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以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为例

2022-12-23刘佳璇黄玉淑

当代教研论丛 2022年8期
关键词:商务礼仪礼仪课程

刘佳璇,黄玉淑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高校教师在知识传播过程中要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达到“教书”和“育人”齐头并进的效果。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早已融入并且深深影响着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如何利用大学课堂这个校园教育的主阵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发挥课程思政教育载体的作用,将“立德树人”深入人心,打好课程思政教育的“漂亮仗”,是高校尤其关注的课题。下文以《商务礼仪》为例,探索其课程思政改革措施,以期为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一、《商务礼仪》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商务礼仪》课程是商科类学生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的专业课程,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商务活动中的各种礼仪规范,适应日常商务场合的职业礼仪要求。当前《商务礼仪》课程实际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侧重礼仪的表象,忽视文化的内涵

在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浅显地去展示礼仪的显性特征,并未从深层次挖掘礼仪的内涵以及礼仪行为后面的文化价值。如:在微笑礼学习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让学生练习微笑的形态:嘴角上扬,露出八颗牙齿,用咬筷子的方式塑造微笑的形象等,忽视了微笑的本质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如果内心中缺少了真诚,塑造出来的“微笑”就会给人以虚情假意的感觉。又如:形象礼仪中的站姿、坐姿、行姿,教材中提到各种动作的要领以及练习的方法,等等,如果忽视了这些行为背后传达给对方的尊重,学生一旦脱离了礼仪练习的环境,就会打回原形。长此以往,学生无法从内心深处去认同礼仪文化,容易出现课上课下“两张皮”的行为,达不到育人效果。

2.礼仪课程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缺乏创新精神

高职院校的礼仪课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归属为基础课,对于很多专业课来说,显得内容清浅,专业度不强,不容易获得学生的重视。加之商务礼仪并没有专业标准的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具体的授课标准,很多教师都是单枪匹马作战,拿起礼仪教材简单备课后就登上讲台,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同时,礼仪课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内容大多约定俗成,部分礼仪知识属于各家之言。在现代社会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在网络上搜集到的信息繁杂且缺乏权威性,尤其需要辨别真伪。比如坐次礼仪,中国传统以左为尊,国际惯例是以右为尊,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都演变成商务活动“以右为尊”、政务活动“以左为尊”。如果礼仪教师对知识应付了事,不花时间继续学习、甄别、整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得不到保障,教学过程也容易缺乏创新。

3.教师教学方法守旧,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不足

00后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原住民,他们的学习新技术和利用新媒体收集信息的能力甚至超过了授课教师,而高校中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礼仪教师也十分有限,大部分课堂依然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学评价单一,考核效果不佳

传统教学多采用单一纸质的课程考核,将学生困于理论中而缺乏实际操作和应用,教学评价单一,缺乏对评价目标的明确和对评价流程的系统设计。事实上,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会引导学生使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单一的评价方法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增强自主的学习动机,更难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二、《商务礼仪》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教师根据课程的德育目标深耕知识体系,梳理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自如地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的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通过学习概述助力家国情怀的传递

教师在概述部分介绍古往今来的礼仪,包括原始社会“礼”的萌芽,夏商周时期“礼”的形成,封建社会“礼”的发展,近代礼仪的变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礼仪等,通过讲授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的同时,重点突出我国古代礼文化,如《礼记》《论语》等,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及文化认同。

2.通过商务形象礼仪提升审美情操

形象礼仪主要包括仪容礼仪、仪态礼仪、仪表礼仪等。通过这一节学习,大学生要掌握正确的商务服装搭配,得体的职业妆容修饰,规范的站姿坐姿、行姿、蹲姿,等等,学会发自内心真诚的微笑礼及肢体语言,将美学要义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在言行举止中感受礼仪美。

3.通过商务交往礼仪倡导和谐相处

商务会面、拜访、馈赠和宴请是常见的交往礼仪,教师在讲授交往礼仪时,应重点引导学生热忱待人,诚信宽容,助人为乐,重点陈述自信、文雅、得体的人格魅力,培养彬彬有礼的沟通气质,树立礼尚往来的传统美德。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4.通过商务活动礼仪培养职业精神

活动礼仪包括商务办公礼仪、庆典礼仪、出行礼仪、谈判礼仪等。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应全面掌握商务场合及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商务礼仪规范,接待客户的礼仪细节,同时学会从细微之处体现对他人的尊重,重点融入职业精神的培养,精益求精的职业品德。

