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视角下如何优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2022-12-24牛焕霞合肥市庐阳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
牛焕霞 合肥市庐阳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中之重,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我国各行各业的经营运转情况。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在内控视角之下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弄清二者之间的联系后,做好相关基础建设工作,运用多极化技术设备或管理方法,提高职员的功效以及效能,有助于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故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相关概述
(一)概念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可通过整理财政业务信息以及数据等方法,提升单位基金的利用效率,以求完成当期绩效,达到内部资源综合利用、合理配置的预期效果。此外,合理利用内部控制机制,可有效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顺利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同时,因公共资金的使用责任由政府财政部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共同承担,对此,公共资金的使用价值至关重要。另外,行政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条例要求,尽可能使国有资产零风险。
(二)预算绩效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的联系
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影响。首先,内部控制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长期科学发展,使经济活动中的各项风险防患于未然;也能在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之上效劳社会、尽瘁事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工作人员也可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达到自我约束的效果,有助于各项事务或工作高效运行。并且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目标的完成离不开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在优化资源配置时,还有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基于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正确认识
内部控制不仅具有上文描述的两种优点,还有助于宏观调控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开展与运营。但部分职员因受传统且过时的观念影响,无法正确认知、了解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认为只要财务部门负责绩效管理就可以,其他部门无须履行此项职责。长此以往,致使财务工作人员很难顺利完成单位内部各项资金流运行与流动情况,其余员工也对于相关流程秉持“敷衍了事”“事不关己”的态度,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此外,不仅是员工认知存在偏差,相关领导干部对此不予重视,致使单位内部资金分配不均、资金流失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可以有效检测并预防金融市场的危机与潜在风险,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顺利开展经济、业务活动等。然而,经调查研究发现,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且相关领导对此也不予重视。不充分的信息采集、低下的运行效率、不严谨的运行数据以及不及时反馈相关问题等现象,在内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时屡见不鲜,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很难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此外,尽管有些单位建立了相关制度与机制,但因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使不合理的内控目标设计、不及时评估判断经济风险以及不详细的评估标准等现象频频发生,导致风险评估机制漏洞百出,丧失了对机制的信赖,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安全隐患问题。此外,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管理时,并未明确说明如何设定项目指标、具体使用基金以及执行此项目的标准,使徇私废公、假公济私等违法乱纪现象大量出现。既不利于科学有序开展内部控制,也无法科学判断单位目前存在的各项风险问题,甚至对单位的正常开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1]。
(三)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
时下,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着不健全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使用纰漏的预算编制,致使单位运行效率低下,限制发展。因预算编制宽泛的内容、复杂的程序以及细致的管理,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博闻强识、综合水平高以及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强。然而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罕见,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招聘大量的人才弥补此方面的不足,长此以往,严重降低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水平。其次,有些较为特殊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核算十分庞大的会计数据,使相关工作人员的任务量以及工作难度倍增。如若没有相关的科学编制方式,各项基金便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致使制作后核算统计出来的数据结果与预先设定的绩效目标存在较大的出入,无法科学有效的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运行。此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目光狭隘,没有规划长期的战略性目标,忽视内部控制指导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不仅会引发不及时评估相关绩效风险、不落实相关奖惩制度等现象,还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履行经济与社会层面的职能,阻碍单位整体发展与运行。
(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力度不足
随着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也应紧握时代递来的橄榄枝,革旧鼎新,创新发展。然而,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及时适应时代的发展,依然运用传统过时的信息技术、不完善的应用系统,致使预算绩效管理系统运行效率低下、运算数据不准确等。例如,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例会时,依旧运用传统的数据信息单或纸质资料,很少通过数字信息技术或高新科技设备完成管理预算及决策等问题。即使少数单位设立了相关信息系统,但在相关数据的统计与预算中存在一定的漏洞与短板,降低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再加之部分综合水平偏低、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不符合相关管理要求的管理人员尸位素餐,致使该体系整体运行效率不尽如人意,增加监管难度,浪费资源,不利于单位科学高效发展[2]。
