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态势下高校英语专业就业挑战及对策

2022-12-23宓芬芳徐宁骏

关键词:英语专业毕业生人才

宓芬芳,徐宁骏

(浙江中医药大学 人文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近年来,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英语专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基于新态势下英语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学生就业困境及其成因,探讨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积极迎接挑战,摆脱就业困境,提高就业率,是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工作的关键内容。

一、英语专业的就业困境

近两年来,由于就业岗位和待业人员的数量不平衡,英语专业毕业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寒潮,就业率跌破历史新低。英语专业就业困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时代发展、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高校盲目扩大英语专业的招生规模,致使英语专业人才供大于求。改革开放以来,为顺应国际交流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内高校开始逐渐扩大英语专业的招生规模。90年代,英语类专业一般只存在于语言类高校或者综合性高校,英语毕业生数量少、专业性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师范类高校的英语教育,往往与专门教育相关联,旨在培养中小学的英语教师,因此就业方面也比较有保障。然而,自2000年以来,国内诸多专业特色类高校为顺应当时的市场需求,盲目开设英语专业,并逐年增加招生数量,致使英语专业毕业生远超社会所需。目前,企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逐年减少,而有需求的公司则对此类人才的专业要求极高,基本只招收名校毕业生或英语国家留学生。显然,供大于求是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危机的主要原因。

智能翻译软件的创新开发与广泛推广,导致社会对英语翻译人才需求锐减。人们常用的智能翻译软件,包括有道、谷歌、百度等,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将大段文字翻译成大致可读的译文,这是人脑在运行速度、存储容量和运行成本上无法抗衡的。2022年,谷歌公司推出一款新型AR智能翻译眼镜,实现了实时翻译不同语言的功能,给翻译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虽然智能翻译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翻译错误、缺乏情感支持等,但是它确实节省了人工翻译的时间和成本,一定程度上抢夺了一般翻译工作者的“饭碗”。

全球疫情之下,国内外经济面临萎缩、国际旅行业务下滑、出国留学受阻,进一步加剧了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外贸总额下滑,中小企业受挫,导致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整体趋少,尤其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国外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国际旅游业务下行,致使英语导游、翻译等工作岗位萎缩。同时,英语专业学生出国留学颇受影响,本来打算出国留学或在国外继续深造或工作的学生,纷纷加入国内求职队伍的行列。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21年从国外回国的学生人数超过100万,约占总人数的84.74%,创下历史新高。而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也大幅度减少,本来门庭若市的留学机构,如今有的门可罗雀,有的甚至直接关门歇业。例如,2021年,选择海外深造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毕业生分别占比8.17%的和6.9%,而2020年,该比例分别高达13.34%和9.6%。[1]

2021年7月,中小学“双减”政策落地,造成校外英语培训教师岗位断崖式下滑。过去五年,教培行业曾是英语专业,尤其是非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之一,而英语专业毕业生也是教培企业的香饽饽,但是随着教培企业纷纷缩小规模或退出市场,该就业出路被大幅阻断。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积极提倡劳动与素质教育,英语的学科地位明显削弱,英语在校内外的教学需要再次减少,进一步阻断了英语专业毕业生步入英语教学行业的出路。

二、英语专业就业困境的应对策略

缩小办学规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创就业指导新思路、鼓励学生读研深造和自主创业,是应对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危机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英语专业的良性发展。

1.合理缩小英语专业办学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普通本科高校中,除了外语类大学、师范类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之外,诸多医学、农业、机电、海洋、邮电、石油、地矿等特色专业类院校都设有英语专业。目前,在校学生总人数约有60万人,每年英语专业毕业生多达20万人。[2]随着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的发展、教培行业的收紧及国际外贸的下滑,英语专业毕业生数量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多次被挂上了就业红黄牌。同时,英语专业毕业生普遍呈现出“小才济济、大才寥寥”的现象,具备一般英语能力的英语毕业生数量庞大,但是真正精通英语、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专业素养,能在本专业领域成就事业的毕业生并不多。

因此,合理缩小英语专业的招生规模,推行“少招优育”的培养模式,极为必要。尤其是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需要重点考虑英语专业招生规模的缩小或转型。这无疑是英语专业理性、健康发展的重要思路,能有效解决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困境。

2.改革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就业危机在于其传统的人才培养定位,即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坚持人文教育为本的语言文学教育,因此培养的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跨学科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求。直至目前,国内仍有上千所高校开设了以“英语语言文学”为主要方向的英语专业,而这批学生能胜任的就业岗位比较狭窄,主要为文学翻译和编辑、中小学及高校英语教师,以及外贸从业人员等。除了翻译、教学及外贸等岗位,英语专业学生无法有效胜任营销、银行、证劵等行业的工作,而能适应专业性更强的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则是少之更少,如医疗、软件、工程、法律等。于是,英语专业就业就形成了一种怪圈,即英语人才比比皆是,但是具有高端性、实践性、复合性的英语人才则属凤毛麟角。

