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结合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2-12-21王任飞
摘要: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要想获得发展,必然要与新媒体有效结合。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探究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要点及发展策略,旨在为电视民生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文章首先分析了在推动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结合发展之际,应当注意的三个要点,即民生功能的发挥、新闻本质的确保和观众需求的满足,据此得出结论:电视民生新闻要想与新媒体结合发展,主要可以通过内容和传播两个层面制定发展策略。最后,文章针对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基于民生服务理念打造精品内容,做好选题和内容挖掘等工作;二是要构建媒体联动模式,采用多元宣传机制和多元播出机制,从而强化传播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民生新闻;受众需求;民生功能;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1-0176-03
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民生新闻也因此受到影响,呈现出与新媒体结合发展的趋势。事实上,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的结合,既是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电视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的巨大挑战,而如何有效协调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有效结合,由此推动电视民生新闻获得飞跃式发展,是电视民生新闻从业者目前应当深思的问题。
一、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结合发展的要点
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行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泛娱乐化特征,不少新闻从业者为了获得流量与关注度,以低俗、虚假、猎奇的信息作为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要素材,虽然获得了关注,但造成电视民生新闻的格局大降,电视民生新闻的民生功能和新闻专业性受到严重冲击[1]。
此外,随着新媒体和移动客户端的发展,当前人们的阅读习惯呈碎片化,这与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常用的故事化叙事模式难以有效契合,限制了民生新闻惯用的信息深度挖掘法,深刻影响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
据此,在促进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结合发展时,一方面应当关注电视民生新闻的民生功能及其新闻本质,确保其新闻价值,另一方面要兼顾受众需求的满足,使电视民生新闻在传播质量获得提升的同时,依然具有较高的新闻品质和核心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发挥民生功能
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结合发展,首先要关注的就是电视民生新闻的民生功能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电视民生新闻不论在内容还是在情感上,都应当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是最接近百姓生活的新聞报道,因此,其要始终以发挥民生功能为宗旨,既反映民情,又传达民意,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民众服务。
总体来看,我国当前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方性特色,例如,江苏广电总台的《南京零距离》中,就多展示南京当地人民的生活与故事;浙江电视台推出的《小强热线》,常常以浙江省内的新闻热点和民众故事为主,等等。为了提供更优质、更亲民的服务,有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甚至采用当地方言播报新闻,希望带给观众熟悉感和亲切感,营造出更为轻松愉悦的收看氛围。地方化特征赋予了电视民生新闻强烈的真实感和亲民感,这正是电视民生新闻在新闻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与新媒体结合的过程中,电视民生新闻这一地方化特征不仅不应当消除,反而应当凸显,从而强化电视民生新闻的民生功能,促进电视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2]。
(二)保证新闻本质
电视民生新闻虽重在民生,但本质仍是新闻,因此,其应当时刻具有新闻报道的本质属性,以真实事件为主,聚焦现实生活,正确引导舆论。相较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电视既能看,又能听,本就更容易获得受众青睐,加上其常以镜头来直接反映新闻内容,能够带给受众较强的临场感,所以在以往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许多人的心头好。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融媒体时代来临,网络逐渐与电视民生新闻产生了交集,电视民生新闻虽然得益于网络的裂变式传播模式而传播速度大增,但逐渐表现出“街头杂事”之感。具体来说,就是在网络的催动下,不少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门心思获取流量和热度,偏爱报道一地鸡毛的争吵性事件,甚至报道一些完全无迹可寻的虚幻事件,只为了设置悬念以吸引人们的关注。这种卑微的态度丢失了新闻应有的尊严与权威性,一方面造成民众对社会稳定性的错误认知,引发大众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导致人们对电视民生新闻的信任度下降,使得电视民生新闻的号召力和舆论引导力减弱,失去了新闻的本质,这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结合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保证电视民生新闻的新闻本质,注重新闻内容的真实性,用专业的态度看待民生新闻事件,基于严密精细的新闻生产机制,打造优秀品牌效应,在人们心中逐步树立权威、可信任的形象,成为引导主流舆论和传播主流价值观的亲民性电视新闻。
