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墨经》光量子的初步概念

2022-12-22

关键词:光量子潘建伟墨子

孙 中 原

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命名墨子号。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墨子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原理,设计小孔成像实验,奠定光通信、量子通信基础。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的名字命名量子卫星,提升文化自信。

《文汇报》2022-10-04 22:58文汇网官方账号,刊登《潘建伟院士:塞林格与我,是师生,又是竞争者,也是合作者》一文,称我国量子通信领军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的导师安东·塞林格,获得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奖官方介绍,过程中大量引用了潘建伟团队的成果。

近年量子信息科学领域取得长足发展,我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以及中国科学家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实现,使得今天三位获奖科学家的先驱性贡献显得尤为重要。量子信息技术从梦想到现实,中国科学家贡献突出。塞林格此次得奖所列出的量子通信实验论文,有潘建伟的名字,三篇论文是在“墨子号”发射后中国科学家的贡献,其中中国团队的工作提到七项。在把量子通信的梦想变为现实过程中,有中国科学家的贡献。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处于世界前列,2021年6月,美国《科学》杂志说,出于中国“墨子号”等重要成果的考虑,美国启动量子行动计划。

一、墨子号

《墨经》的几何光学系统,记录小孔成像实验,论证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墨者在亲身从事光学的实验观察中,重视运用抽象的理论思维,提出“端”(光微粒,光量子)的初步概念,启迪现代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

墨子号量子卫星项目首席专家潘建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领衔研发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发射升空。

潘建伟说,命名墨子号,缘起前辈光学科技史研究者钱临照,他深入研究《墨经》,发现《墨经》“光学八条”,与现代科学知识相通。潘建伟说:“墨家逻辑是全球三大古老逻辑体系之一,而逻辑体系是科学的基础。”

《墨经》发现光线沿直线传播,设计小孔成像实验,提出某种意义的粒子论,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先贤的名字来命名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

因墨子号量子卫星,潘建伟入选全球十大科学人物。英国《自然》杂志12月18日发布2017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榜单,中国科学家潘建伟入选。依托中国发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潘建伟团队目前已经实现星地千公里级别的量子密钥分发,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的雏形,使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领跑世界。

全球科学界公认权威刊物《自然》杂志介绍:“在中国,人称‘量子之父’。”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以墨家创始人墨子命名,有助于《墨经》绝学抢救性研究的开展与中华传统科技的研发转型。

量子卫星项目,2011年12月立项,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首批科学实验卫星。2001年,31岁的潘建伟从欧洲回国,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建量子信息实验室。2003年,构想“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关键点是量子卫星。

经十多年发展,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劲旅,人类历史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为现实。未来由几十颗量子卫星组成璀璨星群,与地面量子通信干线携手,支撑天地一体的量子通信网,建成全球化的量子互联网,形成量子通信产业链,辐射千家万户。

潘建伟提倡的墨子沙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主办的科普论坛,2016年2月举办第一期。第一期墨子沙龙,潘建伟作了《探索的动机》报告,解释沙龙取名墨子的原由。《墨子》在人类文明史率先论证“光沿着直线传播”,奠定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墨经》记录的光学实验,简单明了:在茅草屋上,钻一小孔,人站外面,对着小孔,观测者发现屋内墙上的倒影。照相摄像原理,源自小孔成像。

假设一个物理量,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把最小单位称为量子。量子指不可分割的个体,“光量子”是光的基本单位光子。量子信号的携带者光子,在外层空间传播时,可在卫星帮助下实现全球化的量子通信。

潘建伟研究小组在2003年开始研究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光子携带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能完全满足基于卫星的全球化量子通信要求。2016年发射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是中国首颗,也是世界首颗量子卫星。

在我国,量子通信技术从基础研究,向应用技术转化迈进。我国将利用量子通信技术的产业化和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实现,作为保障未来信息社会通信安全的关键技术,量子密钥进入普通家庭,服务社会大众,成为电子商务、电子医疗、军事科技等各种电子服务的驱动器,为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提供安全服务。未来将发射多颗量子卫星,建成连接亚欧的洲际量子通信网,建成全球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随着量子通信网络的发展,量子通信将迎来巨大市场。

微观宏观整体联系结合,对应用科技影响深远。当代物理理论研究,对今后技术发展有深远影响。我国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科学研究迈出重要一步,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果获克利夫兰奖。2019年1月31日,美国科学促进会宣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领衔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以表彰该团队通过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推动大尺度量子通信实验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这是美国科学促进会设立克利夫兰奖九十余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获得这一重要荣誉。

