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论“国家”
2022-12-23战国孟轲
[战国]孟轲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①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梁惠王下》)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②。’此之谓也。”(《公孙丑上》)
(原文据中华书局1983年版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注释】
①斫(zhuó):砍削。
②活:《礼记·缁衣》引作“逭”,此“活”字当是“逭”之借字,逭,逃避。
【译文】
孟子谒见齐宣王,说道:“建筑一所大房子,那一定要派工师去寻找大的木料。工师得到了大木料,大王就高兴,认为他能够胜任这项工作。木工把那木料削砍小了,大王就会发怒,认为他不能胜任这项工作。有些人从小学习一门专业,长大了便想运用实行。可是大王却对他说:‘把你所学的暂且放下,听从我的话吧!’这又怎么行呢?假定大王有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虽然它价值很高,也一定要请玉匠来雕琢它。可是一说到治理国家,您却说:‘把你所学的暂且放下,听从我的话吧!’这跟您要让玉匠按照您的办法雕琢玉石,又有什么两样呢?”(《梁惠王下》)
孟子说:“为政者如果实行仁政,国家就会有荣耀;为政者如果行不仁之政,国家就会遭受屈辱。如今这些人,非常厌恶屈辱,但仍然自处于不仁之地,这正好比一方面厌恶潮湿,一方面又自处于低洼之地一样。假若真的厌恶屈辱,最好是以德为贵而尊敬士人,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国家无内忧外患,趁这个时候修明政治法典,纵使强大的邻国也一定会畏惧它了。《诗经》上说:‘趁着雨没下下来云没聚集起来,从桑树根上剥些皮,把门窗修理好。下面的人们,谁敢把我欺负?’孔子说:‘做这首诗的人懂得很多道理呀!能够治理好他的国家,谁敢侮辱他?’如今国家没有内忧外患,为政者追求享乐,怠惰游玩,这等于自己寻求祸害。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诗经·大雅·文王》又说:‘我们永远要与天命相配,自己去寻求更多的幸福。’《尚书·太甲》也说:‘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正是这个意思。”(《公孙丑上》)
【简析】
《孟子》全书共有5章7处直接谈论“国家”,其中以这两章最为充分地体现了孟子尊德贵士、任贤使能的治国精神。前一章以盖房子一定要选择好木匠、雕琢玉石一定要选择好玉匠这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治理国家也一定要依靠学有专长的人,绝不能让他放弃自己的专长。后一章强调国家一定要实行仁政,以德为贵,尊敬士人,贤人在位、能人在职,才能获得荣耀、免受屈辱,尤其是在国家没有内忧外患时就要不断完善制度与法律,而不能追求享乐。相比之下,前一章委婉含蓄,旨在触类旁通、发人深省,在游说方式上孟子采取了讽谏的艺术,希望可以很容易地让国君接受。后一章则简明直白,旨在通过强烈对比、严厉警诫,在游说方式上孟子采取了威逼利诱的手段,希望国君深感别无选择、毫无退路,所以最后孟子特别引用了《诗经》“自求多福”与《尚书·太甲》“自作孽,不可活”这两句箴言,来棒喝豁醒以齐宣王为代表的自私自利的战国诸侯。这两章所展现的游说艺术,都是《孟子》一书常用的言说方式,但后者更加深切地体现出了身处杀伐乱世的孟子的忧虑心理,也更加典型地代表了孟子的治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