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货铺”到“精品店”: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探析
2016-05-18郭静
郭静
【摘要】改版后的《第一时间》新闻报道增加了对公共议题的讨论,跳出了市井新闻的漩涡,进行了电视深度报道的尝试,却在新媒体多向互动上落后。在新的媒介生态下,《第一时间》可以文化共同体塑造者、多向互动传播者、公共议题的讨论者定位自身的角色。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第一时间;角色定位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遭遇瓶颈。曾经辉煌一时的民生新闻节目正在积极转型,如增加对公共议题的讨论,利用新媒体互动等。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转型效果如何?相比以前,存在哪些提升,遗留哪些痼疾?公共新闻是电视民生新闻唯一且有效的出路吗?在电视开机率走低的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还能依靠哪些手段来提升新闻品质,吸引受众回流?如果说十年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扮演的是平易近人的角色,那么在今天的社会传播结构中,它又将扮演何种角色?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选取安徽经视《第一时间》进行个案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检视《第一时间》的改版内容以及传播效果,试从媒介社会功能角度,分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角色定位,以期为电视民生新闻的未来发展提供可参考的路径。
一、十年检视:《第一时间》内容分析
2004年陆晔、王硕和侯宇静在《突破从“民生新闻”开始——〈第一时间〉与地方电视新闻发展前瞻》中认为,《第一时间》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出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传播优势,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理念。但文章结尾一语成谶,“当然,在这些报道中,我们也很遗憾地看到商业因素对新闻品质某种程度的影响。”
2013年9月,《第一时间》再一次改版。时隔十年,改版效果如何,和陆晔等人当时的统计相比,出现了什么变化?笔者以2013年9月17日到2014年4月17日为时间段,随机抽取了6期节目(2013年10月12日、2013年10月24日、2013年11月19日、2014年1月7日、2014年2月26日、2014年3月20日)进行统计分析。
(一)新闻类别:天灾人祸事件仍较多
改版后的《第一时间》天灾人祸事件的比重由18.9%升至22.6%,法制报道比重由18.3%降至17.2%,法制报道和生活资讯所占比重较为平衡。医疗、环保、教育等公共议题的比重相较十年前明显上升,幅度在2到3个百分点。
十年前6期节目新闻总条数是164,平均每期发稿35条,节目时长60分钟,平均每条新闻时长约1分20秒。十年后新闻总条数是93,平均每期15.5条新闻,节目总时长80分钟,除去20分钟广告,每条新闻平均时长约4分钟。
(二)叙述方式:深度调查崭露头角
叙述理论认为每个故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故事部分”,即“究竟发生了什么和对谁发生的”部分;二是“话语部分”,即故事的讲述方式。莎拉·考兹洛夫认为,要想弄清楚电视的具体特点,除了“故事部分”和“话语部分”,还应该加上另一个层面:“节目表”,即“一个电视台的节目表所代表的更大话语框架,也就是说电视文本所播出的时段如何影响了它的故事和话语”。笔者也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故事部分”即电视民生新闻的取材。改版后的《第一时间》车祸、火灾等意外事故的典型性更强,不再拘泥于个例,而是洞察普通市民生活中容易忽略的隐患,起到警示作用。此外节目中还增加了餐饮安全、教育改革、科技应用等热门话题的互动讨论。
民生新闻的讲述方式即“话语部分”因简单片面而饱受诟病。改版后的《第一时间》开始探索深度报道。如2013年10月12日关于蚌埠高新区商铺失火事件的报道。记者从一起普通火灾事件中看到了家庭式商铺的安全隐患,由浅入深,变为一篇具有普遍意义的调查性报道。该新闻分为5小节,第一节报道了当时的火灾情况;第二节记者出镜采访商家,介绍上层住家下层经商的房屋结构;第三节记者采访消防人员解析火灾形成的原因;第四节记者采访商铺开发商和政府管理人员,指出房屋利用中监管缺位之处;第五节记者又回到此次火灾,提醒商家注意防火。最后配发评论“整治火患不容放松”。
“节目表”即电视民生新闻的编排方式。《第一时间》采用开放式的线性编排,按照时间流程编排,对刚发生的新闻可以随时插播。与此同时,节目一开始主持人站立在大屏幕前,抛出一个大众热议的话题,接着主持人走向播报台,播出一条新闻价值较大的新闻,再播两至三个小新闻,再播一个大新闻。每个广告时段前都有后续新闻导视,吸引观众耐心等待,继续观看。
(三)新闻发生地:城乡差异明显