“墨子号”量子卫星圆满实现既定科学目标,为构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和空间尺度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检验前沿研究,奠定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与量子信息的传播媒介单光子不可分割。物质世界由基本元素颗粒组成。光由一颗颗小颗粒组成,这种小颗粒就叫光子。光子是光的最小组成单元。2004年,通过实验证明光子在穿破大气层之后能很好地保留原有特性。2005年发表研究论文,并于2006年向中国科学院提出申请,要制造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经过几年研究实验,证明上天的可行性,2011年底,中国科学院正式立项,支持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项目。2016年6月研制卫星。亚原子粒子量子,蕴含推动科技进步的巨大力量。中国经济规划,把推动量子技术发展,列为战略重点,投入研究资金,用于量子物理领域。

奥地利科学院院长、欧洲量子卫星工程领头人安东·塞林格(Anton Zeilinger)表示,“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发射将造福每个人。“它将首次证实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量子通信是可能的。”团队经过艰苦攻关,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成功研制“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为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可靠的技术基础。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取名墨子号,墨家在春秋战国,是最崇尚实践科学的学派,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的代表。墨家的科学精神,是历史上科学精神的引领者,中华科学精神的代表。

取名墨子号,意味着现代科学研究导源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经上》第62条说:“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经说上》解释:“端。是(指示代词,这个,指端)无内也。”最早揭示微粒量子的概念。

1900年,普朗克在对热辐射的研究中第一个窥见了量子。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会议宣布这一伟大发现:能量量子化假说。根据这一假说,在光波的发射和吸收过程中,发射体和吸收体的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能量值只能取某个最小能量元的整数倍,这一最小能量元,被称为“能量子”。普朗克的能量子概念,第一次揭示微观自然过程的非连续本性,即量子本性。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进一步发展量子概念。爱因斯坦认为,能量子概念,不只是在光波的发射和吸收时才有意义,光波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连续的、不可分割的能量量子组成。利用这一假说,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等实验现象。光量子概念,首次揭示光的量子特性。波粒二象性,即光不仅具有波动性,同时具有粒子性。

1913年,玻尔把量子概念成功地应用于氢原子系统,根据卢瑟福的核型原子模型创立玻尔原子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存在于具有分立能量的定态上,并且电子在不同能量定态之间的跃迁,本质上是非连续的。

1924年,在爱因斯坦光量子概念的启发下,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将光具有的波粒二象性,赋予所有物质粒子,指出自然界所有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量子特性。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为发现量子规律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1925-1926年间,诞生定量描述物质量子特性的最初理论量子力学。

从此,人类进入量子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量子力学的应用研究中,基于量子规律的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量子技术,深度改变了人类生活,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激光技术和电子量子计算机。

德布罗意物质波,是粒波一体真物质粒子的概率函数,能够描述物质粒子某时刻出现在空间中某点的概率密度,可应用于质子、电子等的波动。量子力学在克服早期量子论的困难和局限性中建立起来。在普朗克—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和玻尔原子论的启发下,法国物理学家L.德布罗意分析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的发展历史,注意几何光学与经典粒子力学的相似性,根据类比方法设想,实物粒子也与光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且这两方面必有类似的关系相联系。

量子力学是研究原子、分子以至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结构性质的基本理论,是近代物理的基础理论。20世纪前的经典物理学,只适于描述一般宏观条件下的物质运动,对微观世界(原子和亚原子世界)和一定条件下的某些宏观现象,则只有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才能说明。

物质属性及其微观结构,只有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才能解释。所有涉及物质属性和微观结构的问题,无不以量子力学作为理论基础。物质波是微观粒子,如质子、电子等的波动,具有波粒二象性。

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是基本粒子,量子是质量、体积、能量等各种物理量的最小单元,以粒子状态存在。光以光子为单位。举手投足一呼吸,有上万亿量子在移动。量子身材小,有量乃大。640公斤的量子卫星,装备激光器,生成单个光量子。

量子是能量等物理量的最小单元,光量子是光的最小量子单元。从卫星上发射光量子到地球,从地球发射光量子到卫星,实现光量子状态的星地间传输。已建成用光量子传输的京沪通信干线。光量子在大气层中,可一次性传递几千公里。

互联网改变生活,量子改变互联网。一个普通十五瓦左右的灯泡,每秒钟辐射出光量子个数百亿亿个,想要实现单个光量子的制备,如同在百亿亿个光量子发射出来的瞬间,捕捉到其中某一个。

