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视角下的建筑材料检测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
2022-12-21赖耘砚
赖耘砚
(1.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州市建筑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3)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建筑业也蓬勃发展。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各地因建筑安全引发的事故频发,其中,因为建筑材料引发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数。2010年1月3日20时,昆明新机场塌桥事故造成7人死亡、26人轻伤、8人重伤。根据昆明市安监局组织的事故调查组专家的调查,事故现场的钢管、扣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2010年1月12日,专家称事故现场的模板支架钢管壁厚偏薄,扣件抗拉强度远低于规范要求。此次重大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用于施工,根本原因在于项目质量安全员、项目总工、检测机构互相包庇、互相推诿责任。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是基础,选用合规的优质材料才能使得建筑工程稳定,由此可见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当前的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并不如所想的井然有序,大部分施工单位对于工程质量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提交建筑材料检测合格的报告用以顺利验收的阶段。然而,建筑业是关系民生的支柱性产业,伴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检测作为建筑业质量的保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建筑工程检测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性
1.1 综合统筹工程项目
一个建筑工程从开始实施到竣工是个庞大的过程,各部门之间有效配合是建筑工程开展的前提。建筑检测单位按照各个施工阶段所使用样品的试验时间和检测顺序对项目涉及的各个部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建设单位在检测单位的要求下,合理规划各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制定相应的作业标准。建筑检测规范了施工单位对整个项目的管理,进一步为项目的工期、施工流程以及全面预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1.2 保障工程建筑质量
为确保工程项目的建筑质量达到验收标准,建筑检测单位应当在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下进行检测。应从工程施工初期就对工程所用的原材料、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方面展开全面检测,既要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又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经过严格建筑检测的工程建筑质量可靠,能够顺利通过工程验收。
1.3 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良好的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最好的名片,也是人民的“定心丸”,它为企业赢得良好的信誉和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正面的行业影响力,使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胜出。相反,若建筑企业不注重工程质量,将劣质材料用于工程建设,施工不合规,使工程质量不达标,不仅极大地消耗建筑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延长施工周期,情节严重还会引发法律纠纷和经济赔偿等[1]。
2 建筑工程检测行业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检测人员
当下建筑检测行业从业者水平良莠不齐,最主要问题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而现在的检测行业中,大部分人员只具备了某一检测方向的知识,却对其余检测方向知识储备不足,无法做到全方位分析数据。甚至在部分的检测单位中存在无证上岗的检测人员,导致报告的可信度存疑,这大大影响到检测行业的专业度。同时,在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下,建筑材料不断创新,施工工艺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建筑检测行业也应顺应时代,若检测人员不能及时提高专业水平,不能跟上新时代、新材料、新工艺的步伐,检测报告的可行性就无法保证[2]。
2.2 检测行业政策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建筑工程检测行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权威标准进行检测和出具报告。我国在建筑工程行业虽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与精力,但还需在此基础上加大力度规范检测市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该条例规定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都对工程质量负连带责任,但是工程发生问题时,参与者只会互相推诿,造成应共同负责,却共同不负责的现象。由于我国建筑检测行业主要靠政府部门监管,倘若政策不够完善,惩戒机制不够明确,容易被不良企业钻空子,在给建筑检测行业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也大大影响了市场。
