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22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2-12-21陈利杰吴文清陈晶晶翁海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复层子宫颈鳞状

陈利杰,张 森,吴文清,陈晶晶,顾 萍,翁海燕,

子宫颈腺癌约占子宫颈恶性肿瘤的25%[1],其发病率在子宫颈癌中的占比逐年上升,大多数(85%)子宫颈腺癌与持续感染高危型HPV有关[2]。近年对子宫颈腺癌及其前驱病变的研究及报道越来越多,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 ISMC)是在子宫颈复层产黏液的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 SMILE)基础上发生侵袭性进展的浸润性癌。2018年国际宫颈腺癌分类标准(international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 criteria and classification, IECC)将ISMC归类为HPV相关型子宫颈腺癌[3]。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4]也将ISMC纳入HPV相关子宫颈腺癌的亚型。本文收集22例子宫颈ISMC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生物学行为,以加强对ISMC的认识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6~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22例子宫颈ISMC,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根据子宫颈腺癌浸润模式分类系统[5]对22例子宫颈ISMC的浸润模式进行评估,临床分期依据FIGO分期[6]标准进行。

1.2 方法

1.2.1免疫组化 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脱水,包埋,3 μm厚连续切片,分别行HE染色、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抗体包括p40、CK5/6、p63、PAX-8、CK7、p16、CAM5.2、CEA、ER、PR、Ki-67,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

1.2.2PAS染色 PAS染色试剂盒购自珠海贝索生物公司,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3qRT-PCR 按照核酸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样本DNA,购自江苏硕世生物公司。将混合好的DNA样品放入PCR扩增仪(Lightcycler 96),检测结果根据反应Ct值使用试剂配套分析软件进行。

1.2.4电镜观察 取新鲜标本体积1 mm3,立即用2.5%戊二醛固定4 h,PBS冲洗,锇酸后固定,梯度乙醇脱水,EPON812包埋,聚合,半薄切片,超薄切片,醋酸铀和柠檬酸铅染色,使用日本电子JEM100CXII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本组22例子宫颈ISMC患者年龄32~68岁,中位年龄47岁,平均45.9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接触性出血(19/22),仅3例患者无明显症状于体检时发现(3/22)(表1)。肿瘤平均最大径3.7 cm(1~7 cm)。

2.2 病理特征22例子宫颈ISMC中,病理诊断为单纯性ISMC者11例,ISMC合并普通型腺癌2例,ISMC合并鳞状细胞癌6例,ISMC合并子宫颈上皮内病变 (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CIN) Ⅲ者2例,ISMC合并SMILE及CIN Ⅲ者1例(表1)。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通常以复层柱状上皮细胞巢的形式浸润到子宫颈间质(图1),细胞均无角化或细胞间桥形态出现,在多数病例中可见明显的细胞巢周边栅栏状排列模式(图2),大多数病例可见细胞巢腔缘内或间质内的中性粒细胞浸润(17/22)(图3),肿瘤细胞可见不同比例的胞质内黏液(图4),所有病例均可见腔缘的核分裂象或凋亡小体(22/22)。多数浸润深度大于1/2肌层(17/22),浸润模式多为Pattern C(20/22),2例为Pattern B(2/22),3例发生淋巴结转移(3/22),12例患者脉管内查见癌栓(12/22)(表1)。

2.3 免疫表型22例子宫颈ISMC中p16均弥漫强阳性(图5),CK7、CAM5.2(图6)、CEA弥漫阳性或部分阳性,CK5/6、p40、p63(图7)散在阳性或阴性,PAX-8部分局灶阳性,ER及PR阴性。

2.4 特殊染色PAS染色均可见多少不等的细胞内黏液(22/22)(图8)。

2.5 qRT-PCR检测22例患者均感染高危型HPV,包括HPV 16型(8/22)、HPV 18型(3/22)、HPV 45型(1/22)。其中,部分为HPV 16、18型多重感染(7/22),HPV 16、81型多重感染(1/22),HPV 18、81型多重感染(1/22)(表1)。

2.6 电镜特征本组对1例单纯ISMC病变标本行电镜检查,发现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图9),可见胞质内空腔及大小较一致的黏液空泡,核膜清晰。肿瘤细胞间以缝隙连接为主,未见桥粒结构,并且缺乏细胞张力丝,符合腺癌超微结构特征。

2.7 治疗及随访本组13例患者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6例患者行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3例患者仅行全子宫切除术。22例患者中接受化疗+放疗9例,单纯化疗4例,单纯放疗3例,未进行放、化疗者6例。22例接受手术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且临床症状减轻。随访截至2022年2月20日,时间1~62个月,22例患者中有1例死亡(术后6个月),21例无复发及转移。

3 讨论

ISMC是最近被描述的特殊形态的子宫颈腺癌[7],曾被误诊为腺鳞癌、鳞状细胞癌或子宫颈腺癌[8]的其他亚型。ISMC因临床表现多样难以诊断,其起源细胞可能是子宫颈移行区受HPV感染的储备细胞,这些细胞保留着分化成各种组织结构和细胞学模式的潜能[9-10]。最新研究报道[11]ISMC表现出更高的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和干细胞标志物的免疫表型,二代测序技术结果显示,与上皮-间质转化和干细胞相关的基因突变频率更高,也证明其为子宫颈储备细胞起源。其形态与SMILE相似,肿瘤细胞表现为具有多少不等胞质内黏液的未成熟复层上皮,从“富含黏液”到“黏液稀少”,将其描述为SMILE相对应的浸润性癌[12]。Schwock等[13]发现,SMILE病变感染的HPV类型中33%为HPV 16型,58%为HPV 18型,33%为其他类型。本组22例ISMC患者HPV感染类型中,36.4%为HPV 16型(8/22),13.6%为HPV 18型(3/22),31.8%为HPV 16、18型多重感染(7/22),与文献报道有差异。