5.通过商务次序礼仪促进文明有序

中国是礼仪之邦,不同场合的次序礼仪将中华传统礼节和社会公德有效融合。通过宴请礼仪、会议礼仪、谈判礼仪等场景次序礼仪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和谐、秩序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敬人自律的道德素养,养成文明礼让、遵守秩序的文明习惯,教育他们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做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思政课堂的有效融合

1.利用超星学习通丰富教学资源及教学形式

超星学习通是基于微服务架构打造的课程学习、知识传播与管理的分享平台。《商务礼仪》课程可以利用超星云平台进行网络课程的搭建,将课程体系规范化;录制教学视频,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利用超星学习通上的互动方式,如:抽签选人回答问题,课堂测试等,提升师生教与学的体验感。同时,利用超星学习通等相关平台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如: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课堂作业的参与情况、课堂到课率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考评。另外,让学生结合礼仪知识点拍摄喜闻乐见的短视频上传网站,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内容有了更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丰富了课程考评形式。

2.利用希沃白板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希沃白板是一款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互动教学平台,它以强大的可以游戏化的形式完成课堂互动,提供云课件、学科工具,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等备授课功能,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以商务礼仪中仪容仪表章节“如何教会学生搭配职业装”为例,在传统课堂上,教师通常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图片并进行讲解。现在,教师利用希沃白板可以提前把常见的服装搭配设计成游戏,设置好答案,让学生在屏幕前进行拖拽归类。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方式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寓教于乐中学会职业装穿搭,从而让学生自主审视个人的礼仪习惯,增强个人礼仪修养。

3.利用问卷平台开展问答及知识竞赛

教师在问卷星等平台结合课程提前输入中外民俗、中国礼仪史、礼仪知识等试题,学生用手机进行抢答,教师根据屏幕上显示题目和排名,评选礼仪知识达人,提升趣味感和参与感。通过课堂知识小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主动掌握知识点,在趣味竞答过程中获悉中外文化的差异及礼仪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感受祖国文化,自然而然地产生热爱之情,从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4.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

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知识点进行课前课后知识的归纳。课前展示可以让学生清晰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或者安排学生用思维导图汇报回顾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课后展示可以让学生总结知识点,回顾知识内容,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加牢固。在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严谨的治学方法。

四、提升商务礼仪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

1.将商务礼仪课程纳入群共享课,整合优质资源

将《商务礼仪》课程列入群共享课程,集中优秀教师的力量,整合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群共享课程,可以将授课教师集中起来,集体备课,撰写统一的课程教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进度表、课程演示文稿、试卷及质量分析、统一选择教材等,并定期召开课程集体备课、教学质量分析会进行学情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对策,确保课程教师的教育教研水平不断提高。

2.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文化素养,以身作则

高校礼仪教师自身要具有儒雅的气质,才能将课程知识较好地展示出来。儒雅气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在钻研调研的实践中,在与学生进行知识、思想分享的交流中,经过长期积累慢慢习得。同时教师还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敷衍了事,治学不端,浮躁教风,也就无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无法培养出礼仪道德高的学生。

3.提升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改革教学方法

借助各类信息技术平台和工具,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及现场实践教学等,形成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学生分组研习,拍摄礼仪项目视频—课堂分享及教师理论引导—学生实训巩固—师生共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平台互动、过程性评价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4.重视理实一体化教学,让知识活起来

在课程设计时,注重理实一体化,加强商务礼仪课程与校园第二课堂的结合。可以通过校内外大型的商务活动,尤其是学生普及面比较大的活动,如:东盟博览会、礼仪大赛等,让学生掌握展会礼仪及相关的礼仪竞赛知识。活动结束后,可以对活动过程中的礼仪规范进行点评说明,通过照片或者视频的方式进行分享,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重视反馈预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

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教学检查、教学督导监督、教师互评、学生评教等课程质量管理机制进行课程教学成效检测、反馈预警等。教学评价的过程更要突出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综合应用;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课程考核方式上大胆改革创新,以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新媒体时代下的《商务礼仪》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及“分工负责、协作教学、成果共享、共同提高”的团队工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礼仪教师队伍专业化、职业化、高效化,最终达到提升礼仪思政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的目的。

猜你喜欢

商务礼仪礼仪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思政教学融入《商务礼仪》课程的实践研究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从日本文化角度分析日本商务礼仪
中专学校开展商务礼仪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中职学校商务礼仪课堂教学的提升策略研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