2.3 行业发展存在恶性竞争
随着建筑检测行业的迅速发展,一些检测单位为了抢占市场放低检测的标准,形成恶意竞争现象。现有的建筑检测行业竞争越来越大,各检测单位能分到的蛋糕不如往日多,导致检测行业的市场愈发混乱,检测行业的工作无法保质保量,这将会带来更多严峻的问题。
2.4 工程项目检测力度不够
由于各检测单位之间长期的恶意竞争,导致检测行业的工作人员无法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2020年,“3·7福建泉州欣佳酒店坍塌事故”造成29人死亡、4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794万元。事故单位将欣佳酒店建筑物由原四层违法增加夹层改建成七层,达到承载能力极限并处于坍塌临界状态。除去事故单位违法违规建设施工以外,相关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出具虚假报告、制作虚假材料帮助事故单位通过行政审批也是事故原因之一。在当下的建筑检测行业中,检测人员停留于形式化检测,工作开展落实不充分,出现很多漏洞,给越来越多检测人员钻空子的机会。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第三方检测机构往往不是主要的责任承担者,使得部分检测机构在日常检测工作中总是守着原有的实验数据,故步自封,不求进步。如检测人员在试验到期时按照常规数据依葫芦画瓢出具报告,缺乏责任意识和专业素养。在国内检测行业中,样品的伪造、误检现象屡见不鲜,如此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最终导致建筑工程检测力度不够,建筑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3]。
3 影响建筑工程检测行业质量的因素
3.1 常见建筑材料问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房屋建筑材料根据其在建筑物中的部位或使用性能,大体上分为三类,即建筑结构材料(建筑物受力构件和结构所用的材料)、墙体材料(建筑物内、外及隔墙所用的材料)、建筑功能材料(承担某建筑功能的非承重用的材料)。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进场检测、试验材料项目要符合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每种样品对应不同的检测规范和检测参数,若有数值不符合规定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以常见建筑材料举例,如表1所示。
表1 常见建筑材料检测参数的影响以及实际案例
3.2 检测单位与现场施工严重脱节
在建筑工程出现问题时,通常被追责的是施工单位或者投资单位。实际上,建筑检测单位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阶段,检测单位只对施工方送检样品负责,这无法确定样品是否与施工现场材料一致,也不能保证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抽样方式是否正确、检测过程是否合理。2010年,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央视新址大火案”,造成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383万元。这场大火虽因烟花而起,但经调查发现,在文化中心幕墙工程中使用了大量不合格保温板。因此,对于检测单位来说,即使样品检测数据合格,也不能保证现场材料合格;对于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而言,即使工程材料存在问题,也可能因检测样品的样本量不够、虚假样品或检测单位的不规范操作而得出送检样品合格的结论。
3.3 工程检测未得到足够重视
建筑工程检测属于第三方检测机构,独立于承建方和委托方以外,因此检测行业得不到重视。很多施工企业为应付安全检查,并没有依据相关的验收规范做全面系统的建筑工程检测。2019年“5·16上海市长宁区厂房坍塌事故”造成12人死亡,正是因为厂房一层的承重砖墙本身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在改造施工过程中,承重砖墙瞬间失稳后厂房结构连锁坍塌。从很多安全事故案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往往只对部分项目或检测价格较低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如基础的钢筋、试块、水泥,对于检测价格稍高的回弹、钢筋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等实体检测次数并未达到验收规范要求。
3.4 工程检测公平性得不到保障
近年来,国家放开了建筑工程检测资质,各类建筑工程检测机构和单位层出不穷,由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颁布前建设单位与检测单位存在隶属关系,因此,如今部分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和检测单位之间仍有联系,检测单位缺乏独立性,导致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公平公正性得不到保证。受利益驱使,一些检测机构在不具备检测条件、检测技术或者根本不具备某检测项目资质的情况下,依旧违规出具检测报告,虚假的检测报告构成了建筑工程的隐患。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保证公正性程序》等文件要求,对于违规机构加大处罚力度,对相关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
4 建筑工程检测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检测标准执行问题
在工程质量检测中,任何检测项目都必须在有关检测规范下进行试验,使检测报告的结果有据可循,评价有法可依。建筑材料的种类纷繁复杂,同种样品下细分的类别,未必对应同样的检测项目。例如《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 9755—2018)中分为底漆、中涂漆、面漆三类,其中不同样品所检测的参数并不一致,如面漆可做“对比率”,其他两类漆做不了该项检测。检测人员应严格依照国家或者行业的相关规范进行试验。在工程建设中,可能会引进新材料、新技术,检测人员要不断学习国内的规范及国际上的相应执行标准,否则会造成建筑材料的检测无据可依,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4.2 检测样品真实有效性问题
