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挑战分析与对策探讨

2022-12-24王雪虹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碳达峰能源绿色

王雪虹

〔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全面铺开,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双碳”战略也在改变着人民的生活方式。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过程中,“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开展是贯彻生态战略部署,落实国家碳排放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重要举措。顾名思义,“双碳”指的是“碳达峰”和“碳中和”。其中,“碳达峰”是在某个节点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顶峰,并呈现出下降的一种趋势;而“碳中和”则指的是通过节能减排、产业优化、生态造林、资源配置等方式,加强对二氧化碳的治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一、当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现状

针对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重塑能源体系。各级政府号召相关企业,主动顺应全球绿色经济的发展潮流,并将“碳达峰、碳中和”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愿景,进行了积极的谋篇布局,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预计在2030年前实现达峰,峰值控制在122亿吨左右,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我国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双碳”工作的全面优化。同时,提出了坚持能源安全战略等八大战略,“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等七条路径,助推新兴产业的发展。2021年10月24日,《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树立阶段性发展目标,提出要到2025年初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到2030年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60年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

目前,我国碳排放依然存在一定问题。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139吨,在全球占比30%。在排放主体上,工业化二氧化碳占到了38%,电力产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了33%。受我国经济体系等方面的影响,作为煤炭主要能源大国,我国2021年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能源强度达到了全球平均的1.5倍,是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的2.7倍。同时,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将结合当前的战略定力,强化统筹协调,以关键技术为重大突破,达到减污降碳的一体化谋划、一体化推进和一体化考核。

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性

(一)加速产业优化

随着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呈现,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积极加强碳排放管理,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各地区、各单位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自身建设之中,构建更为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体系,促进经济环境的全面发展。“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化、复杂化的工程,要想达到对各行各业产业资源的有效融合,就必须加速产业调整,重点围绕工业制造业的全面转型,以绿色低碳为目标,强化多种绿色技术的研发和运用。提高对新兴能源产业的所占比例,强化低碳行业的占用率,通过多种环保技术的研发利用,在助力工业产业发展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对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二)推动能源改革

全面深化“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战略,对于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探索“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通过科学的规划,能够积极谋求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生产消费的转型升级。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路径,探寻以新能源为主题的新型电力系统。进一步完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市场运营机制。在保障能源供给的情况下,积极发展新能源,达到节能增效的目标。尤其是借助“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有利于在电力、煤炭等行业形成以新能源为重要组成的发展布局,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促进全社会能效提升。

(三)降低发展耗能

目前,我国众多产业都属于高耗能产业,比如钢铁、石化和有色金属等。这类产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于煤炭的消耗较大,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比较高。在产能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优化碳排放要求,能够加快去产能速度,通过多种技术的设备优势,使企业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降低更多的产业能耗。

例如,在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应用上,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延伸,减低能源消耗,让更多的洁净能源获得高效的利用,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发挥多种技术设备的价值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主体地位,加速对重工产业的重组,促进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四)调整投资结构

结合我国现有的市场体系,加快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融合,通过对多种绿色投资项目的高标准促进,能够对投资结构类别进行高效的调整。一是优化对非化石能源的投资;二是加强对于绿色、低碳、环保设备和清洁能源设备的投资;三是提高对于促进“双碳”工作所研发的新型环保产业技术和节约低碳技术的投资,从而调整粗放、单一的投资结构,实现各投资领域的优化配置。

(五)打破产业壁垒

相比西方国家,我国在双碳工作的推进中,受政治、经济、地理等环境的影响,难免会遇到一定的产业壁垒。在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加速产业的有效保护,通过各国将碳减排与经济贸易的发展结合,能够实现对不同产业所需碳排放量的投资分析。通过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发展目标,打破绿色壁垒,从而在环保、低碳产品的出入口环境之中,减少环境税费,降低贸易风险,推动产业发展。

三、“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

(一)煤炭化石能源占据重要地位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拥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但是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依然占据着重要的比重。从整体上看,“富煤、缺油、少气”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整体消费结构上,煤炭产业占据比重达到了57.7%,发电量构成中电占比达到了72.3%。由此可见,通过降低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以能源改革为动力,加速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的转型升级。但是这一问题的实现,仍然受困于我国的产业资源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较大

我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位于全球第一,其排放数量达到了100亿吨,高于排在第二、三、四位国家碳排放量的总量。工业领域、发电领域、建筑领域和交通领域,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都在逐年上涨,并且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的发展不断上升。预计到2030年,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达到130亿吨。如果没有核心技术的创新,那么对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控制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三)经济产业结构对能源的高需求

在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碳达峰、碳中和”的转变有利于提高产业结构,在关键路径上体现为优产、减煤、稳油、增气、加新、提效等方面。通过逐步减少煤炭消费,稳定石油消费规模,增进天然气消费规模,建立节能化长效发展机制,从而立足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实际,实现对各能源的平稳过渡。但是要想实现这一发展路径,必须要直面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绿色低碳技术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在考虑经济产业结构对能源的高需求上,更需要综合产业结构,才能够实现对各能源的整合发展。