媒体是有偏向的,包括题材偏向、群体偏向、地域偏向等。媒体突出某一地区的某一题材报道,导致对这一地区其他事件的遮蔽,容易给受众留下刻板印象。所谓的妖魔化、污名化由此而来。在随机抽查的6期节目中发生在合肥的新闻数量最多,达36条,占38.6%;其次是关于全省的新闻,有30条,占32.2%,主要为全省各项便民利民新规定的发布。宿州有7条,亳州、滁州各4条,蚌埠、六安各3条,黄山、芜湖各2条,宣城、阜阳、安庆、淮南和池州分别1条。发生在皖北的新闻明显多于皖南。
除马航MH370失联这一国际热点事件,《第一时间》所播出的新闻多发生于市区,共41条,占44.1%。这与合肥市新闻数量最多相吻合。村镇的新闻较少,只有11条,占11.8%。而且村镇新闻事件的性质多为负面,如凶杀、失火等。如《安庆市枞阳县白湖乡古楼村:一男子持刀行凶当场砍死两人》、《宿州市灵璧县韦集镇:突发大火引燃三千吨玉米秸秆》。只有一则正面新闻《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村民救助白鹤》。全省新闻25条,县城新闻15条,分别占26.9%和16.1%。
(四)传受方式:以短信互动为主
传播技术尤其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话语权下放,受众拥有了自己的“麦克风”。表面上看传统媒体的话语权遭到了威胁,实际上如果媒体能够利用好受众手中的“麦克风”,与受众形成双向互动,等于为自己增加了一个传声筒,传播效果不减反增。
截至2014年6月20日,《第一时间》微博粉丝数量为14268,《南京零距离》粉丝量为327273,是前者的20多倍。《第一时间》的微博数只有1654条,《南京零距离》有34866条。据观察,《第一时间》的微博更新速度为两天,而《南京零距离》的微博更新速度是半小时。《第一时间》的微博大多为转发,鲜有原创,即使是原创内容,评论和转发量只停留在个位数,与网友的互动几乎为零。而《南京零距离》开设了“@零距离”板块,大量转发网友的实时信息,与网友的互动频繁。此外,《第一时间》节目进行中对公共话题的讨论,采取的是短信互动方式,抽取手机用户的短信,鲜有提及自己的官方微博。屏幕左下角有微信二维码,但主持人在节目中也少有提及。此外,《第一时间》三位主播罗彬、吴薇和亚群的粉丝量分别为14万、2万和3万,微博光环效应弱,难以起到对节目的带动作用。
二、困守与蜕变:《第一时间》的角色定位
通过内容分析,可以看出改版后的《第一时间》具有“突围”与“困守”两个特征。主要表现在跳出市井新闻圈,引进新鲜话题,尝试深度报道,如增设新闻延长线、新闻119、第一调查等报道形式。但在新媒体运营方面又表现出理念滞后和行动缓慢的问题。今后,《第一时间》可以致力于打造以下三种角色。
(一)文化共同体的塑造者
詹姆斯·W.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认为,从19世纪传播一词进入公共话语,美国文化中就存在两种不同的传播观:一种是传播的传递观(a transmission view of communication),另一种是传播的仪式观(a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正如凯瑞所言,我们对于传播的基本理解仍定位于“传递”这一观念:“传播是一个讯息得以在空间传递和发布的过程,以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电视民生新闻不能只在传递观里打转,做一个城市文化共同体的塑造者,或许更能展现其魅力,这亦是对传递文化和知识遗产功能的升华。《第一时间》应致力于打造合肥乃至安徽省文化共同体。“三孝口人行天桥被拆”一事的报道,就是对合肥文化有意义的追寻。在今后的报道中节目可以循着这条线走下去,共享地方文化记忆。
(二)多向互动的传播者
首先是与公众的互动。拓宽互动渠道,开发微博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功能。抢占移动互联地盘,利用微信服务号,发挥媒体的服务功能。例如可以借鉴钱江晚报的经验,按受众需求,分别开设关于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号,为市民提供最新的信息服务。在节目中设置微博话题留言板,实时滚动,选取有代表性的网友留言,与手机短信一同参与话题讨论。其次是与政府联动。与政府各职能部门互动,一起创办节目。一方面有利于塑造政府形象,另一方面通过观众讨论,自下而上地传达民意,成为党和政府与基层百姓的沟通桥梁。
(三)公共议题的讨论者
“传播三功能论”中的前两个功能是环境监测和协调社会。环境监测要求媒体成为社会雷达,及时监测社会的变革和新机会的出现。协调社会是使社会中的各阶层产生联系、接触,以形成一个整体,来适应和应对环境的变化。媒体成为公共议题的讨论者,就是媒体由告知转为参与,让社会各阶层在媒体平台的讨论中形成共识,一同应对社会的变化,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艾伦编.牟岭译.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美)詹姆斯·W.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姜红.“仪式”、“共同体”与“生活方式”的建构——另一种观念框架中的民生新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3).
[4]陆晔、王硕、侯宇静.突破从“民生新闻”开始——《第一时间》与地方电视新闻发展前瞻[J].现代传播,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