三、内控视角下优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内控视角下,科学认识当前单位运行的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漏洞与缺陷,结合单位实际运行情况,积极学习并借鉴相关优质案例与思想,制定适合自己的运行管理机制。
首先,单位领导应学习并掌握预算绩效管理知识及体系建立,明确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结合单位员工实际知识掌握情况,适当开展宣传、培训或讲座等宣传方式,提高员工对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认知与理解。例如,可以在运行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时,以财务部门为主导方向,调动其他部门参与并辅助财务部门运转以及实施,尽可能地实现全方位覆盖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与实效性。
其次,在开展宣传工作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事先深入调研当前绩效管理工作的主要矛盾以及解决方法。通过科学有效的宣传,使员工重视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有助于全方位落实内部控制工作,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循环利用内部资金以及资源。
最后,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及整体运营,必须发挥相关部门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多元化的运行管理方式,增配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专项基金;或根据单位实际战略发展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以及薪资报酬,培养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将责任落实在每一位人员身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实行能力以及保证工作落实的情况。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提供关于加强内部控制以及预算绩效管理的学习渠道,积极引导并督促员工学习相关知识,例如,开展培训课程或定期邀请专家、优秀企业家开设讲坛,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审核员工的掌握情况等。此外,财务管理人员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掌握现代高新科技技术,提升自身综合水平,转型至复合型人才。以期整体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从而带动并提高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以及运行效率[3]。
(二)加大预算绩效管理过程监督及预算执行力度
古有云,随方逐圆,运用至行政事业单位监管中,亦十分有利。行政事业单位应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加强管理预算绩效体系,革新细化审批流程,以此提高该项体系的运行效率以及实际运行效果。
因行政事业单位复杂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内容,致使每一环节都有可能产生潜在问题以及安全隐患。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单位制定的相关制度,严格把控整体流程以及各个环节,全过程监督管理预算、编排以及执行情况,从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最终结果。在该项工程结束后,必须检测及评价相关工作结果,以求获得的信息数据真实有效。此外,还应构建信息化监督系统,动态监督该项工程的运行,使考核工作具备准确有效的信息依据,降低预算绩效管理受人为干预的可能,以免造成麻烦。
政府部门也应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上级部门或领导可定期检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制定相关管理条例与流程,使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规范化,并适当革新、发展体系框架,规避绩效管理固化的风险。行政事业单位也应积极响应政府部门的工作,加强自身监督管理,完善相关审计部门以及审计程序,全面监督员工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漏洞或短板,以保证预算执行的可靠性。例如,经调查研究发现,各行政事业单位近年来普遍采取先预算后支出的管理政策。为此,应当严格控制单位公共预算支出数值,杜绝违法乱纪的行为产生。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内部控制的角度上,结合单位实际运转情况,协调管理预算绩效,并完善相关体系,例如支出体系、评价体系等。在制定预算目标时,为保证其科学有效,可以以年为单位,同执行结果挂钩。若本年未达到预算要求,则在明年采取资金约束措施,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如疫情影响等)适当核减[4]。
(三)强化预算风险识别
从内部控制角度看,要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风险识别能力,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以及审批流程,彻底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有助于更好地管理预算执行情况。为此,财务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应当及时评估、识别并应对风险以及潜在风险。根据风险规模的大小、影响范围程度以及严重程度等,将风险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以及高风险。风险发生时,根据风险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对策,并将其记录在风险报告中。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时,风险随处可见,即使是预算编制环节,也会存在影响预算编制的干扰事项,致使整个工作产生偏差。针对上述现象,预算绩效风险评估机制无疑为解决此类现象的最佳选择。财务人员可以运用该项机制寻找运行项目的漏洞与潜在风险,将结果与解决方案及时反馈至上级领导,在得到领导肯定后,迅速执行,将风险扼杀至摇篮里。此外,行政事业单位也应根据自身业务的实际运行情况,发挥内部控制的领导作用,促使业务流程的完善与发展,内部结构的改革与优化,岗位的职责与管理的分配与细化,保证开展工作时,可以做到有典有则、责有所归、违法必究。尤其是在重点岗位,可采用轮番上岗或定时上岗等,以保证发生风险时,可将风险确定至个人上。总之,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时,应将风险意识贯穿始终,并有效鉴定、规范各个阶段的潜在危险[5]。
(四)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
身处于“第三次产业革命”时期,行政事业单位若想力争上游、独占鳌头,必须拥有与时偕行、翻陈出新的管理意识,并将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运用至单位日常工作中来。结合单位内部实际发展运营情况,构建广泛内容、全面覆盖的信息管理系统或线上管理平台。在物尽其用、开源节流的基础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单位功效以及质量。此外,也可高薪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实时监督管理预算绩效管理系统,以便及时了解运行效果。
利用数字信息技术管理预算绩效,可实时分析并掌握各部门财务数据情况,及时精准的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运行效率。相关部门也可通过官方网站、抖音账号、新浪微博、微信小程序等途径,接受人民群众的意见或建议以及监督举报等,以便提升综合效率。此外,数字信息技术也有助于公开透明管理预算绩效,技术部门可研发信息资源库,录入近几年预算绩效的运转情况以及运转结果,或设立数字模型模拟器,模拟工程运转情况以及潜在风险,有助于财务部门及时制定相关对策,防患未然。总之,形成一个集高效、规范、数据于一体的预算绩效监管系统,可以提高资金循环使用效率、透明管理预算绩效体系以及综合利用内部控制的领导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预算绩效管理,为此,单位应以多种角度研究并运用内部控制,解决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问题与发展探索,使单位在新时代发展中,依旧独擅胜场、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