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童年的“数字化”消逝

2022-12-21曹馨月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数字化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互联网能否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平台,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成才,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童年的消逝》是探讨媒介对儿童产生何种影响的理论,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探讨该理论的适用性,可为青少年合理利用互联网提供有效参考。文章采用文献法,分析数字媒介背景下童年是否消逝以及消逝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网络中信息获取门槛降低、儿童社会化场域扩大、思维方式更替共同指向并促进了童年的“数字化”消逝。为给孩童打造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童年,文章提议国家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企业要加大对平台内容的审查力度;社会、学校与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加强对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

关键词:童年的消逝;数字化;未成年网民;数字童年;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1-0022-03

20世纪60年代,电视媒体横空出世,受到大众喜爱并愈发流行,同时印刷媒介逐渐退出媒介舞台的中央。电视“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成了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的言行举止乃至文化与社会形态。1982年,尼尔·波兹曼出版《童年的消逝》,该书重新探讨了“童年”的概念,提出随着社会从印刷媒介时代进入电子媒介时代,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不再清晰明朗、不可逾越,而是逐渐模糊,童年正在消逝。

从电子媒介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以电视为背景阐释的《童年的消逝》看起来可能不再那么振聋发聩,但以下场景正真切地发生着:一群男孩子在王者荣耀大峡谷说着一些流行的网络用语;女孩子刷着抖音学习化妆和跳舞,看见idol(偶像)还会尖叫打call(即呼喊、喊叫、加油打气)……甚至于人们经常所说的“早熟”,就是“童年的消逝”的另类表达。

互联网技术异军突起,带给社会的影响空前绝后,远非电视行业能比。那么,以电视为背景提出的“童年的消逝”理论在今天这个时代能否适用?如果适用,互联网技术是“加快”还是“减缓”童年的消逝?由此,本研究在简单探讨“童年的消逝”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未成年网民的一些基本信息,简要分析互联网技术给孩童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环境下图像及视频信息流行使儿童获取信息的门槛降低、丰富的媒介种类及内容使儿童社会化场域扩大、碎片化阅读使思维方式更替,三者共同指向并加快了“童年的消逝”。为给儿童打造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童年,国家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企业要加大对平台的内容审查力度,为儿童提供积极、向上的信息;社会、学校与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加强对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尼尔·波茲曼之童年的消逝

(一)印刷时代——童年的发明

15世纪中叶,印刷术的出现使文字成为与口语同样重要的交往方式,文字的难操作性使儿童被拒之门外,童年就此产生。首先,文字不同于口语,需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才可掌握。由此,印刷媒介抬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门槛,具备读写能力的成人拥有比儿童更多的知识与社会化途径。其次,不同于口语零散、及时反馈的特点,印刷媒介的线性特征赋予了人类深度思考的机会,人类开始追寻自我意识和人性意识。由此,童年得以产生。

(二)电子媒介时代——童年的消逝

电子时代不再强调文字与符号的重要性,儿童与成人的分界线开始模糊。电视等媒介带来了新的符号——图像,儿童不必再接受长期的学习以获得文字信息,划分童年与成年的文化环境逐渐消解。电视节目不以儿童与成人进行分类,从电视的存在方式来看,也不能将其放在柜子里或束之高阁,电视的符号与存在形式都不具有排他性,在电视面前儿童拥有和成人一样的接入能力。

电视的出现使儿童进入了和成人一样的世界,文字将两者区隔,图像又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图像不同于文字,需要延时解码和理性思考才能了解其中奥妙,其所具有的视觉刺激、短平快的传播特征能够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在高技术、低情感的环境中,童年就这么结束。结果,儿童通过电视提前进入成人的世界,获悉本不属于童年阶段的信息与知识;成人受电视散乱、非线性、娱乐性强的特点影响,逐渐变得幼稚,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开始不断消解。

二、童年的“数字化”消逝

(一)儿童进入成人世界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现今,运用智能设备如手机、平板等上网成为儿童的主要娱乐项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这个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触网低龄化趋势更为明显,且82.9%的未成年网民拥有属于自己的上网设备,而拥有手机的超过六成[1]。详情见下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保证“停课而不停学”,89.9%的未成年人通过网络进行线上学习,这促使家长进一步开放了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的权利。如图1所示,超过一半的未成年人上网听音乐、打游戏、聊天,他们将获得童年乐趣的主要场域由现实世界逐渐转移到虚拟世界中。不同于印刷媒介,智能手机操作简单,仅需识别常见文字便可凭借图像及视频信息认识大千世界,上手简单、内容丰富,迎合了儿童大量的娱乐时间,儿童上网时间甚至比成年人上网时间还要长。因此,儿童与成人一样,共同进入网络社会。

(二)儿童与成人进一步融合

1.互联网时代来临,儿童与成人共同进入图像与视频的世界

开放是互联网平台最重要的特性。首先是对人的开放,即包含了范围最广的互联网用户;其次是对信息的开放,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信息的多样化;最后是对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开放[2]。数字技术的人性化发展趋势使得进入互联网的门槛越来越低,其开放性使得最广泛的受众群体被囊括其中。任何人拥有智能设备则意味着可以连接一切,且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儿童天然对电子科技拥有熟悉感,于是经常能看到尚在幼儿园的孩童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通”。另外,5G时代来临,图像与视频代替文字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打破了只有通过印刷媒介才能获知更多消息的限制,降低了儿童获得信息的门槛,儿童穿梭其中,所想即所得。在此之前,知乎、天涯论坛、贴吧、微博等文字类APP,对幼童及小学生而言或许存在知识障碍,使用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如今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兴起,孩童点开APP、手指上下滑动,铺天盖地的信息便唾手可得,图像和视频不需要文字阅读能力就能解码,而且图像与视频中常常还伴随着口语。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雷望红老师曾前往南方多地农村开展相关调研。她发现,很多初中学生都有抖音、快手账号,就像以前80后人手一个QQ号一样。“他们喜欢看搞笑视频,然后把自己模仿的视频上传。”[3]