(三)满足受众的需求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受众之所以使用媒介,主要是基于满足自身需求的目的,而受众在选择媒介内容和形式时,则多从自身需求与兴趣出发。因此,在与新媒体结合发展的过程中,电视民生新闻要想获得高效传播,除了要确保民生功能的发挥及保证新闻本质以外,还应当确保受众的需求得到满足,即让电视民生新闻与市场契合[3]。
“民生”一词包罗万象,国家大事如教育、就业、脱贫等,百姓生活问题如邻里纠纷、水电使用等,均可纳入民生一列,而如何在繁多的内容中选择人们感兴趣的信息并制作成新闻,是民生新闻报道者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
融媒体环境下,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愈加广泛,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提供的信息已经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要想促进电视民生新闻获得进一步发展,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就要不断推出蕴含人文精神、群体价值的新内容,并在保持良性互动的模式下,及时掌握大众的需求变化,推动新闻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具备内容定力与质量的优质电视民生新闻,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在保证已有电视受众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拓宽受众面,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结合发展的路径
在推动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结合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关注电视民生新闻的民生功能和新闻本质,保证电视民生新闻对根本任务和核心优势的坚守,并在此基础上,走好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需求为工作导向,通过开放平台来构建亲民化的媒体传播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逐步推进电视民生新闻进一步优化。因此,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结合发展主要可以从内容和传播两个层面着手。
(一)基于民生服務理念打造精品内容
基于民生服务理念打造精品内容,首先要做好选题。融媒体环境下,各类信息繁杂,而电视民生新闻报道者要做的就是要从民生服务角度出发,在这些繁多且杂乱的信息中提取真实的、有报道价值的信息,然后将其加工成民生新闻并加以传播。这样一来,新闻的选题就成为重中之重,只有做好新闻选题,才能制作出具备特色的新闻内容,由此强化新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推出的《1818黄金眼》以群众投稿、记者暗访调查的模式为主,选题多为当地民众遭遇的各类真实事件,且设有后续跟踪报道环节,构建了一套颇具故事感的报道形式,真正实现了通过报道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目的,因此极受欢迎,已经成为一档王牌电视节目。而除了以优秀选题来保证电视收视率以外,《1818黄金眼》还与B站达成了合作关系,制作了一档民生纪录片,以此作为扩展民生新闻内容的尝试,目前看来,反响良好。
从《1818黄金眼》这一成功案例可以发现,电视民生新闻的选题既要真实,有本土化特色,也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还要有较大的可挖掘空间可供后续报道,以便逐步打造出个性化的新闻内容。因此,新闻报道者应当留意当地人的生活,并积极搜集当地各类事件和趣闻,从而为新闻选题提供丰富的资源与素材。
总之,在与新媒体结合发展的过程中,电视民生新闻选题是决定新闻亲民性和新闻价值的关键,也是影响新闻受欢迎程度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重视电视民生新闻的选题,以民生服务为主要理念,结合各类新媒体技术,创作出新颖而又独特的新闻选题,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
基于民生服务理念打造精品内容,还要做好内容挖掘。优秀的新闻选题固然重要,但如何将优秀的选题呈现出来,并以此制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则主要取决于对新闻内容的挖掘。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重在对新闻事件的简单报道,即主要任务是向受众传达事件。但在融媒体环境下,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广而丰富,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新闻事件极有可能已经为大众所知,这样一来,电视民生新闻要想吸引受众并获得关注,就不可再简单地报道事件,而是要对事件进行深度挖掘,从大众的角度分析事件中存在的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承担起引导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社会责任。
例如,北京卫视推出的《向前一步》以解决民生问题为主要任务,始终坚持服务人民,在面对事件时,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并以搭建平等的对话平台这种方式实现报道事件中各方的沟通与交流,由此有效达成了公众、政府、媒体之间的友好互动,在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的来说,《向前一步》对事件的深度挖掘促使其形成了个性化特色,而这正是该节目得以在一众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二)构建媒体联动模式以强化传播效果
