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水细胞学诊断肺NUT癌1例

2022-12-21王东存笪冀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核仁胸水细胞学

王东存,黄 建,笪冀平,曹 箭

患者女性,44岁,2020年12月20日因左侧胸背部疼痛不适就诊于当地院区。患者发病以来逐渐出现活动后气促,偶有咳嗽,血清标志物CA125升高。第1次外院胸部CT示:左肺占位,左肺门及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左侧少量胸腔积液。12月30日行支气管镜检查,未能明确诊断。患者于2021年1月8日来我院就诊,同时行第2次颈胸腹盆CT平扫+增强扫描:左肺上叶不规则软组织肿物,最大截面范围12.3 cm×6.5 cm×13.0 cm,肿物包埋左上肺血管,符合中央型肺癌表现。初步临床诊断:左肺占位性质待查,肺癌?因患者呼吸困难,1月9日放置引流管并送检胸水细胞学检查。外院行气管镜检查,并左肺舌段开口行支气管黏膜活检,间质内可见挤压变形的细胞巢。免疫表型:CK、Syn、CgA、CD56、CD45、TTF-1阴性,p40个别细胞阳性。免疫组化无法明确诊断,需再检除外恶性肿瘤的可能。临床抽取200 mL淡黄色清亮胸水,送细胞学检查。

病理检查镜检:细胞量非常丰富,可见大量单个、散在中~大圆形肿瘤细胞,少数肿瘤细胞呈团、成簇,似有镶嵌样排列,瘤细胞大小相对一致,细胞核大小为淋巴细胞的3~5倍(20~30 μm),瘤细胞异型明显,胞质少,核质比高,核染色质粗,核型扭曲不规则,具有显著的核仁,核分裂象易见,背景有少量的间皮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较少见(图1、2)。免疫表型:p40(图3)、p63(图4)(),NUT(图5)(+),CK18、CK7(图6)(个别+),Napsin A、TTF-1、CD56、CgA、Syn、CD5、TdT(-)。行FISH检测有NUTM1基因分离(图7)。

病理诊断:NUT癌,应临床要求试做PD-L1(22C3)显示TPS<1%。

讨论NUT癌全称伴睾丸核蛋白基因重排的中线癌,又名伴t(15;19)(q13;p13.1)易位的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尽管有文献报道可以用BET抑制剂治疗[1],但总体治疗有效率低,预后差。NUT癌好发于头颈等部位,肺原发NUT癌罕见,文献报道约50例[2]。现阶段尚不清楚肺癌中NUT癌的发病率,可能小于1%[3]。

NUT癌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肺NUT癌患者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38岁(18~49岁),生物学行为差,大多数患者为Ⅲ~Ⅳ期[4]。临床常表现为同侧胸膜疾病并有胸腔积液,部分有胸膜肿块或增厚[3]。

本例纤支镜活检未能明确诊断,胸水检查发现大量单个散在恶性特征,显著的圆型肿瘤细胞,少数肿瘤细胞呈团,核染色质粗,核仁明显。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结果排除神经内分泌癌、肺腺癌、胸腺癌等,鳞状上皮细胞标记呈强阳性。根据其临床表现进展迅速、细胞形态学特点及初步免疫组化标记,需排除NUT癌,随后行免疫组化检测及FISH结果证实该诊断。文献报道,NUT癌病例细胞学多为细针穿刺活检标本或者其他标本,且前期均有组织病理学确诊[5]。目前,胸水首诊报道肺NUT癌只有1例[6],该例为63岁韩国女性,其胸水细胞学形态与本例相似,呈单个、成簇细胞排列,细胞核深染、染色质粗块状、具有显著的核仁。免疫组化标记NUT、vimentin(+),p40、p63(),CKpan、CD56、CgA、Syn(局灶+),TTF-1、HBME-1、CR(-)。

NUT癌的细胞学鉴别诊断:(1)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恶性胸水中鳞状细胞癌转移相对少见,形态表现为散在或片状的细胞团,可以伴或不伴角化,细胞胞质少或丰富,核多数居中,可见核仁,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与NUT癌形态类似。文献报道约50%NUT癌可见突然的角化,约60%病例表现鳞状形态,也有学者认为其属于鳞状细胞癌[4]。胸水中可见小灶成团细胞,未见明确角化,有多篇文献显示在细胞学中罕见突然的角化现象[7-8]。免疫组化标记显示p63和p40表达有较大重叠,p63和p40均阳性,本例初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提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临床医师反馈患者疾病进展迅速,与常见鳞状细胞癌表现不符。我们通过复阅涂片后,考虑需排除NUT癌可能,行NUT标记阳性,NUT抗体(克隆号C52 B1)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和100%[9]。FISH检测NUTM1基因分离,最终确诊为NUT癌。(2)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显著的核仁是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鉴别的重要形态学依据。本例患者胸水细胞学表现主要为黏附性差的单个细胞及少量细胞团,细胞团有镶嵌样排列,染色质较粗,具有明显的核仁。免疫细胞化学显示神经内分泌标记均阴性,鳞状细胞癌标记阳性;但文献报道仍有小部分病例中神经内分泌标记局灶阳性[9]。(3)低分化腺癌,肺腺癌是恶性胸水中最常见的类型(约90%),有三维结构及腺样排列,通常核偏位,胞质丰富有空泡,p40、p63、NUT均阴性。Hung等[10]报道NUT癌罕见情况下出现TTF-1弥漫阳性,其可能导致与肺腺癌、神经内分泌和其他肿瘤的诊断混淆。为规避这一陷阱,该学者建议应进行NUT免疫组化和(或)NUTM1分子检测。(4)其他:如肉瘤样癌、生殖细胞肿瘤、淋巴瘤、大细胞癌等,免疫组化标记NUT均为阴性。

①②③④⑤⑥⑦

肺原发NUT癌临床罕见,易被误诊为鳞状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等。临床上部分肿瘤患者不能或难以获得满意组织学样本,细胞学样本可能成为唯一并可重复可获取的肿瘤样本。当细胞学形态为分化差的癌,鳞状细胞标记阳性,病情进展迅速时,需考虑到NUT癌的可能。NUT癌诊断:行NUT免疫组化染色和NUTM1基因FISH检测。本例患者经2周期化疗后,病程进展迅速,全身多处转移,于2个月后死亡。

猜你喜欢

核仁胸水细胞学
哺乳动物核仁应激研究进展
探讨结核性胸水及癌性胸水的临床鉴别诊断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顺铂胸腔灌注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
核仁研究新进展
核仁素对LPS诱导的白细胞介素1β释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