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下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研究
2022-12-24朱娟
朱娟
(宿州学院商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由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数字创意产业组成,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向高质量转变,其集聚成为一种新型的行业模式,通过高效链接生产单元复杂的网络,加速生产要素的共享和流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业价值链和核心竞争力。随着高新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阶段的到来,“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其集聚将会强力驱动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其集聚一般是指上述产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形成集聚的现象,可以分为产业内集聚与产业间集聚,前者是指同一产业内部的企业空间集聚,而后者主要考虑不同产业的企业在空间上的相互接近。在产业集聚的初期阶段,通过集聚吸引的大量企业在区域内可实现运输成本的减少,共享信息、基础设施和政策优惠,同时还会吸引资本、技术和专业人才等生产要素的相对集聚,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利于经济增长,同时存在的竞争激励效应使得公共基础设施的集约化规模建设成本降低,结合知识溢出与创新效应的共同发力,在推动集聚内部企业相互竞争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使得对集聚区域外的经济资源产生较强的集聚效应,促使集聚区域内的各类生产要素在“量”和“质”上有所提升,进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集聚带来的产业集群质量,如果是低质量的产业集群,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其不仅会引发集聚区内的低质量的恶性竞争,而且还会抑制区域创新活力和效率,再加上路径依赖效应的存在,如果集聚路径选择不当,会则会将产业带入恶性循环的发展模式,随着集聚程度的加深,技术创新难以突破,导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受到影响。在高质量发展下,产业集聚通过缩短企业间的地理距离,创新技术水平,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有利于碳中和与碳达峰目标的实现。但是产业集聚区内生产强度和人口密度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增加对能源的消费,如果集聚区内是高耗能和高排放企业,则会使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因此,随着区域产业集聚程度的不断加深直至达到饱和状态,集聚区域的规模经济也向规模不经济转变,不利于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高质量发展下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现状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世界经济形势多变的不利形势下,2021年前三季度安徽省GDP为31874.9亿元,名义增长率为15.2%,均居全国第10位,其中合肥、芜湖和滁州GDP分别位居全省前三,马鞍山、池州和芜湖GDP名义增速分别位居全省前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28.9%,其中数字创意产业增长率最高,为38.9%,其次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率为35.5%。
(一)区域联动明显,产业优势呈现差异化
安徽省委、省政府为了更好地突出各市比较优势,根据省内各市的区域特色,抢抓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8市机遇,激发各市内在潜能,促进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差异化发展,截至2021年10月,全省共确定了2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覆盖16市,其中合肥7家、芜湖4家、马鞍山和淮北各2家。2020年,全省16市中10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六安、滁州、池州、淮南、芜湖、阜阳分别提高11.1%、9.2%、7.6%、7.1%、6.4%和5.4%;9市增速比往年加快1%以上,其中,淮北、淮南和六安分别增长了30.7%、30.4%和20.7%,分别提高了8.1%、18.3%和9.5%。2021年12月,安徽机器人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均居全国第6位,“芜马合”机器人板块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二)总量规模不断增大,经济贡献率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加值年均增长17.3%,其中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即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先进结构材料得到了飞速发展。2020年,安徽新增规上企业29家,规上企业总数约500家,营收约3000亿元、利润13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超2300亿元。2020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超过5000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近30%,产值增长18%,比上年增幅高3.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产值比重达40.3%,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70%,合肥、芜湖、滁州3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全省50%,自2015年以来基地产值年均增速达17.7%。2021年9月25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暨2021年全省第九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举行,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共237个、总投资1426.1亿元,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12个行业领域。2021年前三季度,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1.7%,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8.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总增长率为28.9%,高于同期17.1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数字创意、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5.5%、31.3%、38.9%和22.4%。截至2021年10月,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内共有企业2041个,1—10月份产值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30.7%。
(三)创新活力增强,创新效率提升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内企业的空间集中,有利于促进创新知识和技术,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在降低企业创新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生产成本和提升企业创新效率的同时,可以在知识外溢效应的作用下,降低区域外的企业学习成本,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相邻区域的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带来区域整体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近年来安徽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一批数字科技创新先行区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注重创新驱动。2017—2020年安徽省R&D经费支出由564.9亿元增加至883.2亿元,GDP占比逐年增高,由2.09%增加至2.28%,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60.4亿元增加至370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由4.2%增加至4.95%,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2021年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呈稳步上升趋势,分别为第10位、第10位、第10位、第8位、第8位,为华东地区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省份,已经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四)政府支持力度大,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
市场在产业集聚中发挥着基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则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产业集聚重要推动者的安徽省政府在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基础上,根据本省实情,立足新发展阶段,抢抓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机遇,统筹省域布局,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集聚提供了高质量服务。2013年安徽省成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2015年安徽省确定了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从资金、中介平台和政策保障等各方面予以支持;2016年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又增加了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2017年率先以法规的形式保障和促进了其集聚发展;2021年指出继续集聚十大新兴产业,认定特色产业园,并在项目布局、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各种支持。“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将建设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智能家电5个世界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政府完善了服务保障机制,持续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生态。