3.1 临床特点文献报道ISMC患者平均年龄44岁,且SMILE患者比ISMC患者平均年龄小15岁[7],这一时间间隔与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比浸润性子宫颈腺癌早10~15年的表现是一致的[14],反映了前驱病变SMILE到ISMC的进展时限。本组22例子宫颈ISMC平均年龄45.9岁,22例肿瘤平均最大径3.7 cm(范围1~7 cm),多数病例诊断为肿瘤时最大径>2 cm,通常呈息肉样和外生性外观。

3.2 病理特征ISMC上皮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凋亡小体和核分裂象易见[15]。本组22例子宫颈ISMC在200倍镜下腔缘均见核分裂象及凋亡小体,这也与IECC中HPV相关型子宫颈腺癌的形态学一致[3]。大部分ISMC(17/22)中腔缘/间质见中性粒细胞浸润,而这在普通型子宫颈腺癌中未见[14],可能对其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本组22例子宫颈ISMC中,Silva模式分类仅2例为Pattern B(早期/局部破坏性浸润),余20例均为Pattern C(具有破坏性的浸润),与文献报道ISMC的肿瘤亚型更具有侵袭性相符合[16-18]。

表1 22例子宫颈ISMC的临床病理资料

免疫表型:子宫颈储备细胞可以像干细胞一样分化为鳞状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因此其鳞状细胞和腺上皮细胞谱系特异性标志物均阳性,如CK5/6、p63、p40、CK7等。ISMC肿瘤细胞p16弥漫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较高[19]。本组病例免疫表型与腺癌相似,CAM5.2、CK7、CEA均阳性,ER、PR阴性或弱阳性,CK5/6、p63和p40阴性或少部分细胞阳性,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0]。HPV E6蛋白降解可导致p53表达缺失,因此多数病例显示p53为野生型。ISMC的胞质内富含酸性和中性黏液[21],AB/PAS染色可以较好地进行鉴别,本组22例子宫颈ISMC的PAS染色均为阳性。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电镜特征:子宫颈腺癌或AIS的超微结构特征是大量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而鳞状细胞癌则表现为细胞质张力细丝。本例电镜结果显示,单纯性ISMC中显示有复层细胞,可见胞质内黏液空泡,细胞表面可见许多微绒毛,但纤毛不明显,部分可见胞质内腔,ISMC细胞质有较多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但缺乏张力丝,与Onishi等[22]研究具有一致性。

3.3 鉴别诊断(1)腺鳞癌:根据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的诊断标准,腺鳞癌是由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组成的恶性上皮性肿瘤。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每种成分均需要>10%,HE染色可显示细胞间桥和角质化,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标志物在各种成分的区域呈阳性,而ISMC中鳞状细胞癌标志物呈阴性或局部阳性。(2)鳞状细胞癌:是子宫颈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与ISMC均呈复层巢状生长模式,两者较易混淆。前者有时因细胞内富含糖原而胞质透亮,易与ISMC细胞内黏液混淆,细胞间桥、角化和p63、p40弥漫阳性支持鳞状细胞癌的诊断。(3)黏液表皮样癌:子宫颈原发病例较罕见,具有与涎腺同类型肿瘤相似的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由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型细胞构成,一般无上皮内病变的区域,其具有特征性的MAML2基因重排可以辅助诊断。(4)腺样基底细胞癌:临床罕见,大体一般不形成明确的肿块,形态学与ISMC存在许多相似性,包括巢团状结构,周边肿瘤细胞栅栏状排列,但腺样基底细胞癌一般无黏液细胞分化,无间质反应,且p63、p16、CD10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一般较低。(5)伴黏液的子宫颈良性腺体增生:子宫颈腺体受到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刺激后,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例如细胞复层排列,并含有空泡细胞,易与ISMC混淆。p16无弥漫强阳性,无或仅有轻微的细胞异型性,且核分裂象及凋亡小体不易见,Ki-67增殖指数较低,可与ISMC进行鉴别。

3.4 治疗与预后影响ISMC预后的因素包括淋巴结转移、浸润方式、肿瘤大小和局部侵犯[17],与其他类型的子宫颈肿瘤相似,临床分期是判断患者预后和治疗的重要指标。虽然HPV相关比非HPV相关的腺癌患者有更高的总生存率[23];但有研究表明,与HPV相关腺癌相比,子宫颈ISMC可能更具有侵袭性[14]。

综上所述,ISMC是与HPV感染有关并且少见的子宫颈腺癌,上皮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凋亡小体和核分裂象较常见,常表现为破坏性的间质浸润模式,预后较差。子宫颈ISMC形态学易与其他子宫颈病变混淆,准确的认识ISMC对临床及病理医师非常重要。

猜你喜欢

复层子宫颈鳞状
经阴道子宫颈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孕晚期早产中的应用*
子宫颈扩张双球囊与欣普贝生在孕晚期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
Q345R+316L厚壁复合罐体的焊接研究
不锈钢复合板焊接工艺研究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不锈复合板16MnR+316L焊接工艺确定
青少年喉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状细胞癌一例分析
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产牛子宫颈开张不全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