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对策

(一)构建绿色低碳经济体系

一是要以电力资源为主,通过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方式,改变传统的生产理念,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加快推动工业电动交通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因地制宜推动水电,积极融合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绿色氢能等生产模式,加速对能源结构的调整。二是以精细化管理,遏制高消耗、高排放的行业设施,通过产业化升级,创新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在高端设备、新材料、新能源等节能环保的方式,凝聚新兴产业,创造更为高效的低碳循环式绿色制造体系,加速产业和工业转型升级。三是全力发展各类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建设智慧型城市建设之中。在燃料材料等层面上,实现清洁零排放。四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将循环节约环保产业和资源变化相融合,延伸立法层面,坚持生产责任,完善资源利用率,推动对资源利用效率的逐步提升。

(二)持续强化节能减排成效

在强化节能减排的发展过程中,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在发展绿色产业的过程中,达到对绿色生活方式的加速优化。从科学技术等多个层面,达到对低成本储能技术的优化,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将“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核心融入实际,实现更为多样的创新实践。

第一,增进技术层面的突破。例如,在能源供给方面,围绕“零碳能源”的发展供给,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推动氢能等零碳非电能源,全面提高信息化存储技术水平,发挥节能减排的积极作用。第二,通过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科学化能源管理技术,围绕资源循环,加速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全面优化,在各个行业之中深化资源配置,强化绿色建筑标准,系统化推动节能减排等产业技术。例如,河北省为了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通过实施灵活性改造、供热系统改造等方式,通过实施“三改联动”,全年更新改造600万千瓦,在确保电力、热力稳定的同时,构建合理的发展布局。同时,积极编制循环改造实施方案,确保节能减排能够按照“疏导”“堵塞”“治理”多样结合的方式,使节能减排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的有力推手,以更为直接而高效的发展举措,提高节能减排的实效性。

(三)落实重点行业领域任务

针对我国工业、制造产业中在“碳达峰、碳中和”之中所承担的责任,要围绕重点领域实现节能减排。尤其是要围绕钢铁、水泥、交通、农村等重点领域,按照各项绿色发展工程,达到对节能率的有效提升。相比之下,钢铁行业在我国制造业的各门类中,具备更大的排放量,粗钢产量占到了全球粗钢产业的一半以上。通过推动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能够在绿色发展的路径中,明确各项重点任务,使其成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途径。在水泥行业中,通过捕捉碳封存等主要路径,将其融入各项排放举措中,加速对重点行业领域的碳排放优化。

例如,通过实施呈现建设绿色发展工程,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推动绿色建筑的转型升级。除此之外,推进城市和乡村建成区域的全面优化,加强对城市雨污河流管网的改造,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整体工作之中。在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上,增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细化新能源汽车采购标准,强化建立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并将各区域要点、重点领域的碳排放工作纳入国家级碳达峰试点之中,组织开展试点创建工作,更好地落实重点行业领域任务。

(四)加速推动公共机构减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必须要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谋求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要围绕公共机构的各项职能,立足全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好公共机构所承担的服务和示范作用,协调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

首先,公共机构要明确自身优势,改变公共机构碳排放总量较大的问题,增进公共机构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党政机关要主动担当减碳的决策者管理者,围绕覆盖面广的公共机构,积极宣传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使其成为助推全社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公共机构在减碳的工作中,要设定好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发展链接。通过设定各阶段绿色低碳计划目标,着力突破生产方式转型。其次,凝聚发展合力,将节约资源放在工作首位,一方面坚持推动各部门开展效能提升,加速绿色低碳行动引领。通过实施环保产品采购和强制采购制度,通过网络教育、业务培训等方式,对各单位各部门实施精细化的引导。另一方面,立足各地区的实际特点,探寻各职能部门的合作交流,加速对各类公共服务机构的整体提升。再次,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强化公共机构在各制度上的产业创新,通过市场化管理机制,促进对低碳减排治理的现代化提升。以完善的目标管理制度和监督考核机制,在各技术产业领域健全运用机制,切实降低碳的排放量,全面提高节能降碳工作的普惠力度。

(五)创新技术科学配置资源

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过程中,强化技术研发,有利于凝聚固碳关键技术。通过积极创新技术科学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科学创新水平。尤其是围绕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研发应用,在电气化转型、新能源催生、零碳材料、循环利用等技术的创新研发上,通过一系列前瞻性的技术研发,破解各类技术难题,使得低碳环保的理念更具实践性。除了对技术科学资源的创新,在人力资源中,更要积极地寻求创新领域研发、转化等工作。谋求新的发展领域,围绕能源生产、工业、建筑等重点领域,突破“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瓶颈,通过科学的技术创新,加速对碳排放的调控,从而实现自身节能减排和技术转型的加速征集。充分发挥煤电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积极推广新的技术理念,强化智能电网等各类技术置换项目,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海洋、土壤等其他技术环节的固碳作用,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多项低碳发展战略,有利于发挥社会公众在碳普惠驱动下对低碳环保理念的贯彻,从而构建全民低碳的行动体系。目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在于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借助于“双碳”战略的推进,能够加速对战略性产业的重构,形成绿色生态的主旋律。而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上,要加速对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升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从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上,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格局。

猜你喜欢

碳达峰能源绿色
碳中和·碳达峰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绿色低碳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再造绿色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