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集聚度的2019年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评价分析

2022-12-21徐秀梅王素珍

卫生软科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床位数公平性资源配置

李 静,徐秀梅,朱 瑶,王素珍

(1.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与大健康发展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4)

200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设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1]。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和效率差[2]。卫生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为卫生部门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称[3]。卫生资源是群众健康的基础,也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4]。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是满足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配置的公平性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5,6]。本文分析了2019年全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况,评价各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性,为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可行性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研究表明卫生机构数、床位数、人员数等数据可以反映卫生资源配置的总体规模和人力资源情况[7]。本文数据来源于《全国统计年鉴2020》《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主要是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份)的医疗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以及地理面积、年末人口数等数据。

1.2 研究方法

1.2.1 卫生资源聚集度法

卫生资源集聚度(HRAD)是评价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重要指标。卫生资源集聚度反映某地区占全国1%的地理面积聚集的卫生资源总量的比重[8]。计算公式为:

其中HRi表示某地区拥有的卫生资源数量,HRn表示全国卫生资源总量,Ai表示某地区的土地面积,An是表示全国土地面积。评价标准为HRADi=1时,表示某地区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处于绝对公平;HRADi>1时,表示某地区卫生资源按地理规模配置公平性较高;HRADi<1时,表示某地区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公平性较差[9,10]。

1.2.2 人口集聚度法

人口集聚度(PAD)反映某地区占全国1%的地理面积上集聚的人口比重(%)[11]。计算公式为:

其中Pi表示某地区的人口数量,Pn表示全国人口总量,Ai表示某地区的土地面积,An表示全国土地面积[12]。

将卫生资源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结合起来评价卫生资源公平性时,评价标准为:当HRADi/PADi=1时,说明该地区的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处于绝对公平,卫生资源基本满足集聚人口的就医需求,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较好;当HRADi/PADi>1时,表明该地区的卫生资源较人口集聚相对过剩;当HRADi/PADi<1,表明该地区卫生资源配置不足[13]。

1.2.3 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

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等11个省份。

中部地区: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个省份。

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12个省份。

2 结果

2.1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分布情况

2019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有936,927个,将各地区按拥有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进行排序,前3位区分别是河北(84,651个)、四川(83,756个)和山东(83,616个),排名后3位地区是上海(5597个)、海南(5417个)和宁夏(4397个)。多数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数量都在40,000个以下,地区间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的差异明显。见表1。

2.2 全国医疗卫生床位分布情况

2019年全国医疗卫生床位880.7万张,相较2010年的全国医疗卫生床位数增长402万张,增幅为83.98%。其中2019年河南(640,147张)、四川(631,763张)和山东(629,722张)的床位数在全国排名前3位,青海(41,443张)、宁夏(40,971张)和西藏(17,063张)排在最后3位。经对比发现全国地区间的床位数量差异较大,中部地区的床位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见表1。

2.3 全国卫生技术人员分布情况

2019年全国卫生技术人员1015.4万名,其中广东(792,594名)、山东(782,294名)和河南(653,890名)排名前3位,最后3位地区为宁夏(55,412名)、青海(47,359名)和西藏(20,943名)。广东地区卫生技术人员是西藏地区的37倍,卫生技术人员普遍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卫生技术人员数量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说明全国各地区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差异较大。见表1。

2.4 全国各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集聚度分析

2.4.1 基于地理面积的全国各地区卫生资源聚集度分析

根据各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集聚度的分析结果,见表2。按地理配置水平的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集聚度差异较大。除宁夏、云南、甘肃、黑龙江、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以外,上海、北京、山东、天津和河北等23个省份的医疗卫生机构集聚度均大于1,提示这23个省份的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公平性较好,医疗卫生机构资源按照地理面积配置是相对丰富。

表1 2019年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情况

从医疗床位集聚度来看,全国31个省份的医疗床位集聚度均小于1,且排名前5位的是新疆、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和青海,后5位的省份是宁夏、海南、北京、上海和天津,各地区集聚度差异不大,说明全国31个省分医疗床位资源配置不充足,公平性较差。

从卫生技术人员集聚度来看,31个省份卫生技术人员集聚度中仅北京和上海地区大于1,提示北京和上海地区卫生技术人员按照地理面积配置相对丰富,其余省份卫生技术人员集聚度均小于1,提示全国大多数地区卫生技术人员资源按照地理面积配置不足,公平性差,新疆、青海和西藏在全国卫生技术人员资源配置排行中最后,卫生技术人员的资源配置最缺乏。

表2 2019年全国31个省份卫生资源指标集聚度情况

2.4.2 基于人口的全国各地区卫生资源集聚度分析

为深入比较不同地区卫生资源集聚度,将全国31个省份按照人口密集或稀疏的程度划分为人口密集地区(PAD>2)、人口均值地区(0.5

表3 2019年全国31个省份卫生资源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比值

续表3

由数据可知人口密集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数集聚度均大于1,说明人口密集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配置公平性较高,但在医疗卫生机构数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中,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安徽、重庆、福建和湖北比值均小于1,提示这10个省份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集聚较人口相对不足;山东、河南、湖南和辽宁的比值趋近于1,提示这4个省份集聚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人口配置水平较好,基本满足常住人口的就医需求;河北省的比值大于1,提示该地区医疗卫生机构集聚较人口集聚相对过剩。床位数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卫生技术人员数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均小于1,提示人口密集地区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集聚较人口相对不足。