二、光量子

2016年8月15日,潘建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世界首颗量子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体现文化自信。墨家最早设计小孔成像实验,发现并科学解释光直线传播的重要原理,为量子通信的发展打下基础,提出某种意义的粒子论。某种意义的粒子论,涉及“端”(点,微粒,光量子)的概念。“端”,是《墨经》涵盖多学科知识,跨学科领域的概念。

在物理学领域,“端”是物质结构论的“微粒”(粒子)概念。在数学领域,“端”是几何概念“点”,与“尺、区、厚”(线、面、体)构成并列的概念系统。在光学领域,是“光量子”:光线的量子(粒子)构成,即潘建伟所说“某种意义的粒子论”。

《墨经》论证的光直线传播原理,千年后才被西方世界发现。《墨经》记载光学八条,描述墨家对光线的认知,设计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学研究的基础,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命名“墨子号”,作为纪念。

1.“端”概念。端,物质结构论的“微粒”概念。《经下》第161条说:“非半弗斫则不动,说在端。”《经说下》解释:“斫半,进前取也,前则中无为半,犹端也。前后取则端中也。斫必半,无与非半,不可斫也。”

即对于给定有一定长度的木棍,连续做取半的操作,到不能再取半,出现不动的端点,论证的理由在于考察“端”的定义。所谓“取半的操作”,从这一头往那一头,最后那一头无法再取半,就遇到“端”。从两头往中间取半,“端”在中间。规定做取半的操作,到不能再取半。“斫”:砍断。“无与非半”:不能再做取半操作。“端”指没有“长宽高”三维,无穷小的物质微粒。这种物质结构论,相当于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原子论。原子论,物质微粒说,是人类认识物质的一个阶段。

端,光学意义:光微粒(量子),小孔(微孔)。物理学意义:微粒,质点,物质经验分割极限,物质结构论,相当于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原子”的概念。几何学意义:点,与“尺”(线)、“区”(面积)、“厚”(体积)并列,构成“点线面体”几何学范畴系列。占有时间空间无穷小:《经下》第115条说“无久与宇”。“无久”是时间无穷小。“无宇”是空间无穷小。“无久与宇”是“无久”“无宇”的合并联言。《经上》第51条说“无久”概念,举例“若矢过楹”(飞矢疾速穿过细标杆)。

《经说上》第1条说:“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尺)有端。”即“小故”(原因中的部分要素,必要条件):有它,不必然有某一结果。无它,必然无某一结果。“小故”是形成某一结果的部分原因。如点是形成线的小故(必要条件)。解释“端”即几何学意义的“点”,“端”(点)是“尺”(直线)的“体”(部分),“尺”(直线)是无数“端”(点)的“兼”(整体,集合)。

小故:构成原因的部分要素,相当于必要条件。如有点(端)是成线(尺)的部分要素,必要条件,有点(端)不必然成线(尺),无点(端)必不能成线(尺)。有之不必然:有前件不一定有后件。如有点(端)不必然成线(尺)。无之必不然:无前件,必然无后件。如无点(端)必不能成线(尺)。有点是成线的必要条件。

体:部分,元素。与“兼”(整体、集合)相对。若有端:是“若尺有端”的略文,“尺”字省。若,例如。“若有端”,是“小故”的典型事例,构成科学归纳推理。尺、端:几何学概念。尺,线。端,点。

“端”(点)与“尺”(线)、“区”(面积)、“厚”(体积)并列,构成“点线面体”范畴系列。《经说上》第2条说:“若二之一,尺之端也。”《经上》第62条说:“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经说上》解释:“端:是无内也。”《经说上》第64条说:“尺前于区,而后于端,不夹于端与区内。”《经说上》第68条说:“端与端俱尽。尺与端或尽或不尽。”《经说上》第69条说:“两有端而后可。”

物质经验分割的极限,质点,微粒,属物理学,物质结构论。《经下》第161条说:“非半弗斫则不动,说在端。”“端”是没有长宽高三维,无穷小的物质微粒。作为几何学的“点”,与作为物理学物质结构论的“微粒”相通。“形”(形状,形体)与“质”(物质,质料,质点)相通。

《经上》第2条说:“体,分于兼也。”《经说上》解释:“若二之一、尺之端也。”即“体”(部分)从“兼”(整体)中分出来。如集合“二”中的元素“一”,线中的点。兼:整体,集合。与“体”相对。体:部分,元素。若二之一:如集合“二”中的元素“一”。若,如,列举典型事例。二,以两个“一”为元素构成的集合。一,集合“二”的元素。尺之端:线中的点。尺,线。端,点。线是点的集合,点是线的元素。