面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怪圈,合理改革英语专业培养方案迫在眉睫。将培养“英语+专门用途”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作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目标,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落到实处。从这个角度看,医学、农业、机电、邮电、海洋、石油、地矿等行业特色院校的英语专业就大有可为。各大行业特色类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的行业优势,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的同时,融入行业优势学科知识,培养一批满足本行业国际交流要求的新时代高端复合型人才。比如,中医药院校可以致力于培养一批“英语+中医药”的特色英语人才,开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概览”、“中医药国际传播”、“医学英语翻译”、“医学英语写作”等专业选修课或通识课,鼓励英语学生与医学学生的交流合作,培养一批能有效满足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医药文化翻译及传播等岗位工作需要的高端复合型英语人才。以学校的行业特色为依托,培养具有英语知识与专门技能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有利于打破英语专业毕业生只选择英语直接相关工作岗位的惯例,鼓励学生走向其他工作岗位,不只是应用学生的英语能力,更是发挥学生的综合实力。同时,培养高端复合型英语人才,促进英语教育的“融合化、时代化”,是对中共中央和教育部新文科建设部署的重要回应。[3]

3.校企合作,开创就业辅导新思路

基于以“雇主”或用人单位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理念,从内容、质量、数量及形式等多方面提升就业辅导。[4]在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各方面,强调“雇主”或用人单位的需求及其合作参与的作用,充分考虑“雇主”或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方向、方式和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同时,确保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的各个培养阶段。入学初期,全面开展就业思想教育,树立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意识。通过各类宣传方式,包括正式的就业能力培养信息传播及非正式的经验分享等,帮助学生尽早意识到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大学中期,邀请“雇主”或用人单位参与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便于及时跟踪市场发展趋势。开设“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技能发展中心”,为学生免费提供多样化的网络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搜集整合实习岗位等信息,给学生提供多样化实习机会。大学后期,开设英语专业“求职云课堂”、“简历门诊”、“面试训练营”、“就业心理咨询室”、“职业规划咨询室”等线上与线下课程,为学生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贴心”就业指导。鼓励学校领导、行政人员、辅导员、专任教师承担“就业导师”,掌握毕业生求职心态和就业进展,为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提供就业信息、提升面试技能、解决思想困惑,充分体现对毕业生的关心和关爱,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切实做到“精准帮扶”。[5]建议学校领导和专业负责人带头访企拓岗,化身成为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推销员”。了解社会市场需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6]同时,鼓励英语专业学生读研深造或自主创业。2020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旨在鼓励广大高校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在该新形势下,积极开展考研辅导,鼓励英语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不仅可以缓冲新冠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也可以培养一批研究型高端英语学术人才。[7]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政策公告》,详细阐述了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政策,包括向雇佣更多毕业生的雇主提供补贴,为年轻企业家提供担保贷款,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一次性补贴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等。[8]同时,新时代背景下的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新工具和新平台。[9]因此,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从学校层面给予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风险规避指导,稳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不仅有利于解决部分学生就业困难,还能拔高学生就业的层次。

此外,鼓励英语专业毕业生回乡创业、基层就业。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的项目,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等,为赴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如对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等基层单位就业、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按规定给予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补偿等。广大高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广泛开展“毕业生返乡就业、基层就业”的宣传指导,不仅让大学生清楚地了解相关国家优惠政策、基层工作环境及机遇与挑战,而且培养学生“返乡就业,为振兴家乡经济做贡献”的责任意识,从而鼓励毕业生回归家乡,实现个人价值,为地方发展注入新动能。

“乡镇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充分吸收优秀大学毕业生,并发挥其知识技能及创新力量。[10] 英语专业毕业生不仅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而且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可以成为助力乡镇振兴的重要力量。因此,可以鼓励英语专业毕业生助力乡村英语教学,从事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及出口贸易,走进乡镇企业的营销、外贸、服务、管理等工作岗位。

总之,学生就业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更是各个专业的立专业之本。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能空喊口号、只说不做,而是要敢想敢做、落到实处。各大高校英语专业负责人应联合骨干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社会调研,在英语专业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方案上作出积极调整。英语专业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率先成为“英语+专门用途”的复合型高端英语教学人才,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贡献力量。广大高校是学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当前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10]同时,解决英语专业就业困境,离不开社会各界、各部门的协同扶持、学生和家长的观念转变与积极配合。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毕业生人才
人才云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专业四级听力考试的笔记策略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