传统电视民生新闻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而这种传播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目前人们日益增长的新闻报道服务需求,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而融媒体技术正是促进电视民生新闻转型的支撑。
所谓融媒体,就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传播模式,其是信息技术发展下的时代性产物,具备强大的传播能力,不仅传播质量佳,且传播速度快,契合了当下人们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利用融媒体技术,电视民生新闻可以实现多元传播,大幅提升传播效率。
总的来说,从传播层面来看,要想促进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结合发展,优化新闻传播效果,重在构建媒体联动传播模式。而媒体联动传播模式的构建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多元宣传机制,二是多元播出机制。
首先,构建媒体联动模式要以多元宣传机制为基础。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力与新闻的权威性、公众的信任度有直接联系,而新闻权威性和公众信任度除了受到新闻内容质量的影响外,还与新闻的宣传效果密切相关。通常来讲,在一定的条件下,宣传效果越好,则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众信任度越高,关注量和影响力也就越大。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建成多元宣传机制,以此为新闻传播宣传造势,增强新闻传播效果。例如,可以在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设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专属账号,并利用账号传播节目内容的精彩瞬间,由此吸引受众,扩大受众面。当然,各个公众平台的宣传不应当独立进行,而要构建联动宣传模式,如在微博账号上宣传时,一方面要宣传新闻节目,尽可能展示出节目内容的亮点,另一方面要引导受众关注新闻节目的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B站账号等同为节目宣传的工具,逐步打通受众社交圈层,打造联动反应模式,营造高效、高频的社交互动环境,最终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宣传成效,为构建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体联动传播模式奠定基础。
其次,构建媒体联动模式要以多元播出机制为手段。融媒体的发展加快了人们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养成,面对庞大的信息量,人们倾向于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从移动客户端获取新闻信息,这使得电视民生新闻必须扩宽传播渠道,以此应对人们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就目前来看,人们多习惯于借助移动端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APP、B站等媒体平台获取新闻信息,所以,电视民生新闻报道者要重点关注这些平台的传播特色,为各个平台打造不同的播放内容,从而确保内容与传播平台相契合,逐步形成多元播出机制,为构建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体联动传播模式提供助力。例如,前文所提到的《1818黄金眼》就采用了多元播出机制,其在电视上播出的内容多为故事叙事形式,情节曲折而趣味颇多,非常符合电视受众群体的需求;而在B站上,该节目则推出了《bilibili@黄金眼》,重在报道琐碎的青年生活,迎合了常用B站的年轻一代的口味,广受B站年轻人喜爱。因此,《1818黄金眼》有效满足了中年、老年和青年三类群体的需求,通过多元播出机制扩大了受众面,大幅提升了影响力,甚至多次登上热搜,成为很多人心中真正为人民服务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代表。《1818黄金眼》多元播出机制的优秀成绩表明,只有迎合人们多元化的阅读习惯,将各个新闻传播渠道整合起来,有效利用融媒体平台优势,才可抓住目标群体的目光,并由此获得流量与热度,实现高效传播。
三、结语
融媒体大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要想获得发展,必然需要与融媒体实现有效结合,这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应对新闻市场变化的必要措施。而在推动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结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当秉持守正创新的原则。一方面坚守电视民生新闻的民生功能和新闻本质,确保电视民生新闻始终报道真实事件,始终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要创新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与传播方式,进一步加强电视民生新闻与当前人们阅读习惯的契合,由此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推动电视民生新闻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王平元.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突围与创新[J].当代电视,2022(3):103-107.
[2] 杨展.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2):154-156.
[3] 贾丽锦.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微表达”[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9):28-30.
作者简介 王任飞,硕士,主任编辑,研究方向: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