人口均值地区中仅云南、宁夏和黑龙江3个省份医疗卫生机构集聚度小于1,且医疗卫生机构数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也小于1,提示这3个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数配置公平性较低,医疗卫生机构数较人口相对不足;虽然海南和广西医疗卫生机构数集聚度大于1,但该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数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小于1,提示海南和广西医疗卫生机构数配置不足,无法满足当地人口的就医需求;江西、山西、贵州、陕西、四川和吉林医疗卫生机构数集聚度大于1,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也大于1,提示该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数较人口集聚相对过剩。床位数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卫生技术人员数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均小于1,提示人口均值地区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集聚较人口相对不足。

人口稀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数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均大于1,提示这些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数按照人口配置相对过剩;床位数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都较为接近,仅新疆和西藏床位数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大于1,提示新疆和西藏医疗床位集聚较人口相对过剩,甘肃、内蒙古和青海床位数集聚较人口相对不足。卫生技术人员数与人口配置的比值均小于1,提示人口稀疏地区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公平性较差,较人口相对不足。

3 讨论

3.1 全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提升,但地区间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

结果显示,2019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为1,007,579个,床位数为8,806,956张,卫生技术人员数为10,154,010名。与2015年全国医疗卫生资源情况相比,2015-2019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涨幅为24.45%,床位数涨幅为25.54%,卫生技术人员数涨幅为26.81%。

从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集聚情况看,按地理面积分布,上海集聚度为8.4326,江西为2.1194,甘肃仅为0.5989;按人口分布,上海集聚度为0.3203,江西为1.1027,而甘肃为1.4014,说明全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基本能满足大众的就医需求,但医疗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分布和人口分布都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

2017年江西省发布《“健康江西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均衡化。但数据显示,2019年江西省医疗卫生机构较人口集聚相对过剩,而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集聚较人口相对不足,并且2019年江西省病床使用率降至77.62%[14],这可能是因为虽然增加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床位数有所增加,但是床位资源还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床位数较人口配置不足,公平性较差。

3.2 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资源配置公平性较差

2019年河南、四川和山东床位数领先其他省份,但集聚度小于1,其他省份床位数集聚度也小于1,床位数人口集聚度中仅有新疆和西藏为1.7719和1.6803,其余省份均小于1,说明床位数按地理配置和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较差,资源配置不足。卫生技术人员数集聚度仅有北京和上海地区大于1,按地理配置较为充足,其余省份均小于1,且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口集聚度也小于1,说明全国各地区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口公平性较差,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3.3 全国医疗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公平性优于地理面积配置

由上文可知,按地理配置水平中人口密集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过于集中,医疗卫生机构数集聚度远大于1,如上海医疗卫生机构数集聚度为8.4326;人口均值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数集聚度大部分大于1;人口稀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数集聚度小于1,如西藏医疗卫生机构数集聚度仅为0.0540。在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集聚度方面,仅北京和上海卫生技术人员数集聚度大于1,其余省份均小于1,说明人口密集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集聚度相对较高,人口均值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集聚度适中,人口稀疏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集聚度较差,人口密集地区与人口稀疏地区集聚度差值较大。

按人口配置水平来看,山东、河南、河北等5个人口密集省份的医疗卫生机构数人口集聚度比值(HRAD/PAD)大于1,其他如北京、上海、天津等10个省份趋近于1;江西、陕西、贵州等6个人口均值省份的医疗卫生机构数人口集聚度比值大于1;人口稀疏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数人口集聚度比值均大于1。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口集聚度比值中仅有新疆和西藏省份的床位数人口集聚度比值大于1,其余省份均小于1。总体而言,所有省份比值均在0~1之间,地区间差距较小。说明人口密集地区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相对较差,人口均值地区和人口稀疏地区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较好,表明目前全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人口公平性相对较好且各地区之间差距较小。

全国各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人口公平性比地理公平性更接近于1,说明各类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该结论与其他研究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9]。

4 建议

4.1 强化政府职能,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

政府有关部门对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时,建议在人口密集地区充分考虑当地人口分布的公平性,在人口均值地区和稀疏地区考虑地理面积分布的公平性,缩小各地区间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差异,提高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公平性[15]。因此,建议强化政府在卫生资源配置上的主导责任,明确不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差异性,制定针对性的倾斜性政策,缩小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差距。例如提高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按地理面积配置和按人口分布配置的公平性,保证医疗卫生资源数量和质量,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16]。

4.2 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利用率

数据显示全国医疗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密集地区,从集聚度来看按地理面积配置相对充足,但按人口配置公平性较差。经济发达且人口密度高的地区能获得优质和丰富的医疗卫生资源,而经济相对不高的地区获得医疗卫生资源的机相对较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无法与人口需求相匹配,易造成资源紧张,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因此应从地理面积、人口分布、医疗服务需求等多方面分析各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依据不同功能和级别的医疗机构,合理分配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医疗卫生资源的区域间布局合理化,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并且还要加快推动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引导机制,促进医疗卫生资源有序流动,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平衡地区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17]。研究表明分级诊疗能够正向推动全国基层卫生资源配置的发展,分级诊疗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用率,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

4.3 加大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与吸引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北京和上海卫生技术人员按照地理面积配置相对丰富,其余省份卫生技术人员集聚度均小于1,但全国31个省份卫生技术人员与人口配置的比值均小于1,说明全国各地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公平性较差,较人口相对不足。因此应重点加大对卫生技术人员的资金投入,在各地医学院校扩大招生规模来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基数,同时还要各地通过人才激励政策,鼓励具有卫生技术资格的人才留在当地,推进医师下乡服务政策的落实,保证偏远地区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给予相应的福利待遇[18]。

猜你喜欢

床位数公平性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机构投资者与并购溢价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全国城市医疗资源排行榜
广州市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
全国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关于公平性的思考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基于普查数据的我国18个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及公平性统计分析