结果显示,内容效度为1.0,Cronbach’s α系数为 0.87。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肠功能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的比较(h,±s)

表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的比较(h,±s)

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值P值41.31±3.56 26.13±2.45 20.781<0.01 69.23±7.12 57.46±5.23 7.882<0.01 73.12±7.18 58.46±5.56 9.551<0.01

2.2 营养状态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Hb、ALB、T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观察组患者的Hb、ALB、T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营养状态的比较

2.3 心理状态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的比较

2.4 生活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的比较

2.5 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22)。(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n(%)]*

3 讨论

胆管癌患者一般采取手术治疗,但手术存在一定的创伤性及危险性,且麻醉及手术操作易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引发患者产生焦虑及抑郁情绪,从而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住院时间延长,消极面对疾病,影响后续治疗效果,因此,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9-11]。

胆管癌患者通常会出现体重减轻、食欲降低等症状,引起营养不良,外科手术治疗过程较为复杂,且会产生较大的创伤,使患者营养不良状况进一步加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因此,术后营养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对于胆管癌手术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一般不采用此方式,肠内营养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食欲不振的情况,缩短胃管留置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有研究显示,肠内营养不仅能够促进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肠黏膜损伤,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还能够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缩短静脉输注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13-15]。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服务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临床干预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传统干预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预见性干预被称为超前干预,护理人员在正式实施干预之前,针对干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并及时解决,从生理、心理、社会、家庭各方面对患者的行为模式及思维模式做出分析判断,从而制订个性化的干预措施[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7天,观察组患者Hb、ALB、T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预见性干预联合肠内营养应用于胆管癌术后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及营养状态。预见性干预在实施过程中对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并时刻注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出预防措施,一旦出现及时处理,并协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加强患者营养吸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胃肠功能[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预见性干预联合肠内营养应用于胆管癌术后患者,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胆管癌术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从而降低了配合度,不利于患者预后。预见性干预在实施干预过程中,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疾病、手术及术后治疗的认知,有助于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且及时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加强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调节,稳定患者的应激水平,使其保持舒适的状态,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此种干预方式更易被患者接受[20-22]。

综上所述,预见性干预联合肠内营养应用于胆管癌术后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胃肠功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猜你喜欢

胆管癌预见性胃肠功能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脏里的胆管癌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联合半肝切除与围肝门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B7-H4在肝内胆管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