2.儿童社会化场域扩大,过早进入成人的情感世界

任何文字都不是简单的符号堆砌,任何图像也都意在传递作者内心的情感。在互联网普及之前,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主要是在与初级群体的交往中得以实现,比如父母、邻居、老师与同学们。进入互联网时代,一方面,QQ、微博、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社交类APP扩大了交友范围,真正实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理想状态。另一方面,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各种平台为用户发布自身状态提供了渠道。自媒体用户喷涌而出,创作出大量个性化内容,而儿童就在这个互联网世界之中。儿童的交往对象由现实世界中的好友玩伴变成了虚拟世界中的网友,待在家里刷短视频代替了放学后的户外互动。由此,交友范围的扩大、自媒体用户创作的视频使得儿童的社会化场域不再仅限于家庭、学校内部,而是扩展到不受限制、包含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中。在互联网中,打开电脑就能看到扑面而来的各种广告,包含游戏引导、不良暗示等,儿童被裹挟其中。

3.碎片化阅读盛行,儿童与成人拥有同样的思维方式

媒介环境学派一直致力于研究媒介对社会的影响。从英尼斯关注媒介时空偏向性与社会形态的关系开始,到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后来尼尔·波兹曼又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媒介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这些无不体现着媒介环境学派理论研究的内在逻辑。

尼尔·波兹曼主张印刷媒介体现着秩序,拥有严肃、理性以及逻辑性强的特点;电视媒介则体现着散乱,拥有感性、依赖图像以及娱乐性强的特点[4]。而现在,儿童与成人都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接受数字媒介的侵染与熏陶。严密的逻辑消融在非线性的网状结构中,阅读路径的选择更多取决于直觉与潜意识,非线性与多媒体的特性导致网络超链接的感性阅读特征[5]。儿童与成人一同形成了碎片化、浅层化与感官刺激的阅读特征,浅尝辄止。

三、打造健康的“数字童年”

(一)加强互联网环境监管

2022年8月28日至29日,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大会主题为“弘扬时代新风 建设网络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把网络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引领和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现实情况中,建设网络文明依然任重道远。

从国家方面来说,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一些对社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网络传播要严查到底,毫不留情。制定清晰明确的规范,建立通畅的举报渠道,使人民群众有法可依,依靠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使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从企业方面来说,要承担社会责任,如近些年开发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企业不能止步于此。企业作为向儿童提供媒介内容的第一主体,必须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不能仅以“利”为行事准则,这也是传媒行业特殊性所要求的。其次,要重视对内容的审查与监管,不能单纯依靠机器或者算法对平台上的内容进行审查,必要时加强人工审查;另外,对算法的设计必须符合青少年的实际。

对互联网内容的监管绝非是一朝一夕之事,每日大量自媒体用户创作的内容数不胜数。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不仅事关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关乎思想意识领域的变革。

(二)加强儿童媒介素养教育

此前,传播学界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偏愛“数字鸿沟”中的弱势群体,比如农村居民、老年群体等。事实上,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关乎让更多人接触互联网、使用互联网,更关系到如何正确利用互联网、受益于互联网。儿童尚处于一张白纸的状态,缺乏对事物的思考能力和分辨能力,面对海量信息,更有可能遵从内心去接受,而不是参考优与劣的标准。正确看待和使用互联网,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认能力,降低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是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

媒介素养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之中,而是需要多方力量的介入。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为打造天朗气清的互联网络空间保驾护航。

在社会层面上,打造一个健康的媒介环境,可以在公共场所包括广场、图书馆、公交站台等地方张贴标语,利用公益活动传播媒介使用理念。学校可以在计算机课程中讲授健康上网的知识,甚至可以开设专门课程进行讲解。若师资方面有短缺,可以在主题班会、黑板报中体现相关知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总而言之,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需要多方持续努力。

四、结语

《童年的消逝》已出版40多年,如今电子媒介不再像当年那样如日中天,人们对电子媒介带给社会的不良影响似乎也不再关注。然而变的只是媒介形式,不变的是对媒介的忧虑。现代社会与互联网络深刻交织,社会不断数字化、虚拟化,每个人都躲不过时代的浪潮,包括成年人和儿童。

网络的开放性与平等性、图像及视频信息盛行、社会化途径增多、思维方式变革等共同指向了童年的“数字化”消逝,社会各界与儿童家长十分担忧青少年上网成“瘾”。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山区,农村留守儿童一方面拥有父母为其购买的手机以便联系,一方面备受祖辈宠溺,逐渐沉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

人类发明媒介,也生活在媒介之中;儿童拥抱互联网,也拥抱与成人相同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发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1,30(4):13.

[2] 喻国明,李彪.互联网平台的特性、本质、价值与“越界”的社会治理[J].全球传媒学刊,2021,8(4):3-18.

[3] 周楠,孙亮全,崔俊杰,等.“锁在手机屏幕里”的童年[N].新华每日电讯,2022-02-22(005).

[4] 陈红兵,王聪.尼尔·波兹曼媒介批判思想的当代意义[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2):164-167,174.

[5] 李锐.网络超链接与意识流的耦合及其数字化外显[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作者简介 曹馨月,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应用传播学。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数字化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