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单位来说,样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检测的关键。对于送检样品的尺寸、形状以及重量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本文列举必须检测的五种建筑材料的送检要求,如表2所示。在现场的检测中,检测人员通常是根据施工方的设计图纸以及检测方案,依据有关检测规范,计算出合理的样本空间后随机取样,对于现场回填检测的取样要求如表3所示。某些施工单位为应付监督站、安全站的定期检查,明知自身施工过程不符合规范、建筑材料不达标、工程质量存在瑕疵,为取得施工样品合格的检测报告,将非用于自身工地的试件送检,给检测单位提供了虚假的检测样品,严重影响了检测结果的真实性[1]。
表2 常见建筑材料送检要求
表3 现场回填取样要求
4.3 对环境温湿度的控制问题
温度和湿度对建筑材料性能有很大影响,在实际检测中养护环节往往最容易忽视,必须将温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以保障检测试验数据正确可靠性。例如,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等防水材料要求做拉伸试验时室温须控制在21~25℃。数据显示,若试验在28℃环境下进行时,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则比标准高出35.5%;水泥检测样品所在的环境温度要求18~2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19~21℃,相对湿度不低于90%;国标中,混凝土强度检测要采用标准养护部件,温度应该在15~25℃,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标准养护。
温度和湿度对很多材料的性能检测都有很大的影响,为得到准确的材料性能,必须严格遵守材料养护剂和测试环境条件规定(湿度条件、排风设施条件、养护条件、温度条件等)。
5 建筑工程检测行业的发展对策
5.1 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对于一个企业,其内部文化和信仰,决定了企业内所有员工的工作态度、价值取向。建筑材料品种繁多,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类建筑中,因此建筑材料的质量过关是建筑物可安全使用的基础。然而,一些建筑检测单位的工作现状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具体体现为少检、漏检、误检等。在日益激烈的检测市场竞争中,诚信检测是实现质量目标的基础,只有诚信检测才能赢得上级部门的肯定、客户的信任与公众的信赖。检测机构和单位应当重新规范检测流程,提高检测人员个人素质水平、扛起建筑工程质量的责任重担,全面树立工程质量意识。
思想意识引领行为规范,态度决定工作质量,建筑检测行业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确保工程建筑质量可靠,运行安全可靠。因此,检测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水平的职业道德,认真履行职责。
5.2 加强建筑工程检测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保证工程项目的每一道工序、环节,充分应用大数据分析,做到真实、客观地反映检测对象的实际状况,提高检测水平,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信息化的建设使建筑检测信息公开透明化,便于有关部门对检测机构跟踪和监督,形成完整的动态管理。检测监管部门还可以此构建诚信管理体系和诚信企业档案机制,形成一套系统化且便于执行的诚信评价指标,使主管部门对检测行业的监管更加客观、开放,能够更好地提供快速监管手段[4]。依托管理信息系统的高效功能,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
5.3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检测制度
通过制度建立来约束和管理建筑工程检测行业,规范检测流程,包括送检样品是否达到数量、样品的形态尺寸是否合规、检测人员是否按照相应试验规范进行试验等。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可以通过成立相关的行业组织等去规范众多检测单位和机构,设立相应的行业标准,提高检测行业的公平公正性,使得建筑工程检测制度化、标准化,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减少不规范的行为[2]。
要建立健全的检测制度,应具体落实到以下几个方面:①各地区的相关建筑工程部门按照国家法律制度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重新制订相应的管理条例;②各地区的检测监管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定具有可执行性的信用评价体系,通过合理的考核机制对不合规的检测单位进行整改甚至清退;③加强对于检测人员的考核,不定时抽查检测人员出具的报告或随机进行人员考核,以提升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④制订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检测细则,更好地作出全方面的评价[5]。
6 结束语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工程项目的生命线。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因此,建筑检测行业的发展应注重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加强建筑工程检测市场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制度等,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检测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建筑工程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