二、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力度有待加大,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能力需提升
虽然近年来安徽加大了创新投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是仍旧需要增加经费投入,如2017—2020年安徽省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分别为2.09%、2.16%、2.03%和2.28%,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2.13%、2.19%、2.23%和2.4%,且安徽省集聚了较多较为先进的科研平台,建成了32家省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如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等不断涌现,但直至近几年安徽省才利用创新实现了中部崛起,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的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不足,此外虽集聚了较多的高校资源,但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仅有2所高校的16个学科获得A,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15个学科和合肥工业大学的1个学科,这对其后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严峻挑战。
(二)区域发展差距明显,部分城市发展后劲不足
安徽省虽然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其区域内部发展差距较大,呈现出了发展不均衡的现象。2020年,合肥、蚌埠、池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分别为688户、322户和156户,仅比上年净增3户,远少于芜湖的105户、滁州的68户和马鞍山的44户净增数,且宿州、淮北与阜阳仅分别为168户、123户和335户,分别占本市规上企业数的16.4%、18.6%和19.7%,均低于全省27.7%的平均水平。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及16市都实现了其产值不少于10%的增幅,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滁州33.5%,最小的是黄山5.2%;全省平均增长28.9%,其中池州为50.5%,蚌埠为-29.2%,出现了负增长;而宿州、蚌埠、淮南和铜陵则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由于各市的资源要素、产业基础、历史、区位因素等各方面综合原因,导致区域内各市发展差距较大。
(三)集聚效应发挥态势不平衡,产业关联度低
2020年安徽省37个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集聚了关联企业近900家,累计实现产值约2000亿元;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了规上企业近500家,实现产值超3000亿元;26个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中规上企业近2000家,产值已超7500亿元;2021年上半年,合肥集聚了超300家的集成电路企业和超2万人的从业人员,并拥有一批龙头企业如通富微电等,集成电路产业出口43.2亿元,同比增长347.4%。2021年1—10月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增至27家,合计企业数量为2041个,其中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内企业数量最多,为182个,宿州云计算产业基地内企业数量最少,仅为12个。全省1—10月产值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30.7%,其中池州半导体产业基地增长率最高,为93.8%,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增长率最低,仅为-8.1%,同时基地内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关联度有待提升,如芜湖机器人产业基地中的芜湖潜水装备厂,专门从事潜水装备、压力容器、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的开发、设计、研制;芜湖通用航空实验基地中的荣基密封系统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汽车发动机密封件的研发与制造,类似企业与所在基地主导产业关联度较低,从而导致难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三、提升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质量的建议
(一)注重投入和创新的深度融合,保持产业集聚长久活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是创新集聚的重要载体,但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又会较大程度影响创新集聚,出现集聚区内产业和区外产业的知识吸引力有效性降低,从而导致创新成效大打折扣。因此,政府应该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的模式、知识水平和结构的差别,发展相应的创新集聚模式。如不具备完善的创新协同主体和缺乏相应的政府支持和资金支持的低创新产出区域,应利用依附高创新产出的模式;而创新产出不平衡的区域则通过挖掘适合的创新协同机制,在政府的主导下创新产业集聚模式,破除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的制度障碍。同时,从保障机制方面最大程度从外部引入人才、内部培养人才,加大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力度,充分挖掘人力资本潜能,为人才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如教育、医疗等各方面,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搭建多层次多体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融资平台,为更好地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推动创新发展,政府应该主导建立行业、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兼顾区域均衡发展的创新平台,提升区域持久创新力,提升中介服务能力,从而能够保证为产业集聚驱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匹配的人力资本数量、质量和结构,注重产业集聚区的软环境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为产业集聚提供长久持续的高质量生产要素供应,从而增强集聚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发挥产业集聚的正溢出效应,驱动区域协同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可以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其通过规模效应、成本效应、知识溢出和创新效应及路径依赖等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随着集聚加深,负效应将会凸显,谨防先增后减的空间溢出效应出现。因此,安徽省产业集聚过程中应该注重发挥省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省内各市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充分借助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深度发展,打破省、市的地理壁垒和经济壁垒,最大化地发挥产业协同通道的作用,在促使正溢出效应发挥的同时,应该根据各市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及其与相邻地区间的关系,量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模式和战略,如利用宿州、淮北与徐州的地理距离的优越性,除有杭州帮扶宿州、徐州帮扶淮北外,宿州可以利用与徐州的地缘优势,充分发挥其云计算产业集聚的正向效应,吸引徐州周边企业利用此产业集聚优势与宿州加强合作,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宿州产业集聚的影响力,建立产业合作渠道,增加就业,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毗邻的中国矿业大学人才资源,提升宿州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质量,实现宿州产业和创新的双赢。临近的淮北可以借助此集聚,根据产业集聚的异质性,避免拥挤效应,根据区域内各市资源禀赋,确定个性化的战略性产业集聚发展规划并具体实施,积极促进区域间的创新知识与技术的向外扩散与溢出,加速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缩短地区间的经济距离,促进其新材料集聚产业发展,实现其发展转型,助力区域共同发展。
(三)产业集聚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集聚对绿色发展的效应取决于其正反两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对土地、水、电等能源的消耗集中且增加,其与碳排放之间是“倒U型”关系。因此,首先,应该在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产业集聚的规模,明晰拐点位置,确定集聚区内企业数量和质量的最佳规模,创建绿色发展的经济体系,促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其次,坚持低碳发展,有效合理地开发资源,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幸福感,保护生态环境,以高质量的产业集聚推动绿色发展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最后,政府以绿色发展为基础引导方向,对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集聚区企业,可以再次实行税收减免或财政支持等显性激励政策,并将其列入集聚区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之中,使地方政府、集聚区及区内企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最终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增强,推动安徽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