《经上》第62条说:“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经说上》解释:“端。是无内也。”即“端”(点)是作为线段构成部分最前的“无厚”(没有厚度的空间点)。“端”(点),不考虑其内部再分。端:《墨经》基本概念,相当于几何学的“点”。体:部分,特指组成线的部分,即点。

《庄子·天下》载惠施“历物之意”,有“至小无内”的概念,即最小的微粒没有内边,与《墨经》“无厚”概念一致。《经下》第161说:“非半弗斫则不动,说在端。”认为“端”不可再分,没有内边,与“无内”义合。《几何原本》说:“点者无分。”把点定义为不可分,与“无内”义合。

《经说上》第64条说:“尺前于区而后于端,不夹于端与区内。”即在平面几何中,线位于面的前边,夹持面,作为面的界限。线位于点的后边,被点夹持,以点为界限。即线夹面,而又被点所夹。

只能说“点夹线”“线夹面”,而不能说“线夹于点与面内”,即不能说“点与面夹线”。尺:指线。区:指面。端:指点。“尺前于区”,相当于欧几里德几何定义“面的界限是线”。“尺后于端”,相当于欧几里德几何中的定义“线的界限是点”。

《经上》第68条说:“撄,相得也。”《经说上》解释:“端与端俱尽,尺与端或尽或不尽。”即“撄”(接触、交叉、重合)是互相得到,或占有对方一部分。这一点与那一点叠合,二者完全重合。这一直线与那一点叠合,从点一方说,是完全被直线所占有。从直线一方说,并没有被点所完全占有。

《经下》第120条说:“影倒,在午,有端与影长,说在端。”《经说下》解释:“光之人,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影于上,首蔽上光,故成影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影窟内也。”端:相当于几何学上的点,物理学上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原子)。

2.“点”概念。端,几何学的“点”概念。《经上》第62条定义说:“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经说上》解释:“端。是无内也。”“端”(点)是作为线段构成部分最前的“无厚”(没有厚度的空间点)。“端”(点)不考虑其内部的再分。认为“端”不可再分,即没有内边。《几何原本》说:“点者无分。”把“点”定义为“不可分”,与《经说上》“无内”说相合。

“无厚”,是《墨经》常用的概念。几何学上的“点”,在长宽高空间三维上,都没有厚度(无所大)。“体之无厚而最前”,是从几何学上解释“端”(即“点”)的本义。“端”是构成线段,作为线段的“体”(部分)极多“无厚”中最前的“无厚”(就所选取的某一角度而言)。

《几何原本》说:“线之界是点。”点是作为线段界限尽头最前端的部分,与《墨经》“端”(点)的定义相合。端(点)指构成线段,并作为线段“体”(部分)的任一“无厚”。“无厚”造词法,同于“无宇”“无久”。

“无宇”是无穷小的空间点,不考虑“宇”即空间的绵延。“无久”是无穷小的时间点,不考虑“久”即时间的绵延。“无厚”是无穷小的空间点,物质点,不考虑“厚”即空间各维度上的厚度,物质绵延。无穷小的空间点(“无厚”)叫做“无宇”。《经下》第115条说“无久与宇”,是“无久”和“无宇”的合并省略。

《墨经》“端”共使用33次。有8条涉及“端”的概念,其中6条属几何学,是指“点”,共使用10次,与“尺、区、厚”组成“点线面体”的范畴序列。属光学1条,指光线的粒子构成(光量子)与小孔成像光学现象中的小孔,使用3次。属物理学1条,指不可分割的极限、质点、微粒,使用3次。

尺与端,是《墨经》常用概念。“尺”在《墨子》中,共使用223次。尺是工匠最常用的工具,《墨经》作者作为工匠理论家,在工匠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抽象的理论思维,从工具尺子,概括提升“直线、线段、线”的几何学知识(使用5次),以及整体、部分;有穷、无穷等哲学世界观和数学、物理学概念范畴,是分析中国抽象思想起源的典型实例。

《经上》第2条说:“体,分于兼也。”《经说上》举例解释:“若二之一、尺之端也。”“体”(部分)从“兼”(整体)分出,如集合“二”中的元素“一”,线中的点。点和线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是“体”的关系定义。

“兼”:整体,集合。与“体”相对。“体”:部分,元素。“尺之端”:线中的点。“尺”:线。“端”:点。线是无数点的集合。应用到解释光学,可知光的传播方式是线形、直线形,由此论证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的线形、直线形整体,可分解为“端”(点,微粒,光量子)。这是墨者理论思维的必然逻辑进程与成果结晶。

“端”(点)是“尺”(线)的部分,元素,相当于欧几里德几何中“全体大于部分”的公理。点是线的必要条件,线是点的充分条件。《经说上》第1条说:“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尺)有端。”

“小故”(原因的部分要素,必要条件):有它,不一定有某一结果。没有它,一定没有某一结果。“小故”是形成某一结果的部分原因,如点是形成线的小故(必要条件)。“有之不必然”:有前件不一定有后件。有P不一定有Q。“有之必然”的反命题。并非“有之必然”。(P→Q)=P∧Q。读作:并非如果P则Q,等值于P并且非Q。如:“并非如果有点,则有线”,等值于“有点,并且没有线”。“必要条件”引申义。

“无之必不然”:没有前件,一定没有后件。没有P,一定没有Q。P→Q。读作:非P则非Q。“必要条件”的本义。如没有点,一定没有线。“若有端”:“若尺有端”的略文,“尺”省略。“若”:如。“若有端”是“小故”的典型事例。“尺”:线。“端”:点。

“故”分“小故”和“大故”。“小故”相当于必要条件,特征是“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有点不一定有线,而无点一定无线,点为线的必要和非充分条件。线为点的充分条件,有线一定有点,无线不一定没有点,线是点的充分和非必要条件。设p为q的必要和非充分条件,则q为p的充分和非必要条件。

《经上》第68条说:“撄,相得也。”《经说上》解释说:“尺与尺俱不尽。端与端俱尽。尺与端或尽或不尽。坚白之撄相尽。体撄不相尽。”即这一直线与那一直线相交,二者都不完全重合。这一点与那一点叠合,二者完全重合。

这一直线与那一点叠合,从点一方说,是完全被直线占有。从直线一方说,并没有被点完全占有。在一块坚白石中,坚与白的渗透,完全密合。如果两个元素,只有部分接触,不会完全重合。

“撄”的含义,是“相交”“相遇”“接触”。“尺与尺俱不尽”:线和线相交,双方都不完全重合,因为线是无数点的集合,线和线相交,只交于一点。“端与端俱尽”:点和点相交,完全重合,完全占有对方,没有空隙,因为点没有长宽高。“尺与端或尽或不尽”:点和线相交,从点方面说,是完全重合(尽),从线方面说,是不完全重合(不尽)。

无厚与厚:面积和体积。“无厚”与“厚”相对。“无厚”,特指几何学上的“面”(面积)。“面”(面积)在长度和宽度上有“厚”,但在高度上没有“厚”(厚度)。“尺”(线段)在长度上有厚,但在宽度和高度上没有“厚”(厚度)。

“体”(体积)在长度、宽度和高度三维上都有厚。“厚”,特指几何学上的“体”(体积)。几何学的基本概念。《经上》第56条说:“厚,有所大也。”《经说上》说:“惟无厚无所大。”“厚”(体,体积,在空间三维长宽高上有厚度)是“有所大”(有一定量值)。“无厚”(“点”)在空间三维长宽高上都“无所大”,数量是“零”。

《墨经》所说的“厚”,包括空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即线、面、体都算有厚(有所大),线在长度一维上有厚,面在长度和宽度二维上有厚,体在长度、宽度和高度三维上有厚。“无厚”:指几何学的点、线、面。字面意思是“无厚度”。

点是在长宽高三个维度上都视为“无”,线是在宽高两个维度上视为“无”,面是在高一个维度上视为“无”。《经上》第62条说:“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端”(点)是作为线段构成部分最前的“无厚”(没有厚度的空间点)。

《经上》第66条说:“盈,莫不有也。”《经说上》解释说:“无盈,无厚。”在一定范围内说“盈”(充满、渗透、涵容),就是某物无处不存在(处处都存在)。说“无盈”(不充满、不渗透、不涵容),那除非是“无厚”(即无穷小的空间点,或质点)。

《经上》第70条说:“次,无间而不相撄也。”《经说上》解释说:“无厚而后可。”两个物体紧接着摆放,它们中间既无空隙,又不重合。这只在有“无厚”(即存在无穷小的空间点和物质点)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墨经》对端(微粒)概念的知识积淀,奠定“光量子”概念的认知基础。

猜你喜欢

光量子潘建伟墨子
“武圣人,惟墨子足以当之”——冯友兰武圣观论析
新型可编程硅基光量子计算芯片研制成功
光波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新型光量子计算芯片
墨子破云梯
“量子之父”潘建伟的拳拳孝心
“量子之父”潘建伟的拳拳孝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量子力学催生第三次产业变革
墨子教诲青年
旋涂-蒸镀工艺制备红光量子点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